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大17春《食品毒理学与安全性评价》在线作业12答案
《食品毒理学与安全性评价》17春在线作业1一、单选题:
1.碱基置换的后果是出现: (满分:2.5)
A. 同义密码
B. 错义密码
C. 终止密码
D. 以上都对
2.( )是指外源化学物与机体接触或进入体内的易感部位后,能引起损害作用的相对能力。 (满分:2.5)
A. 毒物
B. 毒性
C. 剂量
D. 反应
3.颗粒物质主要通过哪种吸收方式进入机体及血液循环? (满分:2.5)
A. 单纯扩散
B. 主动运输
C. 吞噬或胞饮
D. 以上都可以
4.下面哪种物质的危害性性最强: (满分:2.5)
A. 苯
B. 苯乙烯
C. 正己烷
D. 新己烷
5.哺乳动物长期致癌试验中致癌试验期小鼠定为多少个月: (满分:2.5)
A. 18
B. 19
C. 20
D. 17
6.有关染色体畸变的描述错误的是: (满分:2.5)
A. 光镜下可见的变化
B. 光镜下不可见的变化
C. 染色体结构异常
D. 染色体数目异常
7.急性毒性试验中同一批实验动物体重变异范围不应超过该批动物平均体重的: (满分:2.5)
A. 10%
B. 15%
C. 20%
D. 25%
8.下面哪个阶段的肿瘤细胞对衰老、营养及激素等因素的作用非常敏感: (满分:2.5)
A. 启动阶段
B. 促癌阶段
C. 演进阶段
D. 以上均是
9.剂量-反应关系曲线不包括? (满分:2.5)
A. 直线
B. S曲线
C. 双曲线
D. 抛物线
10.影响化学毒物毒性的关键因素是: (满分:2.5)
A. 接触时间
B. 接触频率
C. 接触途径
D. 剂量
11.影响毒性的因素没有哪一个? (满分:2.5)
A. 速度
B. 剂量
C. 接触途径
D. .接触期限
12.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满分:2.5)
A. 染色质和染色体是由相同的物质组成的
B. 一个细胞周期包括分裂间期和分裂期
C. 基因突变和染色体畸变的本质是不同的
D. 体细胞的遗传损失不会遗传给下一代
13.食品毒理学研究的主要方法和手段是: (满分:2.5)
A. 动物实验
B. 化学分析
C. 流行病学调查
D. 微生物试验系统
14.由碱基损伤造成的DNA损伤包括: (满分:2.5)
A. 碱基错配
B. 碱基类似物取代
C. 平面大分子嵌入碱基
D. 以上都是
15.下面哪种一般不作为毒理学实验的溶剂或助溶剂: (满分:2.5)
A. 生理盐水
B. DMSO
C. 甲醇
D. 玉米油
16.下列哪些元素属于限量元素? (满分:2.5)
A. 汞、镉、铅、砷
B. 镉、铜、砷、铁
C. 铝、汞、锰、锌
D. 铅、铁、钙、硒
17.下列哪些形式不属于基因突变: (满分:2.5)
A. 颠换
B. 倒位
C. 移码突变
D. 大段损伤
18.在急性毒性试验中,大鼠经口的LD50值为7g/kg,根据我国食品毒理急性毒性分级法(1194)可以判定该物质的急性毒性分级为: (满分:2.5)
A. 剧毒
B. 中等毒
C. 低毒
D. 实际无毒
19.哪两种谷物黄曲霉毒素污染为严重? (满分:2.5)
A. 大米和小麦
B. 大麦和棉籽
C. 玉米和大豆
D. 花生和玉米
20.生物转化过程中的酶在下列哪些器官中转化能力最强? (满分:2.5)
A. 肝脏和肾脏
B. 肝脏和肺脏
C. 肺脏和小肠
D. 肾脏和小肠
三、判断题:
1.食品毒理学评价中,遗传毒性试验属于第三阶段实验。 (满分:2.5)
A. 错误
B. 正确
2.河豚毒素的LD50为8.7μg/kg体重(小鼠,腹腔注)。 (满分:2.5)
A. 错误
B. 正确
3.毒理学评价时,慢性毒性试验所得的最大无作用剂量小于人群可能摄入量的100倍者,表示毒性较强。 (满分:2.5)
A. 错误
B. 正确
4.食入动物的甲状腺后引起中毒的潜伏期一般为12-24小时,可表现为心跳减慢、皮疹等。 (满分:2.5)
A. 错误
B. 正确
5.阈剂量也称最小有作用剂量。 (满分:2.5)
A. 错误
B. 正确
6.急性毒性试验时,每个剂量组小鼠不少于5只,大鼠3-4只。 (满分:2.5)
A. 错误
B. 正确
7.靶器官不一定是毒物浓度最高的场所。 (满分:2.5)
A. 错误
B. 正确
8.卤素有强烈的吸电子效应,在化合物中增加卤素会使分子极化程度增加,使毒性减弱。 (满分:2.5)
A. 错误
B. 正确
9.阈剂量也称最大无作用剂量。 (满分:2.5)
A. 错误
B. 正确
10.外源化学物水解作用主要由酯酶、细胞色素P-450酶、酰胺酶、肽酶催化。 (满分:2.5)
A. 错误
B. 正确
11.凡经代谢转化后毒性增强的化学毒物,对新生和幼年动物的毒性较成年动物低。 (满分:2.5)
A. 错误
B. 正确
12.一般情况下,成年雌性动物比雄性动物对化学物的毒性敏感。 (满分:2.5)
A. 错误
B. 正确
13.河豚鱼体内毒素由高到低依次为鱼卵>卵巢>肝脏>肾脏>眼睛。 (满分:2.5)
A. 错误
B. 正确
14.急性毒性试验的周期以2周为宜。 (满分:2.5)
A. 错误
B. 正确
15.黄曲霉毒素以花生和玉米的污染最为严重。 (满分:2.5)
A. 错误
B. 正确
16.当人摄入维生素A量超过200-500万IU时就可能中毒。 (满分:2.5)
A. 错误
B. 正确
17.毒理学评价时,如某物质的亚慢性毒性无作用剂量小于人群可能摄入量的50倍者,表示毒性很强。 (满分:2.5)
A. 错误
B. 正确
18.毒物吸收时,人体不同部位对毒物通透性不同,腹部>阴囊>额部>手掌>足底。 (满分:2.5)
A. 错误
B. 正确
19.急性毒性试验是1次或一周内多次对实验动物高剂量染毒。 (满分:2.5)
A. 错误
B. 正确
20.最大耐受量指在一群个体中不引起死亡的最高剂量。 (满分:2.5)
A. 错误
B. 正确
《食品毒理学与安全性评价》17春在线作业2
一、单选题:
1.在大多数河豚鱼的品种中,毒素的浓度最高的部位是: (满分:2.5)
A. 卵巢
B. 肾脏
C. 肌肉
D. 血液
2.下列属于限量元素的是( )。 (满分:2.5)
A. 汞、镉、铅、砷
B. 镉、铜、砷、铁
C. 铝、汞、锰、锌
D. 铅、铁、钙、硒
3.在慢性毒性试验中,组距的设置最低不能小于( )倍。 (满分:2.5)
A. 1
B. 2
C. 3
D. 4
4.环境因素影响生物转化的原因: (满分:2.5)
A. 外源化学物代谢酶的诱导
B. 外源化学物代谢酶的抑制
C. 外源性化学物的理化性质及给药途径
D. 以上都是
5.化学致癌物可在多种组织、器官中进行,但主要以( )为主: (满分:2.5)
A. 肺
B. 胃
C. 肝脏
D. 肠
三、判断题:
1.外来来化合物的电离或解离状态可影响到其简单扩散的速度。 (满分:2.5)
A. 错误
B. 正确
2.大多数脂溶性物质主要通过在脂质双层中的易化扩散而通过生物膜。 (满分:2.5)
A. 错误
B. 正确
3.致畸指数是指母体LD50与胎仔最小致畸作用剂量之比,比值越大,致畸作用越强。 (满分:2.5)
A. 错误
B. 正确
4.氨基偶氮苯致癌性弱,引入甲基后,致癌性增加。 (满分:2.5)
A. 错误
B. 正确
5.机体接触一种毒物后,经过一定时间间隔后,毒效应表现出来,且对中枢神经系统、血液系统等均造成一定损害,我们认为这种毒性作用是迟发作用而不是速发作用。 (满分:2.5)
A. 错误
B. 正确
6.外来化合物质进入肝脏是通过毛细血管而不是血窦。 (满分:2.5)
A. 错误
B. 正确
7.亚慢性毒性试验试验期通常为3-6个月,或一般为实验动物生命期的1/2-1/3。(1/10—1/30) (满分:2.5)
A. 错误
B. 正确
8.龙葵碱广泛存在于马铃薯、番茄和四季豆中。 (满分:2.5)
A. 错误
B. 正确
9.通常,肥胖的人脂溶性物质中毒后症状较脂肪较少的人严重。 (满分:2.5)
A. 错误
B. 正确
10.芳香族化合物中引入羟基后极性增高而毒性也随之降低。 (满分:2.5)
A. 错误
B. 正确
11.一般,致畸试验仅选雄性动物,精子畸变试验可选雌性动物。 (满分:2.5)
A. 错误
B. 正确
12.受孕率反映雌性动物生育能力以及雌性动物受孕情况。 (满分:2.5)
A. 错误
B. 正确
13.毒物与非毒物之间的划分是相对的,并没有绝对的界限。 (满分:2.5)
A. 错误
B. 正确
14.生殖毒性试验的主要目的是检验受试物或其代谢产物对幼年哺乳动物的生殖功能和生育力的影响。 (满分:2.5)
A. 错误
B. 正确
15.毒物的主动转运是指透过生物膜由高浓度向低浓度处转移的过程。 (满分:2.5)
A. 错误
B. 正确
16.反应指化学物质引起的出现质效应的个体数量在群体中所占的比例。 (满分:2.5)
A. 错误
B. 正确
17.不同途径染毒,外来化合物的吸收速率一般为静脉注射>肌肉注射>腹腔注射>吸入注射皮下注射>经口>皮内注射>经皮。 (满分:2.5)
A. 错误
B. 正确
18.两种LD50相同或相似的化学毒物的致死毒性相同。 (满分:2.5)
A. 错误
B. 正确
19.雪卡毒素中毒对小鼠的LD50为4.5μg/kg体重。 (满分:2.5)
A. 错误
B. 正确
20.蓄积性的大小常根据蓄积系数K值来分级,K值越小,表明蓄积性越大。 (满分:2.5)
A. 错误
B. 正确
21.亚慢性毒性试验剂量设计一般设高、中、低三个剂量组和一个对照组。 (满分:2.5)
A. 错误
B. 正确
22.食品毒理学的最终目标是通过安全性毒理学评价,制定安全限量,提出食品中有毒有害物质的预防及管理措施,保障食品安全。 (满分:2.5)
A. 错误
B. 正确
23.小白鼠和家兔是急性毒性试验应用最多的实验动物。 (满分:2.5)
A. 错误
B. 正确
24.自由基是具有不成对的原子和分子。 (满分:2.5)
A. 错误
B. 正确
25.菲本身无致癌性,但有致癌性的稠环芳烃均有菲的结构。 (满分:2.5)
A. 错误
B. 正确
26.食品中的危害物一般引起的是局部作用。 (满分:2.5)
A. 错误
B. 正确
27.微生物试验系统是食品毒理学研究的主要方法和手段。 (满分:2.5)
A. 错误
B. 正确
28.一般,同一毒物,同一剂量,即使接触途径不同,引起的毒性反应相同。 (满分:2.5)
A. 错误
B. 正确
29.慢性毒性试验期很长,对啮齿类动物几乎占去生命期的绝大部分或终生。如小白鼠试验期一般为18个月,大白鼠为24个月。 (满分:2.5)
A. 错误
B. 正确
30.若持续10周给小鼠饲以80mg/kg体重的苯甲酸,可致小鼠32%死亡。 (满分:2.5)
A. 错误
B. 正确
31.山梨酸是一种直链不饱和脂肪酸,基本无毒。 (满分:2.5)
A. 错误
B. 正确
32.效应指化学毒物与机体接触后引起的生物学改变。 (满分:2.5)
A. 错误
B. 正确
33.有机碱在胃内成解离状态,容易吸收。 (满分:2.5)
A. 错误
B. 正确
34.慢性毒性试验实验动物年龄要求一般为初断乳。 (满分:2.5)
A. 错误
B. 正确
35.小白鼠和家兔是急性毒性试验应用最多的实验动物。 (满分:2.5)
A. 错误
B. 正确
转载请注明无忧答案网
竟然都是满分答案。。太给力了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