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师17春综合自然地理学在线作业12答案
东师17春综合自然地理学在线作业1一、单选题:
1.防止物质、能量、信息和物种流,从周围环境进入系统内部以保持系统不超过它的最大忍耐限度是指自然地理系统的( ) (满分:3)
A. 供给功能
B. 抵制功能
C. 处置功能
D. 保存功能
2.( )是生态系统各要素中对干扰反映最敏感的因子,也是人类与自然合作水平是否融洽的标志。 (满分:3)
A. 气候
B. 植被类型
C. 径流量
D. 土壤
3.进行土地评价时不能只考虑土地地段本省还要考虑土地地段上下左右之间的相互联系,体现了土地评价的( ) (满分:3)
A. 区位原则
B. 环境影响的事前评价原则
C. 相邻性原则
D. 经济性原则
4.( )是生态系统研究的基础,对其进行分析是生态规划的必要准备。 (满分:3)
A. 区划单位
B. 类型单位
C. 分类单位
D. 空间单位
5.下列不属于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方面植被的显著特征的是( )。 (满分:3)
A. 植物具有恢复能力
B. 植物能固定太阳能
C. 植物具有保持水土的能力
D. 植物反馈的不稳定性导致的种群区域隔离
6.地表上太阳辐射收入与支出的代数和是( ) (满分:3)
A. 有效辐射
B. 辐射平衡
C. 太阳总辐射
D. 地面有效辐射
7.干扰能够引起稳定性的破坏,但是地球表层具有使干扰不再传播的性质,我们称其为地球表层的( ) (满分:3)
A. 稳定性
B. 安全性
C. 进化性
D. 结构性
8.防止物质、能量、信息和物种流,从周围环境进入系统内部以保持系统不超过它的最大忍耐限度是指自然地理系统的( ) (满分:3)
A. 供给功能
B. 抵制功能
C. 处置功能
D. 保存功能
9.( )实际是反映一地水分收入与支出对比关系的,它能够反映一地的湿润状况。 (满分:3)
A. 蒸发量
B. 降水量
C. 干燥度
D. 径流量
10.碳、氢、氧和氮的迁移属于( ) (满分:3)
A. 微观物质迁移
B. 宏观物质迁移
C. 地质大循环
D. 地质小循环
二、多选题:
1.对全球热量平衡有重大影响的因素主要是( )。 (满分:3)
A. 人为热量的大量释放
B. CO2浓度的急剧增加
C. 植被破坏
D. 大气尘埃的日益增多
2.地理地带周期律的的指标有( ) (满分:3)
A. 辐射干燥指数
B. 净辐射值
C. 湿度
D. 太阳总辐射
3.以下属于常见的自然扰动有( ) (满分:3)
A. 洪水
B. 采伐森林
C. 地震
D. 生物侵入
4.地球表层的能量转换条件是( ) (满分:3)
A. 太阳能是能量基础
B. 太阳能的分布不均
C. 下垫面不同
D. 人为的影响
5.大气在自然地理系统中的作用( ) (满分:3)
A. 通过化学成分循环联结系统各部分
B. 做为物质能量的载体
C. 做为物质的搬运者
D. 自然地理系统的等级指标
6.地球表层的能流有( ) (满分:3)
A. 太阳能
B. 地球内能
C. 潮汐能
D. 地球的地转偏向力
7.下列关于自然大区的描述正确的是( )。 (满分:3)
A. 是非地带性单位的最高级单位
B. 既包括高原地域,又包括山地地域
C. 是巨大陆地的一部分
D. 与大的地势—构造单位紧密联系
8.水平结构按其形状分为( ) (满分:3)
A. 棋盘式结构
B. 平行式结构
C. 交错式结构
D. 镶嵌式结构
9.地球内部水平联系方式有( ) (满分:3)
A. 机械迁移
B. 物理过程
C. 化学过程
D. 生物代谢
10.农业适宜类的划分等级有( ) (满分:3)
A. 一等宜农土地
B. 二等宜农土地
C. 三等宜农土地
D. 四等宜农土地
三、判断题:
1.猫的数量增多,老鼠的数量就减少,猫越少老鼠就越多这是一个负因果关系。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2.对工程建设区的自然综合体进行工程开发条件的评价,有一般性的工程评价和专门性的工程评价之分。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3.地域分异是指自然地理环境各组成部分及整个自然地理综合体沿地理坐标确定的方向,从低级单位合并成高级单位的现象。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4.“相”是有明显界限限定的自然综合体。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5.空间种群模型主要用于研究异质化地理环境中的动物种群。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6.地球表层是充满干扰的,也必须存在干扰。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7.一般地讲,不同土地生态区的生态现状的差异只表现在组成各土地生态区的生态类型的差异。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8.发生统一性是指地域上相连接的不同的自然地理综合体之间及种群组成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的性质。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9.处境的基本分类除了残积处境、水上处境和水下处境,还有平亢地处境。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0.洋面上的辐射平衡等值线的分布比大陆上辐射平衡的等值线更为平直,而且基本上与纬度平行,呈带状分布,在大陆上由于下垫面的复杂,辐射平衡等值线也具有带状的特点,但由于环境的影响,都有偏离纬线的倾向。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1.不论是土地单元还是限区都是由简单的不可再分的最小自然单元合并而成。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2.土地生态区是由稳定的生态类型和离散生态类型组成。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3.陆地表面同大气通过大气湍流进行的热交换以热带雨林为最高。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4.从时间轴上看,地球表层在进化过程中其物质、能量的交换是平衡的。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5.自然地理系统的功能分为核心功能和基础功能。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6.在小尺度范围内不变的物种在大尺度范围内可能是异质性的,物种的不变性与其自相似性的意义是不同的。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7.时间结构是指自然地理系统的组成要素及自然地理系统整体随时间的变化而体现的变化规律性。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8.将经度地带性与纬度地带性一起称为水平地带性,就能反映地带性与非地带性的本质。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9.自然地理系统的核心功能包括生产功能和稳定功能。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20.垂直带不同于纬度地带规律,也不同于经度省性,而属于区域性分异规律。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综合自然地理学17春在线作业2
一、单选题:
1.( )是综合自然地理区划的总原则。 (满分:3)
A. 发生统一性原则
B. 地带性与非地带性相结合的原则
C. 区域共轭性原则
D. 纬度地带性和经度地带性相结合原则
2.平地上开垦的耕地与林带的组合属于哪种典型的自然地理结构( ) (满分:3)
A. 棋盘式结构
B. 水平式结构
C. 交错式结构
D. 镶嵌式结构
3.起到“快速排出”作用的自然地理系统功能是( ) (满分:3)
A. 供给功能
B. 抵制功能
C. 处置功能
D. 保存功能
4.土地各组成部分相互联系的性质及土地低级单位在生态序列中的一次更替,并在一定范围内重复出现而组成的空间格局是( ) (满分:3)
A. 土地结构
B. 土地景观
C. 土地评价
D. 土地分类
5.下列关于综合自然地理野外描述纲要的专业内容主要记录表述错误的是( )。 (满分:3)
A. 观察点的地理位置
B. 湿润条件,包括水分来源,天然排水强度,潜水埋藏深度,地表季节积水或常年积水等
C. 土壤,包括机械组成、各发生层的厚度、颜色、组成、结构、湿度、新生体等
D. 动物界,只记录大型哺乳动物的足迹、粪便,其余除外
6.( )是在地域上可以是不连续的、彼此分离的自然地理综合体。 (满分:3)
A. 等级系统
B. 区划单位
C. 类型单位
D. 高级单位
7.全球性地域分异规律反映( )的对立统一。 (满分:3)
A. 地带性与非地带性
B. 带段性与经向构造
C. 纬度地带与距海远近
D. 海陆分布与热力带
8.关于东西方人的差异描述正确的是( )。 (满分:3)
A. 在农业文明诞生前,欧洲人植食性为主,东亚人以狩猎获取食物
B. 东西方人生理特征的差异主要是在前农业文明时期形成的
C. 东方人进化的方向为两眼距离逐步缩小,以便准确定位,西方人进化的方向为开阔视野
D. 东方人在力量与速度方面得到提高,西方人在灵活性上逐步得到进化
9.大陆范围的经度省性主要与以下哪些因素有关。( ) (满分:3)
A. 地带性地域分异因素
B. 派生的地域分异因素
C. 非地带性地域分异因素
D. 局部的地域分异因素
10.有明显界限限定的自然综合体是( ) (满分:3)
A. 相
B. 地方
C. 限区
D. 自然区
二、多选题:
1.岩石地形复合体为自然地理系统提供疏松物质和化学元素的途径有( ) (满分:3)
A. 风化作用
B. 成土作用
C. 搬运作用
D. 堆积作用
2.自然地理过程是一个统一的过程表现在( ) (满分:3)
A. 地貌过程
B. 土壤过程
C. 水文过程
D. 植被演替过程
3.关于自然环境的表示正确的是( )。 (满分:3)
A. 自然环境是独立于人类意识之外的客观物质体系
B. 自然环境不具有自身固有的发展变化规律
C. 自然环境自身的发展变化规律可以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D. 自然环境是由各个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自然地理成分组成的综合体
4.天然状态下地表景观受两个因素制约( ) (满分:3)
A. 位置不同
B. 生境差异
C. 位置引起的差异加强和削弱作用
D. 生境差异的加强和削弱作用
5.自然地理系统的空间结构有( ) (满分:3)
A. 垂直结构
B. 水平结构
C. 平行结构
D. 环形结构
6.推动元素与化学物质在水—气界面进行迁移的交换的动力有( ) (满分:3)
A. 水动力作用产生的湍流和环流
B. 热力和风力作用产生的环流及分子扩散
C. 水力,热力和风力产生的环流作用
D. 平流的迁移作用
7.人类加强固体物质的机械搬运主要通过以下哪些途径( )。 (满分:3)
A. 采用修建水库和引水渠的办法来改变一个流域内的水平衡
B. 大大加速了地表化学元素迁移规模
C. 通过破坏植被,加速了地表松散物质的重力迁移和机械搬迁
D. 通过开挖矿藏和工程建设等活动,把大量矿物质和土石方转运到其它地
8.大气在自然地理系统中的作用( ) (满分:3)
A. 通过化学成分循环联结系统各部分
B. 做为物质能量的载体
C. 做为物质的搬运者
D. 自然地理系统的等级指标
9.太阳能在自然环境中的作用( ) (满分:3)
A. 自然环境整体性的能量基础
B. 决定着一定的自然生产潜力
C. 决定自然地理地带
D. 地表的直接热源
10.对全球热量平衡有重大影响的因素主要是( )。 (满分:3)
A. 人为热量的大量释放
B. CO2浓度的急剧增加
C. 植被破坏
D. 大气尘埃的日益增多
三、判断题:
1.一般性的工程评价是全面揭示自然环境对工程开发的限制,专门性的工程评价是有针对性地揭示自然环境对工程开发的限制。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2.土地的适宜性和限制性都是针对某种土地利用目的而言的。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3.食物结构及消费水平不影响土地资源承载力。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4.如果矿产分布地、果园、菜园和高产农田等,工程地质条件好,可以列为建筑用地。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5.岩石地形复合体是自然地理系统的基本组成部分。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6.MAP是根据森林系统结构和时间轴上动物种群变化和经济、生态效益的的分析做出的模型。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7.潜力级是潜力分类中的最大等级。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8.整个垂直带谱反映的是经度省性的影响,而不是纬度地带性的影响。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9.太阳总辐射等值线的分布基本上是沿经度呈带状伸展的,这是地理地带规律形成的能量基础。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0.太阳总辐射等值线的分布基本上是沿经度呈带状伸展的,这是地理地带规律形成的能量基础。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1.从时间轴上看,地球表层在进化过程中其物质、能量的交换是平衡的。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2.同纬度的大洋与大陆相比,大洋的辐射平衡值比大陆低。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3.生物有机体是地表化学元素迁移最主要的动因。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4.人类在开发土地资源时,首先以斑块状方式进行,虽然景观基质还没有改变性质,但却使景观发生破碎,这是景观的功能衰退阶段。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5.区域共轭性原则在自上而下地进行区域划分时要给以特别的注意。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6.破碎化主要是由自然活动引起的扰动效应之一,它可以改变地球表层的异质性,引起物种分布的变化。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7.在科学分配土地之前,只需要很好地熟悉景观的结构和各个组成部分在整个景观中的潜力即可。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8.自然地理系统的抵制功能与处置功能有一定的联系,前者是“快速排除”,后者是“禁止入内”。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9.地球表层是充满干扰的,也必须存在干扰。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20.一般情况下,山地常占有边界位置,所以自然大区的界线常有明显的地势界线。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