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老师 发表于 2017-5-19 11:44:01

西南大学2017春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作业标准答案

西南大学2017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作业答案
判断题
1、能否正确地认识客观事物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A.√
    B.×
判断题
2、阶级矛盾是人类社会发展最普遍的矛盾。
    A.√
    B.×
判断题
3、世界不是既成事物的集合体,而是过程的集合体。
    A.√
    B.×
判断题
4、剩余价值就是凝集在商品中的一般人类劳动。
    A.√
    B.×
判断题
5、真理就是客观事物内在的、真实的规律与本质。
    A.√
    B.×
判断题
6、资本主义社会能够自然地发展到社会主义社会。
    A.√
    B.×
判断题
7、事物的假象就是人对事物产生的错觉。
    A.√
    B.×
判断题
8、生产商品的劳动量则是以生产商品所耗费的社会平均的必要劳动时间来衡量的。
    A.√
    B.×
判断题
9、正确的审美原则必须坚持实践原则与体验原则的统一,生活原则与修养原则的统一。
    A.√
    B.×
判断题
10、实践活动的主要形式是科学文化的创造活动。
    A.√
    B.×
判断题
11、抽象可能性就是不可能.
    A.√
    B.×
判断题
12、矛盾的普遍性是指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存在于每一事物发展过程的自始至终。
    A.√
    B.×
判断题
13、物质就是存在,所以存在就是物质.
    A.√
    B.×
判断题
14、唯物主义的历史形态有古代的朴素唯物主义、近代的机械唯物主义、现代的辩证唯物主义。
    A.√
    B.×
判断题
15、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三大组成部分是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和科学社会主义。
    A.√
    B.×
判断题
16、促使马克思主义产生的三大工人运动是法国的里昂工人起义、英国的宪章运动、德国的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
    A.√
    B.×
判断题
17、哲学的思想属性是揭示规律,回归生活,联系实际。
    A.√
    B.×
判断题
18、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遵循等价交换的原则。
    A.√
    B.×
判断题
19、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最突出表现在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A.√
    B.×
判断题
20、具体劳动创造商品的使用价值,抽象劳动创造商品的价值。
    A.√
    B.×
判断题
21、美是以和谐体验为衡量尺度,主体与客体之间达到的自由状态。
    A.√
    B.×
判断题
22、规律是事物运动发展中内在的、必然的、本质的联系。
    A.√
    B.×
判断题
23、在工作日长度不变的条件下,通过缩短必要劳动时间而相对延长剩余劳动时间来进行剩余价值的生产,就是相对剩余价值生产。
    A.√
    B.×
判断题
24、人民的主体始终是广大的从事物质财富创造的体力劳动者。
    A.√
    B.×
判断题
25、用于购买劳动力的那部分资本,在生产过程改变了自己的价值量,因此叫可变资本
    A.√
    B.×
判断题
26、商品的使用价值是指指凝结在商品中的一般人类劳动。
    A.√
    B.×
判断题
27、价值是以客体属性为衡量尺度,而达到的主观与客观的统一状态。
    A.√
    B.×
判断题
28、实践是发挥人主观能动作用的必经途径。
    A.√
    B.×
判断题
29、国家政权是上层建筑的核心。
    A.√
    B.×
判断题
30、运动是宇宙间发生的一切变化和过程。
    A.√
    B.×
判断题
31、理论回到实践的唯一条件是逻辑上必须是正确的。
    A.√
    B.×
判断题
32、社会主义经济波动与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有本质区别。
    A.√
    B.×
判断题
33、生产商品的劳动量决定商品价值量的变化。
    A.√
    B.×
判断题
34、人民的主体是广大的从事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创造的劳动者。
    A.√
    B.×
判断题
35、剩余价值是由不变资本带来的,也就是由机器设备创造出来的。
    A.√
    B.×
判断题
36、对立统一规律是宇宙间最根本的规律。
    A.√
    B.×
判断题
37、先验论与反映论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坚持“由物到感觉”的唯物主义认识路线。
    A.√
    B.×
判断题
38、改革是一种自上而下的对社会制度和体制机制进行的局部性质变。
    A.√
    B.×
判断题
39、意识是人脑的机能,是对物质的反映。
    A.√
    B.×
判断题
40、绝对剩余价值生产主要依靠增加工人的劳动强度来实现的。
    A.√
    B.×
判断题
41、阶级矛盾是人类社会发展最普遍的矛盾。
    A.√
    B.×
判断题
42、用于购买劳动力的那部分资本,在生产过程改变了自己的价值量,因此叫可变资本。
    A.√
    B.×
判断题
43、人民的主体始终是广大的从事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创造的劳动者。
    A.√
    B.×
判断题
44、商品的使用价值是指指凝结在商品中的一般人类劳动。
    A.√
    B.×
判断题
45、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是由生产的绝对过剩引发的。
    A.√
    B.×
判断题
46、矛盾分析方法就是要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反对一点论和均衡论。
    A.√
    B.×
判断题
47、美是以和谐体验为衡量尺度,主体与客体之间达到的自由状态。
    A.√
    B.×
判断题
48、资本主义生产的社会化与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导致生产相对过剩,引发经济危机。
    A.√
    B.×
判断题
49、相对剩余价值生产主要依靠增加劳动强度。
    A.√
    B.×
判断题
50、阶级矛盾是人类社会发展最普遍的矛盾。
    A.√
    B.×
判断题
51、事物的假象就是人对事物产生的错觉。
    A.√
    B.×
判断题
52、资本主义社会能够自然地发展到社会主义社会。
    A.√
    B.×
判断题
53、真理就是客观事物内在的、真实的规律与本质。
    A.√
    B.×
判断题
54、剩余价值就是凝集在商品中的一般人类劳动。
    A.√
    B.×
判断题
55、世界不是既成事物的集合体,而是过程的集合体。
    A.√
    B.×
问答题
56、什么是资本积累?资本积累的历史趋势是什么?

问答题
57、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有什么主要内容?

论述题
58、如何理论联系实际,在社会生活中坚持马克思主义?运用马克思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

论述题
59、如何从历史与现实的角度,辩证地理解和谐社会的真正内涵?

应用题
60、根据下列提供的图示和数据,按要求进行分析:1)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分析世界人口增长的原因,并说明其给人们的现实警示。2)运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理论,说明人口增长与资本主义社会人口的相对过剩的关系。</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西南大学2017春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作业标准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