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青 发表于 2017-8-17 09:05:11

北师17秋《课程理论与课程开发》作业答案


《课程理论与课程开发》作业
本课程作业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客观题部分”,由15个选择题组成,每题1分,共15分。第二部分为“主观题部分”,由简答题和论述题组成,共15分。作业总分30分,将作为平时成绩记入课程总成绩。

客观题部分
一、        选择题(每题1分,共15题)
1.“泰勒原理”的实践基础是( )
A. 活动分析      B. 解放兴趣      C. 八年研究      D. 泰罗主义
2.( )提出,课程开发的任务之一,是要提供实施的“过程原则”。
A. 斯腾豪斯      B. 泰勒      C. 塔巴      D. 奥利沃
3.“副学习”概念的提出者是()
A. 克伯屈      B. 杰克逊      C. 巴罗      D. 杜威
4.被誉为“现代课程理论的圣经”的著作是(《 》)。
A. 课程      B. 课程编制
C. 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      D. 怎样编制课程
5.课程实施的忠实取向在本质上受( )支配。
A. 技术理性      B. 实践理性
C. 解放理性      D. 理论理性
6.杜威实现课程与教学一体化的具体途径是( )
A. 从做中学      B. 反省思维
C. 主动作业      D. 问题教学
7.被看作是课程开发的经典模式、传统模式的是( )
A. 情境模式      B. 目标模式
C. 批判模式      D. 过程模式
8.( )的本质含义在于鼓励教师对课程实践的反思批判和发挥创造作用。
A. 目标原则      B. 量力性原则
C. 过程原则      D. 思想性原则
9.生成性目标取向追求的是( )
A. 普遍主义      B. 唯科学主义
C. 实践理性      D. 解放理性
10.( )是根据特定的教育价值观及相应的课程目标,从学科知识、当代社会生活经验或学习者的经验中选择课程要素的过程。
A. 课程编制      B. 课程开发
C. 课程实施      D. 课程选择
11.课程组织的基本标准有连续性、顺序性和( )
A. 整合性      B. 逻辑性
C. 个别性      D. 超体性
12.( )是在课程开发或课程实施还在发展或完善过程中时所采用的评价。
A. 形成性评价      B. 总结性评价
C. 诊断性评价      D. 内在评价
13.下列各项中( )不属于建构主义教学模式。
A. 随机访问教学      B. 情境教学      C. 支架式教学      D. 问题教学
14.在"学科结构运动"中诞生的一种新的课程形态是( )
A. 学术中心课程      B. 社会问题中心课程
C. 儿童活动中心课程      D. 人格中心课程
15.在非指导性教学中,教师是作为( )存在的。
A. 先知者      B. 管理者      C. 促进者      D. 指导者

主观题部分
一、        简答题(每题2.5分,共2题)
1、当代课程设计表现出哪些趋势?
2、校本课程开发的特征有哪些?
二、论述题(每题5分,共2题)
1、结合工作体验,谈谈你对基础教育新课程目标的认识。
2、列举实例说明校本课程开发的主要支持策略。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北师17秋《课程理论与课程开发》作业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