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交17春《城市公共交通》在线作业100分答案
北交17春《城市公共交通》在线作业1一、单选题:
1.列车前部着火且停在近后方车站时,司机应组织乘客向( )疏散 (满分:3)
A. 后方
B. 前方
C. 两端
D. 随机
2.出行方式选择实际上是指人的( )在不同的交通工具或交通方式之间的选择 (满分:3)
A. 出行目的
B. 出行计划
C. 出行与否
D. 出行次数
3.地铁( )是进入地铁人员必须履行的检查手段,是保障旅客人身安全的重要预测措施 (满分:3)
A. 换乘
B. 维修
C. 检修
D. 安检
4.( )是指供载客列车运行的线路 (满分:3)
A. 正线
B. 辅助线
C. 车场线
D. 避难线
5.乘客信息系统简称( ) (满分:3)
A. ATS
B. FAS
C. PIS
D. MMI
6.在客流总量、空间分布、时间分布三种不均衡条件下,为保证城市轨道交通高效运营而应采取客流补偿和( )措施 (满分:3)
A. 限制
B. 限流
C. 引导
D. 疏解
7.客流( )差异是指线路投入运营后,实际客流在线路各区段间的空间分布与原预测结果差异较大 (满分:3)
A. 总量上
B. 时间分布上
C. 空间分布上
D. 人员分布
8.( )是城市对外交通转换的关键节点 (满分:3)
A. 终端站
B. 综合枢纽站
C. 地铁线路间换乘站
D. 始发站
9.在GIS信息共享平台的基础上,( )为管理决策者提供辅助决策综合信息、方案和基于模型的分析、预测信息 (满分:3)
A. 综合监控子系统
B. 事故应急救援指挥习题
C. 车站资源管理子系统
D. 辅助决策支持库子系统
10.使用( )布置形式车辆停站时可不占用车行道,也不影响其他车辆的通行 (满分:3)
A. 一般路边站
B. 港湾式停靠站
C. 中间站
D. 大型接驳站
二、多选题:
1.紧急救援组织分为( ) (满分:4)
A. 紧急事件检测
B. 救援任务分配
C. 救援途中组织
D. 现场救援
2.轻轨铁路车站按其营运功能划分有( ) (满分:4)
A. 始发站
B. 终端站
C. 中间站
D. 换乘站
3.城市居民出行方式的构成从交通方式选择的条件来分,可分为( ) (满分:4)
A. 自由类交通方式
B. 条件类交通方式
C. 竞争类交通方式
D. 非公共交通方式
4.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特性包括( ) (满分:4)
A. 系统联动性
B. 时空关联性
C. 调度指挥集中性
D. 管理严格性和服务安全可靠性
5.在城市客运安全管理中,其具体的管理职能都包括( ) (满分:4)
A. 计划
B. 组织
C. 协调
D. 控制和激励
6.地铁换乘行为特征包括( ) (满分:4)
A. 乘客的出行目的
B. 心理需求
C. 行为特征
D. 出行方式
7.地铁换乘站存在的问题包括( ) (满分:4)
A. 换乘不便捷
B. 车站能力不足
C. 车站地点固定
D. 人员较少
8.从服务实体来看,( )之间的协调是整个客运管理的重要对象 (满分:4)
A. 航空交通
B. 公共交通
C. 出租车交通
D. 个人交通
9.AFC系统主要由( )组成 (满分:4)
A. 中央计算机系统
B. 车站计算机系统
C. 就地设备
D. 车票
10.城市公共交通信息一体化内涵包括( ) (满分:4)
A. 公共信息采集一体化
B. 公共信息管理一体化
C. 公共信息服务一体化
D. 公共信息使用一体化
三、判断题:
1.救援人员从结构上可分为司机、车站工作人员、专业救援人员 (满分:3)
A. 错误
B. 正确
2.城市客运交通体系是指为满足城市出行需求提供的全部方式和途径 (满分:3)
A. 错误
B. 正确
3.根据地铁发生火灾地点,划分为为列车在区间隧道内发生火灾和列车在车站发生火灾两大类 (满分:3)
A. 错误
B. 正确
4.不同场合下的城市交通结构一般具有不同含义,主要包括以下五类:基于区域范围的交通结构;基于出行目的的交通结构;基于出行时段的交通结构;基于出行链的交通结构;基于度量方式的交通结构。 (满分:3)
A. 错误
B. 正确
5.地铁站的客流行为特点包括高集中性、多方向和多路径性、主导性、方向不均衡性、时间不均衡性和短时冲击性 (满分:3)
A. 错误
B. 正确
6.刚性需求具有很强的随意性和自由性 (满分:3)
A. 错误
B. 正确
7.集引导、广告、资讯、设备监控和客流监控为一体的综合智能引导PIS系统是当前发展的主要方向 (满分:3)
A. 错误
B. 正确
8.换乘站一般客流比较小 (满分:3)
A. 错误
B. 正确
9.在一定前提范围下,如果采用不同度量方式,相应的交通结构不会有较大差异 (满分:3)
A. 错误
B. 正确
10.地铁发生火灾,首要的问题是保证设备安全 (满分:3)
A. 错误
B. 正确
北交《城市公共交通》在线作业2
一、单选题:
1.地区内人口密度高,公共交通的利用率就会( ) (满分:3)
A. 高
B. 低
C. 不变
D. 随机
2.在客流总量、空间分布、时间分布三种不均衡条件下,为保证城市轨道交通高效运营而应采取客流补偿和( )措施 (满分:3)
A. 限制
B. 限流
C. 引导
D. 疏解
3.车站火灾报警系统简称( ) (满分:3)
A. AFC
B. FAS
C. ATP
D. ATS
4.( )是将城市公共交通基础设施纳入统一管理,是智能公共系统信息管理的最高形式 (满分:3)
A. 公共信息采集一体化
B. 公共信息管理一体化
C. 公共信息服务一体化
D. 公共信息使用一体化
5.( )是指供载客列车运行的线路 (满分:3)
A. 正线
B. 辅助线
C. 车场线
D. 避难线
6.低技术标准的轻轨、自动导向交通系统和独轨铁路属于( ) (满分:3)
A. 高运量城市轨道交通系统
B. 低运量城市轨道交通系统
C. 市郊铁路
D. 地下铁路
7.自动售检票系统运行模式包括正常运营模式和( ) (满分:3)
A. 超程免检模式
B. 时间免检模式
C. 进出站免检模式
D. 降级运营模式
8.( )是城市对外交通转换的关键节点 (满分:3)
A. 终端站
B. 综合枢纽站
C. 地铁线路间换乘站
D. 始发站
9.列车前部着火且停在近后方车站时,司机应组织乘客向( )疏散 (满分:3)
A. 后方
B. 前方
C. 两端
D. 随机
10.( )结构一般是基于出行中优先级交通方式的构成 (满分:3)
A. 出行方式
B. 乘行方式
C. 客运方式
D. 货运方式
二、多选题:
1.列车自动控制系统(ATC)由( )三个子系统组成 (满分:4)
A. 列车自动防护
B. 火灾防控系统
C. 列车自动驾驶
D. 列车自动监控
2.一体化换乘衔接组织设计主要包括( ) (满分:4)
A. 换乘距离最短
B. 交通分流
C. 与周边交通体系协调
D. 集中布置,统一管理
3.居民出行方式选择的主要因素包括( ) (满分:4)
A. 交通特性因素
B. 出行者属性因素
C. 出行时间
D. 出行地区因素
4.城市客运交通发展的模式主要有( )。 (满分:4)
A. 以小汽车为主的发展模式
B. 以轨道交通为主的发展模式
C. 轨道交通和地面常规公交并重的发展模式
D. 以非机动车交通方式为主多种交通方式并存的发展模式
5.城市居民出行方式的构成从交通方式服务的对象来分,可分为( ) (满分:4)
A. 自由类交通方式
B. 公共交通方式
C. 准公共交通方式
D. 非公共交通方式
6.紧急救援组织分为( ) (满分:4)
A. 紧急事件检测
B. 救援任务分配
C. 救援途中组织
D. 现场救援
7.轨道交通布设原则包括( ) (满分:4)
A. 建设用地控制
B. 环保距离控制
C. 协调城市发展
D. 协调地区房价
8.车站可分为( ) (满分:4)
A. 侧式站台车站
B. 岛式站台车站
C. 混合式站台车站
D. 地站台
9.基于度量方式的交通结构主要有基于( )三类交通结构 (满分:4)
A. 出行方式
B. 乘行方式
C. 客运方式
D. 货运方式
10.城市公共交通信息一体化内涵包括( ) (满分:4)
A. 公共信息采集一体化
B. 公共信息管理一体化
C. 公共信息服务一体化
D. 公共信息使用一体化
三、判断题:
1.救援人员从结构上可分为司机、车站工作人员、专业救援人员 (满分:3)
A. 错误
B. 正确
2.换乘站客流控制遵循“由上而下,由内至外”和“先控制进站、在控制换乘”的原则 (满分:3)
A. 错误
B. 正确
3.地铁站的客流行为特点包括高集中性、多方向和多路径性、主导性、方向不均衡性、时间不均衡性和短时冲击性 (满分:3)
A. 错误
B. 正确
4.城市公共交通客运管理的目的是:监督管理,优化公共交通线网布局、营运线路和站点的设置,完善公共交通行业营运服务标准,从而迅速扩大公共交通的吸引力。 (满分:3)
A. 错误
B. 正确
5.换乘站客组织,在应急情况下现场遵循“谁故障、谁为主”的原则 (满分:3)
A. 错误
B. 正确
6.地铁发生火灾,首要的问题是保证设备安全 (满分:3)
A. 错误
B. 正确
7.城市公共交通客运管理是指为安全、高效、可持续地发展城市地区旅客运输服务工作所需要进行的各类行政、行业和技术管理的综合。 (满分:3)
A. 错误
B. 正确
8.地铁线路的正线最大坡度一般为3% (满分:3)
A. 错误
B. 正确
9.闸机是乘客进、出车站付费区时的检票口 (满分:3)
A. 错误
B. 正确
10.目前,我国实行的是“企业负责、行业管理、国家监察、群众监督”的安全管理体制 (满分:3)
A. 错误
B. 正确
竟然都是满分答案。。太给力了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