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财17春《法理学》在线作业一二三答案
东财17春《法理学》在线作业一一、单选题:
三、判断题:
1.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是国家意志内容的最终决定因素。社会物质生活条件一般指生产方式,也指社会经济基础,法是建立在经济基础之上的上层建筑。 (满分:4)
A. 错误
B. 正确
2.从计算角度不同划分,利益有多数利益与少数利益、长远利益与眼前利益、整体利益与局部利益之分。 (满分:4)
A. 错误
B. 正确
3.所谓立法体制,是指立法主体的构成及其权限划分的制度。 (满分:4)
A. 错误
B. 正确
4.法由法律规则、法律原则和法律概念三个要素构成。 (满分:4)
A. 错误
B. 正确
5.我国现行立法程序,一般说来,包括立法的准备阶段、法的形成或者法的确立阶段、法律案的表决以及法律的公布四个阶段。 (满分:4)
A. 错误
B. 正确
6.法律解释由于解释主体和解释的效力不同可以分为正式解释与非正式解释。 (满分:4)
A. 错误
B. 正确
7.权力与权利两词有时可以通用,有时又有区别。一般是区别使用的。权利的主体是人民,权力的主体是政府。 (满分:4)
A. 错误
B. 正确
8.按照行为模式的不同,将法律规则分为授权性、命令性和禁止性三种法律规则。 (满分:4)
A. 错误
B. 正确
9.法律意义上的权利与其他性质的权利意义相同。 (满分:4)
A. 错误
B. 正确
10.以实施法律的主体和法的内容为标准,法的实施方式可以分为三种:法的遵守,法的执行,法的适用。 (满分:4)
A. 错误
B. 正确
11.实体法与程序法的划分是以法律规定的内容不同。 (满分:4)
A. 错误
B. 正确
12.专属义务与可转移义务划分角度与标准是这种义务可否转移。 (满分:4)
A. 错误
B. 正确
13.所谓立法体制,是指立法主体的构成及其权限划分的制度。 (满分:4)
A. 错误
B. 正确
14.行政法规专指国务院制定的有关行政管理事项的规范性法律文件的总称。其地位仅次于宪法,高于法律和地方性法规。 (满分:4)
A. 错误
B. 正确
15.新法优于旧法。 (满分:4)
A. 错误
B. 正确
16.行为能力:权利主体能够以自己的行为取得权利和承担义务的能力。包括两个要素:一是行使权利或享受权利的能力;二是履行义务或承担责任的能力。 (满分:4)
A. 错误
B. 正确
17.法系一般是指根据法律的历史传统来对法律加以分类,一般地说,资本主义国家分属于民法法系和普通法法系。 (满分:4)
A. 错误
B. 正确
18.普通法法系是以古代罗马法,特别是以19世纪初《法国民法典》为传统而发展起来的世界各国和地区的法的总称。 (满分:4)
A. 错误
B. 正确
19.规范作用和社会作用的划分是按照法作用于人们的行为和社会关系的形式与内容之间的区别所做的分类。 (满分:4)
A. 错误
B. 正确
20.国内法与国际法的划分是以法的创制主体和法的适用主体为标准。 (满分:4)
A. 错误
B. 正确
21.当代中国法律监督的实质是:以人民民主为基础,以社会主以法治为原则,以权力的合理划分与相互制约为核心,依法对各种行使国家权力的行为和其他法律活动进行监视和督促的法律机制。 (满分:4)
A. 错误
B. 正确
22.法的规范作用和社会作用不是并列的,这两种作用是手段与目的的关系。社会作用是手段,规范作用是目的。 (满分:4)
A. 错误
B. 正确
23.以实施法律的主体和法的内容为标准,法的实施方式可以分为三种:法的遵守,法的执行,法的适用。 (满分:4)
A. 错误
B. 正确
24.罗尔斯将正义分为分配正义与改正正义。 (满分:4)
A. 错误
B. 正确
25.地方性法规是由特定地方国家机关依法制定和变动,效力不超出本行政区域范围的规范性法律文件的总称。 (满分:4)
A. 错误
B. 正确
东财《法理学》在线作业二
一、单选题:
三、判断题:
1.民事责任主要是一种救济责任。 (满分:4)
A. 错误
B. 正确
2.地方性法规是由特定地方国家机关依法制定和变动,效力不超出本行政区域范围的规范性法律文件的总称。 (满分:4)
A. 错误
B. 正确
3.我国现行立法程序,一般说来,包括立法的准备阶段、法的形成或者法的确立阶段、法律案的表决以及法律的公布四个阶段。 (满分:4)
A. 错误
B. 正确
4.特别法优于一般法。 (满分:4)
A. 错误
B. 正确
5.部门法所指同类法律,包括国际法,包括已经失效的法,也包括将要制定但尚未制定的法。 (满分:4)
A. 错误
B. 正确
6.政策是一定阶级、政党、国家以及其他社会主体,为达一定目的,根据实际情况所制定的行动准则。 (满分:4)
A. 错误
B. 正确
7.以维护本国利益作为是否适用本国法律的依据;任何侵害了本国利益的人,不论其国籍和地域,都要受该国法律的追究。这是属人主义原则。 (满分:4)
A. 错误
B. 正确
8.法的强制作用是指对违法者行为的制裁。制裁、惩罚违法犯罪行为。这种规范作用的对象是违法者的行为。 (满分:4)
A. 错误
B. 正确
9.以适用范围不同,可以将法分为实体法和程序法。 (满分:4)
A. 错误
B. 正确
10.当代中国法律监督的实质是:以人民民主为基础,以社会主以法治为原则,以权力的合理划分与相互制约为核心,依法对各种行使国家权力的行为和其他法律活动进行监视和督促的法律机制。 (满分:4)
A. 错误
B. 正确
11.因利益主体不同,利益有个人利益、群体利益和社会利益之分。 (满分:4)
A. 错误
B. 正确
12.法的指引作用是指法所具有的能够为人们的行为提供一个既定的模式、标准或方向,从而引导人们在法所允许的范围内从事社会活动的作用。在这里,行为的主体是每个人自己。 (满分:4)
A. 错误
B. 正确
13.对世权和对人权划分的角度和标准是权利的效力范围的不同。 (满分:4)
A. 错误
B. 正确
14.对权利一词的理解,有两个共识:权利主体是法律关系的主体或享有权利的人,权利的内容一般是指法律关系主体可以这样行为或不可以这样行为,或者要求其他人这样或不这样行为。 (满分:4)
A. 错误
B. 正确
15.迟来的正义是非正义。 (满分:4)
A. 错误
B. 正确
16.法的教育作用是指通过法的实施而对一般人行为的积极影响; 是指能够通过法的存在以及运作实施,对一般人今后的行为所发生的积极影响。这种作用的对象是一般人的行为。 (满分:4)
A. 错误
B. 正确
17.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是国家意志内容的最终决定因素。社会物质生活条件一般指生产方式,也指社会经济基础,法是建立在经济基础之上的上层建筑。 (满分:4)
A. 错误
B. 正确
18.我国治国的基本方略是以德治国。 (满分:4)
A. 错误
B. 正确
19.国内法与国际法的划分是以法的创制主体和法的适用主体为标准。 (满分:4)
A. 错误
B. 正确
20.字面解释是指根据法的条文字面意义作出的解释,既不允许扩大,也不允许缩小文字本身所表现的内容。 (满分:4)
A. 错误
B. 正确
21.自然法学派注重法律价值,认为法律必须符合价值要求,符合价值要求的法律,就是良法,不符合价值要求的法律就是恶法,不能称其为法。 (满分:4)
A. 错误
B. 正确
22.普通法法系有有三大渊源或支柱:一是古罗马法。二是《法国民法典》。三是《德国民法典》。 (满分:4)
A. 错误
B. 正确
23.法律意识是社会意识的一种特殊形式,是人们关于法律现象的思想、观点、知识和心理的总称。有时也称“法制观念”、“法治观念”或“法制心理状态”。可以分为个人法律意识、群体法律意识和社会法律意识三种。 (满分:4)
A. 错误
B. 正确
24.按照行为模式的不同,将法律规则分为授权性、命令性和禁止性三种法律规则。 (满分:4)
A. 错误
B. 正确
25.普通法法系是以古代罗马法,特别是以19世纪初《法国民法典》为传统而发展起来的世界各国和地区的法的总称。 (满分:4)
A. 错误
B. 正确
东财《法理学》在线作业三
一、单选题:
三、判断题:
1.所谓立法体制,是指立法主体的构成及其权限划分的制度。 (满分:4)
A. 错误
B. 正确
2.行政法规专指国务院制定的有关行政管理事项的规范性法律文件的总称。其地位仅次于宪法,高于法律和地方性法规。 (满分:4)
A. 错误
B. 正确
3.字面解释是指根据法的条文字面意义作出的解释,既不允许扩大,也不允许缩小文字本身所表现的内容。 (满分:4)
A. 错误
B. 正确
4.法的教育作用是指通过法的实施而对一般人行为的积极影响; 是指能够通过法的存在以及运作实施,对一般人今后的行为所发生的积极影响。这种作用的对象是一般人的行为。 (满分:4)
A. 错误
B. 正确
5.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是国家意志内容的最终决定因素,经济以外因素,如政治、思想、道德、文化、历史传统、民族、宗教、习惯等,对法所体现的国家意志没有有影响。 (满分:4)
A. 错误
B. 正确
6.两大法系在经济基础、阶级本质、总的指导思想等方面是一致的,但在形式上,即法律渊源、法典编纂、适用法律技术、法律解释、法律分类、法律术语、司法组织、程序以及私法实体法等方面,存在许多差别。 (满分:4)
A. 错误
B. 正确
7.所谓程序正义,又可以称为过程的正义,它是指一个案件的司法裁判过程要符合正义的要求。 (满分:4)
A. 错误
B. 正确
8.规范作用和社会作用的划分是按照法作用于人们的行为和社会关系的形式与内容之间的区别所做的分类。 (满分:4)
A. 错误
B. 正确
9.法律意义上的权利与其他性质的权利意义相同。 (满分:4)
A. 错误
B. 正确
10.公法上的义务和私法上的义务划分的主要标准是法律的不同类型。 (满分:4)
A. 错误
B. 正确
11.普通法与衡平法的划分,是世界各国共同适用的分类。 (满分:4)
A. 错误
B. 正确
12.当代中国法律监督的实质是:以人民民主为基础,以社会主以法治为原则,以权力的合理划分与相互制约为核心,依法对各种行使国家权力的行为和其他法律活动进行监视和督促的法律机制。 (满分:4)
A. 错误
B. 正确
13.部门法所指同类法律,包括国际法,包括已经失效的法,也包括将要制定但尚未制定的法。 (满分:4)
A. 错误
B. 正确
14.法律事实根据它是否以权利主体的意志为转移可以分为行为和事件。 (满分:4)
A. 错误
B. 正确
15.法的作用可从不同角度出发来划分,其中最重要的是法的规范作用和法的社会作用。 (满分:4)
A. 错误
B. 正确
16.立法原则是立法主体在立法时所应当遵循的基本准则和总体要求。 (满分:4)
A. 错误
B. 正确
17.限制解释是指在法的条文的字面含义比立法原意窄时,作出比字面含义广的解释。 (满分:4)
A. 错误
B. 正确
18.社会学法学派对法采取一种价值无涉的态度,关注法律实际是什么的问题,着重描述法律现象以及法律在社会生活中的运行,而不考虑法律自身的价值评判问题。 (满分:4)
A. 错误
B. 正确
19.法的指引作用是指法所具有的能够为人们的行为提供一个既定的模式、标准或方向,从而引导人们在法所允许的范围内从事社会活动的作用。在这里,行为的主体是每个人自己。 (满分:4)
A. 错误
B. 正确
20.国内法与国际法的划分是以法的创制主体和法的适用主体为标准。 (满分:4)
A. 错误
B. 正确
21.道德是人们在长期生活中自发形成的关于善恶、美丑、正义非正义的评价标准和规范体系。道德是有关善与恶、是与非、正义与非正义、公正与偏私、诚实与虚伪、荣誉与耻辱、文明与野蛮等观念、原则和规范的总和。 (满分:4)
A. 错误
B. 正确
22.立法体制是一国立法制度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其核心是有关立法权限的体系和制度。 (满分:4)
A. 错误
B. 正确
23.国内法与国际法的划分是以法的创制主体和法的适用主体为标准。 (满分:4)
A. 错误
B. 正确
24.按照法律规则的强制性程度不同,分为强行性规则与任意性规则。 (满分:4)
A. 错误
B. 正确
25.实体法与程序法的划分是以法律规定的内容不同。 (满分:4)
A. 错误
B. 正确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