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work 发表于 2017-6-23 16:02:26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


当前课程: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      
单选 1.“经济发展新常态”中的“新”,意味着不同以往,说明中国经济发展出现了一些有别于过去的阶段性新特征,中国经济的驱动力转向(______)   A.要素驱动B.投资驱动C.创新驱动D.消费驱动
2.在全球化进程日益深化的时代背景下,对外开放是一项引领中华民族走向复兴富强的基本国策。我国在对外开放中坚持实施(______)   A.“一条线”的开放战略 B.多元平衡的开放战略C.“三个世界”划分的开放战略 D.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3.《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全面深化改革作出了战略部署。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______) A.推动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 B.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C.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D.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的牵引作用,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4.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三个重要支点是(______)   A.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B.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C.改革、发展、稳定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 5.中华民族历史悠久,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凝聚了强大的民族精神,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是(______)
A.爱国主义B.天下为公C.奉献担当D.改革创新
6.大力推动两化深度融合已成为抢占未来产业竞争制高点、加快制造业强国建设的战略选择和必由之路。这两化是指(______)   A.信息化和工业化B.工业化和城镇化C.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D.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7.答案总书记指出:“从形成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制度看,我国社会主义实践的前半程已经走过了,前半程我们的主要历史任务是建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并在这个基础上进行改革,现在已经有了很好的基础。后半程,我们的主要历史任务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为人民幸福安康、为社会和谐稳定、为国家长治久安提供一整套更完备、更稳定、更管用的制度体系。”“两个半程”的论述具有深邃的历史和战略眼光,重点明确了(______)   A.全面深化改革的方法论B.全面深化改革的历史任务
C.全面深化改革的动力D.全面深化改革的政治原则8.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是在党的(______)   A.十三大B.十四大C.十五大D.十六大9.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题中应有之义。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要求是(______)A.党的领导B.人民当家作主C.依法治国D.维护社会稳定 10.答案总书记坚持问题导向和科学思维,以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全局视野和战略眼光,坚定中国自信、立足中国实际、总结中国经验、针对中国难题,提出“四个全面”的重要思想。“四个全面”是引领民族复兴的(______)   A.战略方针B.战略目标C战略举措D.战略布局11.实践证明,土地流转和适度规模经营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必由之路。应从我国人多地少、农村情况千差万别的实际出发,积极稳妥地推进。引导农村承包耕地(______)   A.所有权有序流转B.承包权有序流转 C.经营权有序流转D.继承权有序流转12.我国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 (______)   A.中国共产党 B.工人阶级C.人民D.中国政府 13.当今中国,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与和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是现代化建设的核心内容,彼此相辅相成。“四化”中处于主导地位的是(______)A.工业化 B.信息化C.城镇化D.农业现代化14.1992年,党的十四大提出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经过十四大到十八届三中全会20多年的实践,党对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有了新的科学定位,提出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______)   A.基础性作用B.决定性作用C.辅助性作用D.补充性作用15.新中国成立以后,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提出在20世纪内,分两步把我国建设成为“四个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国家的设想。其中第一步是(______)   A.建立一个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B.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C.人民生活基本达到小康D.全面实现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现代化,使我国经济走到世界的前列

16.技术创新体系是推动技术创新的组织系统、关系网络以及保证系统有效运行的制度和机制。我国要构建的是(______)   A.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B.以大学和科研院所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C.以企业为主体、政府部门协调、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D.以大学和科研院所为主体、政府部门协调、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 17.邓小平南方谈话,明确提出了“抓住机遇发展自己”、“发展是硬道理”等战略思想。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在当代中国,坚持发展就是硬道理的本质要求就是坚持(______)   A.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B.人为本C.共建共享D.科学发展18.当前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经初步建立,但是在运行中还存在很多问题。进一步完善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关键是(______)   A.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
B.
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


C.
科学的宏观调控和有效的政府治理


D.
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

19.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解决好人的问题是推进城镇化的关键。当前,我国实现城镇化的首要任务是(______)

A.
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


B.
使土地的城镇化优于人口的城镇化


C.
促进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的转移


D.
实现“人的无差别发展”

20.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特色和鲜明优势,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统一性是由(______)

A.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决定的


B.
社会主义国家的本质决定的


C.
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决定的


D.
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战略决定的.

21.科学发展观具有丰富的内涵,其根本方法是()

A.
发展


B.
以人为本


C.
统筹兼顾


D.
全面协调可持续

22.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根据世界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对发展生产力的巨大推动作用,明确提出的论断是( )

A.
向科学进军


B.
要进行一场技术革命


C.
科教兴国


D.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23.在社会主义革命阶段,民族资产阶级具有的两面性包括( )

A.
既有剥削工人取得利润的一面,又有拥护宪法,愿意接受社会主义改造的一面


B.
既有同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存在矛盾的一面,又有在政治经济上与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一面


C.
既有和国家相联系的一面,又有利己、自私的一面


D.
既有社会主义萌芽性质,又有资本主义因素

24.1930年5月,毛泽东的《反对本本主义》( )

A.
论证了土地革命、武装斗争、根据地建设三者的关系


B.
孕育了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三个方面的思想


C.
提出了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任务


D.
阐述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原则

25.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的是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实行按劳分配的所有制基础是( )

A.
社会主义公有制


B.
人民群众的利益要求


C.
社会主义生产方式


D.
我国的生产力发展水平

26.毛泽东完整地表述了总路线的内容是在下述哪篇文章中( )

A.
《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


B.
《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


C.
《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


D.
《井冈山的斗争》

27.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体是( )

A.
人民民主专政


B.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
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28.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部宪法是 ()

A.
《共同纲领》


B.
五四宪法


C.
七五宪法


D.
八二宪法

29.“我们的共产党和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是革命的队伍。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这段话所反映的思想观点是( )

A.
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


B.
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C.
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


D.
自力更生、艰苦奋斗

30.20世纪70年代,毛泽东审时度势,果断地决定打开中美关系的大门,提出的外交战略是( )

A.
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一边倒


B.
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


C.
真正的不结盟


D.
一条线

31.民族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内容之一,其核心是( )

A.
爱国主义


B.
团结统一


C.
勤劳勇敢


D.
社会主义荣辱观

32.毛泽东思想的精髓是( )

A.
解放思想


B.
实事求是


C.
群众路线


D.
独立自主

33.党的十五大指出,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是( )

A.
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B.
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C.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D.
公有制为主体,国有经济为主导

34.社会主义社会实行按劳分配的前提条件是()

A.
旧的社会分工的存在,劳动还是谋生的手段


B.
社会主义生产力发展的水平


C.
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公有制


D.
社全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35.2014年1月26日,国家主席答案同法国总统奥朗德互致贺电。答案在贺电中指出,中法都是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和具有独立自主精神的大国,是推动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国际关系民主化的重要力量。奥朗德表示,法国是第一个同新中国建立大使级外交关系的西方大国。戴高乐将军作出这一伟大决定,是因为双方都有坚定的独立精神。中国几十年无与伦比的发展成就印证了这是个高瞻远瞩的决定。两国首脑互致贺电是为了庆祝中法两国建交

A.
40周年


B.
50周年


C.
60周年


D.
70周年

多选 1.60多年前,1200多位全国人大代表齐聚北京,召开了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新中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从此建立,这一人民当家做主的新型政治制度,翻开了我国政治发展史上的划时代一页。人民当家作主是(______)

A.
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B.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要求


C.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根本政治制度


D.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形成,是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尤其是改革开放实践中创造的新鲜经验和理论探索成果的总结。这一理论的的要点有(______)

A.
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不是划分社会制度的标志


B.
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属于社会基本制度的范畴


C.
社会主义实行市场经济要把计划和市场两种经济手段的优势和长处结合起来


D.
市场经济和不同社会制度结合具有不同的性质

3.2014年3月17日,新华社授权发布《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要做到(______)   A.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B.推动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产业和城镇融合发展 C.促进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协调推进D.优化城市空间结构和管理格局,增强城市综合承载能力
4.要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促进制造业创新发展,推进信息通信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当今世界,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广泛应用引发制造业重大变革,制造业变革的趋势和核心是(______)

A.
数字化


B.
网络化


C.
智能化


D.
去城镇化

5.从2013年3月到2015年7月,答案总理主持召开了101次国务院常务会议,其中有46次会议部署简政放权,取消和下放了800多项行政审批事项。他还用“大道至简,有权不可任性”、“用政府权利‘减法’换取市场活力的‘乘法’”等生动而深刻的话语回应了公众对简政放权的期待。简政放权旨在(______)   

A.
处理好政府语病市场关系,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B.
减少审批环节,降低市场交易成本


C.
激发市场主体内在活力和社会创造力


D.
提高政府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

6.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战略抉择。要适应国内外经济形势新变化,加快形成新的经济发展方式,使经济发展更多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驱动,更多依靠(______)

A.
外需特别是消费需求拉动


B.
现代服务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带动


C.
节约资源和循环经济推动


D.
城乡区域发展协调互动

7.要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促进制造业创新发展,推进信息通信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当今世界,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广泛应用引发制造业重大变革,这一变革的趋势和核心是制造业的(______)

A.
数字化


B.
网络化


C.
智能化


D.
城镇化

8.近年来。我国企业“走出去”的步伐明显加快。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从2007年的248亿美元上升到2012年的772亿美元,年均增长25.5%,跻身对外投资大国行列。我国企业“走出去”战略的重要意义是(______)

A.
培育我国具有世界水平的跨国公司


B.
增强我国企业的国际化经营能力


C.
充分利用国外资源


D.
拓展我国经济发展空间

9.在全面深化改革中,我国提出了一系列放活民间投资的普惠政策,如保障民企平等使用土地、减免税收,扩大民间投资在电网、电信、铁路等非竞争性领域的参与力度等。实施这些政策的目的是(______)   

A.
保证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


B.
鼓励所有民企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C.
保证各种所有制经济公平公正参与市场竞争


D.
允许各种所有制经济实行企业员工持股

10.2015年10月16日,中国铁路总公司牵头组成的中国企业联合体,与印度尼西亚维卡公司牵头的印尼国企联合体正式签署组建中印尼合资公司协议。该公司将负责印度尼西亚雅加达至万隆高速铁路项目的建设和运营。中国高铁走出国门、走向世界表明我国(______)

A.
参会国际竞争能力明显增强


B.
自主创新能力显著提高


C.
国际投资合作水平日益提升


D.
传统产业结构调整得到根本性转变

11.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是改革开放后我国经济理论研究取得的最重要成果。党的十四大之后,我国的经济改革沿着社会主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方向加速推进。以下表述正确的是

A.
1993年十四届三中全会明确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


B.
2007年十七大提出“从制度上更好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


C.
2012年十八大提出“更大程度更广范围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


D.
2013年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12.中国坚持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持走和平发展的道路,坚持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坚持同各国共同来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基本原则有( )

A.
坚持独立自主地处理一切国际事物的原则


B.
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指导国家间关系的基本准则


C.
坚持同发展中国家加强团结与合作的原则


D.
坚持爱国主义与履行国际义务相统一的原则

13.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的建设面临的特殊困难是( )   A.党的理论长时期准备不足B.中国社会封建思想的影响C.农民和小资产阶级出身的革命者大量入党,使党处于小资产阶级思想的包围之中D.共产国际在一段时期内存在的教条主义倾向对中国共产党的影响14.解放战争时期,毛泽东发表了哪些文章,使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进一步得到丰富和发展( )   A.《在中国共产党第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报告》 B.《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 C.《新民主主义论》 D.《论人民民主专政》
15.2015年,我国发展面临多重困难和严峻挑战。在以答案同志为总书记的答案坚强领导下,全国各族人民以坚定的信心和非凡的勇气,攻坚克难,开拓进取,经济社会发展稳中有进、稳中有好,完成了全年主要目标任务,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新的重大成就。主要体现在( )

A.
经济运行保持在合理区间


B.
结构调整取得积极进展


C.
发展新动能加快成长


D.
人民生活进一步改善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