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交17春《劳动经济学》在线作业一二答案
北交17春《劳动经济学》在线作业一一、单选题:
1.总供给是指一国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最终产品与服务的价值总和,所以总供给等于( )。 (满分:2)
A. 一国在一定时期内的消费总额
B. 一国在一定时期内的储蓄总额
C. 一国在一定时期内消费减去储蓄的余额
D. 一国在一定时期内消费加上储蓄的总和
2.根据人力资本预期投资净现值计算公式,下列因素中影响净现值的是( )。 (满分:2)
A. 投资的方式
B. 投资的期限
C. 投资的客体
D. 投资的主体
3.由于经营者要求增加利润而导致物价水平的上涨,这称为( )。 (满分:2)
A. 工资推动的通货膨胀
B. 利润推动的通货膨胀
C. 需求拉上型通货膨胀
D. 结构性通货膨胀
4.绝大多数经济学家认为,充分就业的数量标准是( )。 (满分:2)
A. 失业率控制在0-1%之间
B. 失业率控制在1-3%之间
C. 失业率控制在3-5%之间
D. 失业率控制在5-8%之间
5.其他条件不变,劳动力供给增加时,均衡工资率会( )。 (满分:2)
A. 上升
B. 不确定
C. 不变
D. 下降
6.下列属于劳动关系范畴的是( )。 (满分:2)
A.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的关系
B. 农户在市场上出售自己的产品与消费者之间的关系
C. 作家与出版社因图书出版而产生的关系
D. 信息咨询公司的咨询员与各类客户之间的关系
7.根据国务院1995年通过的《关于修改的决定》,我国职工每周工作的制度时间是( )。 (满分:2)
A. 35小时
B. 38小时
C. 40小时
D. 48小时
8.在劳动力市场动态均衡模型中,“蛛网不稳定条件”是指( )。 (满分:2)
A. 劳动力供给弹性小于劳动力需求弹性
B. 劳动力供给弹性大于劳动力需求弹性
C. 劳动力供给弹性等于劳动力需求弹性
D. 劳动力供给弹性等于边际替代率
9.最为传统的工资形式是( )。 (满分:2)
A. 计件工资
B. 计时工资
C. 效益工资
D. 货币工资
10.在市场经济中,劳动力供给的决策主体是( )。 (满分:2)
A. 劳动者家庭或个人
B. 政府或公共部门
C. 行业工会
D. 企业或雇主
11.影响实际工资的两个因素是( )。 (满分:2)
A. 货币工资和价格指数
B. 时间和价格指数
C. 货币工资和时间
D. 货币工资和某商品的价格
12.内部劳动力市场上劳动力流动的前提条件是( )。 (满分:2)
A. 企业对雇员有所有权
B. 企业对雇员有支配权
C. 雇员对企业有所有权
D. 雇员对企业有支配权
13.下列不属于季节性失业特点的是( )。 (满分:2)
A. 行业性
B. 阶段性
C. 规律性
D. 地理区域性
14.个人劳动力供给曲线与其他供给曲线存在明显区别,即“向后弯曲”。造成这种结果的主要原因是( )。 (满分:2)
A. 收入效应大于替代效应
B. 收入效应小于替代效应
C. 总互补关系
D. 总替代关系
15.弱化地区工资差别最有力的杠杆是( )。 (满分:2)
A. 商品贸易
B. 资本流动
C. 劳动力的流动
D. 政府调控
16.从总供给角度来分析通货膨胀成因的通货膨胀类型是( )。 (满分:2)
A. 需求拉上型通货膨胀
B. 成本推进型通货膨胀
C. 结构性通货膨胀
D. 收缩型通货膨胀
17.垄断企业的劳动边际产品收益曲线,位于竞争企业的劳动边际产品曲线的( )。 (满分:2)
A. 右下方
B. 右上方
C. 左下方
D. 左上方
18.相对于人类社会的无限需要而言,客观上存在着制约满足人类需要的力量。经济学将此种力量定义为( )。 (满分:2)
A. 需求弹性
B. 资源的稀缺性
C. 机会成本
D. 边际生产力
19.在其他条件不变时,下列关于劳动力需求正确的说法是( )。 (满分:2)
A. 劳动力需求随工资率提高而减少
B. 劳动力需求随工资率提高而增加
C. 无论工资率如何变化,劳动力需求始终减少
D. 无论工资率如何变化,劳动力需求始终增加
20.一般而言,受过特殊培训的雇员的辞职率会比受过一般培训的雇员的辞职率要低,原因是( )。 (满分:2)
A. 前者承担了全部培训成本
B. 前者承担了部分培训成本,且其培训价值更易得到本组织肯定
C. 前者更不具有流动性
D. 前者在其他组织更易得到价值肯定
二、多选题:
1.一般来说,影响劳动力参与率的因素有( )。 (满分:4)
A. 教育年限
B. 教育成本
C. 人口总量
D. 保险与保障制度的完善程度
2.变形后的菲利普斯曲线所反映的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之间的关系有( )。 (满分:4)
A. 失业率高,工资与价格水平较低,通货膨胀率低
B. 失业率高,工资与价格水平较高,通货膨胀率低
C. 失业率低,工资与价格水平较低,通货膨胀率高
D. 失业率低,工资与价格水平较高,通货膨胀率高
3.当劳动力市场实现均衡时,劳动力资源也达到了最有效率的分配,这意味着( )。 (满分:4)
A. 社会产出取得最高水平
B. 所有企业、行业的边际产品价值相等
C. 所有企业、行业的工资率相等
D. 社会资本得到了最充分的利用
4.与企业外部劳动力市场相比,企业内部劳动力市场的特征有( )。 (满分:4)
A. 内部劳动力市场只限定在企业内部
B. 劳动力市场不存在从属关系,选择双方都是平等的
C. 内部劳动力市场形成的基础是企业和雇员持续的劳动关系
D. 通过市场竞争实现就业和工资的决定
5.下列当事人之间属于劳动关系的有( )。 (满分:4)
A. 作家与出版社
B. 教师与学校
C. 消费者和商店
D. 学生和学校
6.在下列劳动报酬的支付方式中,属于福利的有( )。 (满分:4)
A. 带薪休假
B. 免费工作餐
C. 失业保险
D. 免费或优惠服务
7.在劳动力市场中,卖方垄断的范围和影响程度主要取决于( )。 (满分:4)
A. 工人的组织程度
B. 工会的组织规模
C. 工会的财政状况
D. 以往惯例
8.在集体谈判决定工资模型中,确定双方坚持点的主要因素有( )。 (满分:4)
A. 劳动力市场的劳动力供求状况
B. 经济的景气程度
C. 企业货币工资的支付能力
D. 其他工会组织的集体谈判结果的影响效应
9.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关系的特征主要有( )。 (满分:4)
A. 劳动是劳动关系的基础,也是劳动关系的实质与内容
B. 劳动关系具有人身关系属性和财产关系属性相兼有的特点
C. 劳动关系具有平等性
D. 劳动关系具有隶属性
10.生产要素价格变动对劳动力需求的影响表现为( )。 (满分:4)
A. 收入效应
B. 替代效应
C. 规模效应
D. 自然失业
三、判断题:
1.在我国改革和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失业是难免的,也是必要的。( )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2.工资等级制度是其他工资制度的基础,在工资分配中居主导地位。( )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3.在短期内,其他生产要素是不变的,唯一可变的生产要素是劳动力。( )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4.集体谈判工资理论认为,工资的决定取决于劳资双方在工资谈判中交涉力量抗衡的结果。( )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5.一般地,替代效应对劳动力供给具有负向影响,收入效应对劳动力供给具有正向影响。( )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6.影响劳动力流动最主要的原因是非经济因素,政府要干预为主,市场调节为辅。( )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7.劳动力需求曲线不变,劳动力供给曲线左移,对均衡工资率和均衡就业量的影响是增加和减少。( )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8.充分就业就能消除失业。( )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9.基本工资是按照时间或产量计算的实际工作时间得到的实际工资。( )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0.洛伦兹曲线是用来衡量收入差距的一条曲线。( )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北交《劳动经济学》在线作业二
一、单选题:
1.其他条件不变,劳动力供给增加时,均衡工资率会( )。 (满分:2)
A. 上升
B. 不确定
C. 不变
D. 下降
2.当员工接受了企业的特殊培训后,培训收益的确定原则是( )。 (满分:2)
A. 全部归企业享有
B. 全部归员工享有
C. 在企业与员工之间均等享有
D. 根据特殊培训的成本支付情况来确定归哪方享有
3.在劳动力市场中,卖方垄断的存在将导致( )。 (满分:2)
A. 工资率提高,就业量增加
B. 工资率降低,就业量减少
C. 工资率提高,就业量减少
D. 工资率降低,就业量增加
4.非技术性职业的工资低于技术性职业的工资,这种工资差别是( )。 (满分:2)
A. 人力资本投资的补偿性工资差别
B. 效用均等化的补偿性工资差别
C. 人力资本投资的竞争性工资差别
D. 效用均等化的竞争性工资差别
5.相对于人类社会的无限需要而言,客观上存在着制约满足人类需要的力量。经济学将此种力量定义为( )。 (满分:2)
A. 需求弹性
B. 资源的稀缺性
C. 机会成本
D. 边际生产力
6.下列最能准确体现“劳动力供给”含义的是( )。 (满分:2)
A. 中国具有13亿以上人口
B. 张三家里18岁以上成员有3人
C. 李四今年大学毕业,正在寻找工作
D. 王五来到人才市场应聘,要求最低工资不低于1万元/年
7.当产品市场由竞争变为垄断时,则劳动力流向是( )。 (满分:2)
A. 从高生产率的行业与职业岗位流向低生产率的行业或职业岗位
B. 从低生产率的行业与职业岗位流向高生产率的行业或职业岗位
C. 劳动力不流动
D. 两者之间同等数量相互流动
8.下列不属于季节性失业特点的是( )。 (满分:2)
A. 行业性
B. 阶段性
C. 规律性
D. 地理区域性
9.内部劳动力市场上劳动力流动的前提条件是( )。 (满分:2)
A. 企业对雇员有所有权
B. 企业对雇员有支配权
C. 雇员对企业有所有权
D. 雇员对企业有支配权
10.工会在集体谈判中,对其谈判能力约束最大的条件是( )。 (满分:2)
A. 政府政策与法律
B. 工会组织规模大小
C. 劳动力需求的工资弹性
D.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的劳动合同关系
11.下列属于企业雇用成本中直接成本的是( )。 (满分:2)
A. 企业员工的年度工资总额
B. 企业员工的年度奖金
C. 招聘员工的广告费用
D. 参与雇用人员的工资
12.垄断企业的劳动边际产品收益曲线,位于竞争企业的劳动边际产品曲线的( )。 (满分:2)
A. 右下方
B. 右上方
C. 左下方
D. 左上方
13.劳动的边际产量是指( )。 (满分:2)
A. 增加一个单位的劳动要素投入而增加的产量
B. 增加一个单位的劳动要素投入而增加的收入
C. 增加一个单位的劳动要素投入而增加的产品价值
D. 增加一个单位的劳动要素投入而增加的工资投入
14.由职业和收入的稳定性引起的工资差别是( )。 (满分:2)
A. 人力资本投资的补偿性工资差别
B. 效用均等化的补偿性工资差别
C. 竞争性工资差别
D. 垄断性工资差别
15.影响实际工资的两个因素是( )。 (满分:2)
A. 货币工资和价格指数
B. 时间和价格指数
C. 货币工资和时间
D. 货币工资和某商品的价格
16.绝大多数经济学家认为,充分就业的数量标准是( )。 (满分:2)
A. 失业率控制在0-1%之间
B. 失业率控制在1-3%之间
C. 失业率控制在3-5%之间
D. 失业率控制在5-8%之间
17.传统型的劳动关系类型是( )。 (满分:2)
A. 利益一体型
B. 利益一体化
C. 利益冲突型
D. 利益协调型
18.衡量、测度人口参与社会劳动程度的指标是( )。 (满分:2)
A. 就业率
B. 失业率
C. 劳动力供给弹性
D. 劳动力参与率
19.弱化地区工资差别最有力的杠杆是( )。 (满分:2)
A. 商品贸易
B. 资本流动
C. 劳动力的流动
D. 政府调控
20.用规范研究方法研究经济现象的出发点和归宿是( )。 (满分:2)
A. 客观事实
B. 价值判断
C. 经济现象自身的运动规律
D. 经济现象运动的内在逻辑
二、多选题:
1.下列当事人之间属于劳动关系的有( )。 (满分:4)
A. 作家与出版社
B. 教师与学校
C. 消费者和商店
D. 学生和学校
2.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关系的特征主要有( )。 (满分:4)
A. 劳动是劳动关系的基础,也是劳动关系的实质与内容
B. 劳动关系具有人身关系属性和财产关系属性相兼有的特点
C. 劳动关系具有平等性
D. 劳动关系具有隶属性
3.一般来说,影响劳动力参与率的因素有( )。 (满分:4)
A. 教育年限
B. 教育成本
C. 人口总量
D. 保险与保障制度的完善程度
4.解决摩擦性失业的方法有( )。 (满分:4)
A. 完善劳动力市场的信息情报工作
B. 对失业人员进行再就业培训
C. 增加就业机会
D. 增加劳动力的流动性
5.在集体谈判决定工资模型中,确定双方坚持点的主要因素有( )。 (满分:4)
A. 劳动力市场的劳动力供求状况
B. 经济的景气程度
C. 企业货币工资的支付能力
D. 其他工会组织的集体谈判结果的影响效应
6.在劳动力市场中,卖方垄断的范围和影响程度主要取决于( )。 (满分:4)
A. 工人的组织程度
B. 工会的组织规模
C. 工会的财政状况
D. 以往惯例
7.在下列劳动报酬的支付方式中,属于福利的有( )。 (满分:4)
A. 带薪休假
B. 免费工作餐
C. 失业保险
D. 免费或优惠服务
8.与企业外部劳动力市场相比,企业内部劳动力市场的特征有( )。 (满分:4)
A. 内部劳动力市场只限定在企业内部
B. 劳动力市场不存在从属关系,选择双方都是平等的
C. 内部劳动力市场形成的基础是企业和雇员持续的劳动关系
D. 通过市场竞争实现就业和工资的决定
9.在失业严重时期,政府应采取的财政政策有( )。 (满分:4)
A. 减少政府购买
B. 减少政府转移支付
C. 扩大政府购买
D. 增加政府转移支付
10.对于劳动力市场含义表述正确的有( )。 (满分:4)
A. 实现劳动力交换的场所
B. 实现劳动力交换的机构
C. 反映劳动力供求关系及其劳动力价格(工资)的运行趋势
D. 实现劳动力资源优化配置的机制
三、判断题:
1.计时工资与计件工资是应用最普遍的基本工资的支付方式。( )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2.劳动力供给的变动表现为劳动力供给曲线的位移。( )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3.人力资本是对知识资本的拓展。( )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4.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是相互排斥的,不具有互补性。( )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5.集体谈判工资理论认为,工资的决定取决于劳资双方在工资谈判中交涉力量抗衡的结果。( )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6.行业劳动力需求曲线就是企业劳动力需求曲线的简单相加。( )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7.劳动力供给量的变动表现为在同一条劳动力供给曲线上的移动。( )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8.影响劳动力流动最主要的原因是非经济因素,政府要干预为主,市场调节为辅。( )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9.技术进步只会减少劳动力需求量。( )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0.工资职能是由工资的本质属性所决定的工资的作用。( )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