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春北交《铁路运输自动化》在线作业一二答案
17春北交《铁路运输自动化》在线作业一一、单选题:
1.管理系统中,普遍使用了决策模型,它们主要用于解决( )问题。 (满分:2)
A. 半结构化
B. 非结构化
C. 结构化
D. 非常规
2.加强输送能力的技术组织措施在于( ) (满分:2)
A. 改善机车车辆的运用
B. 增加机车车辆的数量
C. 提高机车车辆的质量
D. 加强机车车辆的跟踪
3.当列车制动时,列车受到( ) (满分:2)
A. 牵引力
B. 制动力和牵引力
C. 制动力和阻力
D. 阻力
4.编组站排队服务系统的组成包括到解子系统、编组子系统和( ) (满分:2)
A. 取送子系统
B. 检车子系统
C. 出发子系统
D. 通过子系统
5.越区切换,是当信号的强度或质量下降到由系统规定的一定参数以下,此时移动台被切换到信号强度较强的相邻小区。这种切换一般是( )。 (满分:2)
A. 由上级实体发起
B. 由移动台发起
C. 由上级实体和移动台共同发起
D. 以上都不是
6.编组站出发场到发线的固定使用办法的一般原则是( ) (满分:2)
A. 按衔接方向分区固定、区内固定使用
B. 按衔接方向分区固定、区内灵活使用
C. 按车流方向分区固定、区内固定使用
D. 按车流方向分区固定、区内灵活使用
7.一般情况下,通过能力( ) (满分:2)
A. 大于输送能力
B. 小于输送能力
C. 大于或等于输送能力
D. 小于或等于输送能力
8.1958年我国开始跨入( )时代。 (满分:2)
A. 蒸汽机车
B. 内燃机车
C. 电力机车
D. 动车组
9.机车交路按机车所担当的牵引区段不同,可以分为短交路和( ) (满分:2)
A. 中交路
B. 长交路
C. 特长交路
D. 特殊交路
10.车站通过能力主要取决于( ) (满分:2)
A. 到发线数量
B. 正线数目
C. 到发线长度
D. 正线长度
11.CDMA移动通信系统中的切换属于( )。 (满分:2)
A. 硬切换
B. 软切换
C. 同步切换
D. 异步切换
12.传感器的下列指标全部属于静态特性的是( )。 (满分:2)
A. 线性度、灵敏度、阻尼系数
B. 幅频特性、相频特性、稳态误差
C. 迟滞、重复性、漂移
D. 精度、时间常数、重复性
13.如将变面积型电容式传感器接成差动形式,其灵敏度将( )。 (满分:2)
A. 保持不变
B. 增大为原来的一倍
C. 减小一倍
D. 增大为原来的两倍
14.机车功率( ) (满分:2)
A. 与速度成正比关系
B. 与速度成反比关系
C. 与阻力成正比关系
D. 恒定
15.机车由各个乘务组轮流值乘为( ) (满分:2)
A. 包乘制
B. 轮乘制
C. 随乘制
D. 折返制
二、多选题:
1.客运站各种客运服务设施的能力一般包括( ) (满分:4)
A. 设计能力
B. 现有能力
C. 需要能力
D. 最大能力
E. 限制能力
2.下列属于铁路活动设备的有( ) (满分:4)
A. 信号
B. 车辆
C. 机车
D. 燃料
E. 电力
3.下列不能减少空费系数的是( ) (满分:4)
A. 客运行车量增大
B. 通过旅客列车次数增多
C. 站折列车比重增大
D. 通过的长途旅客列车增多
E. 衔接区段通过能力较大
4.下列不属于尽头式客运站优点的是( ) (满分:4)
A. 通过能力较大
B. 到发线使用灵活
C. 与城市道路交叉少
D. 便于行包、邮件搬运
E. 站坪短、占地少
5.集装箱场按业务性质的不同,可分为( ) (满分:4)
A. 路网集装箱场
B. 区域集装箱场
C. 地区集装箱场
D. 中转集装箱场
E. 混合集装箱场
6.编组站调车场、编发场的容车能力过小会导致( ) (满分:4)
A. 造成调车线浪费
B. 产生重复作业
C. 调车线利用率不高
D. 降低驼峰解体能力
E. 经常借线
7.下列不能提高区间通过能力的措施有( ) (满分:4)
A. 增大区间线路曲线半径
B. 线路坡度增大
C. 使用大型机械进行线路整修
D. 增加区间内正线数目
E. 区间长度增长
8.下列哪些措施能减少技术作业停站时间对区间通过能力的影响( ) (满分:4)
A. 将技术作业停车站设在一个运行时分最小的区间所相邻的车站
B. 采用移动周期法
C. 规定最小的列车技术作业停站时间标准
D. 将允许同时接车的车站规定为技术作业停车站
E. 将上下行列车的技术作业停站分别规定在两个车站上
9.决定铁路区段通过能力的固定技术设备有( ) (满分:4)
A. 区间
B. 车站
C. 机务段设备
D. 整备设备
E. 供电设备
10.车站货运设备包括( ) (满分:4)
A. 仓库
B. 集装箱场
C. 货物站台
D. 装卸线
E. 装卸机械
三、判断题:
1.移动通信系统一般由移动台、基站、移动业务交换中心等组成。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2.从小站通过卫星到主站方向的信道称为入向信道。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3.移动体之间通信联系的传输手段只能依靠无线电通信。因此,无线通信是移动通信的基础。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4.测试装置的指示值与被测量的真值的差值,称为相对误差。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5.电阻传感器和电容传感器都可以用于湿度的测量。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6.国际重载运输会议把各种不同形式的重载列车重量标准规定为至少应当达到3000t。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7.自动化技术包括了过程控制自动化和目标控制自动化两个方面。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8.专家系统具有以下三个特点:(1)启发性。(2)透明性。(3)灵活性。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9.静止卫星的轨道必然处于赤道平面上。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0.旅客运输主要服务对象是旅客,以及行李、包裹和邮件。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1.区段站站坪线路的位置应设在直线上。如条件特殊困难,有充分依据时,可设在半径不小于700m的曲线上。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2.车站两端咽喉区道岔很多,每副道岔被利用的程度不同,将其被占用时间最少的道岔称为咽喉道岔。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3.对于一定功率的机车来说,牵引质量和速度成正比关系。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4.压磁式传感器和磁阻式传感器都属于磁敏传感器。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5.静止轨道的倾角是零度。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北交《铁路运输自动化》在线作业二
一、单选题:
1.我国铁路机车运用的基本技术政策和发展趋势是( ) (满分:2)
A. 长交路包乘制
B. 短交路包乘制
C. 长交路轮乘制
D. 短交路轮乘制
2.不同时到达间隔时间的作业是发生在( ) (满分:2)
A. 同一个车站上
B. 同一区间的两端车站上
C. 同一个区段上
D. 同一区段的两端车站上
3.铁路运输能力包括通过能力和( ) (满分:2)
A. 运送能力
B. 输送能力
C. 改编能力
D. 生产能力
4.在机车维修制度方面,为了提高专业化水平和设备利用率,还可以实行( ) (满分:2)
A. 计划修
B. 弹性计划修
C. 诊断状态修
D. 专业化集中修
5.机车交路不应受局界、省界的限制,但不宜超过( ) (满分:2)
A. 一个乘务区段
B. 两个乘务区段
C. 三个乘务区段
D. 不受乘务区段限制
6.同时增加列车重量和行车量的措施主要是( ) (满分:2)
A. 实行多机牵引
B. 采用内燃和电力牵引
C. 开行组合列车
D. 采用补机推送
7.列车不停车通过区间两端车站时所需的运行时分称为( ) (满分:2)
A. 起通运行时分
B. 通停运行时分
C. 起停运行时分
D. 区间纯运行时分
8.平行运行图可以提供最大的通过能力,但在客货共线的铁路上一般并不采用,而普遍采用的是( ) (满分:2)
A. 平行运行图
B. 非平行运行图
C. 连发运行图
D. 追踪运行图
9.在各类编组站布置图型中改编能力最低的是( ) (满分:2)
A. 单向横列式一级三场
B. 单向二级四场混合式
C. 单向二级三场混合式
D. 单向纵列式三级三场
10.随着旅客列车数量的增加,编组站上咽喉道岔组空费时间的变化趋势是( ) (满分:2)
A. 增大
B. 微减少
C. 减少
D. 增大或减少
11.铁路单项技术设备通过能力的计算方法有利用率计算法和( ) (满分:2)
A. 图解法
B. 分析法
C. 直接计算法
D. 间接计算法
12.电气化铁路供电设备工作的主要特点是( ) (满分:2)
A. 负荷的均衡
B. 负荷的不均衡
C. 电压稳定
D. 电压不稳定
13.相对来讲,驼峰解体车列时大车组越多,“天窗”数就( ) (满分:2)
A. 越多
B. 不变
C. 越少
D. 越多或越少
14.当铁路区段上下行车流接近平衡,但因上下行列车牵引重量相差悬殊,因而造成上下行方向列车数有显著差别时,行车量大的方向称为( ) (满分:2)
A. 重车方向
B. 空车方向
C. 反方向
D. 优势方向
15.我国目前电气化铁路普遍采用的供电方式是( ) (满分:2)
A. 单边供电
B. 双边供电
C. 多边供电
D. 联合供电
二、多选题:
1.编组站调车场、编发场的容车能力过大会导致( ) (满分:4)
A. 经常借线
B. 产生重复作业
C. 降低驼峰解体能力
D. 调车线利用率不高
E. 造成调车线浪费
2.下列一般会影响驼峰解体能力的是( ) (满分:4)
A. 客车妨碍
B. 反接妨碍
C. 挂机妨碍
D. 机车妨碍
3.DMA系统中的功率控制,从功率控制方法角度,可分为( )。 (满分:4)
A. 开环功率控制
B. 闭环功率控制
C. 前向功率控制和闭环功率控制
D. 前向功率控制和反向功率控制
4.下列哪几项是提高货物列车重量的效果( ) (满分:4)
A. 增加以吨数计的铁路通过能力
B. 降低运输成本
C. 减少机车使用台数和能源消耗
D. 缩短区间长度
E. 减少了开行的货物列车数
5.编组站能力加强有几种特殊途径,分别是设置辅助车场、设置箭翎线和( ) (满分:4)
A. 开行重载列车
B. 实现编组站综合自动化
C. 开行超轴列车
D. 开行超限列车
6.下列不会减少列车待发时间的是( ) (满分:4)
A. 货物列车行车量大
B. 旅客列车密集出发期间
C. 固定运行线种类增多
D. 备用运行线的比率小
7.可以采用非接触方式测量的传感器是:( )。 (满分:4)
A. 霍尔传感器
B. 光电传感器
C. 热电偶
D. 涡流传感器
8.可以用涡流式传感器进行测量的是( ) (满分:4)
A. 位移
B. 材质鉴别
C. 探伤
D. 非金属材料
9.单线铁路横列式区段站的货场设在站房同侧左端的优点是( ) (满分:4)
A. 没有交叉干扰
B. 有利于货主搬运货物
C. 有利于车站集中统一管理
D. 有利于均衡车站两端咽喉负荷
E. 有利于车站的发展
10.电气化铁路的供电方式包括( ) (满分:4)
A. 单相供电
B. 三相供电
C. 单边供电
D. 双边供电
E. 多边供电
三、判断题:
1.选择加强通过能力方案所依据的一系列技术经济指标按其性质可分为实物指数、运营指标和价值指标。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2.道岔是线路连接设备的一种,用来使列车/车辆从一股道转入另一股道。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3.所谓移动通信,是指通信双方或至少有一方处于运动中进行信息交换的通信方式。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4.提高运行速度可以通过三个方面来达到,即:提高机车牵引工况下的速度、提高最大容许速度和降低基本阻力。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5.列车运行附加阻力与基本阻力没有区别,它们在列车运行中总是存在,并且都是阻止列车运行的力。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6.管理信息系统发展的三个阶段:电子数据处理系统、管理信息系统、决策支持系统。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7.线性度是传感器的静态特性之一。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8.地铁的电话子系统由公务电话通信系统和专用电话通信系统组成。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9.地铁整体道床普遍采用弹性分开式扣件,这种扣件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整体道床弹性不足的缺陷。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0.线路平面夹直线长度是指YZ1到ZY2之间的直线段距离。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1.电涡流式传感器可以进行无接触测量和探伤。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2.凡是平面处于曲线的坡段,均应进行最大坡度折减。折减时涉及的范围是直缓点到缓直点之间的地段,涉及的列车长度是远期货物列车长度。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3.线路纵断面设计时,在需要用足最大坡度(包括限制坡度与加力牵引坡度)的地段,所有隧道地段均需将最大坡度值减缓,折减范围是隧道长度本身加上坡进洞前半个列车长度,并进整为50m的倍数。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4.铁路新线设计中,线路纵断面设计应处处保证设计坡度小于或等于重车方向的限制坡度值。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5.线路平面设计中,只有小半径曲线才需设置缓和曲线。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