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春华师《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在线作业
17春华师《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在线作业附件就是答案,需要的可以自己下载,下载相关问题参考帮助中心说明
一、单选题:
1.货币能够执行价值尺度的职能,因为货币( ) (满分:2)
A. 有特殊的使用价值
B. 是商品交换的媒介
C. 自身也有价
D. 值可作为支付手段
2.利润率反映了( ) (满分:2)
A. 工人受资本家剥削的程度
B. 资本家与雇佣工人的剥削关系
C. 资本价值的增殖程度
D. 商品价格的高低
3.垄断资本国际化和各种形式的国际垄断组织的实质是( ) (满分:2)
A. 谋求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利益
B. 谋求经济全球化趋势下的各国共同发展
C. 谋求经济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协调发展
D. 谋求私人垄断资本或国家垄断资本的共同利益
4.商品买卖的实质是,商品生产者之间在进行( ) (满分:2)
A. 商品使用价值的交换
B. 商品与货币的交换
C. 等价交换
D. 等量劳动相交换
5.市场竞争产生的经济条件是( ) (满分:2)
A. 自然经济
B. 计划经济
C. 商品经济
D. 工业经济
6.当前,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错综复杂的矛盾中既斗争又联合。它们之间的矛盾主要突出表现在( ) (满分:2)
A. 军事领域
B. 政治领域
C. 经济领域
D. 文化领域
7.“剩余价值不能从流通领域中产生,但又不能离开流通领域而产生”这句话的意思是( ) (满分:2)
A. 剩余价值可以在流通中产生,也可以在生产中产生
B. 剩余价值既不在流通中产生,也不在生产中产生
C. 剩余价值在生产中产生,但要以流通为条件
D. 剩余价值在流通中产生,但要以生产为条件
8.在同一劳动时间内,由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生产出的商品数量和单位商品价值量都发生了变化。这种变化是( ) (满分:2)
A. 商品数量增加,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不变
B. 商品数量减少,单位商品的价值量增大
C. 商品数量增加,单位商品的价值量减少
D. 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对立统一
9.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它是在( ) (满分:2)
A. 同类商品的生产者之间的竞争中实现的
B. 不同商品的生产者之间的竞争中实现的
C. 商品的生产者之间的竞争中实现的
D. 商品的生产者和销售之间的关系中实现的
10.马克思在劳动价值理论上的贡献在于( ) (满分:2)
A. 创立了劳动价值论
B. 提出了劳动二重性原理
C. 扩展了创造价值的劳动的内容和范围
D. 提出了生产要素参与价值分配的问题
11.某资本家投入资本100万元,用于购买生产要素(生产资料80万元,劳动力20万元),经过生产过程生产出的商品价值为130万元,其剩余价值率为( ) (满分:2)
A. 10%
B. 150%
C. 200%
D. 250%
12.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阶级是( ) (满分:2)
A. 中间阶级
B. 中等资产阶级
C. 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
D. 小资产阶级
13.在下列经济行为中,属于货币执行流通手段职能的是( ) (满分:2)
A. 顾客用10元钱可购买2公斤苹果
B. 顾客购买2公斤苹果,一周后付款10元
C. 顾客用10元钱购买了2公斤苹果
D. 顾客向水果店以每公斤5元的价格定了2公斤苹果
14.由于提高劳动强度而生产的剩余价值属于( ) (满分:2)
A. 绝对剩余价值
B. 相对剩余价值
C. 超额剩余价值
D. 超额利润
15.列宁对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所作出的突出贡献是( ) (满分:2)
A. 创立了剩余价值学说
B. 揭示了资本的积累过程
C. 提出了平均利润学说
D. 揭示了帝国主义的实质和基本特征
16.经济全球化的实质是( ) (满分:2)
A. 市场交换的国际化
B. 科学技术的国际化
C. 资源配置的国际化
D. 生产经营的国际化
17.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 ) (满分:2)
A. 物质资料的生产过程
B. 社会生产力
C. 社会生产关系
D.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对立统一即生产方式
18.在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占统治地位的资本是( ) (满分:2)
A. 工业资本
B. 银行资本
C. 金融资本
D. 产业资本
19.劳动力商品的价值决定有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劳动力的价值( ) (满分:2)
A. 由劳动时间决定
B. 由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
C. 包含一个历史的道德的因素
D. 由一系列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的价值决定
20.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迅速发展的根本原因是( ) (满分:2)
A. 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深化与发展
B. 危机频繁爆发,要求国家干预经济
C. 经济全球化趋势,要求政策的国际协调
D. 国内劳资矛盾尖锐化的结果
21.生产资料是( ) (满分:2)
A. 人的劳动与劳动资料的总和
无忧工作室ap5u.com专业提供远程教育辅导
B. 人的劳动与劳动对象的总和
C. 劳动资料与劳动对象的总和
D. 劳动资料与劳动管理的总和
22.生产力自身内在发展的根本动力是( ) (满分:2)
A. 构成生产力系统的诸要素之间的矛盾和矛盾的不断解决
B. 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巨大作用
C. 生产关系领域中的不断变革
D.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
23.在揭示资本主义工资的本质问题上,首先要区分( ) (满分:2)
A. 必要劳动和剩余劳动
B. 劳动和劳动力
C. 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
D. 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
24.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是( ) (满分:2)
A. 同一部门内部不同企业之间竞争的结果
B. 不同部门之间竞争的结果
C. 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竞争的结果
D. 国内企业与国外同类企业之间竞争的结果
25.商品生产是( ) (满分:2)
A. 以消费主目的而进行的生产
B. 以供自己使用而进行的生产
C. 无偿供给他人而进行的生产
D. 以交换为目的而进行的生产
二、多选题:
1.在货币作为流通手段时,决定流通客观需要的货币量的因素是( ) (满分:2)
A. 商品价格水平
B. 待售商品数量
C. 货币发行量
D. 同一单位货币的流通速度
E. 职工工资水平
2.生产力( ) (满分:2)
A. 是人们生产物质资料的能力
B. 表示人们改革和征服自然的水平
C. 反映人和自然界的关系
D. 包括人的因素和物的因素
E. 是社会生产中的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
3.社会主义的本质是( )。 (满分:2)
A. 解放生产力
B. 发展生产力
C. 消灭剥削
D. 消除两极分化
E. 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4.国家集团形式和国际垄断同盟的产生和发展,是( ) (满分:2)
A. 资本国际化和生产国际化发展的必然结果
B.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的基础上,由政府出面组建的国际垄断联合组织
C. 当代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关系和经济政策进行国际调节的新形式
D. 适应了资本主义国家经济一体化和区域集团化的发展趋势
E. 对缓解各国面临的共同性问题和矛盾,推动各国经济发展有一定促进作用
5.资本输出对资本输出国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 (满分:2)
A. 使输出国获得大量的利润和利息
B. 帮助输入国发展民族经济
C. 是输出国控制输入国经济、政治、军事的重要手段
D. 是输出国扩大商品出口的手段
E. 使本国金融资本的银行网络遍布全世界
6.在商品经济运行中,价值、价格、供求三者之间的关系是( ) (满分:2)
A. 价格受供求关系影响,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B. 价格受价值影响,随供求关系变化而变化
C. 价格由价值决定,反映价值并反映供求关系
D. 价格由价值决定,反映价值但不反映供求关系
E. 价格由价值决定,受供求关系影响又制约供求关系
7.垄断价格( ) (满分:2)
A. 是垄断组织凭借垄断地位规定的,旨在保证获得高额垄断利润的市场价格
B. 由生产成本加垄断利润构成
C. 包括垄断高价和垄断低价两种形式
D. 使价值规律作用的表现形式发生变化
E. 是垄断组织对商品价值进行有利于垄断资本的分配的工具
8.资本主义制度下工人的工作日包括( )。 (满分:2)
A. 具体劳动时间
B. 抽象劳动时间
C. 必要劳动时间
D. 剩余劳动时间
E. 个人劳动时间
9.纺织厂的资本家购买的用于生产的棉花属于( ) (满分:2)
A. 不变资本
B. 固定资本
C. 可变资本
D. 流动资本
E. 商品资本
10.商品交换必须实行等价交换。这是商品经济必须遵循的一条重要原则,下列选项中对等价交换的正确认识有( ) (满分:2)
A. 交换双方的商品在使用价值量上相等
B. 交换双方的商品在价值量上相等
C. 货币出现后,要求价格与价值相一致
D. 价格上下波动,不能与价值相一致
E. 它只存在于商品交换的平均数中,并不一定存每个个别场合
11.资本循环过程中依次采取的资本职能形式有( ) (满分:2)
A. 产业资本
B. 货币资本
C. 生产资本
D. 商业资本
E. 商品资本
12.资本主义国家干预和调节经济运行的经济杠杆有 (满分:2)
A. 税收
B. 货币
C. 利率
D. 汇率
E. 法规
13.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的实现条件是( ) (满分:2)
A. I(c+v+m)= I c+II c
B. I(c+v+m)= I(c+
14.影响资本周转速度的因素有( ) (满分:2)
c)+II(c+
15.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条件下,资本有机构成提高会导致( ) (满分:2)
c)
C. II(c+v+m)= I(v+m)+II(v+m)
D. II(c+v+m)= I (v+
16.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有( ) (满分:2)
v+m/x)+II(v+
17.产业资本循环不断进行的两个基本条件是( ) (满分:2)
v+m/x)
E. I(v+m)= II c
18.所有权和使用权发生分离的场合有( ) (满分:2)
A. 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比例
B. 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比例
C. 生产时间的长短
D. 流通时间的长短
E. 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各自周转的速度
19.二次大战后对世界经济和国际经济秩序有较大影响的国际经济组织主要有( ) (满分:2)
A. 相对过剩人口形成
B. 利润率提高
C. 可变资本在总资本中比例降低
D. 资本周转速度减缓
E. 平均利润率下降
20.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的要求,应该建立( )。 (满分:2)
A. 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B. 价格围绕交换价值上下波动
C. 价格围绕成本价格上下波动
D. 市场价格围绕生产价格上下波动
E. 市场价格围绕垄断价格上下波动
21.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的过程,同时也是( ) (满分:2)
A. 货币资本循环
B. 生产资本循环
C. 商品资本循环
D. 三种职能形式在空间是同时并存
E. 三种循环形式在时间上依次继起
22.股票( ) (满分:2)
A. 资金借贷
B. 土地租赁
C. 赊购赊销
D. 劳动力买卖
E. 组建股份公司
23.下列属于固定资本无形磨损的有( ) (满分:2)
A. 欧洲联盟
B. 亚太经合组织
C.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D. 国际复兴开发银行(世界银行)
E. 世界贸易组织
24.提高资本周转速度给资本所有者带来的好处有( ) (满分:2)
A. 统一的市场体系
B. 开放的市场体系
C. 竞争的市场体系
D. 有序的市场体系
E. 垄断的市场体系
25.流动资本的实物存在形式是( ) (满分:2)
A. 生产要素在不同部门之间流动的过程
B. 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的过程
C. 超额利润消失的过程
D. 资本有机构成提高的过程
E. 资本家集团重新瓜分剩余价值的过程
转载请注明出处无忧答案网www.ap5u.com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