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春福师《中国现当代散文》在线作业一二答案
17春福师《中国现当代散文》在线作业一附件就是答案,需要的可以自己下载,下载相关问题参考帮助中心说明
一、单选题:
1.八十年代初期中国大陆实施改革开放政策,“中国大地幅员辽阔,名胜众多,从江南到塞北,山川景物不同,风土人情各异,无不吸引着本港作家去寻幽探胜,这就是近年来香港旅游文学蓬勃发展的原因”,于是掀起香港第一波游记创作热。其中以( )著述最丰。 (满分:2)
A. 夏婕
B. 曾展强
C. 水禾田
D. 朱维德
2.( )是年轻一代学者散文的代表,其代表作是“文化苦旅”系列散文。 (满分:2)
A. 杨朔
B. 余秋雨
C. 邓拓
D. 张中行
3.夏衍的作品( ),写自己在杭州庆春门外严家弄的高大祖屋,因为被他“不肖”的侄儿租给日伪而被浙东游击队一把火烧掉,对此作者毫不惋惜,反而感到“痛快”。写出了一个真正的革命者埋葬旧世界、 旧思想的赤诚胸怀, 一个真正爱国者埋葬汉奸行为的凛然大义。 (满分:2)
A. 《长途》
B. 《旧家的火葬》
C. 《从杜鹃想起隋那》
D. 《超负荷论》
4.余光中在写于1963年的《剪掉散文的辫子》一文中,提出了他心目中理想的散文——一种“讲究弹性、密度和质料”的“现代散文”,其中“弹性”是指( )。 (满分:2)
A. 散文对于各种文体各种语气能够兼容并包融和无间的高度适应能力。
B. 散文在一定的篇幅中(或一定的字数内)满足读者对于美感要求的分量。
C. 构成全篇散文的个别的字或词的品质。
D. 文字的稠密,意象的繁复,以及结构、运笔的变化。
5.( )不再像一般的女性爱情散文那样热衷于描写痴迷的旷世之爱或缠绵的闺阁之怨,而是更执着于“灵魂牵手,异地同心”的精神恋爱或忘年之交、隔世之爱的命定缘份。她的《四月裂帛》是一篇大胆表白新女性爱情的心路历程的长文。 (满分:2)
A. 张秀亚
B. 琦君
C. 张晓风
D. 简媜
6.朱自清曾高度评价( )时期杂文的战斗实绩,认为它是“春天的第一只燕子”。( ) (满分:2)
A. 五四时期
B. 抗战时期
C. 国统区杂文
D. 上海“孤岛”时期
7.对于优雅恬适之人生境界的体味和神往,对于世俗生活之丑陋现象的玩味和调侃,构成( )《雅舍小品》艺术内涵的两大层面。 (满分:2)
A. 林语堂
B. 梁实秋
C. 朱自清
D. 钱钟书
8.标举“都市文学”旗号的( )认为,“都市文学”并非局限于与“乡村”对立的地域界限内的文学题材,也不只侧重于描绘外在的都市景观,而是主要表现人类在“广义的都市”下的生活情态,表现现代人文明化、 都市化以后的思考方式和行为模式, 表现它的多元性、复杂性和多变性。 (满分:2)
A. 简媜
B. 杜十三
C. 林燿德
D. 张启疆
9.( )在《亦报》、《大报》上写的这些随笔小品都非常短,每篇大约五六百字。他自定两个标准:“一是有意思,二是有意义,换句话说也即是有趣与有用。” (满分:2)
A. 鲁迅
B. 朱自清
C. 周作人
D. 林语堂
10.一般来说,学者散文重知性,尚理趣,但这并不意味着摒弃感性,缺乏情趣。( )的许多散文既显出中国人的智慧,又不乏英国式的幽默,他的《一室皆春气矣》 写当代的人情不是太浓就是太淡, 话里话外颇有情趣和理趣。 (满分:2)
A. 余光中
B. 梁锡华
C. 董桥
D. 金耀基
11.( )广博的知识,强大的思辨能力以及独特的文体,在杂文集《写在人生边上》中都得到突出表现。 (满分:2)
A. 吴晗
B. 朱自清
C. 王力
D. 钱钟书
12.鲁迅杂文的内容,可以用广泛、持久、冷峻、深刻的社会批评和文明批评来概括。其中“冷峻”是指( )。 (满分:2)
A. 从广袤性、广度上讲,鲁迅杂文的内容包罗万象, 他的笔锋对准了千奇百怪的病态社会的方方面面。
B. 从时间上讲,指其持久性和韧战精神。
C. 从感情态度上讲,指其冷峻无情、尖锐泼辣, 大憎表示大爱。
D. 指其观察、分析问题深刻,逻辑上无可辩驳,而且挖到历史的根脉、现实的底蕴、人的灵魂深处。
13.新生代散文由夸饰性的高强度的热抒情,向着不动声色极力节制的冷抒情过渡。( )的散文尽量隐去主体的虚浮和矫饰,主体情绪完全呈收敛状,从而呈现一种类似于“零度写作”的状态。 (满分:2)
A. 庞培
B. 钟鸣
C. 苇岸
D. 曹晓冬
14.八十年代中期以后,女性散文在澳门文坛崛起,它的标志是( )的出版。 (满分:2)
A. 《澳门笔汇》
B. 《七星篇》
C. 《澳门日报》
D. 《澳门文学论集》
15.( )的湘西游记描绘多姿多彩的山光水色,叙述曲折动人的乡野轶闻,勾勒痴情水手妓女的爱情故事,显示出他作为小说家的艺术才华。 (满分:2)
A. 沈从文
B. 冰心
C. 郁达夫
D. 何其芳
二、多选题:
1.张秀亚的散文大多以往昔在大陆的经历为题材,用真挚而细腻的笔触,表现忆旧怀乡的胸臆。其五十年代的散文集有( )等。 (满分:2)
A. 《三色堇》
B. 《牧羊女》
C. 《凡妮的手册》
D. 《爱琳的日记》
2.正是由于杨朔等人用诗的审美价值提高了抒情散文的地位,一时间,追求诗意成了六十年代初期散文创作的共同潮流。刘白羽的代表作( )等,都写得诗意盎然。 (满分:2)
A. 《日出》
B. 《灯火》
C. 《长江三日》
D. 《樱花漫记》
3.梁遇春留下了二十几种翻译作品(包括三本英国小品文选)和两本随笔集,即( )。 (满分:2)
A. 《缘缘堂随笔》
B. 《春醪集》
C. 《泪与笑》
D. 《车厢社会》
4.周作人在20世纪20年代创作了一批脍炙人口的“美文”,如( )、《谈酒》、《乌篷船》、《苍蝇》、《死之默想》等。 (满分:2)
A. 《鸟声》
B. 《故乡的野菜》
C. 《北京的茶食》
D. 《喝茶》
5.何凡的杂文集有( )《如此集》、《这般集》、《五风集》、《十雨集》、《夜读杂记》(上、下)、《磊磊集》、《落落集》、《人生于世》等。 (满分:2)
A. 《不按牌理出牌》
B. 《三叠集》
C. 《谈言集》
D. 《一心集》
6.香港学者散文风格多样,个性各异,但也具有一些共同点,如( )。 (满分:2)
A. 知识丰富
B. 视野开阔
C. 对中国社会历史和整个人类文明有一种深切的关怀
D. 融学养、智慧、才情、辞采于一炉
7.《野草》里的象征艺术主要有哪些类型。( ) (满分:2)
A. 借助于一些奇突的象征性形象的创造来完成。
B. 借助于眼前自然景观的象征性描绘。
C. 借助于幻境,特别是梦境的象征性描写。
D. 借助于象征性的寓言故事的创造。
8.所谓“太白派”,指的是团结在《太白》杂志周围,以左翼作家为骨干, 包括( )、聂绀弩、曹聚仁、徐懋庸、唐弢、陈子展、夏征农等。 (满分:2)
A. 鲁迅
B. 茅盾
C. 陈望道
D. 胡风
9.台湾旅美散文家王鼎钧是一位“众体兼擅的全才”,举凡散文这一包孕极广的体裁的各类体式,如( )、散文诗,无一不能,都有开创性的建树。 (满分:2)
A. 杂文
B. 小品
C. 叙事散文
D. 抒情散文
10.与其他文体一样,散文的健康发展取决于一个良好的社会生态环境。( )等因素,都是散文繁荣必不可少的客观条件,大陆和台港澳半个世纪来散文发展的历史证明了这一点。 (满分:2)
A. 政治开放
B. 思想多元
C. 艺术民主
D. 个性活跃
11.唐敏著有散文集( )。 (满分:2)
A. 《女孩子的花》
B. 《纯净的落叶》
C. 《屋檐水滴》
D. 《美味佳肴的受害者》
12.当代台湾散文历经( ),以至九十年代的旅游散文、专业散文、网路散文,一直呈现“作者多、书目多、读者亦众”的繁荣景象。 (满分:2)
A. 五十年代的“战斗散文”、“乡愁散文”、“闺秀散文”
B. 六十年代的“现代散文”、批判性散文(杂文)、学者散文
C. 七十年代的乡土散文
D. 八十年代的都市散文、生态环保散文
13.余光中在写于1963年的《剪掉散文的辫子》一文中,提出了他心目中理想的散文——一种“讲究( )”的“现代散文”。 (满分:2)
A. 弹性
B. 长度
C. 密度
D. 质料
14.澳门散文风格多样,粗略划分,以下哪几类比较引人注目。( ) (满分:2)
A. 反映澳门风土人情、富有澳门地方色彩的散文小品
B. 感世忧时、针砭时弊的杂文
C. 侧重抒发自我情趣的散文
D. 注重散文艺术形式上的实验和创新的探索性散文
15.丰子恺20世纪三四十年代结集出版了( )。 (满分:2)
A. 《中学生小品》
B. 《随笔二十篇》
C. 《率真集》
D. 《缘缘堂再笔》
三、判断题:
无忧工作室专业提供远程教育辅导QQ1647861640
1.鲁迅是中国现代散文最重要的奠基人,他的散文创作,包括抒怀述志的散文诗、纪事怀人的记叙散文、社会批评和文明批评的杂文。( )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2.林燿德认为,“都市文学”并非局限于与“乡村”对立的地域界限内的文学题材,也不只侧重于描绘外在的都市景观,而是主要表现人类在“广义的都市”下的生活情态,表现现代人文明化、 都市化以后的思考方式和行为模式, 表现它的多元性、复杂性和多变性。( )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3.解放区的散文速写洋溢着清新芬芳的泥土气息和朗阔高昂的革命激情,与国统区散文的色调自然有别,在中国现代散文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 )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4.鲁迅在1921年6月发表的《美文》一文中,率先把文学散文称为“美文”。( )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5.《朝花夕拾》艺术风格的基本特征,是寓浓情于平淡之中,犹如在平静的水面下涌动着情感的潜流。这种真挚浓郁的情感借助生动风趣的文笔表现出来,便形成了《朝花夕拾》独特的艺术风格。( )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6.《野草》的影响相当深远,当时许多新进青年在《语丝》、《莽原》等报刊上发表的散文诗,鲜明地带有《野草》的影响痕迹,如高长虹、韦丛芜等的作品。( )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7.比起其他文学体裁, 散文是最自由的。 题材、主题、形式、写法、规模等等,几乎没有什么限制。( )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8.柏杨的杂文内容极其广泛, 历史、 文化、社会、生活,无所不谈。表面上行文轻松随便,甚至语涉不经,而实际上却往往离不开针砭时弊,揭露黑暗,抨击畸形道德和丑恶人性。( )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9.七十年代末澳门的散文比五六十年代的散文水平有明显的提高,内涵较为深刻,同时也为进入八十年代中期以后澳门散文创作的飞跃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 )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0.鲁迅的散文,以其博大精深的思想内容和无与伦比的艺术成就,被公认为是世界文苑的奇葩、中国现代散文史上难以逾越的高峰和繁荣当代散文创作的艺术典范。( )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1.徐懋庸被誉为 “五十年代最富有战斗力的杂文家之一”,他的杂文名篇《况钟的笔》为了配合昆曲《十五贯》在北京的上演,于1956年5月6日刊发在《人民日报》上,在全国范围内产生深远的影响。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2.20世纪30年代,伴随民族民主革命浪潮日益高涨,各种散文全面复苏,新体散文萌生发展,散文界重新趋于活跃。1933年和1934年分别被称为 “小品文年”和“杂志年”,可见极一时之盛。( )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3.半个世纪以来的中国当代散文史堪称“一部民族文化性格的演变史,一部民族审美性格的变迁史和发展史”。( )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4.“新生代”一般泛指“知青族”一代人之后的新一代,他们大致成长于1976年以后的“经济时代”,是“信仰危机”的产儿。( )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5.半个世纪以来,台湾文坛涌现出一大批不容小视富有特色的女散文家,她们在散文创作领域“巾帼不让须眉”,托起了台湾散文的另一片天空。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6.中国现代散文产生和成长于“思想革命”和“文学革命”广泛开展、各种新文学形式蓬勃兴起的“五四”时期,繁荣兴盛于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异常尖锐的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在民族民主革命战争的漫天烽火中拓展奋进,取得了“几乎在小说戏曲和诗歌之上”(鲁迅语)的光辉业绩。( )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7.20世纪20年代,北京大学的教授分为两派:一派是以胡适为领袖的“现代评论”派,一派是以周氏兄弟为首的“语丝”派,林语堂属于前一派。( )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8.香港学者黄维樑指出:“自一九七○年以来,报纸和杂志上的框框杂文,作者日多,读者日众,也许称得上香港文学中最重要的文类(genre)。”( )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9.杨朔等人强调散文的抒情性,甚至极端地把散文当成诗来写,在那个特定的历史时代有其合乎规律的一面。但是,杨朔等人在恢复、强化散文的审美价值的同时,也带来散文题材上回避尖锐矛盾,只满足于“酿造出甜美的诗意”;构思、表现方法上路子过于狭窄,写法单调且成模式化的缺陷。( )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20.鲁迅的杂文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理论思维的一座高峰,是特别形式的一代诗史,是“鲁迅风”革命现实主义杂文洪流的强大源头,是一切杂文家智慧和灵感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 )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转载请注明出处无忧答案网www.ap5u.com
福师《中国现当代散文》在线作业二
附件就是答案,需要的可以自己下载,下载相关问题参考帮助中心说明
一、单选题:
1.鲁迅杂文的内容,可以用广泛、持久、冷峻、深刻的社会批评和文明批评来概括。其中“深刻”是指( )。 (满分:2)
A. 从广袤性、广度上讲,鲁迅杂文的内容包罗万象, 他的笔锋对准了千奇百怪的病态社会的方方面面。
B. 从时间上讲,指其持久性和韧战精神。
C. 从感情态度上讲,指其冷峻无情、尖锐泼辣, 大憎表示大爱。
无忧工作室专业提供远程教育辅导QQ1647861640
D. 指其观察、分析问题深刻,逻辑上无可辩驳,而且挖到历史的根脉、现实的底蕴、人的灵魂深处。
2.台湾第一代女散文家抒写婚姻爱情的篇章,大都妩媚纤弱,作品中传达出动中适度古典式的散文风格。而( )则是第一个斩断闺怨传统、以“勃然不磨的英伟之气”来写爱情的女散文家。她的《爱情篇》歌颂了一种平实而深远的爱情。 (满分:2)
A. 张秀亚
B. 琦君
C. 张晓风
D. 简媜
3.余光中在写于1963年的《剪掉散文的辫子》一文中,提出了他心目中理想的散文——一种“讲究弹性、密度和质料”的“现代散文”,其中“弹性”是指( )。 (满分:2)
A. 散文对于各种文体各种语气能够兼容并包融和无间的高度适应能力。
B. 散文在一定的篇幅中(或一定的字数内)满足读者对于美感要求的分量。
C. 构成全篇散文的个别的字或词的品质。
D. 文字的稠密,意象的繁复,以及结构、运笔的变化。
4.夏衍的作品( ),写自己在杭州庆春门外严家弄的高大祖屋,因为被他“不肖”的侄儿租给日伪而被浙东游击队一把火烧掉,对此作者毫不惋惜,反而感到“痛快”。写出了一个真正的革命者埋葬旧世界、 旧思想的赤诚胸怀, 一个真正爱国者埋葬汉奸行为的凛然大义。 (满分:2)
A. 《长途》
B. 《旧家的火葬》
C. 《从杜鹃想起隋那》
D. 《超负荷论》
5.一般来说,学者散文重知性,尚理趣,但这并不意味着摒弃感性,缺乏情趣。( )的许多散文既显出中国人的智慧,又不乏英国式的幽默,他的《一室皆春气矣》 写当代的人情不是太浓就是太淡, 话里话外颇有情趣和理趣。 (满分:2)
A. 余光中
B. 梁锡华
C. 董桥
D. 金耀基
6.八十年代初期中国大陆实施改革开放政策,“中国大地幅员辽阔,名胜众多,从江南到塞北,山川景物不同,风土人情各异,无不吸引着本港作家去寻幽探胜,这就是近年来香港旅游文学蓬勃发展的原因”,于是掀起香港第一波游记创作热。其中以( )著述最丰。 (满分:2)
A. 夏婕
B. 曾展强
C. 水禾田
D. 朱维德
7.鲁迅杂文的内容,可以用广泛、持久、冷峻、深刻的社会批评和文明批评来概括。其中“广泛”是指( )。 (满分:2)
A. 从广袤性、广度上讲,鲁迅杂文的内容包罗万象, 他的笔锋对准了千奇百怪的病态社会的方方面面。
B. 从时间上讲,指其持久性和韧战精神。
C. 从感情态度上讲,指其冷峻无情、尖锐泼辣, 大憎表示大爱。
D. 指其观察、分析问题深刻,逻辑上无可辩驳,而且挖到历史的根脉、现实的底蕴、人的灵魂深处。
8.( )是年轻一代学者散文的代表,其代表作是“文化苦旅”系列散文。 (满分:2)
A. 杨朔
B. 余秋雨
C. 邓拓
D. 张中行
9.( )不再像一般的女性爱情散文那样热衷于描写痴迷的旷世之爱或缠绵的闺阁之怨,而是更执着于“灵魂牵手,异地同心”的精神恋爱或忘年之交、隔世之爱的命定缘份。她的《四月裂帛》是一篇大胆表白新女性爱情的心路历程的长文。 (满分:2)
A. 张秀亚
B. 琦君
C. 张晓风
D. 简媜
10.在香港域外游记创作中,特别值得一提的是( ),他的《剑桥语丝》和《海德堡语丝》二书,不是那种用大量图片来与文字争位的畅销作品。 (满分:2)
A. 余光中
B. 梁锡华
C. 董桥
D. 金耀基
11.在有“民主堡垒”之称的西南联大里,闻一多和( )是两面旗帜,前者是“怒吼的狮子”,后者则是“凶猛的老虎”。 (满分:2)
A. 吴晗
B. 朱自清
C. 王力
D. 钱钟书
12.朱自清曾高度评价( )时期杂文的战斗实绩,认为它是“春天的第一只燕子”。( ) (满分:2)
A. 五四时期
B. 抗战时期
C. 国统区杂文
D. 上海“孤岛”时期
13.( )广博的知识,强大的思辨能力以及独特的文体,在杂文集《写在人生边上》中都得到突出表现。 (满分:2)
A. 吴晗
B. 朱自清
C. 王力
D. 钱钟书
14.标举“都市文学”旗号的( )认为,“都市文学”并非局限于与“乡村”对立的地域界限内的文学题材,也不只侧重于描绘外在的都市景观,而是主要表现人类在“广义的都市”下的生活情态,表现现代人文明化、 都市化以后的思考方式和行为模式, 表现它的多元性、复杂性和多变性。 (满分:2)
A. 简媜
B. 杜十三
C. 林燿德
D. 张启疆
15.《羞女山》是( )的成名作,也是新时期“女性散文”的一篇扛鼎之作。 (满分:2)
A. 张洁
B. 叶梦
C. 唐敏
D. 赵玫
二、多选题:
1.所谓“太白派”,指的是团结在《太白》杂志周围,以左翼作家为骨干, 包括( )、聂绀弩、曹聚仁、徐懋庸、唐弢、陈子展、夏征农等。 (满分:2)
A. 鲁迅
B. 茅盾
C. 陈望道
D. 胡风
2.朱自清的散文,就题材而言,大体可分为哪几类。( ) (满分:2)
A. 写景抒情
B. 写人抒情
C. 描述生活情趣
D. 表现社会题材
3.朱自清的散文集有( )。 (满分:2)
A. 《背影》
B. 《你我》
C. 《欧游杂记》
D. 《伦敦杂记》
4.《野草》里的象征艺术主要有哪些类型。( ) (满分:2)
A. 借助于一些奇突的象征性形象的创造来完成。
B. 借助于眼前自然景观的象征性描绘。
C. 借助于幻境,特别是梦境的象征性描写。
D. 借助于象征性的寓言故事的创造。
5.香港学者散文风格多样,个性各异,但也具有一些共同点,如( )。 (满分:2)
A. 知识丰富
B. 视野开阔
C. 对中国社会历史和整个人类文明有一种深切的关怀
D. 融学养、智慧、才情、辞采于一炉
6.冰心作品的内容主要包括( )。 (满分:2)
A. 母爱
B. 童真
C. 自然
D. 父爱
7.台湾旅美散文家王鼎钧是一位“众体兼擅的全才”,举凡散文这一包孕极广的体裁的各类体式,如( )、散文诗,无一不能,都有开创性的建树。 (满分:2)
A. 杂文
B. 小品
C. 叙事散文
D. 抒情散文
8.当代台湾散文历经( ),以至九十年代的旅游散文、专业散文、网路散文,一直呈现“作者多、书目多、读者亦众”的繁荣景象。 (满分:2)
A. 五十年代的“战斗散文”、“乡愁散文”、“闺秀散文”
B. 六十年代的“现代散文”、批判性散文(杂文)、学者散文
C. 七十年代的乡土散文
D. 八十年代的都市散文、生态环保散文
9.梁遇春留下了二十几种翻译作品(包括三本英国小品文选)和两本随笔集,即( )。 (满分:2)
A. 《缘缘堂随笔》
B. 《春醪集》
C. 《泪与笑》
D. 《车厢社会》
10.正是由于杨朔等人用诗的审美价值提高了抒情散文的地位,一时间,追求诗意成了六十年代初期散文创作的共同潮流。刘白羽的代表作( )等,都写得诗意盎然。 (满分:2)
A. 《日出》
B. 《灯火》
C. 《长江三日》
D. 《樱花漫记》
11.下列选项中属于何其芳的作品的是( )。 (满分:2)
A. 《画梦录》
B. 《刻意集》
C. 《日出》
D. 《谷》
12.八十年代,台湾社会都市化程度更为提高,正经历着从工业文明向后工业文明的过渡。( )、张启疆、周志文等人创作的都市散文开始崛起,郑明娳称它是散文界“一支突起的异军”,“在中国散文史上却有革命性的意义”。 (满分:2)
A. 林燿德
B. 林彧
C. 杜十三
D. 简媜
13.关于香港杂文繁荣的原因,许多论者都认为这是香港特殊的( ),特别最主要的是言论自由,再加上经济繁荣等综合的产物。 (满分:2)
A. 思想环境
B. 文化气候
C. 出版条件
D. 阅读习惯
14.“鲁迅风”革命现实主义战斗杂文具有以下基本特征( )。 (满分:2)
A. 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B. 以打击敌人、匡正时弊、张扬真理,进行广泛、尖锐、巧妙的社会批评和文明批评为基本内容。
C. 有自觉的美学追求和美学创造。
D. 在杂文的艺术风格上,文体的样式上,不拘一格,随物赋形。
15.鲁迅杂文的内容,可以用( )的社会批评和文明批评来概括。 (满分:2)
A. 广泛
B. 持久
C. 冷峻
D. 深刻
三、判断题:
1.鲁迅在1921年6月发表的《美文》一文中,率先把文学散文称为“美文”。( )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2.《野草》的影响相当深远,当时许多新进青年在《语丝》、《莽原》等报刊上发表的散文诗,鲜明地带有《野草》的影响痕迹,如高长虹、韦丛芜等的作品。( )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3.王统照在1923年6月发表的《纯散文》一文中,则把文学散文称为“纯散文”。他还借用美国学者的分法,把“纯散文”分为五类。( )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4.比起其他文学体裁, 散文是最自由的。 题材、主题、形式、写法、规模等等,几乎没有什么限制。( )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5.在20世纪20年代,林语堂曾经和鲁迅等人并肩作战,是“语丝”派中的一员闯将。( )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6.解放区的散文速写洋溢着清新芬芳的泥土气息和朗阔高昂的革命激情,与国统区散文的色调自然有别,在中国现代散文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 )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7.徐懋庸被誉为 “五十年代最富有战斗力的杂文家之一”,他的杂文名篇《况钟的笔》为了配合昆曲《十五贯》在北京的上演,于1956年5月6日刊发在《人民日报》上,在全国范围内产生深远的影响。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8.“新生代” 原是一个地质学术语, 在地球结构发展史中,比起古生代和中生代,它是最为年轻的一个。在新时期文学中借用这个称谓,通常是指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出生、八十年代中期走上文坛的作家群。“新生代”作家这个称谓,最早起于散文领域。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9.抗战时期,一大批知名学者如闻一多、 朱自清、 吴晗、王力等,都是昆明西南联大的教授,他们创作了大量有着鲜明艺术色彩的杂文,这是中国现代杂文发展史上的新气象。( )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0.20世纪20年代,北京大学的教授分为两派:一派是以胡适为领袖的“现代评论”派,一派是以周氏兄弟为首的“语丝”派,林语堂属于前一派。( )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1.香港学者黄维樑指出:“自一九七○年以来,报纸和杂志上的框框杂文,作者日多,读者日众,也许称得上香港文学中最重要的文类(genre)。”( )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2.社会的进步,时代的发展,不仅为新时期杂文拓展了创作题材和内容, 还为革新杂文的形式和手法提供了可能。 经济杂文、科学杂文、法制杂文、乡土杂文、广播杂文、微型杂文等等应运而生,构成了新时期杂文创作多样化的可喜局面。( )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3.巴金的《见闻杂记》和《时间的记录》,以其擅长的批判性写实手法揭露西南、西北大后方社会的畸形生活。( )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4.进入90年代,台湾散文不仅在主题、技巧上有新的突破,而且在书写模式方面也有新的跨越,呈现出开放的文学观念和崭新的审美视角,为二十一世纪散文的发展作了有益的尝试和可贵的探索。( )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5.六十年代初期,散文界兴起“诗化”散文的创作热潮,这是对散文审美性回归的努力。( )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6.《朝花夕拾》艺术风格的基本特征,是寓浓情于平淡之中,犹如在平静的水面下涌动着情感的潜流。这种真挚浓郁的情感借助生动风趣的文笔表现出来,便形成了《朝花夕拾》独特的艺术风格。( )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7.沈从文在谈到朱自清散文的特点时认为:“对人生小小事情,一例俨然怀着母性似的温爱,从笔下流出时,虽文式不一,细心读者却可得到同一印象,即作品中无不对‘人间’有个柔和的笑影。”( )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8.中国现代随笔创作在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蔚为风行,造就了一种娓语漫谈、亲切自然的“谈话风”文体,对中国现代语体散文的成熟起了重大的推进作用。( )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9.七十年代末澳门的散文比五六十年代的散文水平有明显的提高,内涵较为深刻,同时也为进入八十年代中期以后澳门散文创作的飞跃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 )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20.杂文本来又叫 “千字文”, 可是香港的框框杂文愈来愈短, 从六十年代的千字专栏,到七八十年代的半千字专栏,甚至二三百字专栏,越写越短。( )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转载请注明出处无忧答案网www.ap5u.com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