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辅导 发表于 2017-5-11 12:45:49

福师17春《课程与教学论(华中学分互认)》在线作业一二答案

福师17春《课程与教学论(华中学分互认)》在线作业一

附件就是答案,需要的可以自己下载,下载相关问题参考帮助中心说明

一、单选题:
1.杜威认为,经验就是人作用于环境和环境作用于人的“特殊的联合”,这种联合是通过(    )实现的。          (满分:2)
    A. 反省思维
    B. 行为
    C. 逻辑推理
    D. 教与学的过程
2.造成20世纪课程与教学分离的认识论根源是(    )。          (满分:2)
    A. 一元论
    B. 二元论
    C. 多元论
    D. 经验论
3.作为课程成为独立研究领域诞生标志的著作是(    )。          (满分:2)
    A. 《课程》
    B. 《什么是课程   》
    C. 《怎样编制课程   》
    D. 《课程理论》
4.忠实取向的课程实施的基本方法论是(    )。          (满分:2)
    A. 量化研究
    B. 质的研究
    C. 量和质的研究
    D. 经验研究
5.德国教育家提出的“形式阶段”教学理论的第一个步骤是(    )。          (满分:2)
    A. 明了
    B. 联合
    C. 系统
    D. 方法
6.(    )确立了西方近代教育史上最完整的教育学体系。          (满分:2)
    A. 夸美纽斯
    B. 拉特克
    C. 赫尔巴特
    D. 杜威
7.外貌模式是由(    )于1967年提出的一种评价模式。          (满分:2)
    A. 普罗沃斯
    B. 斯太克
    C. 古巴
    D. 林肯
8.(    )是“概念重建主义”的代表。          (满分:2)
    A. 博比特
    B. 吉鲁
    C. 施瓦布
    D. 查特斯
9.(    )是借助各种静态的教学手段,如挂图、模型、标本、绘画等来提示内容的教学方法。          (满分:2)
    A. 呈现
    B. 展示
    C. 示范
    D. 口述
10.在教育史上首次明确提出把心理发展的研究作为教学总原则的是(    )。          (满分:2)
    A. 卢梭
    B. 斯宾塞
    C. 裴斯泰洛齐
    D. 赫尔巴特
11.课程方法研究的趋势是(    )。          (满分:2)
    A. 量的研究
    B. 质的研究
    C. 行为研究
    D. “量的研究”和“质的研究”的整合
12.核心课程的概念起源于(    )的观点。          (满分:2)
    A. 斯宾塞
    B. 赫尔巴特
    C. 泰勒
    D. 杜威
13.课程研究内容的趋势是(    )。          (满分:2)
    A. “课程开发”研究
    B. “课程开发”研究与“课程理解”研究的整合
    C. “课程理解”研究
    D. “课程方法”研究
14.奥苏伯尔认为有意义学习的心理机制是(    )。          (满分:2)
    A. 联想
    B. 完形
    C. 同化
    D. 顺应
15.主体取向评价的核心是(    )。          (满分:2)
    A. 倡导对评价情境的理解而不是控制
    B. 追求对评价对象的有效控制与改进
    C. 强调评价者与被评价者的交互作用
    D. 强调过程本身的价值
16.现代教育思想的杰出代表是(    )。          (满分:2)
    A. 卢梭
    B. 斯宾塞
    C. 裴斯泰洛齐
    D. 赫尔巴特
17.传统教育思想的杰出代表是(    )。          (满分:2)
    A. 卢梭
    B. 斯宾塞
    C. 裴斯泰洛齐
    D. 赫尔巴特
18.确定学习者需要的过程本质上是(    )。          (满分:2)
    A. 尊重学习者的个性
    B. 了解学生现状
    C. 了解社会生活的需求
    D. 了解社会生活的变迁需要
19.“研究、开发与传播”模式——(    )取向。          (满分:2)
    A. 忠实取向
    B. 相互适应取向
    C. 课程创生取向
    D. 发展取向
20.在儿童学习“公共汽车”、“出租车”、“火车”等概念的基础上,掌握“交通工具”的概念,这样的学习属于(    )。          (满分:2)
    A. 下位学习
    B. 上位学习
    C. 归属学习
    D. 并列结合学习
二、多选题:
1.课程组织的基本取向包括(    )。          (满分:2)
    A. 学科取向的课程组织
    B. 学生兴趣和发展取向的课程组织
    C. 社会问题取向的课程组织
    D. 混合取向的课程组织
2.影响课程的组织结构的因素主要包括(    )。          (满分:2)
    A. 课程流派
    B. 课程功能
    C. 课程分类
    D. 课程开发所处的层次
3.下列属于博比特的主要著作的是(    )。          (满分:2)
    A. 《教什么和应该教什么》
    B. 《怎样设置课程》
    C. 《现代教育的课程》
    D. 《课程》
4.下列教学设计模式属于认知取向的是(    )。          (满分:2)
    A. 布鲁纳的教学设计模式
    B. 奥苏贝尔的教学设计模式
    C. 加涅的教学设计模式
    D. 范例教学模式
5.教学方法的基本类型包括(    )。          (满分:2)
    A. 提示型教学方法
    B. 共同解决问题型教学方法
    C. 自主型教学方法
    D. 双主教学方法
6.课程与教学目标的基本取向包括(    )。          (满分:2)
    A. 普遍性目标取向
    B. 行为目标取向
    C. 生成性目标取向
    D. 表现性目标取向
7.课程与教学目标的基本来源的包括(    )。          (满分:2)
    A. 学习者需要
    B. 家长提出要求
    C. 当代社会生活的需要
    D. 学科的发展
8.普通性目标取向的特征是(    )。          (满分:2)
    A. 普遍性
    B. 模糊性
    C. 规范性
    D. 可操作性
9.课程与教学评价的类型包括(    )。          (满分:2)
    A. 形成性评价
    B. 知识点评价
    C. 总结性评价
    D. 诊断性评价
10.下列属于课程设计的基本模式的是(    )。          (满分:2)
    A. 认知取向的教学设计模式
    B. 目标取向的教学设计模式
    C. 行为取向的教学设计模式
    D. 人格取向的教学设计模式
三、判断题:
1.课程开发的过程模式强调教师和学生的交互作用,教师在课程开发与实施过程中是学生行为的主宰者、控制者。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2.实践性课程开发理论反对通过课程来控制教师与学生,他们在课程开发过程中的主体地位获得了充分尊重。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3.作为教育目的的发现行为是内容与形式的统一,不应当不顾发现的内容的性质而把发现行为形式化。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4.“概念重建主义课程范式”认为 课程的本质是一种社会的“反思性实践”。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5.经验课程是以儿童的主体性活动的经验为中心组织的课程。          (满分:2)
    A. 错误
无忧工作室专业提供远程教育辅导QQ1647861640

    B. 正确
6.“行为目标”体现了科学的教育价值观。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7.“反思性实践”主要是把人的世界视为一种自然世界,而不是一种建构的世界。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8.通过研究当代生活所制定的教育目标,不一定要经过可接受的教育哲学的选择,但要与教育目标的其他来源结合起来加以权衡。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9.为了切实保障儿童的发展,把书本知识置于课程的核心,人们开始越来越关注学习者现实的活生生的经验和体验。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0.教学经验中不会有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缄默知识或实践智慧。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1.杜威认为,传统的教学论在教育本质问题的认识上往往把经验的主体与经验的客体分裂开来、对立起来并片面强调一方,由此陷入“二元论”。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2.杜威提出的五步教学法是以操作为中心。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3.分科课程不是建立在一定的知识综合的基础之上的。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4.课程审议的艺术十分清晰,并且可操作性也很强。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5.裴斯泰洛奇认为教育应以儿童为中心,顺应儿童自然的教育、保持儿童自然状态的教育。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6.课程实施的创生取向认为,课程实施过程是课程变革计划与班级或学校实践情境在课程目标、内容、方法、组织模式诸方面相互调整、改变与适应的过程。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7.直接提出生成性目标的课程专家是英国课程专家泰勒。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8.卢梭认为教育应使儿童从社会因袭的束缚与压抑中解放出来,回归人的自然的状态,遵循人的自然倾向,使儿童自由成长。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9.泰勒认为,把评价与目标结合起来,评价本身就是目的。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20.第一代评价认为评价过程是将教育结果与预定的教育目标相对照的过程。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转载请注明出处无忧答案网www.ap5u.com
福师《课程与教学论(华中学分互认)》在线作业二

附件就是答案,需要的可以自己下载,下载相关问题参考帮助中心说明

一、单选题:
1.杜威认为,经验就是人作用于环境和环境作用于人的“特殊的联合”,这种联合是通过(    )实现的。          (满分:2)
    A. 反省思维
    B. 行为
    C. 逻辑推理
    D. 教与学的过程
2.从本质上看,“泰勒原理”的价值取向是(    )。          (满分:2)
    A. 学生兴趣
    B. 学科兴趣
    C. 实践兴趣
    D. 技术兴趣
3.(    )是卢梭的观点。          (满分:2)
    A. 教育即经验改组
    B. 教育即生活
    C. 教育即生长
    D. 教育即儿童天性的自然展开
4.确定学习者需要的过程本质上是(    )。          (满分:2)
    A. 尊重学习者的个性
    B. 了解学生现状
    C. 了解社会生活的需求
    D. 了解社会生活的变迁需要
5.(    )是最古老、使用范围最广的课程类型。          (满分:2)
    A. 学科课程
    B. 经验课程
    C. 儿童课程
    D. 合成课程
6.为精确而清晰地陈述目标,泰勒建议使用由(    )和(    )构成的“二维图标”。          (满分:2)
    A. 心理 行为
    B. 行为 内容
    C. 意识 行为
    D. 经验 内容
7.作为课程成为独立研究领域诞生标志的著作是(    )。          (满分:2)
    A. 《课程》
    B. 《什么是课程   》
    C. 《怎样编制课程   》
    D. 《课程理论》
8.造成20世纪课程与教学分离的认识论根源是(    )。          (满分:2)
    A. 一元论
    B. 二元论
    C. 多元论
    D. 经验论
9.在课程研究史上,是(    )开课程研究重视教师主体性的风气之先河。          (满分:2)
    A. 斯腾豪斯
    B. 布鲁纳
    C. 瓦根舍
    D. 奥苏伯尔
10.在教育史上,首位倡导教学论的教育家是(    )。          (满分:2)
    A. 泰勒
    B. 斯腾豪斯
    C. 拉特克
    D. 夸美纽斯
11.最先在理论上将班级授课组织确立起来的是(    )。          (满分:2)
    A. 夸美纽斯
    B. 拉特克
    C. 赫尔巴特
    D. 杜威
12.课程方法研究的趋势是(    )。          (满分:2)
    A. 量的研究
    B. 质的研究
    C. 行为研究
    D. “量的研究”和“质的研究”的整合
13.(    )是指每一个学生个体在与具体教育情境的种种“际遇”中所产生的个性化的创造性表现。          (满分:2)
    A. 表现性目标取向
    B. 教学性目标取向
    C. 生成性目标取向
    D. 行为性目标取向
14.博比特在1924年出版(    )。          (满分:2)
    A. 《课程》
    B. 《怎样编制课程》
    C. 《成绩测验的编制》
    D. 《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
15.班级授课组织便于发挥(    )作用。          (满分:2)
    A. 教师的主导作用
    B. 学生的作用
    C. 学生的创造性
    D. 书本的作用
16.在儿童学习“公共汽车”、“出租车”、“火车”等概念的基础上,掌握“交通工具”的概念,这样的学习属于(    )。          (满分:2)
    A. 下位学习
    B. 上位学习
    C. 归属学习
    D. 并列结合学习
17.在教育史上首次明确提出把心理发展的研究作为教学总原则的是(    )。          (满分:2)
    A. 卢梭
    B. 斯宾塞
    C. 裴斯泰洛齐
    D. 赫尔巴特
18.(    )确立了西方近代教育史上最完整的教育学体系。          (满分:2)
    A. 夸美纽斯
    B. 拉特克
    C. 赫尔巴特
    D. 杜威
19.忠实取向的课程实施的基本方法论是(    )。          (满分:2)
    A. 量化研究
    B. 质的研究
    C. 量和质的研究
    D. 经验研究
20.主体取向评价的核心是(    )。          (满分:2)
    A. 倡导对评价情境的理解而不是控制
    B. 追求对评价对象的有效控制与改进
    C. 强调评价者与被评价者的交互作用
    D. 强调过程本身的价值
二、多选题:
1.课程实施的基本取向包括(    )。          (满分:2)
    A. 目标取向
    B. 忠实取向
    C. 相互适应取向
    D. 课程创生取向
2.影响课程的组织结构的因素主要包括(    )。          (满分:2)
    A. 课程流派
    B. 课程功能
    C. 课程分类
    D. 课程开发所处的层次
3.下列教学设计模式属于认知取向的是(    )。          (满分:2)
    A. 布鲁纳的教学设计模式
    B. 奥苏贝尔的教学设计模式
    C. 加涅的教学设计模式
    D. 范例教学模式
4.下列观点属于查特斯的课程开发理论的是(    )。          (满分:2)
    A. 把理想视为课程的有机构成
    B. 强调系统知识
    C. 课程开发的方法——活动分析法
    D. 课程开发的方法为“工作分析”,主要是指对人类的职业领域的分析
5.普通性目标取向的特征是(    )。          (满分:2)
    A. 普遍性
无忧工作室专业提供远程教育辅导QQ1647861640

    B. 模糊性
    C. 规范性
    D. 可操作性
6.课程组织的基本取向包括(    )。          (满分:2)
    A. 学科取向的课程组织
    B. 学生兴趣和发展取向的课程组织
    C. 社会问题取向的课程组织
    D. 混合取向的课程组织
7.教学方法的基本类型包括(    )。          (满分:2)
    A. 提示型教学方法
    B. 共同解决问题型教学方法
    C. 自主型教学方法
    D. 双主教学方法
8.下列属于课程设计的基本模式的是(    )。          (满分:2)
    A. 认知取向的教学设计模式
    B. 目标取向的教学设计模式
    C. 行为取向的教学设计模式
    D. 人格取向的教学设计模式
9.课程与教学评价的类型包括(    )。          (满分:2)
    A. 形成性评价
    B. 知识点评价
    C. 总结性评价
    D. 诊断性评价
10.下列属于博比特的主要著作的是(    )。          (满分:2)
    A. 《教什么和应该教什么》
    B. 《怎样设置课程》
    C. 《现代教育的课程》
    D. 《课程》
三、判断题:
1.贾德和桑代克的研究观点和方法为“泰勒原理”奠定了心理学基础和方法论基础。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2.课程审议的艺术十分清晰,并且可操作性也很强。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3.杜威提出的五步教学法是以操作为中心。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4.第一代评价认为评价过程是将教育结果与预定的教育目标相对照的过程。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5.课程实施的创生取向认为,课程实施过程是课程变革计划与班级或学校实践情境在课程目标、内容、方法、组织模式诸方面相互调整、改变与适应的过程。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6.学术中心课程确立了“同时诚实地尊重学科本身的逻辑和儿童的心理逻辑”的课程价值观。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7.“表现性目标”所追求的不是学生反应的同质性,而是反应的多元性。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8.作为教育目的的发现行为是内容与形式的统一,不应当不顾发现的内容的性质而把发现行为形式化。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9.通过研究当代生活所制定的教育目标,不一定要经过可接受的教育哲学的选择,但要与教育目标的其他来源结合起来加以权衡。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0.为了切实保障儿童的发展,把书本知识置于课程的核心,人们开始越来越关注学习者现实的活生生的经验和体验。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1.学术中心课程强调根据知识发展的逻辑来编制课程,将学问结构和逻辑顺序加以组织。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2.“概念重建主义课程范式”认为 课程的本质是一种社会的“反思性实践”。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3.杜威认为,传统的教学论在教育本质问题的认识上往往把经验的主体与经验的客体分裂开来、对立起来并片面强调一方,由此陷入“二元论”。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4.裴斯泰洛奇认为教育应以儿童为中心,顺应儿童自然的教育、保持儿童自然状态的教育。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5.教学对话与学术对话在本质是一致的。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6.课程实施取得成功的基本条件是忠实的执行课程计划。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7.泰勒认为,把评价与目标结合起来,评价本身就是目的。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8.夸美纽斯认为,教学的进行要尊重儿童的学习兴趣,鼓励儿童自发学习。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9.泰勒认为,评价教育计划则是课程开发的整个系统运行的基本保证。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20.范例教学论认为,作为重点的知识内容就是范例。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转载请注明出处无忧答案网www.ap5u.com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福师17春《课程与教学论(华中学分互认)》在线作业一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