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大《文学概论》17春平时作业123答案
兰大《文学概论》17春平时作业1一、单选题:
1.注重呈现作者的主观情感、富于想象性的文本是 文本。 (满分:4)
A. 创意型
B. 再现型
C. 象征型
D. 表现型
2.下列作品中属于乔伊斯的是 (满分:4)
A. 《尤利西斯》
B. 《雷雨》
C. 《城堡》
D. 《原野》
3.著名的“双百”方针是在( )年提出来的。 (满分:4)
A. 1955
B. 1956
C. 1985
D. 1986
4.意境是( )文学创造的一个概念 (满分:4)
A. 中国古代
B. 西方古代
C. 中国现代
D. 西方现代
5.提出意境有“韵外之致”、“味外之味”的是 (满分:4)
A. 刘勰
B. 曹丕
C. 司空图
D. 刘熙载
6.文本时间长度大于故事时间长度的叙述是 (满分:4)
A. 概略
B. 场景
C. 减缓
D. 省略
7.“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所使用的修辞方式是 (满分:4)
A. 隐喻
B. 典故
C. 夸张
D. 悖论
8.口头传播是文学传播发展的 (满分:4)
A. 第一阶段
B. 第二阶段
C. 第三阶段
D. 第四阶段
9.相传王昌龄创作的( )一书中,最早直接使用了"意境"这一概念. (满分:4)
A. <诗格>
B. <诗论>
C. <诗话>
D. <诗源>
10.“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这种说法可概括为 (满分:4)
A. “感物”说
B. “养气”说
C. “胸有成竹”说“镜子”说
二、多选题:
1.高雅文学有时又被称为 (满分:4)
A. 精英文学
B. 大众文学
C. 严肃文学
D. 纯文学
E. 美文学
2.文学接受客体指 (满分:4)
A. 认识属性
B. 审美属性
C. 文化属性
D. 整体属性
3.文学作品的本文层次主要有( ) (满分:4)
A. 文学语言层面
B. 文学话语层面
C. 文学形象层面
D. 文学意蕴层面
4.报告文学的基本特征有( ) (满分:4)
A. 及时性
B. 纪实性
C. 文学性
D. 真实性
5.人的生活活动对文学活动的美学意义表现在( ) (满分:4)
A. 生活活动特性导致人与对象的诗意情感关系
B. 生活活动特性导致人的自觉能动的文学创造
C. 生活活动特性导致人的艺术思维的发生与发展
D. 生活活动特性使文学成为人的本质力量的确证
三、判断题:
1.物质生产不仅是精神生产产生的“始因”,而且也是精神生产发展的“动因” (满分:4)
A. 错误
B. 正确
2.世界、作家、作品和读者是文学理论的四个构成要素 (满分:4)
A. 错误
B. 正确
3.隐含读者是相对于现实读者而言的,是指作家本人设定的能够把文本加以特殊化化的预想读者 (满分:4)
A. 错误
B. 正确
4.一部文学作品完成之后,作家的精神创造和情感体验便便完全脱离了文本 (满分:4)
A. 错误
B. 正确
5.文学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的 (满分:4)
A. 错误
B. 正确
6.浪漫主义文学思潮在强调文学与世界联系上与摹仿说有一脉相传之处. (满分:4)
A. 错误
B. 正确
7.创作个性也叫艺术个性,通常是指作家在构思创作时所表现出来的个人的思想特征 (满分:4)
A. 错误
B. 正确
8.文学作品是一个复杂的结构 (满分:4)
A. 错误
B. 正确
9.叙事内容的基本成分就是讲故事. (满分:4)
A. 错误
B. 正确
10.文学创造的全过程可以划分为发生、构思和物化等三个阶段。 (满分:4)
A. 错误
B. 正确
《文学概论》17春平时作业2
一、单选题:转载请注明www.ap5u.com
1.文学是 (满分:4)
A. 独立自足的本体
B. 作家的主观表现
C. 一种社会意识形态
D. 现实的模仿
2.发自一个声音的叙述方式可称之为( )式的叙述方式。 (满分:4)
A. “对话”
B. “独白”
C. “交叉”
D. “复调”
3.文学是一种( )话语。 (满分:4)
A. 思维
B. 哲学
C. 意识形态
D. 科学
4.林语堂说中国散文具有“可吟唱性”。这是指 (满分:4)
A. 中国散文必须配乐
B. 中国散文应当押韵
C. 中国散文具有节奏感和平仄交替
D. 中国散文适合于歌唱
5.中国古典文论中从意境审美风格上分类的是 (满分:4)
A. 刘勰
B. 曹丕
C. 司空图
D. 刘熙载
6.( )是文学生产者借助于一定的物质媒介和传播方式赋予文学信息以物质载体,将文学信息或文学作品传递给文学接受者的过程。 (满分:4)
A. 文学创作
B. 文学生产
C. 文学流通
D. 文学传播
7.最早出现的一种文学体裁是 (满分:4)
A. 小说
B. 诗歌
C. 戏剧
D. 散文
8.文学的特殊性质在于( ) (满分:4)
A. 它是审美意识形态
B. 它是一般意识形态
C. 它属于上层建筑
D. 它属于经济基础
9.托尔期泰认为,艺术抒发情感是 (满分:4)
A. 表现情感
B. 宣泄情感
C. 传达情感
D. 投射情感
10.“风格即人”的提出者是 (满分:4)
A. 亚里士多德
B. 钱钟书
C. 王夫之
D. 布封
二、多选题:
1.依据作品内容,诗歌可分为 (满分:4)
A. 自由诗
B. 抒情诗
C. 格律诗
D. 叙事诗
E. 哲理诗
2.具体地说,文学消费在整个文学活动链中的重要作用表现在 (满分:4)
A. 文学消费活动使文学生产、文学传播、文学产品的价值与目的得以最终达成
B. 文学消费生产着生产与生产者
C. 文学消费者参与着文学作品生产
D. 文学消费制约着文学活动的方式和方向
E. 没有文学消费,文学活动就丧失了目的与动力
3.大众文化读物为出版商和公众所热衷,依靠文化市场与制作的优势成批生产,主要包括 (满分:4)
A. 学术论文
B. 奇闻逸事
C. 畅销书刊
D. 明星掌故
4.抒情性作品的基本要素是 (满分:4)
A. 抒情内容
B. 抒情话语
C. 抒情现实
D. 抒情自我
5.下列与游戏说理论有关的人是 (满分:4)
A. 德漠克利特
B. 康德
C. 歌德
D. 席勒
三、判断题:
1.作家获取材料的途径主要可以分为有意获取和无意获取、现实获取和书本获取 (满分:4)
A. 错误
B. 正确
2.文学话语总是说话人与受话人之间在特定语境中通过本文而展开的沟通活动. (满分:4)
A. 错误
B. 正确
3.创作动机的结构可以分为多种类型. (满分:4)
A. 错误
B. 正确
4.发展社会主义新文学,必须全盘继承我国古代优秀的文学遗产。 (满分:4)
A. 错误
B. 正确
5.文学创造是指一种旨在创造新的意识形态话语系统的艺术生产活动,其过程是十分单一 (满分:4)
A. 错误
B. 正确
6.审美意象的思维中,抽象思维能够直接参与. (满分:4)
A. 错误
B. 正确
7.传记作家在文字操作过程中反复选择、调动词句,以求准确把心象物化为定性作品的操作情况 (满分:4)
A. 错误
B. 正确
8.文学创造的客体是社会生活的某一特殊领域. (满分:4)
A. 错误
B. 正确
9.文学接受的发展是指文学作品的高层次阅读阶段 (满分:4)
A. 错误
B. 正确
10.中国古代文论中的“兴味”之说,与英加登的“填空说”,与加达默尔的“对话说”,有着相通之处 (满分:4)
A. 错误
B. 正确
《文学概论》17春平时作业3
一、单选题:
1.在作品上加以点评、批注的批评方法被称为 (满分:4)
A. 诠释式批评
B. 评点式批评
C. 印象式批评
D. 即兴式批评
2.把语言具体区分为“语言结构”和“言语”的语言学家是 (满分:4)
A. 童庆炳
B. 英加登
C. 凯塞尔
D. 索绪尔
3.林语堂说中国散文具有“可吟唱性”。这是指 (满分:4)
A. 中国散文必须配乐
B. 中国散文应当押韵
C. 中国散文具有节奏感和平仄交替
D. 中国散文适合于歌唱
4.西方接受美学的创始人是( ) (满分:4)
A. 姚斯
B. 黑格尔
C. 兰塞姆
D. 苏珊*朗格
5.文学语言具有一种陌生化特征。“陌生化”一词,是 形式主义文论的一个重要概念 (满分:4)
A. 美国
B. 俄国
C. 英国
D. 德国
6.叙事性作品中情节的基本组成部分(或称情节的基本阶段)是 (满分:4)
A. 序幕、发展、高潮、结局
B. 开端、发展、结局、尾声
C. 序幕、高潮、结局、尾声
D. 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7.“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所使用的修辞方式是 (满分:4)
A. 隐喻
B. 典故
C. 夸张
D. 悖论
8.读者据以阅读本文的既成心理图式叫( ) (满分:4)
A. 接受心境
B. 接受动机
C. 期待视野
D. 接受心理
9.提出"原型"说的是瑞士心理学家( ) (满分:4)
A. 弗洛伊德
B. 荣格
C. 克罗齐
D. 康德
10.中国抒情理论史上最负盛名的美学范畴是 (满分:4)
A. 意象
B. 意境
C. 肌理
D. 格调
二、多选题:
1.接受动机可分为 (满分:4)
A. 审美动机
B. 求知动机
C. 借鉴动机
D. 施教动机
2.理想型文学的基本特征是( ) (满分:4)
A. 浪漫性
B. 表现性
C. 虚幻性
D. 主观性
3.文学具有的双重性质为 (满分:4)
A. 审美
B. 情感
C. 想象
D. 意识形态
4.语言批评模式是许多文学批评流派如 等文学批评中涉及的文学语言分析方法的一种概括 (满分:4)
A. 形式主义
B. 解构主义
C. 新批评
D. 结构主义
5.精神生产的特征表现在( ) (满分:4)
A. 精神生产具有超时空的特性
B. 精神生产是观念地创造对象的生产
C. 精神生产是以符号为手段创造观念世界的符号活动
D. 精神生产是富于个性的自由创造活动
三、判断题:
1.象征主义文学的兴起,是反对浪漫主义文学的结果 (满分:4)
A. 错误
B. 正确
2.文艺学的三个分支是在研究范围、对象和任务上都基本相同. (满分:4)
A. 错误
B. 正确
3.灵感在艺术构思阶段是一种可有可无的思维方式. (满分:4)
A. 错误
B. 正确
4.文学消费是一种意识形态消费. (满分:4)
A. 错误
B. 正确
5.作家只要完成了写作,也就是完成了一部文学作品 (满分:4)
A. 错误
B. 正确
6.根据文学创造主客体关系和文学反映现实方式的不同,可将文学作品划分为现实型、理想型和神秘型三种类型 (满分:4)
A. 错误
B. 正确
7.审美意识形态是指与社会生活密切缠绕的审美表现领域,其集中形态是文学、音乐、戏剧、绘画、雕塑等艺术活动 (满分:4)
A. 错误
B. 正确
8.话语是特定社会语境中人与人之间从事沟通的具体言语行为,即一定的说话人与受话人之间在特定社会语境中通过文本而展开的沟通活动,包含说话人、受话人、文本、沟通、语境等要素 (满分:4)
A. 错误
B. 正确
9.文学消费不仅是简单地对其物质载体的使用的有形或无形的享用,更是对其中所蕴含的精神文化价值的传播、接受和再创造活动 (满分:4)
A. 错误
B. 正确
10.叙事的意识形态性就是体现在叙事内容中的一定意识形态特征. (满分:4)
A. 错误
B. 正确
在做作业,求解题参考资料。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