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work 发表于 2017-5-9 20:03:47

北语17春《古代汉语》(一)作业1234答案满分

17春《古代汉语》(一)作业1

一、单选题:
1.古人以什么纪年?(    )。          (满分:5)
    A. 公元
    B. 干支
    C. 结绳
    D. 不确定
2.关于《左传》作者比较可信的说法是什么?          (满分:5)
    A. 左丘明
    B. 刘向
    C. 杜预
3.下面各句,有与“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中“王”的用法一样的词的句子是(    )。          (满分:5)
    A. 春风又绿江南岸
    B. 今媪尊长安君之位
    C. 吾见申叔,夫子所谓生死而肉骨也
    D. 是故明君贵五谷而贱金玉
4.“夫唯善,故能举其类”句首的“夫”是指(    )。          (满分:5)
    A. 夫人
    B. 夫子
    C. 老夫
    D. 句首语气词,无实际意义
5.“劳师以袭远”中的“劳”属于 (    )。          (满分:5)
    A. 使动用法
    B. 被动用法
    C. 宾语前置
    D. 名词作状语
三、判断题:
1.《晋灵公不君》中“君”的意思是君子。          (满分:5)
    A. 错误
    B. 正确
2.“五侯九伯,女实征之”中的“女”是女儿的意思          (满分:5)
    A. 错误
    B. 正确
3.“宫之奇谏假道”中的“谏”是指用言辞纠正尊长的错误。          (满分:5)
    A. 错误
    B. 正确
4.食舍肉的“舍”后来写作“涻”。          (满分:5)
    A. 错误
    B. 正确
5.“王齐国,子万民”中的“王”和“子”都是名词的意动用法。          (满分:5)
    A. 错误
    B. 正确
6.“惟其有之,是以似之。”的正确翻译是:“正因为具有美德,推举的人才能和他相似。”          (满分:5)
    A. 错误
    B. 正确
7.兵车一乘有甲士三人,步卒七十二人。          (满分:5)
    A. 错误
    B. 正确
8.“齐王使使者问赵威后”中的两个使字,前一个是动词,后一个是名词。          (满分:5)
    A. 错误
    B. 正确
9.“而兵由此起”句中的“兵”当“战争”讲。          (满分:5)
    A. 错误
    B. 正确
10.“故中御而从齐侯”的正确翻译是:因此他派中御驾车追赶齐侯。          (满分:5)
    A. 错误
    B. 正确
11.“人谁无过,过而能改”中的两个“过”字词性是一样的,都表示犯了错误。          (满分:5)
    A. 错误
    B. 正确
12.郑伯克段于鄢的“克”是“战胜”的意思。          (满分:5)
    A. 错误
    B. 正确
13.尔贡包茅不入,王祭不共的“共”同“供”。          (满分:5)
    A. 错误
    B. 正确
14.“我闻忠善以损怨”中“损怨”的意思是减少怨恨。          (满分:5)
    A. 错误
    B. 正确
15.齐桓公不是春秋五霸之一,只是齐国的一任皇帝。          (满分:5)
    A. 错误
    B. 正确

17春《古代汉语》(一)作业2

一、单选题:
1.“封书谢孟尝君曰”句中“书”的意思是(    )。          (满分:4)
    A. 写字
    B. 信
    C. 尚书的专称
    D. 书写
2.下列工具书中,最适合初学古汉语者掌握古书中常用字的常用义的一本是(    )。          (满分:4)
    A. 词诠
    B. 经传释词
    C. 说文解字
    D. 古汉语常用字字典
3.“六书”中的“本无其字,依声托事 ”指的是下面那种构字方法          (满分:4)
    A. 象形
    B. 指事
    C. 转注
    D. 假借
4.“及庄公即位”的“即”正确的理解是          (满分:4)
    A. 登上君主的位置
    B. 在酒席座上
    C. 靠近自己的位置
    D. 走向自己的位置
5.“左右皆恶之”中对“恶”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满分:4)
    A. 厌恶
    B. 可恶
    C. 恶疾
    D. 恶心
6.“耻,辱”这对同义词之间的差别在于(    )。          (满分:4)
    A. 侧重的方面不同
    B. 感情色彩不同
    C. 语法功能不同
    D. 性状情态不同
7.彼秦者,弃礼仪而上首功之国也。此句中的通假字是。          (满分:4)
    A. 弃
    B. 仪
    C. 首
    D. 上
8.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的分水岭是(    )。          (满分:4)
    A. 明清小说
    B. 五四运动
    C. 鸦片战争
9.“王齐国,子万民”中的“子”属于(    )。          (满分:4)
    A. 动词
    B. 动词使动用法
    C. 名词
    D. 名词意动用法
10.“不知夫公子王孙”中的“公子”最早指(    )。          (满分:4)
    A. 官宦人家的小儿子
    B. 诸侯的儿子
    C. 有钱人家的儿子
    D. 泛指成年人
11.《说文解字》的作者是(    )。          (满分:4)
    A. 梅膺祚
    B. 许慎
    C. 陈彭年
    D. 丘雍
12.“日食饮得无衰乎”中的“衰”指的是          (满分:4)
    A. 衰老
    B. 衰败
    C. 减少
    D. 衰落
13.“父母闻之,清宫道中”的“宫”在古代是房屋的统称,今专指“宫殿”,这种变化属于(    )。          (满分:4)
    A. 词义范围的扩大
    B. 词义范围的转移
    C. 词义范围的缩小
    D. 词义的轻重程度不同
14.下列句子,没有通假字的是(    )。          (满分:4)
    A. 天下肴乱,高皇帝与诸公并肩而起,非有侧室之势以豫席之也
    B. 民者,在上所牧之。趋利如水走下,四方亡择也
    C. 七月食瓜,八月断壶
    D. 食桃而甘,不尽,以其半啖君
15.“左右以君贱之也,食以草具”中的“草具”指的是(    )。          (满分:4)
    A. 一种用草编织的东西
    B. 能够食用的植物
    C. 草垫子
    D. 粗劣的食物
16.“愿寄食门下”的“寄食”可以理解成(    )。          (满分:4)
    A. 拿着自己家的食物去别人家吃
    B. 依靠别人吃饭
    C. 借住在别人家里
    D. 让别人家门口讨饭
17.“将以为楚国妖祥乎”中的“将”表示的意思是          (满分:4)
    A. 将来
    B. 还是
    C. 将要
    D. 没实际意义
18.《论语》“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其中“说”字应当解释为“悦”,二者的关系是(    )。          (满分:4)
    A. 通假
    B. 古今
    C. 异体
    D. 繁简
19.“其身正,不令而行”句中“令”的意思是(    )。          (满分:4)
    A. 时令
    B. 发出命令
    C. 县令
    D. 敬词
20.“君王为人不忍。汝入以剑舞,因击沛公,杀之”,句中“忍”的意思是(    )。          (满分:4)
    A. 忍耐
    B. 狠心
    C. 忍心
21.“宣王谢曰:寡人有罪国家”句中“谢”的意思是(    )。          (满分:4)
    A. 道歉
    B. 告诉
    C. 对别人表示感激
    D. 凋谢
22.修订版《辞源》所收的词条,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满分:4)
    A. 偏重百科方面
    B. 以古汉语语词为主,兼收百科,着重考察语词的起源
    C. 绝对是古汉语语词
23.“采”的本义有用手摘取的意思,下列句子中,用其本义的是(    )。          (满分:4)
    A. 采上古帝位号,号曰“皇帝
    B. 文采千匹
    C.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D. 张灯结彩
24.孟尝君曰:“客何好?”中的“客何好”的意思是(    )。          (满分:4)
    A. 你还好吗
    B. 他爱好什么
    C. 客人们都好吗
    D. 客人们有什么爱好吗
25.中国古代收集汉字最多的字典是(    )。          (满分:4)
    A. 《汉语大字典》
    B. 《中华大字典》
    C. 《康熙字典》
    D. 《新华字典》

17春《古代汉语》(一)作业3

一、单选题:
1.“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句中“喻”的意思是(    )。          (满分:5)
    A. 比喻
    B. 说明
    C. 明白
    D. 比方
2.“力不足者,中道而废”句中“废”可以理解为(    )。          (满分:5)
    A. 废除
    B. 停止
    C. 废物
    D. 废弃
3.下列各组汉字全是指事字的一组是(    )。          (满分:5)
    A. 本末刀斗
    B. 令瓜田下
    C. 刃亦寸朱
    D. 长门上斤
4.下列各句,没有古字的是(    )。          (满分:5)
    A. 星队木鸣,国人皆恐
    B.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C. 女罪之不恤,而又何请焉
    D. 亡不越境,反不讨,非子而难
5.“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句中“舍”的意思是(    )。          (满分:5)
    A. 房屋
    B. 茅舍
    C. 止
    D. 弃
6.“吾日三省吾身”中的“省”表示的意思是          (满分:5)
    A. 省悟
    B. 警觉
    C. 检查
    D. 对比
7.“夫三子者之言何如”句中“夫”的意思是(    )。          (满分:5)
    A. 指示代词
    B. 疑问代词
    C. 人称代词
    D. 语气词
8.下列叙述句中,属双宾语句的是(    )。          (满分:5)
    A. 冬,晋文公卒
    B. 晋侯秦伯围郑
    C. 初,郑武公娶于申
    D. 公赐之食。
9.下列句子,不属于判断句的一句是(    )。          (满分:5)
    A. 是社稷之臣也
    B. 楚左君项伯者,项羽季父也
    C.(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
    D. 千金,重币也
10.《说文》四大家中对字义的来源有细致分析的是(    )。          (满分:5)
    A. 段玉裁
    B. 朱骏声
    C. 桂馥
    D. 王筠
11.“天时坠兮威灵怒”,课文释“坠”为“怼”(恨),这二字之间的关系是(    )。          (满分:5)
    A. 通假
    B. 古今字
    C. 异体
    D. 繁简
12.判断句是根据谓语的性质给句子分类得出的一种句型,古代汉语判断句在谓语后面一般用来帮助判断的语气是          (满分:5)
    A. 者
    B. 也
    C. 矣
    D. 耶
13.下列各组字中,不属于古今关系的是(    )。          (满分:5)
    A. 故和固
    B. 然和燃
    C. 辟和譬
    D. 坐和座
14.“民贵君轻”这一主张是以下哪位历史人物提出来的          (满分:5)
    A. 孔子
    B. 庄子
    C. 孟子
    D. 韩非子
15.“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中的“见”可以解释为          (满分:5)
    A. 看见
    B. 见解
    C. 见识
    D. 出现
16.从政治思想体系来说,孟子属于          (满分:5)
    A. 墨家
    B. 儒家
    C. 道家
    D. 纵横家
17.下列句子中的“信”字,可以用作副词,表示真的,的确义项的是          (满分:5)
    A.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B. 信能行此五者,则邻国之民仰之若父母矣
    C. 人谓子产不仁,吾不信也
18.下列各组汉字,全为指事字的一组是(    )。          (满分:5)
    A. 止又寸中
    B. 上下甘朱
    C. 日末一果
    D. 瓜肉亦忍
19.下列各组字中,不具备转注关系的是(    )。          (满分:5)
    A. 舟和船
    B. 呻和吟
    C. 咽和喝
    D. 手和拳
20.“以事为名,取譬相成”是许慎给(    )所下的含义。          (满分:5)
    A. 会意
    B. 形声
    C. 假借
    D. 转注

17春《古代汉语》(一)作业4

一、单选题:
1.下列句子中,有名词用作意动的一组是(    )。          (满分:5)
    A. 贫生于不足,不足生于不农
    B. 范宣公为政,诸侯之币重,郑人病之
    C. 故务农于农桑,薄赋敛,广畜积,以实仓廪
    D. 君人者隆礼尊贤而王
2.《论语》是孔子门人及其再传弟子集成的,是一部家学派的经典著作。          (满分:5)
    A. 儒
    B. 道
    C. 法
3.今君有一窟,未得高枕而卧也。此句中活用的词是哪个?          (满分:5)
    A. 高
    B. 枕
    C. 卧
4.“溺死者千有余人,军惊而坏都舍。”中的“舍”的意思是          (满分:5)
    A. 房屋
    B. 放弃
    C. 舍得
    D. 舍命
5.“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中的“报”所表示的意思是          (满分:5)
    A. 报复
    B. 报答
    C. 报告
    D. 上报
三、判断题:转载请注明无忧答案网(www.ap5u.com)
1.“进”与“入”在古代不是同义词,“进”的反面是“退”,“入”的反面是“出”。          (满分:5)
    A. 错误
    B. 正确
2.“不”“毋”“未”“莫”四个否定词的否定句中,如果宾语是代词,宾语一般前置,如“不吾知也。”          (满分:5)
    A. 错误
    B. 正确
3.“者”字词组可以译成现代汉语的“……的”,因此,古代汉语的“者”等于现代汉语的“的”。          (满分:5)
    A. 错误
    B. 正确
4.“夫人之,我可以不夫人之乎?”中的两个“夫人”都是名词用作状语          (满分:5)
    A. 错误
    B. 正确
5.古代的“谁”指人,“孰”则兼指物。“孰”用于选择问,“谁”不用于选择问。          (满分:5)
    A. 错误
    B. 正确
6.秦汉以前,判断句一般不用“是”。          (满分:5)
    A. 错误
    B. 正确
7.“所”字通常用在及物动词的前面和动词组成一个名词性的词组,表示“所……的人”“所……的事物”。          (满分:5)
    A. 错误
    B. 正确
8.上不臣于王。句中没有活用的用法。          (满分:5)
    A. 错误
    B. 正确
9.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该句中的“颁”通“斑”。          (满分:5)
    A. 错误
    B. 正确
10.今又内围邯郸而不去的“去”是使动用法。          (满分:5)
    A. 错误
    B. 正确
11.“喻”和“谕”古代无分别,直到汉代还互相混用。          (满分:5)
    A. 错误
    B. 正确
12.“决”的意项有“判定,决定”。          (满分:5)
    A. 错误
    B. 正确
13.“治亦进,乱亦进”句中“进”的意思是献纳。          (满分:5)
    A. 错误
    B. 正确
14.何以至今不业也?句中的“业”是名词活用为动词。          (满分:5)
    A. 错误
    B. 正确
15.“纵江东父老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中的“王”是名词的使动用法。          (满分:5)
    A. 错误
    B. 正确

南国野狼0 发表于 2017-5-17 19:13:23

竟然都是满分答案。。太给力了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北语17春《古代汉语》(一)作业1234答案满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