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电大]2017春随学随考 中国文化概观作业三答案
中国文化概观作业3一、单选题:
1. 琴在古代中国之所以成为一种具有代表性的文化形态,根本性的原因是 (满分:)
A古代只有琴这样一种乐器
B古代帝王对琴有特别的喜爱
C琴作为原始图腾代表着上天的意志
D自古以来,乐教即被视为至神至妙的统治术,而琴是其重要组成部分
2. 在隐逸文化中,所谓大隐是指() (满分:)
A远避于深山老林与世隔绝
B出仕朝廷随波逐流
C身在市朝却保持着隐退的情怀
D因为隐居而出大名
3. 《史记》中所记秦汉时期的游侠之士,多为 () (满分:)
A违法犯禁之徒
B循规蹈矩之士
C好学谦虚之人
D仁慈善良之辈
4. 礼向内圣方面发展,由外在行为规范入于人心中在( )时期出现的。 (满分:)
A孔子《论语》中
B《庄子》一书中
C宋学兴起之时
D明代王阳明心学兴起之后
5. 在“忠”,“信”,“诚”三者之间,“诚”更表现出:( ) (满分:)
A跟“忠”的意思相近
B更注重主体
C于“信”的观念相同
D有外在约束的意味
6. 我们现在恭敬连用,古代“恭”、“敬”二者的关系应该是( ) (满分:)
A敬是内在根本,恭是外在表现
B恭是内在根本,敬是外在表现
C恭也就是敬
D恭、敬二者的意义完全相反
7. 在传统儒家文化特别是宋明理学中,性主要是指( ) (满分:)
A性欲
B情感
C天性
D爱
8. 中国封建社会之所以能够如此稳定地延续二千多年,与:( )的哲学思想渗透到社会各个阶层是密切相关的。 (满分:)
A天人合一
B阴阳
C中庸
D无为
9. 对于“和”在中华文化史上的巨大作用,我们可以看出( ) (满分:)
A“和”成为民族文化融合的动因
B “和”也是不同,就是要求别人同己
C “和”与模棱两可一样,是消极的
D “和”不利于文化特质的保存
10. 战国时期,我国士文化首度崛起,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不属于这种原因是 () (满分:)
A当时的经济基础出现了大的变化
B教育从巫那里下放,出现了私学
C当时诸侯为求富国强兵,纷纷延纳贤士
D征伐战争使得原来的奴隶获得人身自由,成为士
11. 礼向内圣方面发展,由外在行为规范入于人“心”中在()时期出现的。 (满分:)
A孔子《论语》中
B《庄子》一书中
C宋学兴起之时
D明代王阳明心学兴起之后
12. 我们现在将“恭敬”连用,古代“恭”、“敬”二者的关系应该是:( )。 (满分:)
A敬是内在根本,恭是外在表现
B恭也就是敬,敬也就是恭
C恭是内在根本,敬是外在表现
D恭敬二者的意义完全相反
13. “文”“化”二字的复合使用,较早见于战国末年儒生编写的() (满分:)
A八卦
B天人感应
C五行相胜
D天道自然
14. 《史记》中所记秦汉时期的游侠之士,多为 ( ) (满分:)
A违法犯禁之徒
B循规蹈矩之士
C好学谦虚之人
D仁慈善良之辈
15. 与宋代绘画相比,元代绘画显示出的特征是( ) (满分:)
A更加浓墨重彩
B更重意趣与心境
C更显富丽堂皇
D以人物素描为主
16. 魏晋人艺术表现出来最大的特点是( ) (满分:)
A气韵生动
B朴质浑厚
C小巧精美
D怪诞离奇
17. 西汉时的司马谈将“诸子”概括为阴阳、儒、墨、名、法、道德六家。六家之中,对后世影响甚巨的是() (满分:)
A儒、墨、道、法
B儒、墨、道、名
C儒、道、法、阴阳
D儒、道、墨、阴阳
18. 在西学东渐的过程中,中国知识界对西学的态度出现差异,其中较为科学的是( )。 (满分:)
A以方以智为代表主张以冷静的态度对待西学,吸取优点弃其伪妄
B以徐光启为代表的全面接受
C只取西学中的神学部分
D以儒学为本兼取西学中的神学部分
19. 最初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主张的是:( )。 (满分:)
A郑观应
B冯桂芬
C魏源
D薛福成
20. 与宋代绘画相比,元代绘画显示出的特征是() (满分:)
A更加浓墨重彩
B更重意趣与心境
C更显富丽堂皇
D以人物素描为主
21. ( )属于西周时期教学内容“六艺”范畴。 (满分:)
A礼
B乐
C画
D射
22. 元代赵孟畹闹饕榉ㄗ髌酚校( )。 (满分:)
A《仇锷墓碑铭》
B《鹊华秋色图》
C《度人经》
D《兰亭十三跋》
23. ( )是中国画最主要的表现形式。 (满分:)
A人物画
B山水画
C花鸟画
D动物画
24. 乐曲通过琴保存下来的古琴曲目有( )。 (满分:)
A《梅花三弄》
B《流水》
C《阳关三叠》
D十面埋伏
25. 孔子将修身称为()。 (满分:)
A“修德”
B“克己”
C“正身”
D“修己”
26. 中国近现代女革命家、社会活动家宋庆龄的主要事迹有() (满分:)
A组织中国民权保障同盟
B领导一二.九运动
C维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D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
27. ()属于封建法律“八议”制度内容。 (满分:)
A议亲
B议贤
C议功
D议尊
28. 以下都有哪些人为我国古代民族融合做出了巨大贡献?() (满分:)
A细君公主
B昭君
C金成公
D太平公主
E孝庄皇后
F文成公主
G长平公主
29. 孟子存养式教学法的主要内容包括( )。 (满分:)
A催生礼
B洗三
C满月礼
D百日礼
E抓周礼
30. 在中国伦理史上,形成了诸多富有民族特色的修养方法,其中()最能体现道德的主体意识。 (满分:)
A内省
B自讼
C养气
D“慎独”
31. 中国传统科技与西方当代科技是在两个不同的文化背景下发展起来的,他们各自有着不同的发展路径与内在逻辑理路。() (满分:)
32. 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伏羲、炎帝和黄帝即为先秦时代的历史人物。() (满分:)
33. 我国古代燕齐地区盛行神仙崇拜,这与其海洋环境有关。() (满分:)
34. 新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址之一仰韶文化位于河北一带。() (满分:)
35. 宗谱,又称祠堂,是供奉祖先神主、进行祭祀活动的场所,被视为宗族的象征。() (满分:)
36. 《诗经》开创了我国古代文学的浪漫主义传统。() (满分:)
37. 秦代的“书同文”是历史上第一次由中央政府领导的正字运动。() (满分:)
38. 人尊神重巫,体现出强烈的神本文化特色。() (满分:)
39. 汉字在其发展过程中先后经历了甲骨文、小篆、隶书、金文和楷书等字体的变化。() (满分:)
40. 古代宫殿建筑与帝王陵墓建筑的风格是一致的,都显示出高、大、深、庄的特征。() (满分:)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