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答案 发表于 2017-5-22 17:12:11

大工17春《社会学原理与方法》在线作业标准答案

大工17春《社会学原理与方法》在线作业1
一、单选题:
1.统计学抽样调查中,一般以(    )为界。          (满分:6)
    A. 30
    B. 50
    C. 100
    D. 120
2.不同角色承担者之间的冲突叫做(    )。          (满分:6)
    A. 角色内冲突
    B. 角色不清
    C. 角色失败
    D. 角色间冲突
3.成人教育是一种(    )的过程。          (满分:6)
    A. 理想社会化
    B. 预期社会化
    C. 再社会化
    D. 发展社会化
4.一位教师与学生、校长、图书馆员、校医院人员等人建立不同的角色关系,叫做(    )。          (满分:6)
    A. 复式角色
    B. 角色集
    C. 实际角色
    D. 自致角色
5.物质世界中一切经过人的加工、体现了人的思想的东西叫做(    )。          (满分:6)
    A. 物质文化
    B. 非物质文化
    C. 精神文化
    D. 理念文化
6.用自己的文化标准来衡量其他文化,并很自然地认为自己的文化是对的(优秀的)、而其他文化是错的(愚昧落后的)这样一种倾向体现的是(    )。          (满分:6)
    A. 种族中心主义
    B. 文化相对主义
    C. 个人中心主义
    D. 理想主义
7.从历史上看,最原始和最早出现的社会关系是(    )。          (满分:6)
    A. 氏族关系
    B. 家庭中关系
    C. 村庄中关系
    D. 朋友关系
8.基本社会化阶段是生命早期的社会化过程,也称为(    )。          (满分:6)
    A. 初期社会化
    B. 早期社会化
    C. 一级社会化
    D. 基础社会化
9.规范的行为模式应该从何时灌输培养(    )。          (满分:6)
    A. 从小开始
    B. 从上幼儿园开始
    C. 从上小学开始
    D. 从大学开始
10.社会保障的实质是通过(    )再分配来缓解各种社会问题。          (满分:6)
    A. 社会保险基金
    B. 国民收入
    C. 社会自筹资金
    D. 福利基金
二、多选题:
1.生命历程中的社会化包括(    )。          (满分:6)
    A. 童期的社会化
    B. 青春期与青年期社会化
    C. 成年期社会化
    D. 老年期社会化
2.当代社会学的主要流派有(    )。          (满分:6)
    A. 结构功能主义
    B. 社会冲突论
    C. 社会交换理论
    D. 符合互动理论
    E. 发展理论
3.社会变迁的形式有(    )。          (满分:6)
    A. 社会进化
    B. 社会革命
    C. 社会改革
    D. 社会发展
    E. 社会倒退
4.马克思主义阶级理论基本内容包括(    )。          (满分:6)
    A. 私有化社会的阶级斗争
    B. 阶级的历史发展趋势
    C. 阶层分析
    D. 阶级分析
5.社会互动的理论包括(    )。          (满分:6)
    A. 符号互动论
    B. 戏剧理论
    C. 社会交换论
    D. 本土方法论
三、判断题:
1.全球来看,女性自杀率始终高于男性;老年人自杀率明显高于青年人;美国黑人自杀率相对低于白人。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2.米德认为社会化的实质是角色转换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3.频数分布是不同类别在总体中的相对数量分布,而频率分布则是不同类别在总体中的绝对数量分布。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4.个人社会化过程的特点是强制性和能动性的统一。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5.文明是指人类开化状态,指文化发展中的进步方面。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大工17春《社会学原理与方法》在线作业2

一、单选题:
1.一群为了维护自身权益进行维权斗争的妇女属于(    )。          (满分:6)
    A. 偶发聚集体
    B. 社会类属
    C. 群体
    D. 组织
2.夫妻关系、兄弟姐妹关系、父母子女关系和邻里关系等社会关系是(    )。          (满分:6)
    A. 高级社会关系
    B. 结合社会关系
    C. 生产关系
    D. 初级社会关系
3.一位工厂的工程师调到大学里任讲师,这种流动称为(    )。          (满分:6)
    A. 个人流动
    B. 代内流动
    C. 向上流动
    D. 水平流动
4.社会分层是指人们在社会结构中的(    )不同的等级排序。          (满分:6)
    A. 高低
    B. 大小
    C. 难易
    D. 数量
5.以下哪种活动属于社会互动(    )。          (满分:6)
    A. 朋友谈心
    B. 观众看电影
    C. 顾客的摩肩接踵
    D. 乘客之间前拥后挤
6.(    )是最典型的初级社会群体。          (满分:6)
    A. 邻居
    B. 儿童游玩群体
    C. 家庭
    D. 朋友圈子
7.社会互动不包括以下哪种理论(    )。          (满分:6)
    A. 角色冲突论
    B. 戏剧理论
    C. 社会交换论
    D. 本土方法论
8.(    )是人与人、群体与群体以及个人与群体之间为达到对互动各方都有某种益处的共同目标而彼此相互配合的一种行动。          (满分:6)
    A. 竞争
    B. 协作
    C. 合作
    D. 配合
9.社会化的基本条件不包括(    )。          (满分:6)
    A. 较长时期的生活依赖
    B. 接触与触摸
    C. 朋友的陪伴
    D. 学习能力
10.初级群体的负功能有(    )。          (满分:6)
    A. 承担着社会化的任务
    B. 满足人们的情感需要
    C. 有助于维护社会秩序
    D. 有可能压抑个性的形成
二、多选题:
1.韦伯的三位一体分层模式包括(    )。          (满分:6)
    A. 财富和收入(经济地位)
    B. 权力(政治地位)
    C. 受教育水平
    D. 声望(社会地位)
2.社会互动的形式有(    )。          (满分:6)
    A. 竞争
    B. 冲突
    C. 强制
    D. 合作
3.初级群体的形成条件有(    )。          (满分:6)
    A. 活动空间接近
    B. 接触时间长
    C. 相互交往比较自由,不受过多的拘束
    D. 角色、地位差别大
4.阶层的划分标准有(    )。          (满分:6)
    A. 收入
    B. 职业
    C. 教育水平
    D. 身份
    E. 权利和声望
5.竞争的特点包括(    )。          (满分:6)
    A. 双方力量不均衡
    B. 相同目标
    C. 被追求的目标必须是少和比较难得的
    D. 目的在于目标而不是反对竞争者
三、判断题:
1.再社会化广义指在急剧的生活转变中,一个人放弃原来的价值观和行为模式而接受新的价值观和行为模式的过程。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2.级群体成员难以替代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3.社会互动(social interaction)是指人们以相互的或交换的方式对别人采取行动,或对别人的行动做出回应。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4.一种社会现象产生失调的情况能称之为社会问题必须是政府予以重视并着手解决的问题。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5.社会分层是指依据一定具有社会意义的属性,一个社会成员被区分为高低有序的不同等级、层次的过程与现象。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大工17春《社会学原理与方法》在线作业3

一、单选题:
1.下列哪项是我国面临的社会问题的核心(    )。          (满分:6)
    A. 人口问题
    B. 环境问题
    C. 贫困问题
    D. 婚姻家庭问题
2.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说法错误的是(    )。          (满分:6)
    A. 只有改革才能适应社会主义的历史要求
    B. 只有改革才能主动地有成效地迎接新技术革命的挑战
    C. 不改革也能建设现代化
    D. 只有改革才能使我国社会主义社会不断自我完善
3.按照贫困的分类,不包括(    )。          (满分:6)
    A. 绝对贫困
    B. 生存型贫困或温饱型贫困
    C. 相对贫困
    D. 新型贫困
4.对可持续发展的描述,错误的是(    )。          (满分:6)
    A. 经济持续发展是目的
    B. 生态持续发展是条件
    C. 社会持续发展是目的
    D. 可持续发展是经济、生态、社会三位一体的发展。
5.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内容不包括(    )。          (满分:6)
    A. 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B. 精神文明的可持续发展
    C. 生态或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D. 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6.在社会转型时期,由于社会结构变动加剧,社会价值 观与社会行为方式也会随之发生变化,产生许多新的价值观和行为方式。这些新的价值观和行为方式越出了原有社会规范的约束范围,因而出现没有相应社会规范约束的状况,这就是所谓的(    )。          (满分:6)
    A. 控制失灵
    B. 规范真空
    C. 政府失灵
    D. 市场失灵
7.社会现代化过程的一般特征不包括(    )。          (满分:6)
    A. 理性化
    B. 科学技术带动经济和社会发展
    C. 经济持续而迅速的发展
    D. 城乡两极分化
8.询问调查对象所具有的各种自然的或社会的属性的问题称为(    )。          (满分:6)
    A. 事实问题
    B. 行为问题
    C. 态度问题
    D. 虚拟问题
9.社会诸要素之间在相互作用过程中形成的相对固定关系称(    )。          (满分:6)
    A. 社会关系
    B. 社会制度
    C. 社会结构
    D. 社会规范
10.我国对小城市的发展方针是(    )。          (满分:6)
    A. 积极发展小城市
    B. 控制小城市的数量
    C. 稳妥发展小城市
    D. 合理发展小城市
二、多选题:
1.文化传播的规律包括(    )。          (满分:6)
    A. 文化传播的中心是文化发明地
    B. 按照同心圆的轨迹向四周传播
    C. 文化差异阻碍文化传播
    D. 文化差异促进文化传播
    E. 文化传播容易向文化差异小的地区传播
2.下列行为中哪些不属于社会行为(    )。          (满分:6)
    A. “追星族”对影视偶像的盲目崇拜
    B. 口渴想喝水
    C. 过度疲劳时产生幻觉
    D. 受到伤害时对对手进行报复
    E. 小学生受到老师表扬后更加努力学习
3.我国的人口及其质量的现状已经构成了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严重障碍,具体表现为(    )。          (满分:6)
    A. 人口过快增长的势头虽然得到了有效控制,但是由于绝对数量大,总量增长仍然过快,庞大的人口压力仍然存在
    B. 人口分布不均衡,东西部差异大,农村人口仍然比重大,大城市人口仍然膨胀
    C. 人口结构急剧变化,人口老龄化严重
    D. 人口素质仍然偏低,构成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严重障碍
4.社会作为一种关系系统,其主要特征是(    )。          (满分:6)
    A. 社会以人群为主体
    B. 社会以人们的物质生产活动为基础
    C. 社会以人与人的交往为纽带
    D. 社会来源于自然又超越自然
    E. 社会有丰富的文化
5.如何消除贫困?(    )          (满分:6)
    A. 做好贫困地区人口控制工作,是摆脱贫困,走向富裕之路的首要前提条件
    B. 努力提高贫困户的人口文化素质,是贫困地区脱贫致富的最重要手段
    C. 要积极创造各方面条件,从根本上改变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
    D. 要采取必要的措施,不断提高贫困户的身体素质
    E. 建立和完善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三、判断题:
1.置信区间指在一定的置信度下,样本统计值与总体参数值之间的误差范围。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2.在社会转型过程中,社会结构的耦合度不高,脆性较大,社会运行机制不稳定。“规范真空”与“控制失灵”是这一时期最常见的社会控制失调现象。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3.严格控制人口过快增长,这是提高人口素质的核心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4.采用客观检验法即非随机抽样小样本调查回收率不得低于60%。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5.社会工作本质是一种科学的助人活动。社会工作以物质帮助为中心,并以科学的助人技巧为手段,以达到助人的有效性。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附件就是满分答案,需要可以下载。

liaoshanshan 发表于 2017-5-23 11:59:17

需要解题参考资料,需要参考资料,需要参考资料,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大工17春《社会学原理与方法》在线作业标准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