东北大学17秋《管理心理学》在线作业123答案100分参考
17秋学期《管理心理学》在线作业1一、单选题:【10道,总分:40分】
1.18.被尊称为工业心理学之父的是( )。 (满分:4)
A. 莉莲·吉尔布勒斯
B. 雨果·闵斯特伯格
C. 福兰克·吉尔布勒斯
D. 斯特恩
2.9.情景模拟法具有针对性、( )、预测性、动态性等特点。 (满分:4)
A. 主观性
B. 客观性
C. 模拟性
D. 选择性
3.172.按照决策性质的不同,可将决策分为( )。 (满分:4)
A. 程序化决策和非程序化决策
B. 战略性决策与战术性决策
C. 竞争型决策与非竞争型决策
D. 个体决策与群体决策
4.6.研究者通过感官直接或间接地观察并记录个体或团体的行为活动,然后分析记录资料,获得结论的研究方法是( )。 (满分:4)
A. 案例法
B. 观察法
C. 测验法
D. 调查法
5.129.“兄弟反目,夫妻成仇”是指人际关系变化的( )。 (满分:4)
A. 反向驱动
B. 离向驱动
C. 同向驱动
D. 利益驱动
6.59.心理学研究发现,知觉对象的组合服从于( )、相似原则、闭锁原则和连续原则。 (满分:4)
A. 接近原则
B. 情境原则
C. 交替原则
D. 对比原则
7.21.被尊称为美国“动作研究之父”的是( )。 (满分:4)
A. 雨果·闵斯特伯格
B. 莉莲·吉尔布勒斯
C. 斯特恩
D. 福兰克·吉尔布勒斯
8.32.认为管理就是“计划、组织、领导、指挥、协调、控制”的管理学家是 ( )。 (满分:4)
A. 泰勒
B. 法约尔
C. 梅奥
D. 伯格
9.99.“P-O-X”模式与“A-B-X”模式的区别在于( )。 (满分:4)
A. 前者无需确认认知主体,后者需要确认认知主体
B. 前者需要确认认知主体,后者无需确认认知主体
C. 前者注重认知对象,后者注重认知主体
D. 前者注重认知主体,后者注重认知对象
10.15.最早在企业管理中应用心理学知识的是( )。 (满分:4)
A. 雨果·闵斯特伯格
B. 莉莲·吉尔布勒斯
C. 福兰克·吉尔布勒斯
D. 斯特恩
二、多选题:【10道,总分:30分】
1.137.人际交往是一个动态过程,包括( )。 (满分:3)
A. 人际互动
B. 人际熟悉
C. 人际沟通
D. 人际认知
E. 人际接近
2.43.下列与工业心理学相关的人物是( )。 (满分:3)
A. 斯科特
B. 雨果·闵斯特伯格
C. 斯金纳
D. 福兰克·吉尔布勒斯
3.50.( )等均属于个性倾向性,是人活动的动力系统。 (满分:3)
A. 能力
B. 性格
C. 兴趣
D. 信念
E. 价值观
4.136.一般说来,人际关系的形成过程大致经历( )。 (满分:3)
A. 注意阶段
B. 吸引阶段
C. 适应阶段
D. 融合阶段
E. 依附阶段
5.64.以下选项中属于社会知觉范围的是( )。 (满分:3)
A. 他人知觉
B. 他物知觉
C. 人际关系知觉
D. 社会角色知觉
E. 自我知觉
6.88.在理解性格与气质关系上,以下表述正确的是( )。 (满分:3)
A. 气质能左右性格形成、发展的速度和强度
B. 性格是在气质类型基础上后天形成的一种心理特征
C. 气质类型能够决定一个人最终形成什么样的性格
D. 不同气质类型的人可能形成相同的性格特征
E. 气质无好坏之分,性格也无明显优劣之差异
7.131.下列关于人际关系作用表述正确的选项是( )。 (满分:3)
A. 良好的人际关系有助于群体的团结
B. 良好的人际关系能提高群体的工作效率
C. 只要群体凝聚力高,人际关系并不重要
D. 良好的人际关系是群体凝聚力的基础
E. 良好人际关系有助于信息交流与信息共享
8.106.影响态度改变的主观因素包括被说服者个体的( )。 (满分:3)
A. 自尊心
B. 所处环境
C. 需要
D. 性格
E. 性别
9.140.影响人际关系形成的因素主要包括( )。 (满分:3)
A. 互惠互利
B. 性别相悦
C. 品质吸引
D. 交往情景
E. 情感诱发
10.82.心理活动的强度是指( )。 (满分:3)
A. 情绪体验时间长短
B. 情绪体验指向于内或外
C. 注意集中程度
D. 意志努力程度
E. 情绪体验的强弱
三、判断题:【10道,总分:30分】
1.152.在观看体育比赛时,国人往往感到裁判对中国队不公平,这一现象符合人际关系原则中的自我价值保护原则( )。 (满分:3)
A. 错误
B. 正确
2.70.俗话说,“嘴上没毛,办事不牢”。这属于社会知觉效应中的刻板印象( )。 (满分:3)
A. 错误
B. 正确
3.193.勒温用“场论”来解释人的行为,认为人的行为是个人和他所处环境相互作用的产物( )。 (满分:3)
A. 错误
B. 正确
4.96.按照心理独立性特点,阿德勒将人的性格分成独立型、顺从型和反抗型( )。 (满分:3)
A. 错误
B. 正确
5.114.对青少年来说,来自同伴的赞许声比来自父母的反对声力量要大得多,这符合态度形成理论之一——学习论中的强化理论( )。 (满分:3)
A. 错误
B. 正确
6.126.在劝说过程中,若情境中有某些因素引发听者分心,就会影响劝说的效果。如果引起分心的刺激过强,使目标靶完全听不到劝说信息,那么劝说也就等于没有发生。这一生活中的常识符合态度改变理论中影响态度改变的沟通因素( )。 (满分:3)
A. 错误
B. 正确
7.156.在通常情况下,非个人性人际关系是在长期交往过程中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渐进实现的( )。 (满分:3)
A. 错误
B. 正确
8.119.按照费斯汀格的观点,要想巩固人的原有态度,应避免使他做出与态度不一致的行为( )。 (满分:3)
A. 错误
B. 正确
9.145.前苏联心理学家彼得罗夫斯基发展了社会测量法,提出了参照测量法( )。 (满分:3)
A. 错误
B. 正确
10.148.“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这说的是人际吸引条件中的相似因素的影响( )。 (满分:3)
A. 错误
B. 正确
17秋学期《管理心理学》在线作业2
一、单选题:【10道,总分:40分】
1.27.( )学说第一次正式将社会学和心理学引入到企业管理的领域中。 (满分:4)
A. 科学管理
B. 人际关系
C. 群体动力
D. 需要层次
2.78.苏联生物学家( )认为,气质类型可以用高级神经活动的类型来解释。 (满分:4)
A. 巴甫洛夫
B. 盖伦
C. 培因
D. 希波克拉底
3.80.“少年聪慧”与“大器晚成”说的是( )。 (满分:4)
A. 能力类型差异
B. 能力水平差异
C. 能力发展的早晚差异
D. 能力性别差异
4.170.成员的共同性是影响和制约群体凝聚力的重要因素,其中的( )是最关键的因素。 (满分:4)
A. 群体的规模
B. 群体的领导者
C. 群体的地位
D. 共同利益与目标
5.128.( )是指具有一定人际关系的各方表现出来的相互作用行为。 (满分:4)
A. 组织行为
B. 人际行为
C. 人际交往
D. 群体行为
6.2.管理心理学将( )作为研究对象。 (满分:4)
A. 管理活动中的人
B. 人的心理
C. 人的行为
D. 人的心理和行为
7.34.倡导“经济人”假设的代表人物是( )。 (满分:4)
A. 泰勒
B. 梅奥
C. 马斯洛
D. 摩尔斯
8.178.一位主管与其他许多人之间的沟通是( )。 (满分:4)
A. 链状沟通
B. Y型沟通
C. 轮状沟通
D. 环状沟通
9.19.( )第一个提出“人事心理学”这一名称。 (满分:4)
A. 斯科特
B. 雨果·闵斯特伯格
C. 斯特恩
D. 福兰克·吉尔布勒斯
10.12.在科学管理中,第一个使用图表进行计划和控制的是( )。 (满分:4)
A. 泰勒
B. 亨利·甘特
C. 法约尔
D. 韦伯
二、多选题:【10道,总分:30分】
1.132.人际关系的成分包括( )。 (满分:3)
A. 情感成分
B. 心理成分
C. 行为成分
D. 意志成分
E. 认知成分
2.85.下列选项中有关“胆汁质”气质类型表述正确的是( )。 (满分:3)
A. 胆汁质的人承受挫折的耐受力较大
B. 胆汁质的人适宜采取硬碰硬的批评方式
C. 胆汁质的人承受挫折的耐受力较小
D. 胆汁质的人不宜采取硬碰硬的批评方式
E. 胆汁质的人不需要采取冷处理的教育方式
3.141.促使人际关系发生变化的因素主要有( )。 (满分:3)
A. 兴趣爱好的改变
B. 社会角色的变化
C. 知识经验的增长
D. 生活环境的变化
E. 观念的改变
4.90.能力的差异主要表现在能力的( )。 (满分:3)
A. 类型差异
B. 发展水平差异
C. 表现早晚的差异
D. 性别差异
E. 个体差异
5.105.影响态度改变的客观因素包括宣传者的( )。 (满分:3)
A. 影响力
B. 智力水平
C. 隐藏动机
D. 人格魅力
E. 情境因素
6.50.( )等均属于个性倾向性,是人活动的动力系统。 (满分:3)
A. 能力
B. 性格
C. 兴趣
D. 信念
E. 价值观
7.189.影响士气的因素包括( )。 (满分:3)
A. 个体、群体、组织三者目标的一致性
B. 合理的经济报酬以及对正当要求的尽量满足
C. 对工作的满足感
D. 有优秀的管理人员
E. 良好的意见沟通
8.91.在能力的性别差异上,以下表述错误的选项是( )。 (满分:3)
A. 男性与女性的能力不存在差异
B. 男性优于女性
C. 女性优于男性
D. 男性的空间视知觉能力和计算能力一般优于女性
E. 女性的言语能力通常优于男性
9.39.管理心理学的特点是( )。 (满分:3)
A. 人本性
B. 综合性
C. 应用性
D. 权变性
E. 目的性
10.42.泰勒的科学主要有两大贡献是( )。 (满分:3)
A. 管理要走向科学
B. 制定科学的工艺流程
C. 管理和劳动分离
D. 劳资双方要合作
三、判断题:【10道,总分:30分】
1.164.在人际关系方面,人际交往的接纳与拒绝是相互的,这也符合人际交往原则中的自我价值保护原则( )。 (满分:3)
A. 错误
B. 正确
2.57.决策理论学派的代表人物是西蒙。 (满分:3)
A. 错误
B. 正确
3.72.“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这符合社会知觉效应中的首因效应( )。 (满分:3)
A. 错误
B. 正确
4.93.希波克拉底提出了著名的气质类型体液说,认为人体内有血液、粘液、黑胆汁和黄胆汁4种体液类型( )。 (满分:3)
A. 错误
B. 正确
5.194.“一个和尚挑水喝,两个和尚抬水喝,三个和尚没水喝”,这符合群体心理中的社会惰化现象( )。 (满分:3)
A. 错误
B. 正确
6.115.按照纽科姆的“A-B-X理论”,X对A或B越重要,不一致时A或B就越紧张( )。 (满分:3)
A. 错误
B. 正确
7.151.在通常情况下,一个中国人几乎难以与一个巴西人成为朋友,这说的是人际吸引条件中的接近性因素的影响( )。 (满分:3)
A. 错误
B. 正确
8.165.在人际交往过程中,我们最喜欢的是对我们的喜欢水平不断增加的人,最讨厌的是喜欢我们的水平不断减少的人,这就是人际吸引的增减原则( )。 (满分:3)
A. 错误
B. 正确
9.94.行为特征表现为直率热情,精力旺盛,情绪易冲动等的气质类型是多血质( )。 (满分:3)
A. 错误
B. 正确
10.56.社会系统学派的代表人物是巴纳德。 (满分:3)
A. 错误
B. 正确
17秋学期《管理心理学》在线作业3
一、单选题:【10道,总分:40分】
1.79.高级神经活动类型中的( )对应着气质类型中的胆汁质。 (满分:4)
A. 强、平衡、灵活的活泼型
B. 强、平衡、不灵活的安静型
C. 强、不平衡的不可遏制型
D. 弱、不平衡的弱型
2.129.“兄弟反目,夫妻成仇”是指人际关系变化的( )。 (满分:4)
A. 反向驱动
B. 离向驱动
C. 同向驱动
D. 利益驱动
3.170.成员的共同性是影响和制约群体凝聚力的重要因素,其中的( )是最关键的因素。 (满分:4)
A. 群体的规模
B. 群体的领导者
C. 群体的地位
D. 共同利益与目标
4.34.倡导“经济人”假设的代表人物是( )。 (满分:4)
A. 泰勒
B. 梅奥
C. 马斯洛
D. 摩尔斯
5.98.( )指被宣传者向着宣传者所主张态度相反的方向变化或仍然保持原有的态度。 (满分:4)
A. 逆反心理
B. 反抗心理
C. 对抗情绪
D. 反抗情绪
6.166.在一般情况下,在完成简单任务时,( )的群体效率较高。 (满分:4)
A. 异质结构
B. 同质结构
C. 正式群体
D. 非正式群体
7.176.只进行与工作相关信息的沟通属于( )。 (满分:4)
A. 正式沟通
B. 非正式沟通
C. 单向沟通
D. 双向沟通
8.25.( )提出了管理心理学的核心理论——人际关系理论。 (满分:4)
A. 莫雷诺
B. 梅奥
C. 赫茨伯格
D. 罗利斯伯格
9.128.( )是指具有一定人际关系的各方表现出来的相互作用行为。 (满分:4)
A. 组织行为
B. 人际行为
C. 人际交往
D. 群体行为
10.97.在态度的构成要素中,( )是态度的核心成分。 (满分:4)
A. 认知要素
B. 评价要素
C. 情感要素
D. 行为倾向要素
二、多选题:【10道,总分:30分】
1.40.在以下实验中,( )属于泰勒在科学管理中曾经做过的实验。 (满分:3)
A. 车间照明实验
B. 铁锹实验
C. 搬铁块实验
D. 金属切削实验
2.90.能力的差异主要表现在能力的( )。 (满分:3)
A. 类型差异
B. 发展水平差异
C. 表现早晚的差异
D. 性别差异
E. 个体差异
3.66.在以下选项中,属于影响社会认知的认知对象因素的有( )。 (满分:3)
A. 相貌
B. 心理需要
C. 知名度
D. 自我展示
E. 魅力
4.81.以下选项中属于个性的动力结构系统的是( )。 (满分:3)
A. 理想
B. 能力
C. 性格
D. 人生观
E. 爱好
5.108.在费斯汀格看来,解决认知失调的方式有( )。 (满分:3)
A. 搁置冲突
B. 增加新的认知因素
C. 强调某一认知因素的重要性
D. 有效沟通
E. 改变某一认知因素
6.85.下列选项中有关“胆汁质”气质类型表述正确的是( )。 (满分:3)
A. 胆汁质的人承受挫折的耐受力较大
B. 胆汁质的人适宜采取硬碰硬的批评方式
C. 胆汁质的人承受挫折的耐受力较小
D. 胆汁质的人不宜采取硬碰硬的批评方式
E. 胆汁质的人不需要采取冷处理的教育方式
7.42.泰勒的科学主要有两大贡献是( )。 (满分:3)
A. 管理要走向科学
B. 制定科学的工艺流程
C. 管理和劳动分离
D. 劳资双方要合作
8.134.人际关系的互利形态主要包括( )等方面。 (满分:3)
A. 物质-精神互利
B. 精神互利
C. 感情-物质互利
D. 心理-精神互利
E. 物质互利
9.91.在能力的性别差异上,以下表述错误的选项是( )。 (满分:3)
A. 男性与女性的能力不存在差异
B. 男性优于女性
C. 女性优于男性
D. 男性的空间视知觉能力和计算能力一般优于女性
E. 女性的言语能力通常优于男性
10.89.下列关于能力的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 )。 (满分:3)
A. 一般能力是特殊能力形成和发展的基础
B. 认知能力中必然有操作能力
C. 操作能力中不一定有认知能力
D. 社交能力中包含认知能力和操作能力
E. 创造能力是指产生新思想、新发现和创造新事物的能力,其发展并不依赖于模仿能力
三、判断题:【10道,总分:30分】
1.200.研究表明,人们在独自进行决策时,愿意冒的风险较小,倾向于较为保守的选择成功可能性较大的行为;而如果共同决策,则最后的决定会比个人决策时有更大的冒险性。这种现象在群体心理中被称之为“冒险转移”( )。 (满分:3)
A. 错误
B. 正确
2.162.在现实生活中,雇主与雇员的关系属于短期人际关系探讨的范畴( )。 (满分:3)
A. 错误
B. 正确
3.71.“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这句话体现了社会知觉效应中的晕轮效应( )。 (满分:3)
A. 错误
B. 正确
4.74.在感知熟人时,社会知觉效应中的近因效应起更大作用( )。 (满分:3)
A. 错误
B. 正确
5.56.社会系统学派的代表人物是巴纳德。 (满分:3)
A. 错误
B. 正确
6.156.在通常情况下,非个人性人际关系是在长期交往过程中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渐进实现的( )。 (满分:3)
A. 错误
B. 正确
7.161.一般说来,警察与违章者之间的关系属于长期人际关系讨论的范围( )。 (满分:3)
A. 错误
B. 正确
8.95.按照心理竞争性特点,阿德勒将人的性格分成优越型和自卑型( )。 (满分:3)
A. 错误
B. 正确
9.149.伯恩(D·Byrne,1971)“吸引的范例”研究表明,在人们不了解他人的情况下,观点是否一致高度并不决定人们对别人的喜欢程度( )。 (满分:3)
A. 错误
B. 正确
10.96.按照心理独立性特点,阿德勒将人的性格分成独立型、顺从型和反抗型( )。 (满分:3)
A. 错误
B. 正确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