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作业 发表于 2017-9-10 17:31:16

东北大学17秋《科技政策学》在线作业123答案

17秋学期《科技政策学》在线作业1
一、单选题:【5道,总分:25分】
1.以下哪一个不是21世纪世界各国科技政策的共同特点(    )          (满分:5)
    A. 加强研究设施建设    B. 开发人力资源
    C. 增加科技投入
    D. 变革组织体制
2.现代西方科技政策体制化的标志事件是(    )          (满分:5)
    A. 第一次世界大战
    B. 第二次世界大战
    C. 《科学——无止境的边疆》这篇报告的发表
    D. 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的成立
3.2007年韩国出台了一系列科技政策,其中提出争取到哪一年跻身世界十大太空强国(    )          (满分:5)
    A. 2010
    B. 2015
    C. 2020
    D. 2025
4.以下哪一个不是以支持基础研究为主的国家计划(    )          (满分:5)
    A. 973计划
    B. 自然科学基金会
    C. 攀登计划
    D. 火炬计划
5.以下不属于实现中国科技发展的总体思路的五个转变是(    )。          (满分:5)
    A. 在发展路径上从跟踪为主向模仿创新转变;
    B. 在创新方式上从注重单项技术的研究开发向加强以重大产品和新兴产业为中心的集成创新转变;
    C. 在创新体制上从以科研院所改革为突破口向整体推进国家创新体系建设转变;
    D. 在发展部署上从以研究开发为主向科技创新与科学普及并重转变。
二、多选题:【5道,总分:25分】

1.以下科技政策分类中,正确的有(    )          (满分:5)
    A. 科学政策和技术政策
    B. 科技研究与发展政策、科技服务政策、科技教育与培训政策
    C. 含有科学因素的政策和为了科学发展的政策
    D. 战略层面的高层决策、管理层面的计划决策、执行层面的具体实施
    E. 科技投入与转化政策
2.惯性(定势)思维往往表现为(    )          (满分:5)
    A. 刻板印象
    B. 晕轮效应
    C. 迷信权威,简单复制
    D. 屈从压力,盲目从众
    E. 放大经验,刚愎自用
3.美国科学基金会的计划包括(    )          (满分:5)
    A. 基础研究计划
    B. 科学教育计划
    C. 应用研究计划
    D. 国内合作的计划
    E. 航空航天计划
4.21世纪世界各国科技政策的共同点(    )          (满分:5)
    A. 提出高远目标
    B. 开发人力资源
    C. 增加科技投入
    D. 加强研究设施建设
    E. 发展高等教育
5.技术的来源有(    )          (满分:5)
    A. 人类实践
    B. 人类经验
    C. 科学
    D. 已有技术
    E. 灵感
三、判断题:【10道,总分:50分】

1.形成科学管理和支持国家科学事业的政策叫含有科学因素的政策。(    )          (满分:5)
    A. 错误
    B. 正确
2.2007年8月19日,美国总统布什签署了新能源法案,它标志着美国增加了对石油依赖性。(    )          (满分:5)
    A. 错误
    B. 正确
3.我国创新体系组织安排包括六个系统,七个基础平台,八个机制。(    )          (满分:5)
    A. 错误
    B. 正确
4.在我国科技政策奠基阶段,我国科研工作的计划性,组织性增强了,但科学家的思想和研究方法并没有得以改进。(    )          (满分:5)
    A. 错误
    B. 正确
5.1994年,韩国政府提出“科学技术创造立国”的口号,强调韩国要告别“模仿与改良的时代”,创造性地开发领先于世界的高技术。把科技政策的重点放在“开发具有独创性的科学技术”上来,力争从一个技术追赶型国家变为科技领先的国家。( ﹚          (满分:5)
    A. 错误
    B. 正确
6.我国于1977年恢复重建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    )          (满分:5)
    A. 错误
    B. 正确
7.1994年,韩国提出“世界化”战略口号,随后政府制定了科学技术“世界化”战略,强调利用国际资源和加强国际合作。(    )          (满分:5)
    A. 错误
    B. 正确
8.《美国竞争法案》被誉为美国21世纪科学事业发展的路线图。(    )          (满分:5)
    A. 错误
    B. 正确
9.1985年到1992年,国家的科技计划,如科技攻关计划、星火计划、863计划、攀登计划、自然科学基金等,绝大多数是围绕科研基地设立的。(    )          (满分:5)
    A. 错误
    B. 正确
10.科学是一种最逼近真理的尽可能不包含自相矛盾的知识体系。(    )          (满分:5)
    A. 错误
    B. 正确
17秋学期《科技政策学》在线作业2
一、单选题:【5道,总分:25分】

1.国家创新体系的四个基础不包括(    )          (满分:5)
    A. 科技信息、公共数据、技术交互与军民共享平台基础
    B. 适应创新发展的人才基础
    C. 有利于创新的政策法规基础
    D. 激发创新活力的经济体制
2.现代西方科技政策体制化的标志事件是(    )          (满分:5)
    A. 第一次世界大战
    B. 第二次世界大战
    C. 《科学——无止境的边疆》这篇报告的发表
    D. 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的成立
3.以下哪项不是社会优先发展观的观点(    )          (满分:5)
    A. 1972年斯德哥尔摩—人类环境宣言
    B. 1987年“共同未来的研究报告”的发表
    C. 1972年罗马俱乐部《增长极限》的讨论
    D. 《底部还有很大空间》的发表
4.以下关于《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描述错误的是(    )。          (满分:5)
    A. 立足于我国国情和需求,确定若干重点领域,突破一批重大关键技术,全面提升科技支撑能力;
    B. 瞄准国家目标,实施若干重大专项,实现跨越式发展,填补空白;
    C. 应对未来挑战,超前部署前沿技术和基础研究,提高持续创新能力,引领经济社会发展;
    D. 深化体制改革,完善政策措施,增加科技投入,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推进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为我国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提供可靠保障。
5.哪个国家决定再世纪将航空航天技术和能源技术作为国家科技创新工作的核心(    )          (满分:5)
    A. 美国
    B. 韩国
    C. 俄罗斯
    D. 日本
二、多选题:【5道,总分:25分】

1.关于我国的科技政策说法正确的是(    )          (满分:5)
    A. 尽管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的科技发展十分落后,基础薄弱。但是,政府还是提出了与当时相适应的科技政策。
    B. 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基本照搬苏联的经验,这给我国造成了巨大的损失,非常不符合我国的国情。
    C. 1977年8月8日,邓小平发表了《关于科学和教育工作的几点意见》(后称八八讲话),这是中国科技和教育战线拨乱反正的“宣言书”,是中国科技政策转折的开始。
    D. 科研队伍臃肿,效率低下,造成经费上的浪费也是我国改革开放以后科研体制的一大缺点。
    E. 1985-1993年我国科技体制改革大方向是对的,但步子迈得有些过急。
2.以下描述技术与科学的区别中,正确的有(    )          (满分:5)
    A. 任务和性质不同
    B. 方法和研究过程不同
    C. 劳动特点不同
    D. 价值和意义不同
    E. 研究过程不同
3.20世纪年代经济竞争时期世界各国的科技政策的主要举措为(    )          (满分:5)
    A. 欧洲启动了“尤里卡”计划
    B. OECD发表了《科学、增长与社会:新的方向》的科技政策报告
    C. 美国空间研究计划开始降温
    D. 美国启动了“星球大战”计划
    E. 美苏之间展开军事经赛
4.奥巴马与布什在下列哪些观点上不同(    )          (满分:5)
    A. 胚胎干细胞研究
    B. 空间开发
    C. 基础科学研究
    D. 人才引进
    E. 科学家的作用
5.新中国成立后科技政策奠基阶段,我国科技人才队伍建设的途径有(    )          (满分:5)
    A. 团结、改造、教育旧有的科技人员
    B. 引进国外优秀的科技人员
    C. 争取国外科学家回国服务
    D. 培养新的科技人员
    E. 送出国外培养一批
三、判断题:【10道,总分:50分】

1.我国“十五”科技规划的指导方针是:在“面向、依靠、攀高峰”的基础上,提出了“有所为、有所不为,总体跟进、重点突破,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提高科技持续创新能力、实现技术跨越式发展”。(    )          (满分:5)
    A. 错误
    B. 正确
2.现代科技决策模式已由政治精英模式、专家模式向公众模式演进。(    )          (满分:5)
    A. 错误
    B. 正确
3.《创新25》是2007年日本公布的以创新为目的的长期战略。(    )          (满分:5)
    A. 错误
    B. 正确
4.美国1993年成立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    )          (满分:5)
    A. 错误
    B. 正确
5.形成科学管理和支持国家科学事业的政策叫含有科学因素的政策。(    )          (满分:5)
    A. 错误
    B. 正确
6.以创新和国家创新系统建设为核心的科技政策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科技政策的一个共同变化。(    )          (满分:5)
    A. 错误
    B. 正确
7.知识经济的概念是1996年OECD在《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的报告中明确提出来的。(    )          (满分:5)
    A. 错误
    B. 正确
8.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    )          (满分:5)
    A. 错误
    B. 正确
9.思维主体在进行思维时,不拘泥于旧框框,不迷信权威,不屈从于压力,实事求是、遵循真理,体现的是创新思维的求异性原则。(    )          (满分:5)
    A. 错误
    B. 正确
10.政府是创新的核心。(    )          (满分:5)
    A. 错误
    B. 正确
17秋学期《科技政策学》在线作业3
一、单选题:【5道,总分:25分】

1.海恩法则是要人们关注(    )因素          (满分:5)
    A. 必然
    B. 可能
    C. 偶然
    D. 现实
2.中国科技合作协会组成不包括(    )。          (满分:5)
    A. 科技部
    B. 中国科学院
    C. 中国工程院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联合
    D. 全国高技术产业化协作组织
3.下列属于美国在经济竞争时期所采取的科技政策是(    )          (满分:5)
    A. 启动了星球大战计划
    B. 建立了一系列国家实验室
    C. 《国家防卫教育法案》出台
    D. 开始设立总统科技事务特别助理职位
4.“尤里卡”计划中不包括(    )          (满分:5)
    A. 逐步成立“欧洲技术共同体”
    B. 建立欧洲软件工程中心,发展高级微型信息处理机等
    C. 生物工程:研究人造种子、控制工程等
    D. 成立了欧洲核子研究中心
5.以下哪一个不是以支持基础研究为主的国家计划(    )          (满分:5)
    A. 973计划
    B. 自然科学基金会
    C. 攀登计划
    D. 火炬计划
二、多选题:【5道,总分:25分】

1.关于我国的科技政策说法正确的是(    )          (满分:5)
    A. 尽管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的科技发展十分落后,基础薄弱。但是,政府还是提出了与当时相适应的科技政策。
    B. 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基本照搬苏联的经验,这给我国造成了巨大的损失,非常不符合我国的国情。
    C. 1977年8月8日,邓小平发表了《关于科学和教育工作的几点意见》(后称八八讲话),这是中国科技和教育战线拨乱反正的“宣言书”,是中国科技政策转折的开始。
    D. 科研队伍臃肿,效率低下,造成经费上的浪费也是我国改革开放以后科研体制的一大缺点。
    E. 1985-1993年我国科技体制改革大方向是对的,但步子迈得有些过急。
2.21世纪日本科技政策第二期科学技术计划(2001年---2005年)中,政府投入在五年内达到24亿日元,具体措施包括(    )          (满分:5)
    A. 改变政府研究投资的战略途径
    B. 推进科研机构改革
    C. 营造竞争性的研究环境
    D. 促进科技界和社会的交流
    E. 促进年轻研究人员的独立性和流动性
3.影响科技发展的变量有(    )          (满分:5)
    A. 科技应用研究
    B. 科技资源成本
    C. 科技制度成本
    D. 科技人才素质状况
    E. 国际环境变化
4.惯性(定势)思维往往表现为(    )          (满分:5)
    A. 刻板印象
    B. 晕轮效应
    C. 迷信权威,简单复制
    D. 屈从压力,盲目从众
    E. 放大经验,刚愎自用
5.以下对技术的描述中正确的有(    )          (满分:5)
    A. 技术追求的是价值,技术是经验的
    B. 技术是人类经验的物化过程、是科学成果的物化过程
    C. 技术是一成不变的
    D. 技术是实现人类多变的目标的手段
    E. 技术攻关集体性强
三、判断题:【10道,总分:50分】

1.邓小平在第三次全国科技大会上提出了“科学技术生产力”的重要论述。(    )          (满分:5)
    A. 错误
    B. 正确
2.第一个从经济学角度系统地提出创新理论是熊彼特。(    )          (满分:5)
    A. 错误
    B. 正确
3.科技政策是随着科学技术和国家的产生而出现的(    )          (满分:5)
    A. 错误
    B. 正确
4.1985年到1992年,国家的科技计划,如科技攻关计划、星火计划、863计划、攀登计划、自然科学基金等,绝大多数是围绕科研项目设立的。(    )          (满分:5)
    A. 错误
    B. 正确
5.建设“绿色德意志”是2007年德国科技政策的重点,政府在农业,交通,住房等方面采取了重要措施。(    )          (满分:5)
    A. 错误
    B. 正确
6.法国总统萨科奇当选之后以吸引青年科技人才为其科技政策的重心。(    )          (满分:5)
    A. 错误
    B. 正确
7.思维主体在进行思维时,不拘泥于旧框框,不迷信权威,不屈从于压力,实事求是、遵循真理,体现的是创新思维的求异性原则。(    )          (满分:5)
    A. 错误
    B. 正确
8.2007年美国启动了“2007年至2011年国际技术基础联邦专项计划构想”。(    )          (满分:5)
    A. 错误
    B. 正确
9.我国制定的第一个全国科技规划是1965年12月。(    )          (满分:5)
    A. 错误
    B. 正确
10.2001-2005年日本第二期科学技术基本计划确定了优先发展的四个领域分别是:能源、制造技术、社会基础设施和宇宙与海洋。(    )          (满分:5)
    A. 错误
    B. 正确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东北大学17秋《科技政策学》在线作业123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