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分 发表于 2017-5-24 08:42:12

17春华师《儿童游戏论》在线作业答案

17春华师《儿童游戏论》在线作业

附件就是答案,需要的可以自己下载,下载相关问题参考帮助中心说明

一、单选题:
1.(    )的主要特征是“假装”,即幼儿对事物的某些方面作“想象的改造”,包括用一物代替一物;用某种动作代表真实的动作;自己假装是别人或虚构的角色等。          (满分:2)
    A. 练习性游戏
    B. 象征性游戏
    C. 规则游戏
    D. 结构性游戏
2.(    )是以人际互动为特征的游戏。          (满分:2)
    A. 家庭游戏
    B. 逻辑游戏
    C. 社会性游戏
    D. 动作模仿
3.(    )是教师客观的叙述幼儿的行为或行为的结果以及幼儿的情绪情感反应等。          (满分:2)
    A. 描述
    B. 询问
    C. 评论
    D. 提示
4.(    )是婴幼儿伙伴交往的主要形式,对于婴幼儿的社会性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满分:2)
    A. 交谈
    B. 嬉戏
    C. 表情
    D. 游戏
5.(    )是在表象作用支配下的想象性虚构性动作(其动作的意义超越了当前的知觉情境)。          (满分:2)
    A. 探索
    B. 嬉戏
    C. 象征性动作
    D. 研究
6.(    )是身体运动能力的标志,是一种习得的能力,表现于迅速、精确、流畅和娴熟的身体运动之中。          (满分:2)
    A. 运动机能
    B. 动作技能
    C. 自动化操作
    D. 模仿
7.游戏的元交际理论是由(    )提出的。          (满分:2)
    A. 贝特森
    B. 伯莱因
    C. 亨特
    D. 艾利斯
8.德国幼儿教育家(    )是系统化的幼儿园教育教学实践与理论研究的创始者。          (满分:2)
    A. 维果斯基
    B. 皮亚杰
    C. 福禄贝尔
    D. 弗洛伊德
9.(    )是一种对自己能力的体验,这种体验可以增强游戏者的自信心。          (满分:2)
    A. 兴趣性体验
    B. 自主性体验
    C. 生理快感
    D. 胜任感
10.(    )认为幼儿之间的社会性互动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长。          (满分:2)
    A. 柏顿
    B. 豪伊斯
    C. 彪勒
    D. 鲁宾
11.“想当成人”的说法的始作俑者是精神分析学派的创始人(    )。          (满分:2)
    A. 皮亚杰
    B. 弗洛伊德
    C. 维果茨基
    D. 苛勒
12.我们可以把(    )作为判断幼儿是否在游戏的一个客观指标。          (满分:2)
    A. 目瞪口呆
    B. 哈哈大笑
    C. 玩相
    D. 无所事事
13.(    )是2岁以后幼儿游戏的主要形式,它对于幼儿概念发展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它可以促进幼儿的符号学习。          (满分:2)
    A. 感知运动游戏
    B. 模仿动作
    C. 象征性游戏
    D. 规则游戏
14.(    )是一种特殊的游戏动作,是幼儿以自身或他物为媒介对他人或他物的动作、行为、态度的模仿,也可以说是一种象征性动作。          (满分:2)
    A. 角色扮演
    B. 搭积木
    C. 嬉戏
    D. 探索活动
15.(    )是教育的根本目的和最终主题。          (满分:2)
    A. 个体的全面发展
    B. 人格的全面发展
    C. 身心健康发展
    D. 人的“养成”
16.(    )是人的发展的核心内容。          (满分:2)
    A. 个体性
    B. 能动性
    C. 主体性
    D. 主动性
17.“儿童的游戏是人类祖先生活的回忆”,这种观点属于(    )。          (满分:2)
    A. 剩余精力说
    B. 复演说
    C. 松弛说
    D. 元交际理论
18.(    )认为,游戏活动的特点是幼儿在游戏中创造了一种“想象的情境”,表现在幼儿把一个东西来代替另一个东西,以一种简缩的方式再现真实的生活情境。          (满分:2)
    A. 皮亚杰
    B. 弗洛伊德
    C. 维果茨基
    D. 苛勒
19.(    )认为与物体的交互作用是婴儿游戏的最初形式。          (满分:2)
    A. 皮亚杰
    B. 弗洛伊德
    C. 维果茨基
    D. 苛勒
20.(    )认为游戏就其起源和本质来说是“社会性”的,是和儿童生活的一定社会条件有关的,而不是由某种内部的天赋本能所决定的。          (满分:2)
    A. 皮亚杰
    B. 弗洛伊德
    C. 维果茨基
    D. 艾里康宁
二、多选题:
1.以教育性玩具为中介的支架式教学的特点包括的结构要素有(    )。          (满分:2)
    A. 幼儿
    B. 教师
    C. 同伴
    D. 玩具
2.主题预定式的探究性游戏过程包括(    )阶段。          (满分:2)
    A. 观察认识阶段
    B. 积极的探索性游戏阶段
    C. 总结阶段
    D. 反思和经验分享阶段
3.角色游戏的组织和知道应该遵循的基本原则包括(    )。          (满分:2)
    A. 主体性原则
无忧工作室ap5u.com专业提供远程教育辅导

    B. 多样化原则
    C. 开放性原则
    D. 整合性原则
4.以游戏为基本途径的探究性学习的特点包括(    )等。          (满分:2)
    A. 注重幼儿真实的感受与体验
    B. 经验表征手段的多样性
    C. 注重个别化、小组化教学
    D. 注重动态性的学习评价
5.在游戏活动中,幼儿对物体或游戏材料的使用往往不同于日常生活中对物体的使用方式,具有(    )特点。          (满分:2)
    A. 常规性
    B. 非常规性
    C. 重复性
    D. 个人随意性
6.游戏是幼儿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的基本形式。作为“人的活动”,幼儿的游戏活动具有(    )等人类活动的一般特性。          (满分:2)
    A. 对象性
    B. 社会性
    C. 主体性
    D. 发展性
7.角色出现的过程可以分为(    )。          (满分:2)
    A. 与成人协同活动掌握物品的用法
    B. 最初的动作概括化
    C. 动作的进一步概括化
    D. 动作的具体实现化
8.克拉思诺和佩培拉认为游戏行为具有的主要特征包括(    )。          (满分:2)
    A. 灵活性
    B. 肯定的情感
    C. 虚构性
    D. 内部动机
9.多丽斯·伯根对幼儿园游戏进行分类,提出了游戏/学习分类框架,主要包括(    )。          (满分:2)
    A. 自由游戏
    B. 有引导的游戏
    C. 有指导的游戏
    D. 以游戏面目出现的工作
    E. 工作
10.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幼儿园教学依据的基本原理包括(    )。          (满分:2)
    A. 主动性原理
    B. 个别化原理
    C. 社会化原理
    D. 目的性原理
11.驱使幼儿去游戏的需要主要有身体运动的需要、探究的需要、交往和表达的需要,而幼儿游戏的前提是(    )。          (满分:2)
    A. 基本生存
    B. 安全需要的满足
    C. 身体活动的需要
    D. 自我实现的需要
12.根据婴儿对物体的摆弄和操作方式,婴儿的动作和玩物游戏可以分为(    )。          (满分:2)
    A. 前象征性游戏
    B. 不规则游戏
    C. 象征性游戏
    D. 规则游戏
13.对于儿童游戏,社会文化历史学派的观点包括(    )。          (满分:2)
    A. 活动在儿童心理发展中起主导作用
    B. 游戏是学前期的主导活动
    C. 强调游戏的社会性本质
    D. 强调成人的教育影响
14.根据婴儿的情绪反应与表现,安斯沃斯把亲子依恋分成(    )。          (满分:2)
    A. 安全依恋型
    B. 非安全依恋-回避型
    C. 抵触型
    D. 非安全依恋-反抗型
15.婴儿与不同交往对象的社会性游戏具有(    )特征。          (满分:2)
    A. 共同参与
    B. 轮流交替
    C. 重复
    D. 非实意性动作
16.纽曼提出用控制、真实性和动机这三个指标来确定一种活动是否是游戏,游戏的特征即(    )。          (满分:2)
    A. 内部控制
    B. 外部控制
    C. 内部真实
    D. 内部动机
17.在教学游戏的实施过程中,教师应当注意的问题包括(    )。          (满分:2)
    A. 转变角色
    B. 注意讲解游戏玩法的的方法
    C. 尽量减少对幼儿行为的直接干预
    D. 注意幼儿的年龄特点
18.皮亚杰根据儿童游戏的发展把儿童游戏分为(    )。          (满分:2)
    A. 练习性游戏
    B. 象征性游戏
    C. 规则游戏
    D. 不规则游戏
19.影响儿童游戏的社会环境因素主要包括(    )。          (满分:2)
    A. 亲子依恋
    B. 家庭结构和家庭气氛
    C. 伙伴
    D. 电视
    E. 幼儿园课程
20.人们对待游戏干预的态度和做法大致可以分为非干预型和干预型。而干预型又可以根据干预的积极性程度和介入的深度,分为(    )。          (满分:2)
    A. 追随兴趣型
    B. 诊断缺失型
    C. 积极引导型
    D. 沉默观察型
三、判断题:
1.规则游戏是学前期儿童最主要的游戏活动类型。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2.儿童与伙伴的关系以及同伴集体对他的接纳状况,通常以儿童在群体中的受欢迎程度来评价。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3.在幼儿角色游戏的进行过程中,教师更多的是幼儿创设环境所需材料的提供者。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4.现代意义上的游戏场的诞生,与19世纪初在欧美国家出现的“游戏场运动”有关。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5.皮亚杰认为儿童规则游戏在6~10岁之间出现的频率最高,之后稳步下降,14岁达到最低点。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6.社会学习理论认为,游戏和梦、幻想、舌误和笔误等,都被看作是解决情感冲突的途径和手段。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7.“现代游戏场”亦被称为“设计者游戏场”,由专业设计师或建筑师设计,由昂贵的木制器材、金属器械等构成,通常包括木制的攀爬台、滑梯和爬梯、轮胎阵吊桥等,强调美感、多样化功能设备和不同功能游戏区域的联结。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8.幼儿园在创设电脑活动区时,要注意安全、卫生和交往。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9.在儿童规则意识的发展阶段中,动即快乐阶段的儿童开始注意到游戏的规则并模仿别人的规则行动。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0.发散型问题是要求“唯一答案”的问题,或者说,它要求一个最接近于问题所要求的简捷而有效的解决方法。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转载请注明出处无忧答案网www.ap5u.com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17春华师《儿童游戏论》在线作业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