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师17春《环境保护》在线作业一二答案
福师17春《环境保护》在线作业一附件就是答案,需要的可以自己下载,下载相关问题参考帮助中心说明
一、单选题:
1.臭氧是大气中微量气体之一,主要浓集在平流层( ),该层大气称臭氧层 (满分:2)
A. 10~20km的高空
B. 20~30km的高空
C. 30~55km的高空
D. 40~60km的高空
2.焚烧法:利用高温分解和深度氧化的过程,使( ),达到减少容积、去除毒性、回收能量和副产品的目的。 (满分:2)
A. 可燃性固体废物氧化分解
B. 可燃性固体废物高温分解
C. 燃烧分解
D. 气化
3.平流层特点:( );空气比下层稀薄,水气、尘埃少,大气透明度好。 (满分:2)
A. 大气平流运动显著
B. 大气流平稳
C. 大气上升
D. 大气下降
4.在对流层中,气温垂直变化的总的趋势是随着高度的增加( )。 (满分:2)
A. 气温逐渐降低
B. 气温逐渐增高
C. 气温逐渐平稳
D. 气温高低不稳
5.陆地水自地表蒸发到大气中,又以降水形式回到陆地的称为局部的( )。 (满分:2)
A. 江河水
无忧工作室专业提供远程教育辅导QQ1647861640
B. 内陆水分循环
C. 径流水
D. 自然水
6.对流层是与人类关系最为密切的( )。 (满分:2)
A. 气层
B. 大气气层
C. 气流层
D. 环流层
7.土地填埋法的优点是:经济可靠,适合于处理( );填埋后的场地还可以重新用做停车场、高尔夫球场等。 (满分:2)
A. 大量的固体废物
B. 大量的混合废物
C. 易蒸发废物
D. 有利于分解
8.机械迁移:是指重金属离子以溶解态或颗粒态的形式被水流机械搬运,( )服从于水力学原理。 (满分:2)
A. 流动过程
B. 迁移过程
C. 冲刷过程
D. 风吹过程
9.水环境的自净作用是指受污染的各种水体在物理、化学和生物等作用的影响下污染物浓度或( )。 (满分:2)
A. 总量会降低
B. 总量自然降低的过程
C. 自然净化的过程
D. 自然净化
10.全球变暖带来的( ):全球变暖将引起降水量与风型的变化、暴风雨频率和强度加大、生态系统受到的压力与物种消失将增加、淡水供应减少、海平面上升等。 (满分:2)
A. 气候危害
B. 环境危害
C. 海洋危害
D. 生态危害
11.安全土地填埋法是一种( )的方法,包括场址的选择、填埋场的设计、施工填埋操作、填埋场环境监测,场地的利用等方面。 (满分:2)
A. 长久处置固体废物
B. 最终处置固体废物
C. 临时处置固体废物
D.
二、多选题:
1.我国环境标准的分类;( )、环境监测样品标准和环境保护基础标准。 (满分:2)
A. 环境质量标准
B. 污染物排放标准
C. 环境监测
D. 分析和统计方法标准
2.固体废物通常是指在生活与生产活动中丢弃的固体和泥状物质,其来源于( )的各个环节。 (满分:2)
A. 生产
B. 分配
C. 流通
D. 消费
3.环境科学,是一个新兴的、以人类-环境系统为研究对象的( ),现阶段其学科体系尚不定型。这里以环境科学的发展为线索,介绍环境科学的形成和分科。 (满分:2)
A. 应用技术
B. 学科领域
C. 研究领域
D. 基础学科
4.大气稳定度是指大气在垂直方向上稳定的程度,可以分为:( )。 (满分:2)
A. 稳定的
B. 不稳定的
C. 中性的
D. 可变的
5.污染物进入河流后,产生两种运动方式:( )。 (满分:2)
A. 推流
B. 非推流
C. 流向
D. 冲积
6.一个地区的大气污染程度取决于该地区范围内( )。 (满分:2)
A. 绿化条件
B. 污染物排放的源参数
C. 气象条件
D. 近地层下垫面的状况
7.环境背景值:通常指环境各要素( )在没有污染物质进入的正常情况下,各化学元素的含量。 (满分:2)
A. 大气
B. 水体
C. 土壤
D. 空气
8.环境预测就是在环境调查和分析的基础上,结合社会经济发展状况,( )在未来一段时间内的变化情况作出的估计和推测。 (满分:2)
A. 经济效益
B. 对环境质量
C. 污染排放量
D. 生态状况
9.环境科学的特点:( )。 (满分:2)
A. 综合性
B. 交叉性
C. 学科的新兴性
D. 不定型性
10.工业生态学的基本内容可归纳为:( )。 (满分:2)
A. 研究工业生态环境的综合利用
B. 研究工业活动与生态环境的关系
C. 探索工业生态化的途径
D. 在工业的规划和管理中运用生态原则
11.全球性大气环境污染问题:( )酸沉降。 (满分:2)
A. 温室效应加剧
B. 全球变化
C. 臭氧层耗损
D. 氧气减少
12.光化学烟雾特征:是( ),伤害植物的叶子,能使树木开裂,使大气能见度降低。 (满分:2)
A. 烟雾呈兰色
B. 具有强氧化性
C. 刺激人的眼睛
D. 破坏呼吸系统
13.大气光化学特性主要包括:( )光子、光化辐射、光化学反应。 (满分:2)
A. 热辐射
B. 辐射强度
C. 辐射波谱
D. 辐射
14.农药对土壤的危害:农药在提高作物产量的同时,也对环境及生物构成一定的威胁,尤其是( )的农药。 (满分:2)
A. 稳定性强
B. 残留期长
C. 毒性大
D. 分解难
15.人们对环境的作用与价值是逐步认识的。迄今,人们认识到,环境至少有以下四大作用:( )、生命支持系统。 (满分:2)
A. 提供资源
B. 消纳废物
C. 美学与精神享受
D. 永续利用
16.大气降水是由海洋和陆地蒸发的水蒸汽凝结而成,它的水质组成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地区条件,靠近海岸处的降水可混入由风卷送的海水飞沫;内陆的降水可混入大气中的灰尘、细菌;城市和工业区上空的降水可混入( )等。但总的来说,大气降水是杂质较少而矿化度很低的软水。 (满分:2)
A. 煤烟
B. 工业粉尘
C. 机动车尾气
D. 空间粉尘
17.生物多样性是指地球上所有生物---( )及其所构成的综合体。 (满分:2)
A. 动物
B. 植物
C. 微生物
D. 多物种群
18.一般把土壤颗粒的空间排列方式及其( )称为土壤的结构。 (满分:2)
A. 稳定程度
B. 孔隙的分布
C. 结合的状况
D. 紧密度
19.大气污染物主要包括:( )。 (满分:2)
A. 气溶胶状态污染物
B. 气体状态污染物
C. 气态污染物
D. 水蒸汽污染物
20.重金属在土壤中的迁移转化主要涉及5个( )作用:溶解-沉淀作用、离子交换作用、吸附-解吸作用、络合作用和氧化还原作用。 (满分:2)
A. 生物
B. 物理
C. 化学
D. 溶解
21.大气稳定度:污染物在大气中的( )度有密切关系,大气稳定度是指在垂直方向上大气稳定的程度。 (满分:2)
A. 扩散
B. 大气稳定
C. 飘移
D. 风向
22.环境标准是有关( )各种标准的总称 (满分:2)
A. 改善生活条件
B. 控制污染
C. 保护环境的
D. 加强治理环境
23.区域环境质量现状评价的主要内容:( );建立环境质量指数,进行环境质量现状评价;提出区域环境污染综合防治建议。 (满分:2)
A. 污染源调查与评价
B. 环境污染物监测项目的确定
C. 监测网点的布设
D. 获得环境污染数据
三、判断题:
1.大气是一种气体混合物,其中除含有各种气体元素及化合物外,还有水滴、冰晶、尘埃和花粉等杂质。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2.环境规划是人类为了使环境与社会经济发展相协调而对自身活动(包括经济、社会和个体活动)和环境所作出的时间和空间上的具体安排,是环境规划管理者对未来一段时期内(如5~10年)的环境保护目标和措施作出的具体计划和规定。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3.地球所面临的环境问题主要是由于人口膨胀和经济发展引起的。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4.生态环境问题:森林面积锐减、水土流失、生物多样性减少、土地荒漠化问题、矿产资源减少等。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5.风对大气污染物的第一个作用就是输送作用,第二个作用是对污染物浓度的冲淡稀释作用。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6.环境标准的建立和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个国家环境保护法律建设状况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7.土壤形成过程中,由于物质在土壤中的垂直迁移和积累的结果,促使土壤中的物质发生淋溶和聚集,因而在土壤层次中发生垂直分化。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8.温度层结:大气中气温在垂直方向上的分布称为温度层结。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9.水体中污染物浓度的降低是由稀释、混合、挥发、沉淀等物理作用所引起的结果,是物理自净。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0.农药对土壤微生物群落、对土壤硝化和氨化作用、对土壤微生物呼吸作用等也都有影响。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1.土地适宜性分析是土地利用生态规划中至关重要的一步。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2.环境科学属于很难发展的学科和研究领域。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3.化学方法是利用包括沉淀、蒸发和浮选等物理方法,处理、分离和回收污水中的污染物质。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4.环境管理的基本手段:行政手段、法律手段、经济手段、技术手段、制裁手段。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5.水体富营养化是在人类活动的影响下,生物所需的氮、磷等营养物质大量进入湖泊、河口、海湾等缓流水体,引起藻类及其他浮游生物迅速繁殖,水体溶解氧量下降,水质恶化,鱼类及其他生物大量死亡的现象。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6.所谓环境问题是指由于人类活动作用于人们周围的环境所引起的环境质量变化,这种变化反过来对人类的生产、生活和健康产生不利的影响。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转载请注明出处无忧答案网www.ap5u.com
福师《环境保护》在线作业二
附件就是答案,需要的可以自己下载,下载相关问题参考帮助中心说明
一、单选题:
1.陆地水自地表蒸发到大气中,又以降水形式回到陆地的称为局部的( )。 (满分:2)
A. 江河水
B. 内陆水分循环
C. 径流水
D. 自然水
2.根据逆温生成的过程,可将逆温分为辐射逆温、下沉逆温、平流逆温、锋面逆温及湍流逆温等( )。 (满分:2)
A. 多种
B. 五种
C. 很多种
D. 不确定
3.安全土地填埋法是一种( )的方法,包括场址的选择、填埋场的设计、施工填埋操作、填埋场环境监测,场地的利用等方面。 (满分:2)
A. 长久处置固体废物
B. 最终处置固体废物
C. 临时处置固体废物
D.
4.焚烧法:利用高温分解和深度氧化的过程,使( ),达到减少容积、去除毒性、回收能量和副产品的目的。 (满分:2)
A. 可燃性固体废物氧化分解
B. 可燃性固体废物高温分解
C. 燃烧分解
D. 气化
5.污染物进入河流后,其与河水的混合过程(区域)大体可分为三个阶段(区),即:竖相混合区(水深方向)、横向混合区和( )。 (满分:2)
A. 纵向混合区
B. 全方位混合区
C. 流向混合区
D. 横向区
6.环境,是指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天然的和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总体,包括( )、水、海洋、土地、矿藏、森林、草原、野生生物、自然遗迹、人文遗迹、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城市和乡村等。” (满分:2)
A. 气温
B. 大气
C. 空气
D. 湿度
无忧工作室专业提供远程教育辅导QQ1647861640
7.在对流层中,气温垂直变化的总的趋势是随着高度的增加( )。 (满分:2)
A. 气温逐渐降低
B. 气温逐渐增高
C. 气温逐渐平稳
D. 气温高低不稳
8.平流层特点:( );空气比下层稀薄,水气、尘埃少,大气透明度好。 (满分:2)
A. 大气平流运动显著
B. 大气流平稳
C. 大气上升
D. 大气下降
9.生态规划的一个主要类型就是土地利用生态规划,它相对于环境污染防治规划更侧重于( )的分析和规划,因此,空间规划技术,如遥感技术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应用的较多。 (满分:2)
A. 空间特征
B. 环境特征
C. 区域特征
D. 综合治理特征
10.温室气体的主要来源:1.二氧化碳主要是( )和森林大面积的砍伐形成多余的碳。2.甲烷:是大气中含量最高的有机气体,其增长与世界人口的增长有非常密切的关系。主要来源是沼泽、稻田、牲畜反刍。3.一氧化二氮是大气中占第三位的温室气体,主要来自土壤。4.氟氯烃类:其中最重要的是一氟三氯甲烷和二氟二氯甲烷。 (满分:2)
A. 矿物燃料燃烧
B. 地热
C. 油料燃烧
D. 汽车
11.污水处理的目的就是将污水中的污染物质以某种方式从污水中分离出来,或将其分解转化为稳定无污染物质,或被( ),脱离水环境。 (满分:2)
A. 河流冲刷
B. 植物体所吸收
C. 自然分解
D. 漂移
二、多选题:
1.环境科学,是一个新兴的、以人类-环境系统为研究对象的( ),现阶段其学科体系尚不定型。这里以环境科学的发展为线索,介绍环境科学的形成和分科。 (满分:2)
A. 应用技术
B. 学科领域
C. 研究领域
D. 基础学科
2.不可再生资源:是指在对人类有意义的时间尺度内不能在再生,即其形成的过程远远大于其被人类消耗的过程。主要包括( )。 (满分:2)
A. 液化气
B. 能源
C. 金属
D. 非金属资源
3.大气稳定度:污染物在大气中的( )度有密切关系,大气稳定度是指在垂直方向上大气稳定的程度。 (满分:2)
A. 扩散
B. 大气稳定
C. 飘移
D. 风向
4.环境背景值:通常指环境各要素( )在没有污染物质进入的正常情况下,各化学元素的含量。 (满分:2)
A. 大气
B. 水体
C. 土壤
D. 空气
5.大气污染物的来源:( )。 (满分:2)
A. 天然污染源
B. 人为污染源
C. 综合污染
D. 合成污染
6.水的循环过程包括( )及径流等环节。 (满分:2)
A. 河流
B. 蒸发
C. 降水
D. 渗透
7.光化学烟雾特征:是( ),伤害植物的叶子,能使树木开裂,使大气能见度降低。 (满分:2)
A. 烟雾呈兰色
B. 具有强氧化性
C. 刺激人的眼睛
D. 破坏呼吸系统
8.对固体废物污染的控制,关键在于解决好废物的( )问题 (满分:2)
A. 减少保用
B. 处理
C. 处置
D. 综合利用
9.生物迁移:是指重金属通过生物体的( )等过程所实现的迁移。这是一种非常复杂的迁移形式。如重金属元素在食物链中的生物放大作用。 (满分:2)
A. 吸收
B. 代谢
C. 生长
D. 死亡
10.大量排入的营养元素:天然水体中磷和氮的含量在一定程度上是浮游生物数量的控制因素。( )等工业的废水以及农田排水中都含有大量的氮、磷以及其他无机盐类。 (满分:2)
A. 生活污水
B. 化肥
C. 食品
D. 农药
11.全球性大气环境污染问题:( )酸沉降。 (满分:2)
A. 温室效应加剧
B. 全球变化
C. 臭氧层耗损
D. 氧气减少
12.大气污染物主要包括:( )。 (满分:2)
A. 气溶胶状态污染物
B. 气体状态污染物
C. 气态污染物
D. 水蒸汽污染物
13.环境预测的一般方法:( )。 (满分:2)
A. 一是定性预测
B. 二是定量预测
C. 环境预测也是一样
D. 空间预测
14.生物多样性是指地球上所有生物---( )及其所构成的综合体。 (满分:2)
A. 动物
B. 植物
C. 微生物
D. 多物种群
15.土壤有机质:土壤有机质含量一般只有百分之几。土壤腐殖质是土壤有机质的主要部分,约占有机质的50—65%。土壤腐殖质是一系列高分子有机物的混合物,其中主要是( )。 (满分:2)
A. 胡敏酸
B. 富里酸
C. 有机酸
D. 腐殖酸
16.一个地区的大气污染程度取决于该地区范围内( )。 (满分:2)
A. 绿化条件
B. 污染物排放的源参数
C. 气象条件
D. 近地层下垫面的状况
17.工业生态学属于应用生态学的一个新分支,它以强调以生态学的理论观点考察工业代谢过程,即从取自环境到返回环境的物质转化全过程,研究工业活动与生态环境的相互关系,以“研究出调整现在的生态链结构、原则和方法,建立新的( )和人工生态链结合的生态系统”。 (满分:2)
A. 物质闭路循环
B. 建立自然生态链
C. 研究综合利用途径
D. 生态综合加工利用
18.环境科学的任务在于揭示人类与环境相互作用的基本规律。人类与环境构成了一对矛盾,环科的任务就是揭示这对矛盾的实质,研究二者之间的辨证关系,掌握其发展规律,调控二者之间( )的交换过程,寻求解决矛盾的途径和方法,以求人类-环境系统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满分:2)
A. 资源
B. 物质
C. 能量
D. 信息
19.酸雨形成机理:形成酸雨的主要污染物是( )等,二者在雨水中分别转化为硫酸和硝酸,酸雨中90%以上是硫酸和硝酸的成分。 (满分:2)
A. 二氧化硫
B. 氮氧化物
C. 二氧化氮
D. 二氧化碳
20.环境科学的特点:( )。 (满分:2)
A. 综合性
B. 交叉性
C. 学科的新兴性
D. 不定型性
21.清洁的能源:包括( )各种节能技术等。 (满分:2)
A. 常规能源的清洁利用
B. 可再生能源的利用
C. 新能源的开发
D. 绿色能源开发
22.大气光化学特性主要包括:( )光子、光化辐射、光化学反应。 (满分:2)
A. 热辐射
B. 辐射强度
C. 辐射波谱
D. 辐射
23.环境预测就是在环境调查和分析的基础上,结合社会经济发展状况,( )在未来一段时间内的变化情况作出的估计和推测。 (满分:2)
A. 经济效益
B. 对环境质量
C. 污染排放量
D. 生态状况
三、判断题:
1.全球每年向环境排放大量的废水、废气和固体废物。这些废物排入环境后,使全球环境状况发生显著的变化。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2.地球所面临的环境问题主要是由于人口膨胀和经济发展引起的。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3.生态系统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是指生物群落和生境类型的多样性。主要有森林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荒漠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和海洋生态系统等。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4.大气是一种气体混合物,其中除含有各种气体元素及化合物外,还有水滴、冰晶、尘埃和花粉等杂质。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5.土壤自净作用:土壤具有一定的自净能力。土壤自净作用是指土壤自身通过吸附、分解、迁移和转化,从而使土壤中的污染物浓度降低并消失的过程,最终使土壤恢复到原有的结构与功能的过程。 土壤自净能力是有限的。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6.温室效应加剧现在没受到普遍关注。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7.大气污染的类型:按照污染物的性质分:还原型(煤炭型)和氧化型(汽车尾气型、石油烟雾型)。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8.大气污染:是指由于自然或人为的过程,使得大气中的一些物质的含量达到有害的程度,以至影响到生态系统的平衡,严重威胁着人类健康和经济发展,这种现象称为大气污染。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9.综合性和交叉性是环境科学的最大特征。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0.风对大气污染物的第一个作用就是输送作用,第二个作用是对污染物浓度的冲淡稀释作用。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1.大气稳定度是影响污染物在空间中扩散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2.危险废物又称有害废物,泛指除放射性废物外,具有毒性、易燃性、反应性、腐蚀性、爆炸性、传染性因而可能对人类的生活环境产生危害的废物。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3.重金属在水环境中的迁移转化可分为机械迁移、物理化学迁移和生物迁移三种基本类型。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4.环境管理的基本手段:行政手段、法律手段、经济手段、技术手段、制裁手段。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5.环境污染重金属主要包括汞、镉、铅、铬、铜、锌及类金属砷等生物毒性显著及含量过高时具有生物毒性的元素。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6.水体中污染物浓度的降低是由稀释、混合、挥发、沉淀等物理作用所引起的结果,是物理自净。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转载请注明出处无忧答案网www.ap5u.com
在做作业,求解题参考资料。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