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分 发表于 2017-5-11 02:40:10

川大17春《公共危机管理1657》在线作业12答案

《公共危机管理1657》17春在线作业1

一、单选题:
1.一级响应只需要满足下面选项中哪一条就可以?(    )          (满分:3)
A. 死亡200人以上
B. 紧急转移安置10万人以上,少于90万
C. 倒塌(严重损坏房屋)5万间以上,少于15万间
D. 死亡人口100人以上,200人以下
2.制定公共危机应急救援预案的基础是(    )。          (满分:3)
A. 现场调查
B. 开展重大危险源普查
C. 事故等级和类型的划分
D. 应急响应机制
3.自然灾害的应急救助是以(    )为基本行政单元实施灾情管理。          (满分:3)
A. 乡镇级
B. 县级
C. 地市级
D. 省级
4.下列不属于公共卫生事件特点的是(    )。          (满分:3)
A. 成因的多样性
B. 传播的广泛性
C. 分布的差异性
D. 治理的单一性
5.下列哪个不是“四不放过”原则?(    )          (满分:3)
A. 事故原因未查清不放过
B. 责任人员未处理不放过
C. 检查验收未通过不放过
D. 有关人员未受到教育不放过
6.下列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          (满分:3)
A. 要从中小学开始普及公共危机教育,提高每个公民应对危机的能力。
B. 我国大量已有的突发事件显示,我国公民的生存能力不容乐观,普遍缺乏危机应对技能训练。
C. 在危机的经验中,民众相信传闻而不相信政府是没有任何道理的。
D. 不同形式的志愿服务在公共危机治理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7.能否处理好突发社会安全事件的关键原则是(    )。          (满分:3)
A. 以人为本原则
B. 尽早化解原则
C. 依法处理原则
D. 当地领导负责原则
8.自然灾害的应急救助是以(    )为基本行政单元实施灾情管理。          (满分:3)
A. 乡镇级
B. 县级
C. 地市级
D. 省级
9.重大、较大、一般事故,负责事故调查的人民政府应当自收到事故调查报告之日起(    )日内做出批复;特别重大事故,30日内做出批复,特殊情况下,批复时间可以适当延长,但延长的时间最长不超过30日。(    )          (满分:3)
A. 15
B. 18
C. 10
D. 20
10.突发社会安全事件一旦发生,首先要做的就是(    )。          (满分:3)
A. 领导与群众直接对话
B. 迅速控制事态
C. 主导舆论导向
D. 动用武装力量
二、多选题:
1.建立信息报告机制包括(    )          (满分:4)
A. 建立应急报告制度
B. 建立举报制度
C. 建立信息分析制度
D. 建立信息发布制度
2.强化公共危机管理的监督与审计主要是指(    )。          (满分:4)
A. 加强内部控制
B. 第三方评估
C. 公众与舆论监督
D. 财政预算管理
3.一套完善系统的公共危机管理法律体系应当包括(    )。          (满分:4)
A. 宪法中的紧急状态制度条款
B. 突发事件与紧急状态基本法
C. 一般法律法规
D. 国际条约中的突发事件与紧急状态条款
4.《突发事件应对法》有关预防和应急准备的制度,包括(    )          (满分:4)
A. 规定国家建立重大突发事件风险评估体系
B. 建立了处置突发事件的组织体系、应急议案体系
C. 建立突发事件监测网络、预警机制、信息收集报告制度
D. 建立了社会大众学习安全知识,并参加应急演练的制度
5.制订重建工作计划的基础是建立信息库,具体包括(    )          (满分:4)
A. 历史上有关灾情的报告、文字记载、相关资料
B. 灾后的评估报告、为灾区所收集的资料、信息的储存、数据参考
C. 在救援阶段的资料、信息、报告
D. 国际救援机构提供的报告
6.公共危机善后管理的意义(    )。          (满分:4)
A. 对危机后社会生产和社会秩序的恢复重建工作提供必要的组织保障
B. 对危机后不稳定的社会状态起到缓解和消除的积极作用
C. 为进一步提高政府危机管理能力提供经验
D. 是建立良好国际形象的必然要求
7.在我国,预警级别是依据突发公共事件可能造成的(    )来分级。          (满分:4)
A. 危害程度
B. 紧急程度
C. 发展事态
D. 控制程度
8.政府在公共危机应急处理中的次级职能有(    )。          (满分:4)
A. 决策
B. 指挥与协调
C. 危机监测
D. 应急预测
9.全球视野下的战略物资保障体系应由(    )组成。          (满分:4)
A. 能源生产体系
B. 国外能源供应体系
C. 能源战略储备体系
D. 国内能源勘查开发供应体系
10.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满分:4)
A. 综合协调包括政府的协调和办事机构的协调
B. 分类管理是按照突发事件的不同特性实施相应的管理
C. 分级负责是指突发事件应对工作由不同层级的政府负责
D. 任何突发事件都必须要坚持属地管理为主
三、判断题:
1.在危机爆发后,如果出现了新闻报道与事实不符,那就只有让它先报了,不用理会它,身正不怕影子斜,过一段时间就会真相大白的。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2.在大规模公共危机中,个体发挥的作用是十分有限的,但民众可以通过参加政党、社团、社区等组织等方式组织起来,这样就可以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3.危机预案是公共危机管理过程的第一道防线,目的是为了有效地预防和避免危机事件的发生。(    )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4.对生产安全事故要坚持事故原因未查清不放过、责任人员未处理不放过、整改措施未落实不放过、有关人员未受到教育不放过的原则。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5.在危机爆发后,如果出现了新闻报道与事实不符,那就只有让它先报了,不用理会它,身正不怕影子斜,过一段时间就会真相大白的。(    )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6.突发公共事件是否最终演化为公共危机,其关键的影响因素之一是领导者的决策和管理能力。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7.参谋咨询系统是构成危机决策机制必不可少的一个部分,构成参谋咨询系统的可以是特定职位的人,也可以是组织机构。(    )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8.在我国,根据危机事件的性质、严重程度、可控性和影响范围等因素,一般可分为四级:Ⅰ级(一般)、Ⅱ级(较大)、Ⅲ级(重大)和Ⅳ级(特别重大)。(    )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9.公共危机管理法治属于非常态法治,它是关于突发公共事件引起的公共紧急情况下如何处理国家权力之间、国家权力与公民权利之间、公民权利之间的各种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和原则的总和。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0.对于因采取危机措施的需要而给公民的财产和权利造成损失的,事后不需要任何补偿。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1.公众和媒体是危机沟通的两大重点对象。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2.迅速从紧急情况转到正常情况的能力是危机管理的核心内容。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3.建立危机预警机制时,只能设立专门的信息收集节点和网络,这样才能提高信息收集的可靠性,保证信息的全面性和准确度。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4.通过各类社会组织与普通民众的积极参与来构成多元化的危机处理网络,是当今危机治理的世界性趋势。(    )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5.《突发事件应对法》适用于突发事件的预防与应急准备、监测与预警、应急处置与救援、事后恢复与重建等应对活动。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公共危机管理1657》17春在线作业2

一、单选题:
1.突发公共卫生应急系统要实现指挥一体化、信息网络化、执行程序化、(    )          (满分:3)
A. 决策智能化
B. 检查经常化
C. 处理及时化
D. 责任明确化
2.建立公共危机预警机制时,要考虑政府治理能力、民众心里承受能力和大众传播媒介等诸多因素属于(    )          (满分:3)
A. 以人为本原则
B. 常抓不懈原则
C. 分级预警原则
D. 讲究方法原则
3.下列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          (满分:3)
A. 要从中小学开始普及公共危机教育,提高每个公民应对危机的能力。
B. 我国大量已有的突发事件显示,我国公民的生存能力不容乐观,普遍缺乏危机应对技能训练。
C. 在危机的经验中,民众相信传闻而不相信政府是没有任何道理的。
D. 不同形式的志愿服务在公共危机治理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4.一级响应只需要满足下面选项中哪一条就可以?(    )          (满分:3)
A. 死亡200人以上
B. 紧急转移安置10万人以上,少于90万
C. 倒塌(严重损坏房屋)5万间以上,少于15万间
D. 死亡人口100人以上,200人以下
5.自然灾害的应急救助是以(    )为基本行政单元实施灾情管理。          (满分:3)
A. 乡镇级
B. 县级
C. 地市级
D. 省级
6.当前,国际反恐的主导是(    )。          (满分:3)
A. 八国集团
B. 欧安组织
C. 上海合作组织
D. 联合国
7.下列不属于公共卫生事件特点的是(    )。          (满分:3)
A. 成因的多样性
B. 传播的广泛性
C. 分布的差异性
D. 治理的单一性
8.下列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          (满分:3)
A. 要从中小学开始普及公共危机教育,提高每个公民应对危机的能力。
B. 我国大量已有的突发事件显示,我国公民的生存能力不容乐观,普遍缺乏危机应对技能训练。
C. 在危机的经验中,民众相信传闻而不相信政府是没有任何道理的。
D. 不同形式的志愿服务在公共危机治理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9.下列不属于公共卫生事件特点的是(    )。          (满分:3)
A. 成因的多样性
B. 传播的广泛性
C. 分布的差异性
D. 治理的单一性
10.突发社会安全事件一旦发生,首先要做的就是(    )。          (满分:3)
A. 领导与群众直接对话
B. 迅速控制事态
C. 主导舆论导向
D. 动用武装力量
二、多选题:
1.建立公共危机新闻发布机制的意义(    )。          (满分:4)
A. 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扩大对外开放的必然要求
B. 是维护社会稳定,妥善处置突发公共事件的必然要求
C. 是建立良好国际形象的必然要求
D. 是全球化时代信息传播的必然要求
2.强化公共危机管理的监督与审计主要是指(    )。          (满分:4)
A. 加强内部控制
B. 第三方评估
C. 公众与舆论监督
D. 财政预算管理
3.公共危机管理的财力资源主要来自(    )          (满分:4)
A. 国家财政支出
B. 社会救助
C. 国际援助
D. 政府通过其强制力取得的临时性财产征用
4.公共危机管理的组织体系包括(    )。          (满分:4)
A. 领导与决策组织体系
B. 专业救助组织体系
C. 专家咨询组织体系
D. 辅助与支持体系
5.公共危机善后管理的意义(    )。          (满分:4)
A. 对危机后社会生产和社会秩序的恢复重建工作提供必要的组织保障
B. 对危机后不稳定的社会状态起到缓解和消除的积极作用
C. 为进一步提高政府危机管理能力提供经验
D. 是建立良好国际形象的必然要求
6.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满分:4)
A. 综合协调包括政府的协调和办事机构的协调
B. 分类管理是按照突发事件的不同特性实施相应的管理
C. 分级负责是指突发事件应对工作由不同层级的政府负责
D. 任何突发事件都必须要坚持属地管理为主
7.在我国,预警级别是依据突发公共事件可能造成的(    )来分级。          (满分:4)
A. 危害程度
B. 紧急程度
C. 发展事态
D. 控制程度
8.政府在公共危机应急处理中的次级职能有(    )。          (满分:4)
A. 决策
B. 指挥与协调
C. 危机监测
D. 应急预测
9.建立公共危机新闻发布机制的意义(    )。          (满分:4)
A. 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扩大对外开放的必然要求
B. 是维护社会稳定,妥善处置突发公共事件的必然要求
C. 是建立良好国际形象的必然要求
D. 是全球化时代信息传播的必然要求
10.最小代价原则的要求包括(    )          (满分:4)
A. 前提是保障人的生命健康优先权
B. 要把对自由权和财产权的损害控制到最低的限度
C. 坚持常态措施用尽原则
D. 要把对正常的生产、学习、工作和生活秩序的影响控制在最小范围
三、判断题:
1.在大规模公共危机中,民众个体发挥的作用是十分有限的,但民众可以通过参加政党、社团、社区组织或群众组织等方式组织起来,这样就可以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    )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2.在危机爆发后,如果出现了新闻报道与事实不符,那就只有让它先报了,不用理会它,身正不怕影子斜,过一段时间就会真相大白的。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3.虽然国际恐怖主义时有发生,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长期持续快速发展,社会和谐稳定,我们不用担心国际恐怖分子会流入我国进行恐怖活动。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4.危机决策有其选择与成本的紧密相关性,解决问题的时间越长,可供选择的机会越多,其相应的付出成本与代价也就越低。(    )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5.突发公共事件是否最终演化为公共危机,其关键的影响因素之一是领导者的决策和管理能力。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6.《突发事件应对法》适用于突发事件的预防与应急准备、监测与预警、应急处置与救援、事后恢复与重建等应对活动。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7.参谋咨询系统是构成危机决策机制必不可少的一个部分,构成参谋咨询系统的可以是特定职位的人,也可以是组织机构。(    )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8.对于因采取危机措施的需要而给公民的财产和权利造成损失的,事后不需要任何补偿。(    )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9.建立危机预警机制时,只能设立专门的信息收集节点和网络,这样才能提高信息收集的可靠性,保证信息的全面性和准确度。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0.公共危机管理法治属于非常态法治,它是关于突发公共事件引起的公共紧急情况下如何处理国家权力之间、国家权力与公民权利之间、公民权利之间的各种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和原则的总和。(    )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1.危机预案是公共危机管理过程的第一道防线,目的是为了有效地预防和避免危机事件的发生。(    )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2.我国是全世界自然灾害发生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但由于整治有力,灾害所造成的损失呈逐渐下降趋势。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3.多数事故的直接原因,一般是规章制度和现场管理松弛,监管不到位;间接原因往往是人的不安全行为,机械设备作业环境的不安全状态所造成。(    )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4.公众和媒体是危机沟通的两大重点对象。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5.迅速从紧急情况转到正常情况的能力是危机管理的核心内容。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转载请注明无忧答案网

守望幸福 发表于 2017-5-11 12:42:53

17春刚出来就有作业答案了,回复下载,感谢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川大17春《公共危机管理1657》在线作业12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