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work 发表于 2017-7-2 08:52:17

东农17春《农业气象学》离线作业-农业气象学

东北农业大学网络教育学院
农业气象学作业题(一)
单选题
. 1.臭氧层分布在      。
   A.对流层    B.平流层    C.中间层
2.黑体表面辐射具有最大能量波长与黑体表面温度      。
   A.呈指数规律    B.成正比    C.成反比
3.地表垂直与阳光平面上的太阳直接辐射与大气透明系数及      有关。
   A.太阳高度角    B.太阳方位角    C.大气量
4.某地某时刻的太阳高度角决定于该地纬度、太阳赤纬及       。
   A.时角    B.大气量    C.高度
5.气温直减率越小,大气层结越       。
   A.稳定    B.不稳定    C.无影响
6.下列因子中,      对气温日较差无影响。
   A.高度    B.经度    C.纬度
7.当空气中水汽含量不变时,饱和差随温度降低而    。
   A.增大    B.减小    C.不变
8.在对流层中,绝对湿度一般随高度增加而。
   A.增大    B.减小    C.不变
9.自由大气中,由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和惯性离心力三力平衡时形成的风,称为    。
   A.地转风    B.梯度风    C.摩擦风
10.影响乱流交换强度的因素主要有风速、地面粗糙度和   。
   A.气压    B.气温    C.大气稳定度
11.辐照度的单位是___。   A.瓦/米 B.米2/秒 C.瓦/米2 12.昼夜长短随纬度而变化,在北半球夏季,昼长随纬度增加而___。   A.增长B.变短C.无变化 13.地面辐射差额有明显的日变化,夜间地面辐射差额为___。   A.正B.负C.零 14.对流层内的气温,一般随着高度的增加而___。   A.升高 B.降低 C.不变 15.气温年较差随地理纬度的增高而___。   A.增大 B.减小 C.不变
二、填空题
1.地球大气是经过、和三个阶段演变而成的。
2.根据大气性质,可将其分为不同层次,其中最底层叫,中纬度地区,其高度为公里。
3.一般海拔高度越高,太阳直接辐射越,天空散射辐射。
4.在土壤蒸发的第一和第二阶段,为了保墒,应分别采取和措施。
5.一般情况下,气温日较差随纬度升高而,气温年较差随纬度升高而。
6.水气凝结的条件是和。
7.农田蒸散为和    之和。
8.大气上界有______公里高,它是根据______来确定的。
9.大气中CO2浓度的增加对气候有______作用。 10.同纬度地方随海拔高度增高,则太阳直接辐射越______,天空散射辐射越______。
三、判断题
1.黑体对任何波长的辐射都完全吸收,所以它不向外发射辐射。( )
2.和地面一样,大气增热也主要来自太阳辐射。(   )
3.雨后地面有效辐射比晴天时大。()
4.土壤热容量大,则土表温度变化越剧烈。()
5.在对流层中,温度随高度升高而降低,但有时也会出现随高度升高而升高的现象。(   )
6.海拔高度愈高,则太阳直接辐射愈弱(  )。 7.雨后地面有效辐射比晴天时大(  )。 8.晴天,随着海拔高度的增高,天空散射辐射增强(  )。 9.黑体对任何波长的辐射都完全吸收、所以它不向外发射辐射(  )。 10.由于地球绕太阳公转时日地距离有远有近,所以产生了四季冷暖变化(  )。
四.名词解释
1.大气科学:

2.地面净辐射:

3.热容量:

4.降水量:

5.季风:

五、简答题
1.季风气候与地中海气候各有何特点?


2.地球上的季节是如何形成的?


3.简述中国气候特征。


4.简述大气污染源及其污染物


5.绘图说明土壤温度的四种垂直分布类型。



六、计算题
1.已知作物某发育阶段的逐日日平均气温为:12.5℃、11.5℃、9.5℃、8.5℃、7.5℃、7.5℃、8.5℃、8.5℃、9.5℃、7.5℃。生物学下限温度为=8.0℃。请计算该时段的活动积温和有效积温。


2.已知水气压为38.3hpa,相对湿度为67%,请求算饱和水气压和饱和差分别为多少?




农业气象学作业题(二)
单选题
1. 台风是在热带洋面上形成的强大___。   A.暖性低压系统  B.暖性高压系统   C.冷性低压系统  D.冷性高压系统 2.国家气象局发布寒潮警报的标准为:在24小时内降_温度以上。   A.10℃   B.8℃  C.5℃ 3.终霜冻是指_B__。   A.秋季节一次出现的霜冻  B.春季最后一次霜冻  C.秋季最后一次霜冻 4.霜冻一般出现在___天气条件下。   A.大风天气  B.阴雨天气  C.晴朗微风  D.多云天气 5.冷温带气候带位于地理纬度_ 之间。   A.23.5°~45°  B.33 °~45°   C.45 °~66.5° 6.黑龙江省气候属于_气候。  A.海洋性季风  B.大陆性季风  C.大陆性 7. 高原气候具有__ _ 气候特点。   A.地中海  B.大陆性  C.海洋性  D.季风性 8.地球绕日进行公转,当太阳光线垂直照射到南半球回归线上时,是北半球的_ __。   A.夏至日 B.冬至日 C.春分日 D.秋分日
9. 夏季气候炎热、干燥少雨,冬季温和湿润,是_气候型。   A.地中海  B.季风性  C.大陆性  D.海洋性 10. 某地某时刻的太阳高度角决定于该地纬度、太阳赤纬及       。
   A.时角    B.大气量    C.高度
11.距海越远的地方,气温年较差越___。   A.大  B.小  C.无差异 12.下列因子中,___对气温日较差无影响。   A.高度  B.纬度  C.经度 13.土壤温度日较差和年较差均随土壤深度加深而___。   A.不变  B.增大  C.减小 14.土壤热容量随着土壤湿度增加而___。   A.增大  B.不变  C.减小 15.气温的日较差距海愈近则愈___ 。   A.大  B.小  C.无变化
二.填空题
1.大气中CO2浓度的增加对气候有__ ____作用。
2.对流层的特点是: ____________。
3.气候形成的主要因素有__、______和_ _____。
4.地中海气候特点、冬季是_____,夏季是______,季风气候特点冬季是___,夏季是__。
5.热带气旋是形成 __上的低压系统。 6.侵入我国寒潮的源地是 _____和__。
7.降水的表示方式有降水量和__。
8.气温垂直梯度为负值时,即高度越高,气温越高,称为______现象。 9.高于生物学下限温度的日平均气温称为______温度,二者之差又称为______温度。 10.未饱和的空气在绝热上升或下沉过程中的温度变化叫______变化。这个变化的梯度值为______。
三.判断题
1.在晴朗大风且空气湿度大的天气条件下,容易发生霜冻。(  ) 2.谷地、盆地的无霜期比平地短。()
3.寒流流经的沿岸气候寒冷、多雨。(  )
4.高山气候具有海洋性气候特点。( )
5.由高纬度流向低纬度的洋流称暖流。(  )
6.土壤热容量愈大,则土壤表面温度变化愈剧烈。() 7.在对流层内,一般情况下气温随高度的升高而降低。() 8.一般说,纬度愈高,中午太阳高度角就愈低,所以一日中最高气温随着纬度的增高而减少。从而使得气温的日振幅也随纬度的增高而减小。() 9.耕翻(疏松)后,土壤热容量和土壤导热率变小。因此白天土壤表面温度升温幅度大。( ) 10.在对流层中,温度随高度的增高而降低,但有时也会出现随高度的增高而温度升高的现象。( )
四.名词解释
农业气象要素:

地面有效辐射;

3.大气透明系数:

4.曙暮光:

5. 气候生产潜力:

五.简答题
1.大气共分几层?对流层的高度是多少?它的主要特点有哪些?


2. 我们把地球上气候划分为几个带?几种型?(写出带和型的名称及地理纬度)

3.简述海洋性气候的基本特征。


4. 简述黑龙江省四季气候的主要特点。


5.提高作物光能利用率的途径




六计算题
已知某地测得空气温度为20.0℃,相对湿度为56%,求算当时的空气饱和差值为多少?(已知:20.0℃时的饱和水汽压为23.4 hPa)



七.绘图说明
1.作图说明海陆风形成示意图。(分白天与黑夜)       




农业气象学作业题(三)

单选题
1.大气污染源包括:工业污染源、交通运输污染源、农业污染源和___ 
A人工源 B自然源 C生活污染源
2.酸雨是指PH__
A 〉5.6   B=5.6C〈5.6
3.热带洋面上出现的强大低压系统,其中心附近最大风力在12级以上的称为___。   A.台风  B.热带低压  C.热带风暴  D.强热风暴 4.初霜冻是指__。   A.春季第一次出现霜冻  B.秋季第一次出现霜冻  C.春季最后一次霜冻 5.影响我国的台风源地在______。   A.菲律宾至关岛附近的洋面    B.西沙群岛和南沙群岛(南海)  C.逆加拉湾
6. 高山气候具有___ 气候特点。   A.地中海  B.大陆性  C.海洋性  D.季风性 7.当空气中水汽含量不变时,饱和差随温度降低而      。
   A.增大    B.减小    C.不变
8.气温年较差随地理纬度增加而   。
   A.增大    B.减小    C.不变
9.对流层内的气温,一般随着高度的增加而___。   A.升高 B.降低 C.不变 10.全年辐射最大值出现在___。
A赤道   B回归线附近C极地上
11.土壤温度的最高值和最低值的时间均随土壤深度的加深而___。   A.提前  B.延迟  C.不变 12.空气温度的日较差海拔高度的增高而___。   A.增大  B.减小  C.不变 13.物质热量传递方式包括流体各向流动热传递,分热传导、辐射热传导及___等四种。   A.乱流  B.对流  C.平流  D.潜热交换 14.土壤导热率随土壤湿度的增加而___。   A.增大  B.减小  C.不变 15.土壤温度随着深度的增加而递增时,属于___。   A.日射型  B.辐射型  C.清晨过度型  D.傍晚过渡型
二.填空题
1.太阳辐射主要集中在可见光, ___  ___。
2.水汽压的日变化__, __   两种。
3.大气的冷却方式__  ___  ___  ___。
4.气候形成的主要因素有____、_____和 _。
5.海洋性气候特点是气温日较差和年较差 _____,降水变率___。 6.黑龙江省在作物生长季的降水量为_____mm之间,在省内的分布与___相似。
7.对于生物的每一个生命过程来说,都有三个基点温度,这三个基点温度是指______ 、______ 和______。 8.一日之内,土壤表面最高温度出现在______,最低温度出现在______。
三.判断题
1.黑龙江省大部队地区属于中温带海洋性季风气候。( ) 
2.黑龙江省太阳辐射年总量分布为西南最多,向北逐渐减少,北部漠河最少。(  ) 3.就全球来说,年净辐射值随纬度增高而减小。(  ) 4.由于海面的反射率小于陆地,所以海洋上的净辐射值较同纬度陆地表面要小。(  )
5.就全球来讲,北半球多陆地,具有严寒的冬季和酷热的夏季,南半球多水域,具有冬季温和,夏季凉爽的气候特点。( )
6.土壤温度的日较差随土壤深度增加而减小,上温年较差随土壤深度的加深而增大。() 7.凹下的地形(如谷地、盆地、川地气温的日振幅,较凸出的地形(如小丘、高地、 山地)为大。( ) 8.干燥,疏松的土壤,由于它的热量小,导热率也小,所以霜冻的发生比潮湿紧实的土壤严重。( ) 9.空气绝对湿度年变化与气温的年变化相似,在海洋上,最大值出现在8月,最小值出现在2月。(  )
10.露点温度与当时气温之差越小,说明空气距离饱和越远。(  )
四.名词解释
1.无霜期:

2.短日性植物;

3.界限温度:

4.气候:

5.大气湿度:

五.简答题
1.简述黑龙江省年降水量的分布有何特点?

2. 为什么高山气候具有海洋性气候特点?而高原气候却具有大陆性气候特点?


3.简述形成露霜的有利条件?为什么?


4.简述防霜的原理及防御方法。


5.臭氧层分布在哪里?距地面有多高?为何当今世界科学家们关注臭氧层的变化?


六.绘图说明
1.绘图说明三圈环流的状况及其形成过程。



2.作图说明山谷风形成示意图。(分白天与黑夜)






农业气象学作业题(四)
单选题
1.黑体表面辐射具有最大能量波长与黑体表面温度      。
   A.呈指数规律    B.成正比    C.成反比
2.地表垂直与阳光平面上的太阳直接辐射与大气透明系数及    有关。
   A.太阳高度角    B.太阳方位角    C.大气量
3.气温年较差随地理纬度增加而   。
   A.增大    B.减小    C.不变
4.地表垂直与阳光平面上的太阳直接辐射与大气透明系数及      有关。
   A.太阳高度角    B.太阳方位角    C.大气量
5.某地某时刻的太阳高度角决定于该地纬度、太阳赤纬及       。
   A.时角    B.大气量    C.高度
6.气温年较差随地理纬度增加而       。
   A.增大    B.减小    C.不变
7.下列因子中,      对气温日较差无影响。
   A.高度    B.经度    C.纬度
8.当空气中水汽含量不变时,饱和差随温度降低而      。
   A.增大    B.减小    C.不变
9.在对流层中,绝对湿度一般随高度增加而       。
   A.增大    B.减小    C.不变
10.自由大气中,由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和惯性离心力三力平衡时形成的风,称为       。
   A.地转风    B.梯度风    C.摩擦风
11.一天中,空气绝对湿度呈单波型变化时最低值出现在___。   A.傍晚  B.正午  C.清晨
12.一天中相对湿度的最高值出现在___。   A.傍晚  B.正午  C.清晨 13.大陆内部及沙漠地区的暖季,绝对湿度日变化呈___。   A.单波型  B.双波型  C.指数型 14.一天中,相对湿度的最小值出现在___。   A.清晨  B.14~15  h C.傍晚 15.一天中,绝对湿度单波型变化的最高值出现在___。   A.傍晚  B.午后  C.清晨

二、填空题
1.地转风为   和二者相平衡时所形成的风。
2.季风形成的主要原因有和   。
3.气温直减率越小,大气层结越    。
6.水气凝结的条件是   和   。
7.季风形成的主要原因有   和   。
8.小气候的特点有   、   、   。
9.黑龙江省年降水量为   至   之间。   
10.露点温度与当时气温之差越小,说明空气    
11.降水量是指落到地面上未经______、______和______而在水平面上形成的水层厚度。
12.露点温度与当时实际气温之差越小,说明空气湿度越接近______程度。 13.单位容积水汽含量不变的情况下,温度越低,相对湿度就越______。
三、判断题
1.耕翻(松土)后,土壤热容量和导热率变小,因此白天土壤表面温度升温幅度大。(    )
2.对于农田总蒸发的大小而言,作物地小于裸地,密植地小于稀植地。(   )
3.露点温度与当时气温之差越小,说明空气越潮湿。(   )
4.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方向是,垂直于等压线由高压指向低压。(   )
5.晴稳天气条件下,海陆风白天由海洋吹向陆地,夜间由陆地吹向海洋( )
6.当温度不变时,大气中的水汽压愈大,饱和差在正常的情况下不变。(  ) 7.当温度不变时,大气中的水汽愈大,饱和差在正常的情况下不变。(  )
8.当温度不变时,大气中的水气压愈大,饱和差在正常情况下愈小。(  ) 9.露点温度与当时气温之差越小,说明空气湿度距离饱和越近。(  ) 10.对农田总蒸发的大小而言,作物地小于裸地,密植地小于稀植地。(  )

四.名词解释
1.太阳常数:

2.大气污染:

3.逆温:

4.农业气象学:

5.风:

五、简答题
1.高压控制下的天气如何,为什么?


2.绘图说明三圈环流的状况及其形成过程。


3.在紧密、疏透和透风三种结构防风林带中,那种结构防风效果最好,为什么?


4.简述黑龙江省四季气候特点。


5.简述农业生产与气象的关系



六、计算题
1.地理纬度为0°、30°、60°和90°地区的春、秋分日和冬、夏至日,政务时刻太阳高度角分别是多少?请说明太阳高度角岁纬度的变化规律。




2.一气流在越山前温度为25℃,山体高2500米,气流爬升到800米处开始凝结,问:气流到达山顶及越山后的温度分别为多少?





农业气象学作业题(五)
单选题
1.下列属于短日照植物的是__ 
A小麦B大豆C 胡萝卜
2.冷温带气候带位于地理纬度___ 之间。   A.23.5°~45°  B.33 °~45°   C.45 °~66.5
3. 黑龙江省气候属于__气候。   A.海洋性季风  B.大陆性季风  C.大陆性 4.土壤表面温度一般出现在____
A 14时左右B日出前后 C 13左右
5.影响我国的台风源地在______。   A.菲律宾至关岛附近的洋面    B.西沙群岛和南沙群岛(南海)  C.逆加拉湾
6.夏季气候炎热、干燥少雨,冬季温和湿润,是___ 气候型。   A.地中海  B.季风性  C.大陆性  D.海洋性 7.日射型是指土壤温度随深度的增加而___。
 A降低  B增加   C不变
8.黑龙江省年降水量为    mm之间.
 A350-650  B370-650 C370-670
9.海洋性气候特点是气温日较差和年较差___,降水变率___。
 A较小\大  B较大\小  C较小\小
10. 一般海拔高度越高,天空散射辐射越__。
 A强  B弱  C不变
11.在一定温度下,空气中容纳水汽最大量时具有的水汽压值称为该温度时的___。   A.饱和水汽压  B.饱和差  C.露点温度 12.当空气中水分含量不变时,饱和差随温度的降低而___。   A.增加  B.不变  C.降低 13.处于未饱和状态的空气,露点温度比气温___。   A.高  B.低 14.在乱流或对流较强的温暖季节,由于乱流影响,使绝对湿度的日变化呈___。   A.单峰型  B.双峰型  C.指数型 15.为防止土壤水分过多蒸发,在土壤未变干以前可以___表土,使土壤水分的蒸发由第一种过程变为第二种过程,以保存下层的土壤水分。   A.耙松  B.镇压
二.填空题
1.土壤温度的垂直分布归纳为 ___ __  __。
2.气候区划的原则 ___ 。 
3.大气吸收太阳短波辐射的能力____。但大气对地面长波辐射的吸收能力却是 ___。
4.植物对昼夜长短的反应,统称为____现象。长日照作物要求太阳光的可照时数长于_____小时。
5.同纬度地方随海拔高度增高,则太阳直接辐射越_____,天空散射辐射越___。
6.黑龙江省总辐射年总量为_J·cm-2·年-1,最大值出现在 ____等地区。
7.高山气候显示了_____的气候特点,高原气候又具有____气候特点。
8.在对流层中,一般绝对湿度随高度的增加而______。 9.云滴增大主要通过两种过程完成,一种是______增长过程;另一种是云滴增长过程。
10.当气温不变时,空气相对湿度随着水汽压的减小而______。而饱和差随水汽压的增大而 ______。

三.判断题
1.大洋上北半球低纬地区洋流呈反气旋型。( ) 2.在北半球,低纬度大陆东岸受暖洋流影响,冬季温暖、多雨。()
3.黑龙江省降水量分布规律是由南向北逐渐减少。( )
4.在平流层空气具有强烈的对流运动。()
5.光化学氧化剂不包括PAN。()
6.土壤蒸发与土壤机械组成关系密切,土粒越细小,形成的土壤毛细管越小越多,由蒸发而丢失的深层水量比土粒大而疏松的土壤多。(  ) 7.当露点温度和当时气温相等时,表示空气中水汽已达到过饱和状态。(  ) 8.露点温度与气温值相差越大,表示空气愈湿润,露点温度与气温相差越小,表示空气愈干燥。(  ) 9.在土壤湿润还未变干的时候,紧密土壤由于毛管比较丰富,所以,土壤的蒸发速度比疏松土壤的大。(  ) 10在土壤表层已经变干以后,疏松土壤上的水分蒸发速度比紧密土壤上的大。(  )
四.名词解释
1.光能利用率:

2.辐射霜冻:

3.光照时间:

4.大气透明系数:


5.地面有效辐射;


五.简答题
1.什么叫积温?简述积温在农业中的作用。


2.空气与外界温度的热量交换方式(写出5种)


3. 什么是冷害?冷害类型有哪几种?防御低温冷害的措施有哪些?


4.简述大陆性气候特点


5. 干旱的类型分哪几种?它们的特点是什么?


六. 综合分析题 1.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2.大气稳定度的定义及其判定。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东农17春《农业气象学》离线作业-农业气象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