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老师 发表于 2017-9-10 16:01:34

东北大学17秋《法学概论》在线作业123答案100分参考

17秋学期《法学概论》在线作业1
一、单选题:【20道,总分:100分】
1.甲持刀闯入乙家,威逼乙在2日内把3万元钱送到甲家,否则将乙全家杀死。甲的行为属于(    )          (满分:5)
    A. 抢劫罪既遂
    B. 抢劫罪未遂
    C. 敲诈勒索罪既遂
    D. 敲诈勒索罪未遂
2.人民检察院直接受理的案件是(    )          (满分:5)
    A. 危害国家安全案件
    B. 盗窃案件
    C. 刑讯逼供案件
    D. 故意杀人案件
3.民事诉讼中的当事人,除原告、被告外还可能包括(    )          (满分:5)
    A. 指定代理人
    B. 法定代理人
    C. 委托代理人
    D. 第三人
4.国家创制法的两种主要方式是(    )          (满分:5)
    A. A 制定新法和沿用旧法
    B. B 制定国内法和参加国际条约
    C. C 制定和认可
    D. D 制定和解释
5.有权批准逮捕的机关是(    )          (满分:5)
    A. 公安机关和审判机关
    B. 检察机关和公安机关
    C. 检察机关
    D. 审判机关
6.我国刑法在溯及力问题上采取的原则是(    )          (满分:5)
    A. 从新原则
    B. 从旧原则
    C. 从新兼从轻原则
    D. 从旧兼从轻原则
7.对于尚未开始的不法侵害采取所谓防卫行为的属于(    )          (满分:5)
    A. 假想防卫
    B. 挑拨防卫
    C. 事前防卫
    D. 事后防卫
8.下列何种犯罪属于特殊主体犯罪(    )          (满分:5)
    A. 抢夺罪
    B. 招摇撞骗罪
    C. 贪污罪
    D. 行贿罪
9.下列人员中不能担任诉讼代理人的是(    )          (满分:5)
    A. 律师
    B. 普通公民
    C. 机关、团体的代表
    D. 正在服刑的罪犯
10.下列诉讼权利中属于所以当事人都享有的权利是(    )          (满分:5)
    A. 提起上诉权
    B. 提起反诉权
    C. 撤诉权
    D. 申请回避权
11.甲与乙到婚姻登记机关申请登记结婚,婚姻登记机关依法予以登记并发给结婚证书。产生甲乙婚姻关系的事实是(    )          (满分:5)
    A. 法律事件
    B. 法律行为
    C. 事实行为
    D. 事实关系
12.下列犯罪中只能由单位构成的是(    )          (满分:5)
    A. 虚假出资罪
    B. 妨害清算罪
    C. 贷款诈骗罪
    D.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
13.犯罪的主观方面不包括(    )          (满分:5)
    A. 犯罪的目的
    B. 犯罪的动机
    C. 罪过形式
    D. 犯罪行为
14.某医院妇产科护士甲值夜班时,一新生婴儿啼哭不止,甲为了止住其哭闹,遂将仰卧的婴儿翻转成俯卧,并将棉被盖住婴儿头部。半小时后,甲再查看时,发现婴儿已无呼吸,该婴儿经抢救无效死亡。经医疗事故鉴定委员会鉴定,该婴儿系俯卧使口、鼻受压迫,窒息而死。甲对婴儿死亡结果的主观罪过是(    )          (满分:5)
    A. 直接故意
    B. 间接故意
    C. 疏忽大意的过失
    D. 过于自信的过失
15.因合同纠纷提起的诉讼,适用(    )          (满分:5)
    A. 一般地域管辖
    B. 特殊地域管辖
    C. 指定管辖
    D. 专属管辖
16.无罪推定原则在刑事诉讼中的体现是(    )          (满分:5)
    A. 公民非依法定程序不受逮捕
    B. 公民非依法定程序不受刑事追究
    C. 公民非依法定程序不受司法审查
    D. 未经人民法院依法判决,对任何人都不得确定有罪
17.当事人在起诉时可以自由地确定请求司法保护的范围和选择保护的方法,这表现了(    )          (满分:5)
    A. 检查监督原则
    B. 当事人诉讼地位平等原则
    C. 处分原则
    D. 辩论原则
18.关于正当防卫与紧急避险,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满分:5)
    A. 正当防卫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的,应当以防卫过当罪定罪,但是应当酌情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B. 紧急避险用于解决紧迫情况下合法利益之间的冲突
    C. 防卫过当的场合,其罪过形式通常是直接故意
    D. 对于“事后防卫”的,通常按照防卫过当处理
19.重刑主义是与下列哪一刑法基本原则相违背的(    )          (满分:5)
    A. 罪刑法定原则
    B. 罪刑相适应原则
    C. 适用刑法平等原则
    D. 惩罚与教育相结合原则
20.犯罪时怀孕的妇女,无论犯了多么严重的罪,最高可以判处(    )          (满分:5)
    A. 死刑立即执行
    B. 死刑缓期二年执行
    C. 无期徒刑
    D. 有期徒刑15年
17秋学期《法学概论》在线作业2
一、单选题:【20道,总分:100分】

1.有民事行为能力的公民在被宣告死亡期间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    )          (满分:5)
    A. 无效
    B. 有效
    C. 有的有效有的无效
    D. 在撤销死亡宣告后才有效
2.正当防卫必须是在不法侵害正在进行的时候实施,否则构成(    )          (满分:5)
    A. 防卫过当
    B. 防卫对象错误
    C. 防卫不合法
    D. 防卫不适时
3.犯罪预备发生在行为人着手实施(    )          (满分:5)
    A. 之前
    B. 之中
    C. 之后
    D. 任意时刻
4.危害行为不具有(    )          (满分:5)
    A. 意识性
    B. 合法性
    C. 社会危害性
    D. 刑事违法性
5.为所有犯罪行为所侵害的客体称为(    )          (满分:5)
    A. 犯罪的复杂客体
    B. 犯罪的直接客体
    C. 犯罪的一般客体
    D. 犯罪的同类客体
6.故意犯罪形态只能存在于(    )          (满分:5)
    A. 故意犯罪中
    B. 过失犯罪中
    C. 直接故意犯罪中
    D. 所有犯罪中
7.下列对行为人适用的强制方法中,属于刑罚的是(    )          (满分:5)
    A. 甲因醉酒驾车被公安机关治安拘留15天
    B. 乙因涉嫌故意伤害罪被羁押在看守所3个月
    C. 丙因盗窃他人财物被法院处以罚金2000元
    D. 丁因无忧答案网被公安机关劳动教养1年
8.几个同级人民法院都有管辖权的案件,应由最初受理的人民法院审判。在必要的时候可以移送(    )审判          (满分:5)
    A. 犯罪地人民法院
    B. 被告人居住地人民法院
    C. 主要犯罪地人民法院
    D. 被告人经常居住地人民法院
9.人民法院一般不公开审理的案件是(    )          (满分:5)
    A. 有关国家秘密的案件
    B. 个人隐私案件
    C. 14岁以上不满16岁的未成年人犯罪案件
    D. 16岁以上不满18岁的未成年人犯罪案件
10.下列诉讼权利中属于所以当事人都享有的权利是(    )          (满分:5)
    A. 提起上诉权
    B. 提起反诉权
    C. 撤诉权
    D. 申请回避权
11.对被劳动教养的人提起的诉讼,由(    )人民法院管辖          (满分:5)
    A. 原告住所地
    B. 被告住所地
    C. 被告经常居住地
    D. 劳动教养地
12.犯罪时怀孕的妇女,无论犯了多么严重的罪,最高可以判处(    )          (满分:5)
    A. 死刑立即执行
    B. 死刑缓期二年执行
    C. 无期徒刑
    D. 有期徒刑15年
13.犯罪的主观方面不包括(    )          (满分:5)
    A. 犯罪的目的
    B. 犯罪的动机
    C. 罪过形式
    D. 犯罪行为
14.甲经常指使其13岁的儿子盗窃他人财物,数额巨大。甲与其儿子的行为属于(    )          (满分:5)
    A. 共同犯罪
    B. 甲为教唆犯,其儿子不构成犯罪
    C. 甲单独构成犯罪,其儿子不构成犯罪
    D. 甲与其儿子均不构成犯罪
15.“不允许任何人有超越法律的特权”,这句话体现了我国刑法的(    )          (满分:5)
    A. 罪刑法定原则
    B. 罪责自负原则
    C. 罪刑相称原则
    D.
16.关于正当防卫与紧急避险,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满分:5)
    A. 正当防卫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的,应当以防卫过当罪定罪,但是应当酌情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B. 紧急避险用于解决紧迫情况下合法利益之间的冲突
    C. 防卫过当的场合,其罪过形式通常是直接故意
    D. 对于“事后防卫”的,通常按照防卫过当处理
17.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性质为(    )          (满分:5)
    A. 最高国家行政机关
    B. 最高国家司法机关
    C. 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D. 最高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
18.决定自然人能否成为犯罪主体的关键因素是(    )          (满分:5)
    A. 刑事责任年龄
    B. 刑事责任能力
    C. 行为人的精神状态
    D. 行为人的受教育程度
19.构成不作为犯罪行为人特定义务来源不包括(    )          (满分:5)
    A. 法律上规定的特定义务
    B. 道德上的义务
    C. 职务上具有的特定义务
    D. 先行为引起的义务
20.我国刑法中的附加刑(    )          (满分:5)
    A. 只能独立适用
    B. 只能附加于主刑适用
    C. 只有主刑是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才可以附加适用
    D. 既可以附加适用,也可以独立适用
17秋学期《法学概论》在线作业3
一、单选题:【20道,总分:100分】

1.冬季某日,爆破工甲误认为一个装有雷管的铝盒是他同事的饭盒,把它放在炉上烤,以致发生爆炸事故。甲对爆炸事故的发生在主观方面是(    )          (满分:5)
    A. 间接故意
    B. 疏忽大意的过失
    C. 过于自信的过失
    D. 意外事件
2.死刑缓期执行减为有期徒刑的刑期,从(    )之日起计算          (满分:5)
    A. 判决确定
    B. 判决公布
    C. 判决执行
    D. 死刑缓期执行期满
3.犯罪未遂只能发生在(    )          (满分:5)
    A. 犯罪着手以前
    B. 犯罪着手之后
    C. 犯罪预备阶段
    D. 犯罪完成之后
4.累犯从重、自首从宽制度体现了我国刑法的(    )          (满分:5)
    A. 罪刑法定原则
    B. 罪刑相适应原则
    C. 适用刑法平等原则
    D. 惩罚与教育相结合原则
5.犯罪的法律特征是(    )          (满分:5)
    A. 社会危害性
    B. 刑事违法性
    C. 应受刑罚惩罚性
    D. 道德谴责性
6.犯罪客体体现的是一种(    )          (满分:5)
    A. 物质关系
    B. 思想关系
    C. 人际关系
    D. 权益关系
7.甲持刀闯入乙家,威逼乙在2日内把3万元钱送到甲家,否则将乙全家杀死。甲的行为属于(    )          (满分:5)
    A. 抢劫罪既遂
    B. 抢劫罪未遂
    C. 敲诈勒索罪既遂
    D. 敲诈勒索罪未遂
8.为某一个具体犯罪行为所直接侵害的客体称为(    )          (满分:5)
    A. 犯罪的同类客体
    B. 犯罪的一般客体
    C. 犯罪的直接客体
    D. 犯罪的间接客体
9.为某一类犯罪行为所共同侵害的客体称为(    )          (满分:5)
    A. 犯罪的一般客体
    B. 犯罪的直接客体
    C. 犯罪的同类客体
    D. 犯罪的复杂客体
10.“不允许任何人有超越法律的特权”,这句话体现了我国刑法的(    )          (满分:5)
    A. 罪刑法定原则
    B. 罪责自负原则
    C. 罪刑相称原则
    D.
11.甲贩运鸦片,驾车路过一检查站时,被工商部门拦住检查,检查人员朱某正登车检查时,甲突然发动汽车夺路而逃,朱抓住汽车的把守不放,甲为摆脱朱某,在疾驶后突然急刹车,朱某被摔在地,头部着地死亡,甲对朱某的死亡的心理态度是(    )          (满分:5)
    A. 直接故意
    B. 间接故意
    C. 过于自信的过失
    D. 疏忽大意的过失
12.从最终决定意义上来说,法的内容是由(    )决定的          (满分:5)
    A. 政治条件
    B. 经济条件
    C. 文化条件
    D. 道德条件
13.在民事诉讼过程中,一方当事人死亡需要等待继承人表明是否参加诉讼的,法院应(    )          (满分:5)
    A. 认为原告撤诉
    B. 缺席判决
    C. 中止诉讼
    D. 终结诉讼
14.现行宪法规定,国有经济,即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经济,是国民经济的(    )          (满分:5)
    A. 主导力量
    B. 领导力量
    C. 核心力量
    D. 中坚力量
15.甲遗失一块瑞士表,被乙拾得。依照我国民法规定,甲与乙之间产生(    )          (满分:5)
    A. 不当得利关系
    B. 无因管理关系
    C. 财产所有权关系
    D. 侵权关系
16.甲、乙合谋盗窃一电器仓库,由乙先配制一把“万能钥匙”。数日后,乙将配制的钥匙交给甲,二人约定当晚12点在仓库门口见面后行窃。晚上,乙害怕未去。甲到现场后,便用“万能钥匙”打开库房,窃得电脑二部,价值2万元,销赃后得赃款13000元。事后,甲分300元给乙,乙推脱后分文未取。乙的行为属于(    )          (满分:5)
    A. 盗窃罪,但属于犯罪未遂
    B. 盗窃罪,但属于犯罪中止
    C. 与甲一起构成盗窃罪既遂
    D. 不构成犯罪
17.法律关系产生、变更和消灭的直接原因是(    )          (满分:5)
    A. 法律规范的规定
    B. 法律事实的出现
    C. 具备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
    D. 当事人的意思表示
18.下列选项中属于法的本质属性的是(    )          (满分:5)
    A. 法是民族精神的体现
    B. 法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
    C. 法是公共意志的体现
    D. 法是神的意志的体现
1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满分:5)
    A. 民事诉讼法属于公法、实体法
    B. 民事诉讼法属于公法、程序法
    C. 民事诉讼法属于私法、实体法
    D. 民事诉讼法属于私法、程序法
20.甲误以失效的农药投毒杀乙,未发生死亡的结果。甲的认识错误属于(    )          (满分:5)
    A. 法律的认识错误
    B. 对象的认识错误
    C. 犯罪手段的认识错误
    D. 行为差误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东北大学17秋《法学概论》在线作业123答案100分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