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老师 发表于 2017-6-17 11:04:52

[青海电大]随学随考中国现当代文学名著导读(2)作业4答案

中国现当代文学名著导读(2)作业4

一、单选题:
1. 《故里三陈?陈四》中, 人们最感兴趣的娱乐活动是(   )。          (满分:)
    A迎会
    B听书
    C看戏
    D赛龙舟
2. 下列作品中,故事性最弱(几乎没有故事)的一部小说是(    )。          (满分:)
    A《纪实与虚构》
    B《孕妇与牛》
    C《许三观卖血记》
    D《无处告别》
3. 《烛虚·五》是沈从文在昆明期间所作,题名意为“使生命之光,煜煜照人,如烛如金”,属于(      )散文。          (满分:)
    A自传性
    B回忆性
    C议论性
    D写景性
4. 《灯下漫笔》之一,作者认为“三百年前的太平盛世”是(   )时代。          (满分:)
    A明朝
    B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
    C唐朝
    D暂时坐稳了奴隶的时代
5. 《思维的乐趣》的鲜明特征是(      )          (满分:)
    A现实针对性
    B象征性
    C隐喻性
    D独语性
6. 穆旦《诗八首》第1首中:“你底眼睛看见这一场火灾,你不看见我,虽然,我为你点燃;唉,那燃烧着的不过是成熟的年代,你底,我底。我们相隔如重山!”这节诗的关键词句是(    )。          (满分:)
    A虽然我为你点燃
    B看见这一场火灾
    C成熟的年代
    D我们相隔如重山
7. 郁达夫是20世纪30年代的著名作家,其创作前半段以小说知名,后半段则以散文尤其(   )为多 。          (满分:)
    A游记
    B笔记
    C随记
    D日记
8. “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这段诗出自(      )。          (满分:)
    A《再别康桥》
    B《残诗》
    C《雪花的快乐》
    D《黄鹂》
9. 张爱玲《更衣记》对于男装的陈述,正确的是(   )          (满分:)
    A因为习惯上的关系,男子的打扮往往较中程式。
    B民国四年至十年,男人的衣服也讲究花哨。
    C直至十九世纪,中外的男子尚有穿红着绿的权利。
    D男装的近代史较为平淡。
10. 《死火》是鲁迅关于“火”的想象,不是从单一的“生命”的视角,而是从(      )的双向视角云想象“火”。          (满分:)
    A生存与毁灭
    B生命与死亡
    C生命与毁灭
    D生存与死亡
11. 都是《北京人》中的一组人物是(      )。          (满分:)
    A曾思懿、曾皓、愫方、袁任敢、曾文彩
    B曾思懿、曾皓、愫方、方达生、曾文彩
    C曾思懿、曾皓、江泰、王福升、曾文彩
    D曾思懿、曾皓、愫方、周萍、曾文清
12. 下列作品,属于20世纪80年代创作的是(    )。          (满分:)
    A《商州又录》 
    B《我与地坛》
    C《灵魂的声音》 
    D《更衣记》
13. 我现在已是五个儿女的父亲了。想起圣陶喜欢用的‘蜗牛背了壳子’的比喻,便觉得不自在。新近一位亲戚嘲笑我说,‘要剥层皮呢!’更有些悚然了。”这段文字出自朱自清的(   )。          (满分:)
    A《父亲》
    B《给亡妇》
    C《儿女》
    D《背影》
14. 周作人的《苦雨》表现的是(   )          (满分:)
    A二十年代五四落潮时,作者的失望与追求的苦闷。
    B三十年代京海之争时,作者的失望与追求的苦闷。
    C四十年代作者任伪职时的苦闷。
    D二十年代作者的休闲雅趣。
15. “旧时的颜色”必在后人“记忆中消失”,是《野草》中()一文的主旨。          (满分:)
    A《死火》 
    B《影的告别》
    C《腊叶》 
    D《死后》
16. 下列作家,均属于20世纪30年代的著名作家是(   )          (满分:)
    A林语堂、郁达夫、沈从文、张爱玲
    B林语堂、郁达夫、沈从文、杨 绛
    C林语堂、郁达夫、沈从文、何其芳
    D林语堂、郁达夫、史铁生、汪曾祺
17. 张爱玲《更衣记》对于男装的陈述,正确的是(   )          (满分:)
    A因为习惯上的关系,男子的打扮往往较中程式。
    B民国四年至十年,男人的衣服也讲究花哨。
    C直至十九世纪,中外的男子尚有穿红着绿的权利。
    D男装的近代史较为平淡。
18. 鲁迅的独语体散文集是(      )          (满分:)
    A《野草》
    B《呐喊》
    C《彷徨》
    D《朝花夕拾》
19. 《春之声》存在着两种空间形式的对比,一种是狭窄而拥挤的现实空间,另一种是()。          (满分:)
    A心理空间
    B想象空间
    C主观空间
    D自由空间
20. 作品对孤独的心境、瞬间的意境作了较为细致的描绘,展现了一种“不能表达”的终极体验,与上述艺术特点对应的作品是(    )          (满分:)
    A《烛虚·五》
    B《独语》
    C《思维的乐趣》
    D《大地上的声音》
21. 关于《棋王》,下列陈述正确的是____。          (满分:)
    A代表了阿城的美学追求。
    B是改革开放后伤痕文学的代表作。
    C它力求揭示出普通人的生活追求。
    D刻画人物形象多用白描手法。
22. 下列关于《更衣记》的陈述,正确的是(   )          (满分:)
    A是张爱玲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创作的散文。
    B对自满清以来三百年的中国服饰做了一个回顾。
    C采用了夹叙夹议的手法,对服饰的变迁、文化氛围及社会心理均做了一定的描绘。
    D艺术上表现了取喻和用词的准确与灵动。
23. 《尚义街六号》有(   )特点。          (满分:)
    A被视为第三代诗歌口语诗时代开启的标志。
    B这首诗的最大特点在于把口语作为主要的诗歌语言。
    C这些口语是直白的、日常生活中的语词,与我们所熟悉的隐喻性的诗化语词相比,它们往往不负载双重或多重语义。
    D注意结合“第三代”诗人所倡导的“诗到语言为止”、“回到日常生活”等观念,来体味这首诗在诗学观念所做的尝试。
24. 关于《随想录》的描述,正确的是()          (满分:)
    A是巴金历时八年创作的150篇随想性散文的总集。
    B作者写作《随想录》的目的是要对“文化大革命”作出个人的清算和反省。
    C这种反省始终与作家自我追问的忏悔意识和五四式的社会批判精神结合在一起的。
    D歌颂了改革后中国发生的新变化。
25. 关于《孕妇和牛》,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满分:)
    A孕妇和牛都怀有身孕。
    B孕妇不认识字,但渴望认识字。
    C孕妇用了很大的力气将石碑上的十七个大字描了下来。
    D它讲述了一个生命的故事。
26. 《故里陈三·陈四》中,作者用大量的笔墨描写故乡的风俗,其作用是()          (满分:)
    A风习有其独特情韵之外,也有其沉重压抑的一面;
    B文化给人带来的不仅是正向的价值,而且也会给人带来遮蔽和掩盖。
    C作者在陈四身上寄寓的便是人的生存与文化价值关系的深层思考。
    D风习的描写篇幅过长,影响了人物形象。
27. 老舍的话剧有(      )          (满分:)
    A《龙须沟》
    B《茶馆》
    C《神拳》
    D《骆驼祥子》
28. 何其芳的《独语》有相当多的想象成份,下列人物属于这种想象的有(   )          (满分:)
    A维特
    B阮籍
    C陶渊明
    D庾信
29. 《隐身衣》是杨绛散文集《将饮茶》中的最后一篇,也称()          (满分:)
    A《废话》
    B《代后记》
    C 《闲情》
    D《想象》
30. 关于《纪实与虚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          (满分:)
    A它是一部自传体小说。
    B是王安忆90年代后期创作的长篇小说。
    C它是对作家创作经历的反省,也是对“写作”这一行为的思考与反省。
    D许三观的卖血经历与中国的重要事件相连。
31. 关于《棋王》,下列陈述正确的是____。          (满分:)
    A代表了阿城的美学追求。
    B是改革开放后伤痕文学的代表作。
    C它力求揭示出普通人的生活追求。
    D刻画人物形象多用白描手法。
32. 老舍的话剧有(   )          (满分:)
    A《龙须沟》
    B《茶馆》
    C《神拳》
    D《骆驼祥子》
33. 将“透明的红萝卜”呈现于作品所描写的现实中有(    )意义?          (满分:)
    A小说一改传统的写实叙事,以虚构的笔法,奇特的构思,借助于“红萝卜”这一意象,形成了超现实的诗话色彩。
    B小说写的是文革中的农村生活,它避开了具体铺写痛苦与不幸,借助于一个美丽的梦生发开去,营造了童话般的梦境,增强了艺术感染力和冲击力。
    C讴歌了社会主义建设
    D小说将梦境与苦难的现实(小铁匠、老铁匠、菊儿的生活)融为一体,表现了对那个时代的否定与批判,形成了欲淡而浓的悲剧效果。
34. 《影的告别》中,“我不过一个影,要别你而沉浸在黑暗里了。然而黑暗又会吞并我,然而光明又会使我消失。”对这句话理解比较正确的选项有(   )          (满分:)
    A影子明哲保身,不愿见光明。
    B反抗黑暗自然被黑暗所不容。
    C影子在完全黑暗和完全光明中,都将消失。
    D影子惧怕黑暗,又不喜欢光明。
35. 阅读《烛虚》(节选),对所谓“抽象的抒情”的理解有(   )。          (满分:)
    A表现了40年代后期沈从文创作所追求的“抽象的抒情”的创作特点。
    B在作品的表层,是一种近乎“失语”的寻求表达的焦虑。
    C对于孤独的心境、瞬间的意境、某一难以追忆的情境的描绘,都是片段性的,破碎而难以整合的。
    D这是作者试图从极具体的形、色、声、影的体验到达极抽象的关于“宇宙”、“神”、“人”、“美”的体验之间的巨大张力造成的。
36. 张爱玲的《更衣记》是一篇相当独特的散文,以6000字左右的篇幅写出了西装的“近代史”。          (满分:)

37. 《正红旗下》中喜欢赊帐的旗人是大姐的婆婆。          (满分:)

38. 以赵树理为代表的“山西派”,又称“农村派”。          (满分:)

39. 《透明的胡萝卜》中,小铁匠因为嫉恨小石匠与菊子姑娘的爱情,与小石匠展开了搏斗,其中受到黑孩帮助的人是老铁匠。。          (满分:)

40. 铁凝在《孕妇和牛》中着重传达一种对生命的温婉和谐的情绪。          (满分:)

41. 《鬼的生长》属于引起很多争议的“公抄文体”,亦即整篇文章大部分由抄书而成,这是周作人的特殊文体之一。          (满分:)

42. “北京近日多雨,你在长安道上不知也遇到否,想必能增你旅行的许多佳趣”。这句出自周作人的散文《苦雨》。          (满分:)

43. 穆旦是四十年代中国新诗派即九叶诗派的代表作家。          (满分:)

44. 在忆狗肉将军中,被林语堂称作“显著的,传奇的人物”是张宗昌。          (满分:)

45. 《忆狗肉将军》的作者是林语堂。          (满分:)

46. 《许三观卖血记》有意强化对话并重复使用同样的语句          (满分:)

47. 曹禺完成《雷雨》后曾反省说:“我很讨厌它的结构,我觉得有些‘太象戏’了。          (满分:)

48. 被誉为中国现代白话诗的奠基作是郭沬若的《女神》?。          (满分:)

49. 王朔小说的主要内容就是用“调侃”的“痞子语言”来描述这些痞子们的生活。          (满分:)

50. 1928年,年仅30岁的穆旦写下了在现代诗歌史上很有影响的诗作《赞美》。          (满分:)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青海电大]随学随考中国现当代文学名著导读(2)作业4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