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青 发表于 2017-5-13 12:37:26

福师17春《教育原理》在线作业一二答案

福师17春《教育原理》在线作业一

附件就是答案,需要的可以自己下载,下载相关问题参考帮助中心说明

一、单选题:
1.“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教育方针,是在(    )中提出的。          (满分:2)
    A. 《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
    B. 《关于教育体制的改革的决定》
    C.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D. 《义务教育法》
2.置于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的一切中介的总和是   。          (满分:2)
    A. 教学系统
    B. 教育环境
    C. 教育影响
    D. 教育体制
3.标志着初始形态的教育学出现的著作是(    )          (满分:2)
    A. 《教育漫话》
    B. 《爱弥儿》
    C. 《大教育论》
    D. 《普通教育学》
4.环境决定论的代表人物是(    )          (满分:2)
    A. 高尔顿
    B. 华生
    C. 斯通
    D. 皮亚杰
5.广义的德育包括(    )。          (满分:2)
    A. 道德教育和思想教育
    B. 政治教育、思想教育和纪律教育
    C. 政治教育、思想教育和道德教育
    D. 理想教育、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
6.要改变教育同社会主义建设不相适应的局面,应从什么入手进行改革?(    )。          (满分:2)
    A. 普及义务教育
    B. 大力发展中等职业技术教育
    C. 发展高等教育
    D. 教育体制
7.体育的根本任务是(    )。          (满分:2)
    A. 促进学生身体健康、增强体质
    B. 培养一定的思想品德
    C. 授以体育知识与技能
    D. 提高运动技术水平
8.1958年《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中指出要办好三类主要学校是指(    )。          (满分:2)
    A. 初等、中等、高等学校
    B. 中等专业学校、中等技工学校、专门学院
    C. 全日制学校、半工半读学校、业余学校
    D. 幼儿学校、普通学校、专业学校
9.1922年修订的学制,中小学修业年限推行(    )。          (满分:2)
    A. 五.四.四制
    B. 六.三.三制
    C. 五.三.三制
    D. 十年一贯制
10.教育是年轻一代成长和社会生产与生活延续和发展的必要手段,从这个意义上说,教育是(    )。          (满分:2)
    A. 人类社会永恒的现象
    B. 历史的现象
    C. 具有阶级性的现象
    D. 具有生产性的现象
11.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的社会条件是(    )。          (满分:2)
    A. 资本主义制度
    B. 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相同一
    C. 科技高度发展
无忧工作室专业提供远程教育辅导QQ1647861640

    D. 共产主义制度
12.教育是一种(    )。          (满分:2)
    A. 生物现象
    B. 社会现象
    C. 自然现象
    D. 本能活动
13.1958年《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中指出要办好三类主要学校是指(    )。          (满分:2)
    A. 初等、中等、高等学校
    B. 中等专业学校、中等技工学校、专门学院
    C. 全日制学校、半工半读学校、业余学校
    D. 幼儿学校、普通学校、专业学校
14.教育目的提供教育活动发展的方向和预定的发展结果,它体现了教育目的的(    )。          (满分:2)
    A. 导向功能
    B. 调控功能
    C. 评价功能
    D. 整合功能
15.70年代以来,在教师职业的发展进程中,成为大多数国家共同的理想追求的是(    )。          (满分:2)
    A. 师资的数量
    B. 师资的专业化水平
    C. 师资的高学历
    D. 师资的年轻化
16.人力资本理论的代表者是(    )          (满分:2)
    A. 基辛格
    B. 舒尔茨
    C. 杜威
    D. 伯恩斯坦
17.“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教育方针,是在(    )中提出的。          (满分:2)
    A. 《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
    B. 《关于教育体制的改革的决定》
    C.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D. 《义务教育法》
18.《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决定》中指出,把发展(    )的责任交给地方?          (满分:2)
    A. 专业教育
    B. 基础教育
    C. 中等职业技术教育
    D. 高等教育
19.我国近代第一个以法令形式公布并在全国推行的学制是(    )。          (满分:2)
    A. 1912-1913年学制
    B. 1922年学制
    C. 1902-1903年学制
    D. 1951年学制
20.学校教育起源于(    )。          (满分:2)
    A. 原始社会
    B. 奴隶社会
    C. 封建社会
    D. 资本主义社会
21.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作用,主要是通过(    )来实现的。          (满分:2)
    A. 培养人
    B. 科学知识再生产
    C. 宣传思想
    D. 生产科学知识
二、多选题:
1.与生产劳动相脱离的教育有(    )。          (满分:2)
    A. 原始社会教育
    B. 奴隶社会教育
    C. 封建社会教育
    D. 资本主义社会
    E. 社会主义教育
2.影响学校教育制度的因素有(    )          (满分:2)
    A. 政治经济制度
    B. 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
    C. 科学技术发展水平
    D. 人的身心发展规律
    E. 本民族文化传统
3.现代学制是现代学校不断发展、组织日趋严密的产物,大致有哪些类型(    )。          (满分:2)
    A. 一贯制
    B. 双轨制
    C. 断层制
    D. 单轨制
    E. 中间型学制
4.在关于人的发展理论中有三个著名的发展理论即(    )          (满分:2)
    A. 高尔顿的遗传决定论
    B. 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
    C. 埃里克森的精神分析理论
    D. 格塞尔的成熟理论
    E. 华生的环境决定论
5.教育目的的内容构成包括(    )。          (满分:2)
    A. 培养何种功能的社会成员
    B. 有社会主义觉悟的
    C. 有文化的劳动者
    D. 文化本位论
    E. 所要形成的人的素质及其结构
6.教育的生物起源论和心理起源论的错误在于否定了教育的(    )。          (满分:2)
    A. 社会性
    B. 目的性
    C. 有意识性
    D. 永恒性
    E. 本能活动
7.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是(    )。          (满分:2)
    A. 以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为制定教育目的的理论依据
    B. 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
    C. 要培养的社会成员是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D.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E. 要培养的人才素质是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
8.影响学校教育制度的因素有(    )          (满分:2)
    A. 政治经济制度
    B. 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
    C. 科学技术发展水平
    D. 人的身心发展规律
    E. 本民族文化传统
9.西方教育学的发展经历的发展时期有(    )          (满分:2)
    A. 前学科时期
    B. 学科雏形时期
    C. 学科形成时期
    D. 教育学的多元化时期
    E. 教育学的分化与反思时期
10.在古今中外的教育组成部分构成中,几乎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          (满分:2)
    A. 德育
    B. 智育
    C. 体育
    D. 美育
    E. 劳动技术教育
11.教育目的具有以下特性(    )。          (满分:2)
    A. 抽象性
    B. 形象性
    C. 预期性
    D. 终极性
    E. 理想性
12.西方教育学的发展经历的发展时期有(    )          (满分:2)
    A. 前学科时期
    B. 学科雏形时期
    C. 学科形成时期
    D. 教育学的多元化时期
    E. 教育学的分化与反思时期
13.素质教育的特征主要有(    )          (满分:2)
    A. 主体性
    B. 全体性
    C. 全面性
    D. 发展性
    E. 基础性
14.制约教育的基本规律有(    )。          (满分:2)
    A. 社会发展规律
    B. 因材施教规律
    C. 教学相长规律
    D. 循序渐进规律
    E. 身心发展规律
15.根据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主要因素理论,“狼孩”的事例说明了(    )          (满分:2)
    A. 环境(广义)对人的身心发展起决定作用
    B. 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起主导作用
    C. 遗传在人的身心发展中不起决定作用
    D. 早期教育的重要性
    E. 后天环境能在一定程度上改造遗传素质
16.教育的基本要素有(    )          (满分:2)
    A. 学校
    B. 教育方法
    C. 教育者
    D. 受教育者
    E. 教育影响
17.为高一级学校培养合格新生和为国家输送劳动后备力量是我国的(    )。          (满分:2)
    A. 教育方针
    B. 教育目的
    C. 普通中学任务
    D. 小学任务
    E. 高等教育任务
18.我国有关教育本质的争论,有代表性的主要观点有          (满分:2)
    A. 教育属于生产力
    B. 教育属于上层建筑说
    C. 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
    D. 教育一部分属于上层建筑,一部分属于生产力
    E. 教育是一种本能的活动
19.教育对文化的作用有(    )          (满分:2)
    A. 传递文化
    B. 保存文化
    C. 选择文化
    D. 创造.更新文化
    E. 吸收融合世界先进文化
三、判断题:
1.我国古代“教育”二字一般很少在一起使用,最早把“教育”二字连成一词使用的是《说文解字》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2.环境决定论认为儿童心理的发展完全是外界影响的被动结果,从而片面地强调和机械地看待环境的作用。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3.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在教育学的发展历史上占据着里程碑的地位。这本书被认为是第一本教育学著作。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4.在前运算阶段,婴儿通过一系列先天性条件反射,发展了感知运动图式,逐渐地把自己和环境区分开来,形成了对客体的最初反映和表象记忆。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5.儿童的心理发展是从机械记忆发展到意义记忆,从具体思维发展到抽象思维等等这说明人的身心发展具有阶段性。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6.实验教育学的主要代表人物是梅伊曼和拉伊。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7.单轨制出现最早,18世纪已初露端倪,19世纪开始定型,主要代表是二战前的德、法、英等欧洲国家。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8.德国教育学者布雷岑卡作为元教育学的首倡者,他对教育学自身的性质问题进而对分化问题作了深入思考。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9.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在教育学的发展历史上占据里程碑的地位。这本书被认为是第一本教育学著作。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0.教育学的多元化时期中教育学以哲学、心理学、伦理学为基础,形成自己的初步理论, 并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出现于大学讲台。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转载请注明出处无忧答案网www.ap5u.com
福师《教育原理》在线作业二

附件就是答案,需要的可以自己下载,下载相关问题参考帮助中心说明

一、单选题:
1.“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教育方针,是在(    )中提出的。          (满分:2)
    A. 《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
    B. 《关于教育体制的改革的决定》
    C.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D. 《义务教育法》
2.马恩认为造就和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是(    )。          (满分:2)
    A.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B. 体力与脑力劳动相结合
    C. 德智体全面发展
    D. 消灭私有制
3.当教育为落后的政治、经济服务时,它对社会发展起着(    )          (满分:2)
    A. 阻碍或促进作用
    B. 阻碍作用
    C. 促进作用
    D. 不起作用
4.我国近代第一个以法令形式公布并在全国推行的学制是(    )。          (满分:2)
    A. 1912-1913年学制
    B. 1922年学制
    C. 1902-1903年学制
    D. 1951年学制
5.从严格的意义上说,我国现行的学校系统开始于(    )。          (满分:2)
    A. 清朝末期
    B. 元明
    C. 宋
    D. 隋唐
6.人的发展是一个生物与社会事件所引起的进化过程,发展中包括成熟和偶然事件所带来的影响。是(    )的观点。          (满分:2)
    A. 高尔顿
    B. 皮亚杰
    C. 埃里克森
    D. 格塞尔
7.中国近代1902年制定的第一个学制为(    )。          (满分:2)
    A. 壬寅学制
    B. 癸卯学制
    C. 六.三.三
    D. 壬戌学制
8.70年代以来,在教师职业的发展进程中,成为大多数国家共同的理想追求的是(    )。          (满分:2)
    A. 师资的数量
    B. 师资的专业化水平
    C. 师资的高学历
    D. 师资的年轻化
9.马恩认为造就和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是(    )。          (满分:2)
    A.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B. 体力与脑力劳动相结合
    C. 德智体全面发展
    D. 消灭私有制
10.在我国关于影响人的发展因素的理论中影响最大的观点是(    )          (满分:2)
    A. 二因素论
    B. 三因素论
    C. 四因素论
    D. 五因素论
11.为高一级学校培养合格新生和为国家输送劳动后备力量是我国的(    )。          (满分:2)
    A. 教育方针
    B. 教育目的
无忧工作室专业提供远程教育辅导QQ1647861640

    C. 普通中学任务
    D. 小学任务
12.学校体育的基本组织形式是(    )。          (满分:2)
    A. 早操和早锻炼
    B. 体育课
    C. 课外体育活动
    D. 各种体育竞赛
13.我国古籍最早出现“教育”一词的是(    )。          (满分:2)
    A. 《尚书.尧典》
    B. 《说文解字》
    C. 《学记》
    D. 《孟子.尽心》
14.教育目的提供教育活动发展的方向和预定的发展结果,它体现了教育目的的(    )。          (满分:2)
    A. 导向功能
    B. 调控功能
    C. 评价功能
    D. 整合功能
15.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作用,主要是通过(    )来实现的。          (满分:2)
    A. 培养人
    B. 科学知识再生产
    C. 宣传思想
    D. 生产科学知识
16.我国古籍最早出现“教育”一词的是(    )。          (满分:2)
    A. 《尚书.尧典》
    B. 《说文解字》
    C. 《学记》
    D. 《孟子.尽心》
17.标志着初始形态的教育学出现的著作是(    )          (满分:2)
    A. 《教育漫话》
    B. 《爱弥儿》
    C. 《大教育论》
    D. 《普通教育学》
18.根据利伯曼对专门职业的定义,人们往往把(    )看作是典型的专业人员。          (满分:2)
    A. 护士
    B. 教师
    C. 社会工作者
    D. 医生
19.“两种教育制度”是于1964年由(    )提出推行的。          (满分:2)
    A. 毛泽东
    B. 周恩来
    C. 刘少奇
    D. 邓小平
20.学校体育的基本组织形式是(    )。          (满分:2)
    A. 早操和早锻炼
    B. 体育课
    C. 课外体育活动
    D. 各种体育竞赛
21.教育目的提供教育活动发展的方向和预定的发展结果,它体现了教育目的的(    )。          (满分:2)
    A. 导向功能
    B. 调控功能
    C. 评价功能
    D. 整合功能
二、多选题:
1.学生作为特定社会属性的人所具有的本质属性是(    )。          (满分:2)
    A. 自然属性
    B. 社会属性
    C. 具有发展潜能的人
    D. 具有发展需要的人
    E. 教育的对象
2.在古今中外的教育组成部分构成中,几乎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          (满分:2)
    A. 德育
    B. 智育
    C. 体育
    D. 美育
    E. 劳动技术教育
3.各种不同的人的发展理论的教育意义有(    )          (满分:2)
    A. 教育要适应受教育者的接受能力。
    B. 教育要依受教育者的心理发展过程循序渐进。
    C. 要抓住受教育者心理发展的关键期,适时施教。
    D. 教育要给学生的心理发展以积极支持。
    E. 教育要考虑受教育者的个体差异。
4.实验教育学的主要代表人物是(    )          (满分:2)
    A. 梅伊曼
    B. 夸美纽斯
    C. 拉伊
    D. 洛克
    E. 卢梭
5.教育者的基本特征有(    )。          (满分:2)
    A. 受教性
    B. 主体性
    C. 目的性
    D. 客体性
    E. 社会性
6.在欧洲的奴隶社会出现的著名的教育体系有(    )。          (满分:2)
    A. 宗教教育
    B. 斯巴达教育
    C. 雅典教育
    D. 骑士教育
    E. 宫廷教育
7.素质教育的特征主要有(    )          (满分:2)
    A. 主体性
    B. 全体性
    C. 全面性
    D. 发展性
    E. 基础性
8.劳动技术教育的基本要求是(    )。          (满分:2)
    A. 情绪感染与逻辑思维相结合
    B. 劳动实践与思想教育相结合
    C. 注意安全卫生、劳逸结合
    D. 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因校制宜
    E. 适合学生的年龄、性别特点,照顾个别差异
9.根据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主要因素理论,“狼孩”的事例说明了(    )          (满分:2)
    A. 环境(广义)对人的身心发展起决定作用
    B. 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起主导作用
    C. 遗传在人的身心发展中不起决定作用
    D. 早期教育的重要性
    E. 后天环境能在一定程度上改造遗传素质
10.人具有以下特征(    )。          (满分:2)
    A. 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的统一
    B. 个体与群体的统一
    C. 体力与脑力的统一
    D. 主体与客体的统一
    E. 情感与意志的统一
11.素质教育的特征主要有(    )          (满分:2)
    A. 主体性
    B. 全体性
    C. 全面性
    D. 发展性
    E. 基础性
12.人的身心发展在成熟机制制约下呈现出一定的规律,包括身心发展的(    )          (满分:2)
    A. 顺序性
    B. 阶段性
    C. 速度的不均衡性
    D. 稳定性和可变性
    E. 个别差异性
13.智育的任务有(    )          (满分:2)
    A. 授予学生系统的文化科学知识
    B. 形成学生的基本技能
    C. 发展学生的智力
    D. 发展学生的创造力
14.1990年中共中央确定我国社会主义新时期的教育方针是(    )。          (满分:2)
    A. 教育必须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
    B. 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
    C. 必须同生产劳动相结合
    D. 培养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
    E. 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15.学校教育产生的条件(    )。          (满分:2)
    A. 科学文化知识有了相当的积累
    B. 产生了阶级和国家
    C. 生产力的发展和剩余产品的出现
    D. 文字的形成
    E. 出现了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
16.学校教育具有以下社会属性(    )。          (满分:2)
    A. 生产性
    B. 历史性
    C. 永恒性
    D. 阶级性
    E. 等级性
17.教师的职业特点,既带有历史遗传的色彩,又反映时代变迁的影响。新时期教师的职业特点主要有:(    )。          (满分:2)
    A. 职业形象的准公共性
    B. 职业环境的相对封闭性
    C. 工作绩效的模糊性
    D. 职业待遇的福利性
    E. 师生关系的隐蔽不平等性
18.古今中外教育组成部分大多包括德智体美等育,其区别在于(    )。          (满分:2)
    A. 所反映的教育基本规律有所不同
    B. 诸育的任务要求不同
    C. 诸育的内容有所不同
    D. 各育在整体中的地位不同
    E. 各育的相互关系有所不同
19.西方教育学的发展经历的发展时期有(    )          (满分:2)
    A. 前学科时期
    B. 学科雏形时期
    C. 学科形成时期
    D. 教育学的多元化时期
    E. 教育学的分化与反思时期
三、判断题:
1.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相比较,素质教育以培养人为教育的目的,应试教育以选拔人为教育目的,两者都主张教育要从适应社会发展需要未出发点来培养人才。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2.优生学创始人英国的高尔顿(Galton,E)是“环境决定论”的鼻祖。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3.教育学的多元化时期中教育学以哲学、心理学、伦理学为基础,形成自己的初步理论, 并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出现于大学讲台。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4.单轨制出现最早,18世纪已初露端倪,19世纪开始定型,主要代表是二战前的德、法、英等欧洲国家。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5.卢梭的《爱弥儿》首次把教学的艺术作为一个独立的研究领域提了出来,并把它理解为“讲述与传授的艺术”。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6.在我国,奴隶社会的学校教育的主要内容是“四书”和“五经”。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7.教师社会化,是指“教师学习其职务及其在专业团体所经历的过程”。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8.体育课特点是学生在上课过程中进行充分的体力活动并通过体力活动,反复练习各种动作,领会动作要领,巩固体育知识,掌握体育的技能、技巧。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9.196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关于教师地位的建议》中明确肯定教师的工作应被视为专业性职业,我国也在1993年颁布的《教育法》中予以肯定。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0.教师的社会期望对教师角色行为及教师的群体形象具有重要影响。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转载请注明出处无忧答案网www.ap5u.com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福师17春《教育原理》在线作业一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