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师17春《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在线作业一二答案
福师17春《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在线作业一附件就是答案,需要的可以自己下载,下载相关问题参考帮助中心说明
一、单选题:
1.从动物心理发展为人类意识,起决定作用的是( ) (满分:2)
A. 社会性劳动
B. 直立行走
C. 人脑的形成
D. 语言的产生
2.射电望远镜的发明使用,使人类对宇宙的观察范围扩大到200亿光年以上;人们对物质结构的认识现已深入到夸克水平,这表明 (满分:2)
A. 现代科技将深化和拓展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宇宙观
B. 现代科技证明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系列原理
C. 现代科技革命提出的新问题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进步和发展
D. 现代科学革命表明,哲学与科学有合而为一的趋势
3.、哲学基本问题是指 (满分:2)
A.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B. 运动和物质的关系问题
C. 认识与实践的关系问题
D. 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关系问题
4.荀子说:“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这句话的哲学思想是 (满分:2)
A. 规律是普遍的
B. 规律是事物的必然的联系
C. 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D. 规律是固定不变的
5.意识的本质表现在 (满分:2)
A. 它形式上是主观的,内容是客观的
B. 形式上是客观的,内容是主观的
C. 形式是主观的,内容也是主观的
D. 形式是客观的,内容也是客观的
6.下列现象属于因果关系的是( (满分:2)
A. 昼夜交替
B. 寒来暑往
C. 磨擦生热
D. 电闪雷鸣
7.发现人类社会的物质性的基础是 (满分:2)
A. 把科学的实践观引入哲学
B. 把辩证法与唯物论有机结合起来
C. 把近代自然科学的成果引入哲学
D. 达尔文的进化论
8.人的本质是 (满分:2)
A. 永恒不变的
B. 随着人的主观意志的改变而不断改变的
C. 随着人的社会关系的变化而变化的
D. 随着人的个性的改变而改变的
9.唯心主义运动观的根本错误在于( ) (满分:2)
A. 否认物质是运动的
B. 否认运动是绝对的
C. 否认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
D. 否认运动是物质的运动
10.下列命题中未能表达整体与部分的关系的有 (满分:2)
A. 整体依赖于部分,部分也依赖于整体
B. 优化的整体大于部分之和
C. 整体对部分有支配决定作用,部分以相对独立性反作用于整体
D. 整体相当于各部分的机械相加
11.从历史观上看,人类解放就是( ) (满分:2)
A. 实现绝对自由
B. 不受任何束缚
C. 摆脱规律的制约
D. 摆脱盲目必然性的奴役
12.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意义表现在 (满分:2)
A. 培养青年一代,提高全民族素质
B. 把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传统哲学相结合,使马克思主义哲学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有机部分
C. 为了使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形式上更生动、活泼
D. 有利于中国传统哲学走向世界
13.一些封建迷信的东西以“科学预测学”的形式招摇过市。这属于( ) (满分:2)
A. 内容决定形式的表现
B. 形式对内容有反作用的表现
C. 新内容采用旧形式的表现
D. 旧内容采用新形式的表现
14.划分经济社会形态的根本标准是( ) (满分:2)
A. 生产力和技术发展水平
B. 生产关系的性质
C. 各阶级国家中的地位
D. 上层建筑的性质
15.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 (满分:2)
A. 个人与群众的关系问题
B.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问题
C.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问题
D.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
16.唯物辩证法讲的联系是 (满分:2)
A. 无差别的事物的直接同一
B. .有相对独立性的相互区别的事物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制约
C. 相互区别的事物在外力作用下的合一
D. 不同事物机械性的组合
17.人类与猿类的根本区别是 (满分:2)
A. 生理构造不同
B. 生活习性不同
C. 人类能使用和制造工具
D. 人类能直立行走,猿类则不能
18.下列命题中表述正确的有 (满分:2)
A. 任何哲学都是时代精神的精华
B. 任何“真正的”哲学都是时代精神的精华
C. 任何唯物主义哲学都是时代精神的精华
D. 任何唯心主义哲学都不是时代精神的精华
19.认识的客体是( ) (满分:2)
A. 主体实践和认识的对象
B. 客观存在的一切事物
C. 主体创造出来的对象
D. 外部自然界
20.马克思的共产主义理论产生于资本主义社会,这说明 (满分:2)
A. 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的发展具有不完全同步性
B. 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的发展具有不平衡性
C. 社会意识的发展具有历史继承性
D. 各种社会意识形式之间可以相互作用、相互影响
21.哲学基本的问题是( ) (满分:2)
无忧工作室专业提供远程教育辅导QQ1647861640
A. 物质的运动的关系问题
B.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C. 社会和自然的关系问题
D. 主体和客体的关系
22.唯物主义的发展经历的3个历史形态按历史顺序是 (满分:2)
A.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庸俗唯物主义、机械唯物主义
B.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机械唯物主义
C.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机械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D.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直观唯物主义、自然科学的唯物主义
23.直理和谬误的根本区别是( ) (满分:2)
A. 真理是绝对的,谬误是相对的
B. 真理的有用的,谬误是有害的
C. 真理是客观的,谬误是主观的
D. 真理是对事物的正确反映,谬误是对事物的歪曲反映
24.爱因斯坦相对论证明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物质统一性原理;系统论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世界普遍联系的原理,这表明,现代科学技术革命 (满分:2)
A. 深化和拓展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宇宙观
B. 证实、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系列原理
C. 提出的新问题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
D. 表明科学与哲学有合而为一的趋势
25.科学活动的生命力在于( ) (满分:2)
A. 继承前人的优秀成果
B. 在实践基础上不断创新
C. 经常进行学术交流活动
D. 生产出社会需要的精神产品
26.下列关于必然性和偶然性关系的命题中, 不正确的有 (满分:2)
A. 没有必然性就没有偶然性;没有偶然性也没有必然性
B. 偶然性中包含着必然性
C. 偶然性是必然性的表现形式和必要补充
D. 偶然性和必然性的区分是绝对的
27.唯物史观认为,人类的第一个历史活动是( ) (满分:2)
A. 吃喝穿住
B. 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
C. 人的自觉意识活动
D. 结成社会关系
28.下列命题中未能表达矛盾普遍性的有 (满分:2)
A. 矛盾处处存在
B. 矛盾时时存在
C. 存在于所有事物当中性质完全相同的矛盾
D. 矛盾存在于每一事物的发展过程中
29.黑格尔说,割下来的手就不是真正的人手了。这句话表达的哲学道理是 (满分:2)
A. 承认世界的统一性
B. 承认世界的本原是物质的
C. 否认联系的形而上学观点
D. 承认普遍联系的辩证法观点
30.哲学的党性是指 (满分:2)
A. .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斗争
B. .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斗争
C. 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斗争
D. 马克思主义与反马克思主义的斗争
31.现象的特点有 (满分:2)
A. 不能直接为感官感知
B. 是同类事物中共同的、一般的东西
C. 是相对稳定的
D. 是多变易逝的
32.正确发挥意识能动作用的最基本的前提是( ) (满分:2)
A. 俱全积极性的充分调动
B. 集体智慧的充分发挥
C. 对客观规律的正确反映
D. 对各保守思想的彻底克服
33.下列命题中未能正确反映物质与运动的关系的有 (满分:2)
A. 凡是物质都是运动的, 不运动的物质是没有的
B. 凡是运动都是物质的运动,脱离物质的运动是没有的
C. 物质是运动的主体,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
D. 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
34.物质的根本属性是 (满分:2)
A. 运动
B. 客观实在性
C. 可知性
D. 存在性
35.辩证唯物主义认为,意识是 (满分:2)
A. 从来就有的
B. 上帝创造的
C. 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D. 始终与物质并存的
36.划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根本标准是 (满分:2)
A. 思维与存在何者为第一性,何者为第二性的问题
B. 是否承认事物是运动的
C. .是否承认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D. 是否承认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37.区别量变与质变的根本标志是( ) (满分:2)
A. 事物变化持续时间的长短
B. 事物量的变化是否超出度的范围
C. 事物的质变是否引志的新的质变
D. 事物互变是否顺利和显著
38.恩格斯说:“物质本身纯粹是思想创造物和纯粹的抽象,……物质本身和各种特定的、实存的物质不同,它不是感性存在着的东西。”恩格斯这句话的含义是 (满分:2)
A. 物质不是感性存在的东西
B. 物质是纯粹思维的产物,它实际上并不存在
C. 物质概念作为一范畴,是思维的结果,它不同于具体的物质,但又是各种具体物质共同本质的科学概括
D. 哲学物质概念与实际存在的各种具体物质没有关系
39.下列俗语中表达必然性的有 (满分:2)
A.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B. 因祸得福
C. 塞翁失马, 焉知非福
D. 失败是成功之母
40.划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标准是 (满分:2)
A. .哲学基本问题
B. .哲学基本问题第一方面
C. 哲学基本问题第二方面
D. 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
41.下列命题中,坚持因果关系上的唯物主义观点的有 (满分:2)
A. 因果关系只是人们的心理习惯
B. 因果关系不存在于客观事物本身, 而是人们思维中的因果范畴使事物带上因果联系
C. 因果联系是在人们的主观意向中产生的
D. 因果联系是客观事物固有的、普遍的
42.对于社会制度的性质及其更替的根本原因,应当到( ) (满分:2)
A. 地理环境中去寻找
B. 人口因素中去寻找
C. 社会的政治上层建筑中去寻找
D. 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中去寻找
43.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的关系是( ) (满分:2)
A. 认识中内容和形式的关系
B. 认识中“源”和“流”的关系
C. 感性知识和理性认识的关系
D. 实践和理论的关系
44.社会进步的最高标准是 (满分:2)
A. 道德水平
B. 科技的发展水平
C. 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D. 物质生活水平
45.下列选项中,强调外部条件在事物发展中起重要作用的是( ) (满分:2)
A. 常在河边走,就是不湿鞋
B. 常在河边走,就是不湿鞋
C.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D. 对症下药,量体裁衣
46.庄子说:“方生方死,方死方生;方可方不可,方不可方可。”这个命题表现的哲学思想是 (满分:2)
A. 承认事物是变化的
B. 承认事物的变化是灵活多样的
C. 是否认相对静止的相对主义观点
D. 是辩证法的运动观
三、判断题:
1.从历史上看,暴力革命是社会革命的唯一形式。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2.在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是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3.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4.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是人类认识史上的伟大变革,因为它是哲学发展的顶峰。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转载请注明出处无忧答案网www.ap5u.com
福师《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在线作业二
附件就是答案,需要的可以自己下载,下载相关问题参考帮助中心说明
一、单选题:
1.射电望远镜的发明使用,使人类对宇宙的观察范围扩大到200亿光年以上;人们对物质结构的认识现已深入到夸克水平,这表明 (满分:2)
A. 现代科技将深化和拓展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宇宙观
B. 现代科技证明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系列原理
C. 现代科技革命提出的新问题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进步和发展
D. 现代科学革命表明,哲学与科学有合而为一的趋势
2.下列命题中未能正确反映物质与运动的关系的有 (满分:2)
A. 凡是物质都是运动的, 不运动的物质是没有的
B. 凡是运动都是物质的运动,脱离物质的运动是没有的
C. 物质是运动的主体,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
D. 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
3.黑格尔说,割下来的手就不是真正的人手了。这句话表达的哲学道理是 (满分:2)
A. 承认世界的统一性
B. 承认世界的本原是物质的
C. 否认联系的形而上学观点
D. 承认普遍联系的辩证法观点
4.一个完整的认识过程需要经过两次飞跃,下列选项中属于第二次飞跃的是( ) (满分:2)
A. 深入实际,了解情况
B. .认真思考,形成理论
C. 精心安排,制定计划
D. 执行计划,付诸实践
5.一些封建迷信的东西以“科学预测学”的形式招摇过市。这属于( ) (满分:2)
A. 内容决定形式的表现
B. 形式对内容有反作用的表现
C. 新内容采用旧形式的表现
D. 旧内容采用新形式的表现
6.一切历史的第一个前提 (满分:2)
A. 人的存在
B. 社会的存在
C. 一定的地理环境
D. 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活动
7.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包括( ) (满分:2)
A. 劳动者和劳动工具的物质变换过程
B. 劳动资料与劳动对象两个方面
C. 生产者力和生产关系两个方面
D. 生产关系与生产资料两面二个方面
8.恩格斯说:“物质本身纯粹是思想创造物和纯粹的抽象,……物质本身和各种特定的、实存的物质不同,它不是感性存在着的东西。”恩格斯这句话的含义是 (满分:2)
A. 物质不是感性存在的东西
B. 物质是纯粹思维的产物,它实际上并不存在
C. 物质概念作为一范畴,是思维的结果,它不同于具体的物质,但又是各种具体物质共同本质的科学概括
D. 哲学物质概念与实际存在的各种具体物质没有关系
9.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自然科学条件有 (满分:2)
A. 物理学
B. 化学
C. 天文学
D. 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细胞学说、达尔文进化论
10.下列属于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自然科学条件的有 (满分:2)
A. .细胞学说、达尔文进化论、万有引力定律
B. 达尔文进化论、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爱因斯坦相对论
C. 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细胞学说、达尔文进化论
D. .细胞学说、达尔文进化论、现代系统论
11.列宁的物质定义揭示物质的唯一特性是 (满分:2)
A. 运动
B. 物质可以认识
C. 物质能为感官感知
D. 客观实在性
12.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最基本的观点是 (满分:2)
A. 实践决定认识
B. 认识是个发展过程
C. 认识是相互联系的过程
D. 认识是个周密思考的过程
13.从历史观上看,人类解放就是( ) (满分:2)
A. 实现绝对自由
B. 不受任何束缚
无忧工作室专业提供远程教育辅导QQ1647861640
C. 摆脱规律的制约
D. 摆脱盲目必然性的奴役
14.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的根本区别在于( ) (满分:2)
A. 是否承认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B. 是否承认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C. 是否承认社会发展有规律性
D. 是否承认阶级和阶级斗争
15.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的最突出表现是( ) (满分:2)
A. 社会意识的历史继承性
B. 各种社会意识之间的相互影响
C. 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反作用
D. 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迹化上的滞后性
16.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说 (满分:2)
A. 科学技术本身已成为现代社会生产发展必要的和首要的因素
B. 科学技术已成为现代社会生产力中唯一的因素
C. 科学技术已成为现代社会生产力中独立的因素
D. 科学技术已取代了劳动者在生产力中的主体地位
17.直理和谬误的根本区别是( ) (满分:2)
A. 真理是绝对的,谬误是相对的
B. 真理的有用的,谬误是有害的
C. 真理是客观的,谬误是主观的
D. 真理是对事物的正确反映,谬误是对事物的歪曲反映
18.划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根本标准是 (满分:2)
A. 思维与存在何者为第一性,何者为第二性的问题
B. 是否承认事物是运动的
C. .是否承认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D. 是否承认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19.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的真正传播始自 (满分:2)
A. 十月革命前
B. 清末民初
C. 十月革命后
D. 洋务运动
20.唯心主义运动观的根本错误在于( ) (满分:2)
A. 否认物质是运动的
B. 否认运动是绝对的
C. 否认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
D. 否认运动是物质的运动
21.认识的客体是( ) (满分:2)
A. 主体实践和认识的对象
B. 客观存在的一切事物
C. 主体创造出来的对象
D. 外部自然界
22.唯物史观认为,人类的第一个历史活动是( ) (满分:2)
A. 吃喝穿住
B. 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
C. 人的自觉意识活动
D. 结成社会关系
23.科学活动的生命力在于( ) (满分:2)
A. 继承前人的优秀成果
B. 在实践基础上不断创新
C. 经常进行学术交流活动
D. 生产出社会需要的精神产品
24.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于 (满分:2)
A. . 18世纪末
B. 20世纪初
C. 19世纪末
D. 19世纪40年代中期
25.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的关系是( ) (满分:2)
A. 认识中内容和形式的关系
B. 认识中“源”和“流”的关系
C. 感性知识和理性认识的关系
D. 实践和理论的关系
26.物质的根本属性是 (满分:2)
A. 运动
B. 客观实在性
C. 可知性
D. 存在性
27.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是( ) (满分:2)
A. 质量互变规律
B. 否定之否定规律
C. 对立统一规律
D. 运动与静止的规律
28.下列命题中表述正确的有 (满分:2)
A. 任何哲学都是时代精神的精华
B. 任何“真正的”哲学都是时代精神的精华
C. 任何唯物主义哲学都是时代精神的精华
D. 任何唯心主义哲学都不是时代精神的精华
29.马克思说:“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下列命题中未能表达马克思这句话的含义的有 (满分:2)
A. 意识就是物质
B. 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C. 意识是人脑中特有的物质
D. 意识对物质的反映不会与物质本身完全一致
30.社会进步的最高标准是 (满分:2)
A. 道德水平
B. 科技的发展水平
C. 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D. 物质生活水平
31.下列选项中不符合历史唯物主义交往概念含义的是 (满分:2)
A. 交往属于社会关系
B. 人是交往的主体
C. 交往是以物质交往为基础的全部经济、政治、思想文化交往的总和
D. 交往即产品交换
32.事物运动,发展的源泉就在于( ) (满分:2)
A. 事物之间的联系
B. 事物是普遍运动的
C. 矛盾具有特殊性
D. 事物内部的矛盾性
33.下列选项中,强调外部条件在事物发展中起重要作用的是( ) (满分:2)
A. 常在河边走,就是不湿鞋
B. 常在河边走,就是不湿鞋
C.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D. 对症下药,量体裁衣
34.直接决定着社会主义社会实行“各尽所能,按劳分配”原则的是 (满分:2)
A. 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发展水平
B. 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关系性质
C. 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资料公有制
D. 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方式
35.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 ) (满分:2)
A. 物质性
B. 存在性
C. 可知性
D. 运动性
36.在生产力还不够发达的情况下建立起来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真正巩固,根本上还有赖于 (满分:2)
A. 尽快地促进生产力发展到相应的高度
B. 强有力的无产阶级专政
C. 发挥社会主义政治优势
D. 宣传教育
37.庄子说:“方生方死,方死方生;方可方不可,方不可方可。”这个命题表现的哲学思想是 (满分:2)
A. 承认事物是变化的
B. 承认事物的变化是灵活多样的
C. 是否认相对静止的相对主义观点
D. 是辩证法的运动观
38.一切物质都具有的反应特性是意识产生的 (满分:2)
A. 起点和前提
B. 决定性因素
C. 动力
D. 主导因素
39.在人的依赖性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交往( ) (满分:2)
A. 是在狭小的范围内和孤立的地点上进行的
B. 是在完全自由平等的社会关系中独立进行的
C. 是在森严的社会关系中进行的
D. 是在人与人的普遍联系中进行的
40.对于社会制度的性质及其更替的根本原因,应当到( ) (满分:2)
A. 地理环境中去寻找
B. 人口因素中去寻找
C. 社会的政治上层建筑中去寻找
D. 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中去寻找
41.、哲学基本问题是指 (满分:2)
A.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B. 运动和物质的关系问题
C. 认识与实践的关系问题
D. 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关系问题
42.意识能动作用的突出表现是 (满分:2)
A. 意识活动是个主动创造过程
B. 意识活动使人的行为有目的性、计划性
C. 意识活动使人类能通过实践改造客观世界
D. 意识能影响人的生理活动
43.在生活和工作中,凡事要掌握分寸,适可而止,防止“过”和“不及”。这在哲学上符合( ) (满分:2)
A. 内因和外因关系的原理
B. 度是质和量的统一的原理
C. 理论和实践相统一的原理
D. 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的原理
44.人们常说“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这保话体现的最主要的辩证法原理( ) (满分:2)
A. 世界永恒发展的原理
B. 事物普遍联系的原理
C. 否定之否定规律
D. 质量互变规律
45.唯物辩证法认为 (满分:2)
A. 只有内因推动事物发展
B. 只有外因推动事物发展
C. 内外因相结合推动事物发展
D. 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据,外因是事物发展的条件
46.下列关于必然性和偶然性关系的命题中, 不正确的有 (满分:2)
A. 没有必然性就没有偶然性;没有偶然性也没有必然性
B. 偶然性中包含着必然性
C. 偶然性是必然性的表现形式和必要补充
D. 偶然性和必然性的区分是绝对的
三、判断题:
1.社会进步的根本动力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2.实践对认识的检验是一个变化的动态的过程。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3.交往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最基本的交往形式有两种,它们是和平交往和战争交往。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4.在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是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转载请注明出处无忧答案网www.ap5u.com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