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大学17秋《环境概论》在线作业123答案100分参考
2017秋学期《环境概论》在线作业1一、单选题:【20道,总分:50分】
1.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满分:2.5)
A. 原生环境问题的产生与次生环境问题的存在有密切的关系
B. 次生环境问题是人类活动造成的,是人类给自然界造成的问题
C. 原生环境问题一定会导致和引发次生环境问题
D. 将环境问题划分为原生和次生没什么必要
2.5.根据工程项目的建设计划或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规划,进行环境质量价值预测,以此来预断该建设项目所在地区或经济发展规划区将来的环境质量状况,并根据预测结果提出在该工程项目建设中或该地区经济发展规划中应同时采取的环保措施,这种评价被称为 (满分:2.5)
A. 回顾评价 B. 影响评价
C. 现状评价 D. 以上全包括
3. 8.假如查明第一营养级的生物量是100吨/公顷,那么第二营养级(食草动物)的生物量可能仅是( )吨/公顷 (满分:2.5)
A. 10
B. 20
C. 30
D. 40
4.12.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满分:2.5)
A. 电磁辐射波长愈长,生物活性越高,对人体危害愈大
B. 微波的伤害作用,首先与微波能量有关,还与温度,照射部位等许多因有关
C. 电磁辐射可分为长波、中波、短波和微波辐射
D. 微波对生物体造成的伤害作用和生理影响,主要是所谓“加热”作用的结果
5. 11.水俣事件是由于( )引起的 (满分:2.5)
A. 烟尘、二氧化硫、重金属粉尘
B. 光化学烟雾
C. 甲机汞
D. 多氯联苯
6.22.( )是形成光化学烟雾物的主要成分 (满分:2.5)
A. SO2
B. SO3
C. 碳氢化合物
D. CO
7.4. 自然资源就可以分为 (满分:2.5)
A. 可更新资源和不可更新资源
B. 能重复利用的资源和不能重复利用的资源
C. 可更新资源和不能重复利用的资源
D. 空气资源和水资源
8.8.以下属于水污染控制因子的是( ) (满分:2.5)
A. 工业固体废物
B. SO2、烟尘、工业粉尘
C. 烟尘、工业粉尘、BOD
D. COD、石油类、氰化物、铅、镉、砷、汞、六价铬
9. 14.草食动物的过度啃食以及人为的破坏而逐渐地失去水分和植被,变成沙漠生态系统这一过程属于( ) (满分:2.5)
A. 原生演替
B. 次生演替
C. 初级演替
D. 次级演替
10.21.高浓度的( )可以被血液中的血红蛋白吸收,从而对人体造成致命伤害 (满分:2.5)
A. SO2
B. SO3
C. SO
D. CO
11.16.不稳定,还可与大气中的其它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的是( ) (满分:2.5)
A. 反应性物质
B. 非反应性物质
C. 一次污染物
D. 二次污染物
12.18.颗粒物质是指除气体之外的包含于大气中的物质,其粒径范围主要在( )之间 (满分:2.5)
A. 100μm~0.1μm
B. 200μm~0.1μm
C. 300μm~0.1μm
D. 400μm~0.1μm
13.2.按照环境的主体可以把环境分为 (满分:2.5)
A. 一种是以人或人类作为主体,其他的生命物体和非生命物质都被视为环境要素,另一种是以生物体作为环境的主体,不把人之外的生物看成环境要素。
B. 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两类
C. 空间环境、车间环境
D. 生物环境、地质环境
14.5.原油、原煤和流过水坝的水等属于 (满分:2.5)
A. 一次能源
B. 二次能源
C. 不可更新资源
D. 可更新资源
15.14.以下不属于形成环境污染和对人体造成危害的放射性物质来源的是( ) (满分:2.5)
A. 核试验
B. 原子核组成介绍
C. 其它来源,包括资源开采利用、医疗和生命科学、建筑材料等
D. 核燃料利用
16. 8.富山事件(痛痛病)事件是由于( )引起的 (满分:2.5)
A. 烟尘、二氧化硫
B. 光化学烟雾
C. 金属镉
D. 多氯联苯
17.13.防治电磁辐射污染,以减少其对人体的危害和对环境的污染,( )是两种基本的防护技术 (满分:2.5)
A. 射频接地
B. 屏蔽和吸收
C. 加强城市规划管理
D. 加强对设备生产的技术管理与治理
18.10.影响人类生活环境的电磁污染分为( )两大类 (满分:2.5)
A. 天然的和人为的
B. 脉冲放电和工频交变电磁场
C. 射频电磁辐射和工频交变电磁场
D. 电子仪器和电气设备
19.汽车、火车、飞机等属于( ) (满分:2.5)
A. 工厂噪声源
B. 生活噪声源
C. 噪声面源
D. 交通噪声源
20.11.以下不属于在生产电力的过程中对环境产生的不良影响的是 (满分:2.5)
A. 由于燃烧燃料而对大气和水体产生污染或产生有害的废物(如大量的粉煤灰、少量的核废料)
B. 由于开采能源或者修筑水坝和水库而引起的生态系统的破坏
C. 废热带来的热污染
D. 电磁辐射污染
二、判断题:【20道,总分:50分】
1.25.由于可持续发展强调了满足人类(不仅满足当代人而且也要满足后代人)的需要,因此,它与相当部分的环境保护主义者的主张有着本质上的区别 (满分:2.5)
A. 错误
B. 正确
2.7.在热成层之上的大气层称为逸散层,也称外大气层( ) (满分:2.5)
A. 错误
B. 正确
3.5.对流层大气对人类的影响最大,通常所指的大气污染就是对此层而言( ) (满分:2.5)
A. 错误
B. 正确
4.14.铜、铝、铁、汞等金属矿藏属于能重复利用的不可更新资源 (满分:2.5)
A. 错误
B. 正确
5.11.世界上第一部有影响的环境科学读物是R·卡逊所著的《寂静的春天》 (满分:2.5)
A. 错误
B. 正确
6.1. 没有严格、科学的环境管理,人类就无法解决社会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也就无法持续发展( ) (满分:2.5)
A. 错误
B. 正确
7.5 污染物排放标准执行时,应先执行地方标准,后执行国家标准( ) (满分:2.5)
A. 错误
B. 正确
8.6.固体废物堆置或垃圾填埋处理,经雨水浸淋,其渗出液及沥滤中含有的有害成分会改变土质和土壤结构,影响土壤中的微生物活动,妨碍植物的根系生长,或在植物机体内积蓄,危害食用( ) (满分:2.5)
A. 错误
B. 正确
9.29.人工电磁辐射来自电子仪器和电气设备( ) (满分:2.5)
A. 错误
B. 正确
10.2.目前人类使用的能源特别是不可再生能源是有限甚至是奇缺的 (满分:2.5)
A. 错误
B. 正确
11.14.头部长期受微波照射后,轻则患神经衰弱症等,重则造成脑组织损伤( ) (满分:2.5)
A. 错误
B. 正确
12.3.20世纪70年代环境科学的出现是可持续发展思想形成的主要原因 (满分:2.5)
A. 错误
B. 正确
13.28.天然电磁辐射中,最常见的是雷电( ) (满分:2.5)
A. 错误
B. 正确
14.11.不可更新资源又可以分为能重复利用的和不能重复利用的两种 (满分:2.5)
A. 错误
B. 正确
15.12.通过提高现有的各油气田的石油和天然气产量的方法来解决能源紧张和危机的状况是可行 (满分:2.5)
A. 错误
B. 正确
16.16.对于矿山的废石、尾矿,冶金、化工、电力等工业的废渣处理,最积极的措施是变废为宝综合利用( ) (满分:2.5)
A. 错误
B. 正确
17.30.核燃料利用是人工放射性最主要的产生源之一,核工业各部门、各环节排放的废气、废水、废渣是造成环境放射性污染的主要原因( ) (满分:2.5)
A. 错误
B. 正确
18.14.可持续发展的共同性原则是指实现可持续发展是全人类的共同目标,应该有世界各国的联合行动 (满分:2.5)
A. 错误
B. 正确
19.13.非生物因子包括周围环境中所有化学和物理的成分,例如,温度、光、空气、土壤、水及各种养分包括碳、氢、氧、磷等 (满分:2.5)
A. 错误
B. 正确
20.22.强调污染源的治理远远不能彻底解决水体污染问题( ) (满分:2.5)
A. 错误
B. 正确
2017秋学期《环境概论》在线作业2
一、单选题:【20道,总分:50分】
1.4.根据大气温度随高度垂直变化的特征可将大气自下而上分为( ) (满分:2.5)
A. 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热成层和逸散层
B. 平流层、中间层、中间层、热成层和逸散层
C. 中间层、热成层、平流层、热成层和逸散层
D. 热成层、逸散层、中间层、热成层和平流层
2.48.以下不属于温室效应的危害的是( ) (满分:2.5)
A. 使得气候变化紊乱,台风和飓风频繁
B. 极地和高山冰雪融化,海洋热膨胀,海平面上升,海岛、土地以至于沿海的城市淹没
C. 引起湖泊等水体酸化,影响水生动植物的生长,严重时可招致鱼虾绝迹
D. 生态平衡破坏以至于某些物种灭绝和农作物减产
3.30.由于污染物进入水体,其含量超过了水体的本底含量和自净能力,致使水体的( )发生变化,从而降低了水体的使用价值和使用功能的现象,称为水体污染 (满分:2.5)
A. 化学性质
B. 物理性质
C. 生化性质
D. 水质、底质及生物群落组成
4. 13.马斯河谷烟雾事件是由于( )引起的 (满分:2.5)
A. 烟尘、二氧化硫
B. 光化学烟雾
C. 甲机汞
D. 多氯联苯
5.11. ( )是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基本成果,由建设项目承担单位按国家有关规定提交到相应的环保主管部门审批。 (满分:2.5)
A.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
B. 环境质量评价
C. 环境现状评价
D. 环境影响评价
6. 2.融合了生态学思想的从根本上克服过去末端治理弊病的最佳方案是( ) (满分:2.5)
A. 环境治理
B. 末端治理
C. 源头控制
D. 清洁生产
7.3.由于受地心引力的作用,大气质量主要集中在靠近地面的下部,其中----集中在离地面5km以下,----集中在10km以下,----集中在30km以下( ) (满分:2.5)
A. 75%、30%、30%
B. 50%、60%、30%
C. 30%、70%、30%
D. 50%、75%、90%
8.5.冲床、剪板机、齿轮、轴承等机械运动产生的噪声属于( ) (满分:2.5)
A. 机械振动噪声
B. 气体动力噪声
C. 水力噪声
D. 动力噪声
9. 2.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满分:2.5)
A. A.在努力追求国民生产总值(GNP)的国家里,大多数人民的生活水平都得到了显著提高
B. B.环境运动兴起于20世纪的60年代的中国等东方发展中国家
C. C.21世纪90年代环境科学的出现是可持续发展思想形成的主要原因
D. D.可持续思想可谓源远流长,古已有之
10.11.酚类化合物属于( ) (满分:2.5)
A. 无机无毒物
B. 无机有毒物
C. 有机无毒物
D. 有机有毒物
11.10.下列指标不是用来表示水中有机物含量的是( ) (满分:2.5)
A. 化学耗氧量(COD)
B. 生化需氧量(BOD)
C. 总有机碳(TOC)
D. 有机无毒物
12.20.( )是形成酸雨的主要因素 (满分:2.5)
A. SO2
B. SO3
C. SO
D. H2SO4
13.6.新建、改建、扩建项目的防治污染的措施必须同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的是( )制度 (满分:2.5)
A. 老三项
B. “三同时”
C. 新五项
D. 总量控制
14.11.以下不属于在生产电力的过程中对环境产生的不良影响的是 (满分:2.5)
A. 由于燃烧燃料而对大气和水体产生污染或产生有害的废物(如大量的粉煤灰、少量的核废料)
B. 由于开采能源或者修筑水坝和水库而引起的生态系统的破坏
C. 废热带来的热污染
D. 电磁辐射污染
15.12.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满分:2.5)
A. 电磁辐射波长愈长,生物活性越高,对人体危害愈大
B. 微波的伤害作用,首先与微波能量有关,还与温度,照射部位等许多因有关
C. 电磁辐射可分为长波、中波、短波和微波辐射
D. 微波对生物体造成的伤害作用和生理影响,主要是所谓“加热”作用的结果
16.10.地球外部产生并转化的能源叫( ),如太阳能、风能生物能等 (满分:2.5)
A. 污染型能源
B. 不可更新资源
C. 内能
D. 外能
17.31.影响污染物在大气中的运动的气象因素主要有( )等 (满分:2.5)
A. 风、湍流和大气稳定度
B. 气象、地形、地物
C. 气象、地形、大气稳定度
D. 湍流和大气稳定度
18.28.按污染物排放的方式可划分为( ) (满分:2.5)
A. 固定污染源和移动污染源
B. 高架源、面源、线源
C. 工业污染源和交通污染源
D. 生活污染源、工业污染源
19.14.以下不属于形成环境污染和对人体造成危害的放射性物质来源的是( ) (满分:2.5)
A. 核试验
B. 原子核组成介绍
C. 其它来源,包括资源开采利用、医疗和生命科学、建筑材料等
D. 核燃料利用
20. 7.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满分:2.5)
A. 生态系统中作为生产者的所有绿色植物都属于第二营养级
B. 初级消费者为第一营养级
C. 所有的第三级消费者都属于第三营养级,
D. 营养级就是摄食级
二、判断题:【20道,总分:50分】
1.4.污染物质进入天然水体后,由于一系列物理、化学及生化的共同作用,会使污染物在水中的浓度降低,这种现象称为水体自净( ) (满分:2.5)
A. 错误
B. 正确
2.27.无机有毒物指能直接引起人体及生物毒性反应的无机性污染物( ) (满分:2.5)
A. 错误
B. 正确
3.22.根据固化基材的不同,可将固化分为水泥固化、石灰固化、沥青固化、有机聚合固化、玻璃固化、陶瓷固化、自胶结固化等( ) (满分:2.5)
A. 错误
B. 正确
4.12.消费者在生态系统中的意义与价值在于可把复杂的有机物分解为简单的无机物归还给环境,因而对环境净化起着不可缺少的作用 (满分:2.5)
A. 错误
B. 正确
5.23.1972年,罗马俱乐部的米都斯等人认为如果目前的趋势继续下去,人们不仅将把资源用光,而且是将在30年到50年内非常突然地用光 (满分:2.5)
A. 错误
B. 正确
6.7.资源化处理与处置技术,这是固体废物污染控制的末端环节,即为固体废物解决安全的最终归宿( ) (满分:2.5)
A. 错误
B. 正确
7.2.资源问题是环境问题中的一个主要方面,不解决资源危机问题就无法维持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满分:2.5)
A. 错误
B. 正确
8.4 污染物排放标准是根据环境质量标准以及污染治理的技术水平、经济条件、对排入环境的污染物质和产生危害的各种因素所作的限制性规定,实际上也是对污染源进行控制的标准( ) (满分:2.5)
A. 错误
B. 正确
9.20.切尔诺贝利事故不属于著名的世界八大公害事件( (满分:2.5)
A. 错误
B. 正确
10.20.核能发电厂产生的废热和由此引起的热污染要比一般的燃煤的热电厂严重得多 (满分:2.5)
A. 错误
B. 正确
11.4.每个生态系统都可以分成生物和非生物两部分 (满分:2.5)
A. 错误
B. 正确
12.20.发展不是不要经济增长,而是要以何种形式及何种程度的经济增长按照什么样的原则去实行才能协调经济、生态环境保护和社会文化三者之间的关系,才能保证社会的发展使真正意义上的可持续发展 (满分:2.5)
A. 错误
B. 正确
13.17.四日事件(哮喘病)是由烟尘、二氧化硫、重金属粉尘等引起的 (满分:2.5)
A. 错误
B. 正确
14.24.在开发和利用不合理的条件下,资源可以恢复、更新、再生产甚至不断增长。反之,利用或开发的不合理,就会使资源的可更新过程受阻,使蕴藏量减少乃至于枯竭 (满分:2.5)
A. 错误
B. 正确
15.9.溶解氧含量是使河流生态系统保持平衡的主要因素之一( ) (满分:2.5)
A. 错误
B. 正确
16.27.隔声的方法主要有两种:一是将声源与外界隔离,二是利用隔声屏障将工作者与传来的噪声隔离( ) (满分:2.5)
A. 错误
B. 正确
17.7.朱利安.西蒙等人对资源丰富论的观点被称为乐观主义者的观点 (满分:2.5)
A. 错误
B. 正确
18.10.所谓电磁污染是指天然的和人为的各种电磁波的干扰及对人体有害的电磁辐射( ) (满分:2.5)
A. 错误
B. 正确
19.18.最大持续性产量是指在不伤害或者削弱它的可更新性的前提下,能使人类对可更新资源的最大利用持续下去 (满分:2.5)
A. 错误
B. 正确
20.15.一切生态系统的功能都是一致的,主要有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三种 (满分:2.5)
A. 错误
B. 正确
2017秋学期《环境概论》在线作业3
一、单选题:【20道,总分:50分】
1.23.大气污染按其影响所及范围可分为四类( ) (满分:2.5)
A. 局部性污染、地区性污染、广域性污染、全球性污染
B. 煤炭型、石油型、混合型、特殊型
C. 排气型、联合企业型污染、还原型和氧化型
D. 广域性污染、全球性污染、还原型和氧化型
2.11.酚类化合物属于( ) (满分:2.5)
A. 无机无毒物
B. 无机有毒物
C. 有机无毒物
D. 有机有毒物
3.37.当周围的γ=γd时,大气处于( ) (满分:2.5)
A. 稳定状态
B. 不稳定状态
C. 中性状态
D. 以上皆不对
4.4.以下是噪声的主观评价量的是( ) (满分:2.5)
A. 声压
B. 声强
C. 声级
D. 声功率
5.12.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满分:2.5)
A. 电磁辐射波长愈长,生物活性越高,对人体危害愈大
B. 微波的伤害作用,首先与微波能量有关,还与温度,照射部位等许多因有关
C. 电磁辐射可分为长波、中波、短波和微波辐射
D. 微波对生物体造成的伤害作用和生理影响,主要是所谓“加热”作用的结果
6.8.一般认为,65岁以上老人占人口总数的( ),即为老龄化社会 (满分:2.5)
A. 7%
B. 10%
C. 20%
D. 50%
7.13. 有一个100只动物的种群,年产仔20只,在几年内每年猎取( )只,大约在5年之内就会使这个种群灭绝 (满分:2.5)
A. 10
B. 20
C. 30
D. 40
8.21.生产和市政施工等过程中的机械振动、摩擦、撞击以及气流振动等而产生的声音属于( ) (满分:2.5)
A. 生活噪声
B. 工业噪声
C. 交通噪声
D. 工程噪声
9.25.防治噪声污染的最有效的办法是( ) (满分:2.5)
A. 吸声、隔声等
B. 消除、减弱噪声源
C. 采取耳塞、耳罩、防声蜡棉和防护面具等个人防护措施
D. 消声、隔振、阻尼等
10.15.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满分:2.5)
A. 固体废物毫无用处
B. 固体废物中的“废物”是一个相对概念
C. 人们在资源开发和产品制造过程中,有可能没有废物产生
D. 固体废物解决安全的最终归宿是减量化
11.25.根据污染物的化学性质及其存在的大气环境状况,可将大气污染划分为两种类型( ) (满分:2.5)
A. 局部性污染和地区性污染
B. 煤炭型和石油型
C. 还原型和氧化型
D. 广域性污染和全球性污染
12.28.按污染物排放的方式可划分为( ) (满分:2.5)
A. 固定污染源和移动污染源
B. 高架源、面源、线源
C. 工业污染源和交通污染源
D. 生活污染源、工业污染源
13.16.放射性污染治理中的外辐射防护的方法不包括( ) (满分:2.5)
A. 土地深埋
B. 屏蔽防护
C. 空间防护
D. 时间防护
14.9.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满分:2.5)
A. 人们都认为人口的增长对地球的生态环境是不利的
B. 对人口与生态环境关系的关注也有乐观主义和悲观主义两种观点
C. 世界人口的数量一直是高速增长的
D. 建国后,我国对人口一直实行计划生育政策
15.汽车、火车、飞机等属于( ) (满分:2.5)
A. 工厂噪声源
B. 生活噪声源
C. 噪声面源
D. 交通噪声源
16.8.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满分:2.5)
A. 固体废物一般不会污染土壤
B. 固体废物包括一些液态物质
C. 固体废物没有使用价值
D. 固体废物只包括固态物质
17.14.人们在利用资源的时候超过最大持久量的原因主要包括 (满分:2.5)
A. 贪婪、“公有资源的灾难”、 供与求的经济学原因、生存的需要、无知和缺乏对整个生态系统的了解
B. 不知道什么是最大持续性产量
C. 忽视最大持续性产量的原则
D. 为了满足生活的基本需求
18.7.按照研究问题的空间范围划分,可把环境质量评价分为( )的评价 (满分:2.5)
A. 局部的、区域的、流域的和全球的评价
B. 局部
C. 区域
D. 流域
19.20.( )是形成酸雨的主要因素 (满分:2.5)
A. SO2
B. SO3
C. SO
D. H2SO4
20.18.以下不属于污水的化学处理法的是( ) (满分:2.5)
A. 离心法
B. 氧化还原法
C. 化学沉淀法
D. 中和法
二、判断题:【20道,总分:50分】
1.6.能源消耗少就一定生活水平低,反之亦然 (满分:2.5)
A. 错误
B. 正确
2.2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是制定一切法律的依据。我国的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就是根据宪法制定的( ) (满分:2.5)
A. 错误
B. 正确
3.25.由于可持续发展强调了满足人类(不仅满足当代人而且也要满足后代人)的需要,因此,它与相当部分的环境保护主义者的主张有着本质上的区别 (满分:2.5)
A. 错误
B. 正确
4.5.物理净化和化学净化,只能使污染物的存在场所与形态发生变化,从而使水体中的存在浓度降低,但并不能减少污染物的总量( ) (满分:2.5)
A. 错误
B. 正确
5.17.垂直运动的气块在外力消失后,又逐渐回到原来的位置,这种状况的大气是稳定的( ) (满分:2.5)
A. 错误
B. 正确
6.15.可持续发展是中国进入21世纪后社会发展的唯一抉择 (满分:2.5)
A. 错误
B. 正确
7.1.所谓生态系统就是指存在于自然界一定范围或区域内的所有生物和环境相互作用的具有能量转换、物质循环代谢和信息传递功能的统一体 (满分:2.5)
A. 错误
B. 正确
8.35.对挥发性放射性气体可用吸附法处理,也可以用扩散稀释的办法处理( ) (满分:2.5)
A. 错误
B. 正确
9.1.企业的清洁生产的核心思想是将一种综合性预防措施运用于工业生产的全部过程,以期避免或最大限度地减少废物和排放物的发生 (满分:2.5)
A. 错误
B. 正确
10.11.颗粒物质是指除气体之外的包含于大气中的物质,包括各种各样的固体、液体和气溶胶( ) (满分:2.5)
A. 错误
B. 正确
11.9.战争、自然灾害和交通事故也会使一个国家的人口数量发生显著的变化 (满分:2.5)
A. 错误
B. 正确
12.7.总体上说高生活水平的获得仍是以能量的高消耗为代价的 (满分:2.5)
A. 错误
B. 正确
13.19.水俣事件是由于甲机汞引起的 (满分:2.5)
A. 错误
B. 正确
14.5.目前,我们国家主要开展的是环境影响评价 (满分:2.5)
A. 错误
B. 正确
15.16.一般说来,后一级生物所利用的能量只是前一级生物所贮存能量的十分之一 (满分:2.5)
A. 错误
B. 正确
16.13.可持续发展的持续性原则是指经济、社会、人口与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 (满分:2.5)
A. 错误
B. 正确
17.7 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报告书,必须对建设项目产生的污染和对环境产生的影响作出评价,规定防治措施,经项目主管部门预审并依照规定的程序报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准( ) (满分:2.5)
A. 错误
B. 正确
18.2.现代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形成源于人们对环境问题认识的逐步深入和热切关注 (满分:2.5)
A. 错误
B. 正确
19.1.水资源的短缺问题,主要集中在发达国家,受影响最严重的又是中业( ) (满分:2.5)
A. 错误
B. 正确
20.9.在噪声源上采取声学处理措施控制噪声,也是较为有效的。常见的方法有吸声、隔声、消声、隔振、阻尼等( ) (满分:2.5)
A. 错误
B. 正确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