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交17春《自动控制系统及应用》在线作业一二答案
北交17春《自动控制系统及应用》在线作业一一、单选题:
1.要求系统平稳性好,则要求复数极点最好设置在s平面与负实轴成±( )°夹角。 (满分:2)
A. 30
B. 45
C. 60
D. 90
2.一般函数f(x),规定了参变量x的取值与函数值的对应关系。然而,最优控制中的性能指标却是随着控制函数u(t)的不同而不同,这种关系称为( )。 (满分:2)
A. 欧拉方程
B. 最优控制
C. 泛函
D. 极值
3.闭环零点越接近( )轴闭环零点的减小峰值时间的作用越( )。 (满分:2)
A. 实轴、明显
B. 虚、明显
C. 实轴、不明显
D. 虚轴、不明显
4.控制系统的典型外作用有( )种。 (满分:2)
A. 1
B. 2
C. 3
D. 4
5.所谓自动控制就是不需要人的参与,而能控制某些( )按照指定的规律变化。 (满分:2)
A. 动作
B. 行为
C. 物理量
D. 机械
6.滞后校正降低了系统的( )。 (满分:2)
A. 平稳性
B. 稳态精度
C. 快速性
D. 准确性
7.当系统某个参数由零变化到无穷大时,闭环特征根在s平面上所移动的轨迹称为( )。 (满分:2)
A. 模型
B. 根轨迹
C. 实轴
D. 虚轴
8.当输入信号是单位脉冲时,系统的输出就是( )。 (满分:2)
A. 传递函数
B. 单位脉冲响应
C. 微分函数
D. 时间曲线
9.在一个系统中对一个输入或初始条件的任何响应称为( )。 (满分:2)
A. 系统变量
B. 系统参数
C. 实变量
D. 虚变量
10.要求系统稳定,则必须使所有的闭环极点位于s( )。 (满分:2)
A. 实轴
B. 虚轴
C. 右半平面
D. 左半平面
11.以下哪个不属于系统辨识实验设计的内容( )。 (满分:2)
A. 输入信号的设计
B. 采样区间的设计
C. 参数估计的方案
D. 实际模拟情况
12.离散控制系统的性能分析不包括( )方面。 (满分:2)
A. 准确性
B. 稳定性
C. 稳态性能
D. 动态响应
13.自动控制的理论,自动控制有( )种基本方式。 (满分:2)
A. 1
B. 2
C. 3
D. 4
14.微分方程为C(t)=Kr(t)是( )。 (满分:2)
A. 放大环节
B. 比例环节
C. 积分环节
D. 微分环节
15.延迟时间是指单位阶跃响应曲线上升到其稳态值的( )所需的时间。 (满分:2)
A. 20%
B. 40%
C. 50%
D. 80%
二、多选题:
1.动态结构图是由( )组成的。 (满分:4)
A. 信号线
B. 分支点
C. 相加点
D. 方框
2.控制系统一般由校正装置、被控元件、( )组成。 (满分:4)
A. 敏感元件
B. 放大元件
C. 误差检测器
D. 执行结构
3.系统的数学模型可以用( )建立。 (满分:4)
A. 经验法
B. 分析法
C. 实验法
D. 数学法
4.用根轨迹法设计串联超前校正装置的一般步骤包括( )。 (满分:4)
A. 根据给定的性能指标给出相应的一对期望闭环主导极点
B. 绘制未校正系统的根轨迹图
C. 如未校的根轨迹位于期望闭环主导极点的右侧引入串联串联超前校正使系统根轨迹向左移动
D. 校验( )。
5.控制论包括( )。 (满分:4)
A. 工程控制论
B. 生物控制论
C. 经济控制论
D. 产品控制论
6.自动控制系统一般由( )组成。 (满分:4)
A. 控制装置
B. 被控对象
C. 控制机械
D. 控制模数
7.中频段区段的特性集中反映闭环系统动态响应的( )。 (满分:4)
A. 准确性
B. 稳定性
C. 快速性
D. 阶跃性
8.系统可观测性判据有( )。 (满分:4)
A. 格兰姆矩阵判据
B. 可观测性矩阵判据
C. PBH秩判据
D. 约当规范型判据
9.参与控制的信号来自两条通道( )。 (满分:4)
A. 干扰
B. 被控量
C. 人工
D. 自动
10.对数频率特性的主要优点在于( )。 (满分:4)
A. 利用对数运算的性质可将幅值的乘除运算化为加减运算
B. 并且可以用简便的方法绘制近似的对数幅频特性
C. 使低频段较为精细
D. 使高频范围较宽
三、判断题:
1.经典控制理论,以单变量控制,随动/调节为主要内容,以微分方程和传递函数为数学模型,所用的方法主要以频率响应法为主。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2.根据实际系统用解析法建立数学模型,一般是从列写微分方程开始。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3.闭环系统的稳定性可以由系统的开环特性来判断。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4.离散信号的时域值求出z域值,称为Z变换。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5.最优控制问题只可分为开环最优控制系统和闭环最优控制系统。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6.频率法是研究自动控制系统性能的又一种数学模型。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7.稳定性就是指系统当扰动消失后,由初始偏差状态恢复平衡状态的性能。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8.受控对象与控制装置一起设计是比较合理的。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9.观测器是对系统全部状态变量都进行估计,观测器的阶数与系统阶数相同,称之为全阶观测器.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0.一阶系统,是指凡可用一阶微分方程描述的控制系统的过渡过程。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1.按干扰补偿进行控制的系统可以对所有干扰进行补偿。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2.要减小斜坡输入时的稳态误差,需要加大自然振荡频率ωn或减小阻尼比ξ,但这将对系统响应的平衡性不利。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3.一阶系统跟踪匀速输入信号所带来原理上的位置误差能消除。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4.传递函数的概念只适用于线性定常系统。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5.格兰姆矩阵判据一般用于做理论分析。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北交《自动控制系统及应用》在线作业二
一、单选题:
1.系统的时间常数越( ),调节时间ts越( ),响应过程的快速性也越( )。 (满分:2)
A. 大、小、好
B. 小、小、好
C. 小、大、好
D. 小、小、坏
2.以下不属于衡量系统“控制效果”的准则的性能指标是( )。 (满分:2)
A. 积分型性能指标
B. 微分性能指标
C. 终端型性能指标
D. 复合型性能指标
3.以下不属于连续系统数字仿真常用算法的是( )。 (满分:2)
A. 常微分方程的解析算法
B. 常微分方程的数值积分算法
C. 离散相似法
D. 微分近似法
4.绘制相轨迹的方法主要有( )。 (满分:2)
A. 解析法和图解法
B. 解析法和框图法
C. 框图法和递推法
D. 图解法和递推法
5.闭环极点离( )越近,对动态过程的影响就越( ),这就是主导极点的概念。 (满分:2)
A. 实轴、大
B. 虚轴、大
C. 实轴、小
D. 虚轴、小
6.对具体系统,将传递函数的表达式写入方框,称为( )。 (满分:2)
A. 示意图
B. 结构图
C. 传递函数
D. 数学模型
7.以下不属于最优控制研究方法的是( )。 (满分:2)
A. 解析法
B. 数值计算法
C. 梯度型法
D. 最小集合法
8.速度反馈控制的闭环传递函数没有零点,因此其输出相应的平稳性较比例-微分控制( )。 (满分:2)
A. 好
B. 差
C. 不确定
D. 条件不满足
9.( )通常是指20lg|G(jω)|的近似线在第一个转折频率以前的区段。 (满分:2)
A. 低频段
B. 中频段
C. 高频段
D. 超高频段
10.把连续信号转换为离散信号的装置称为( )。 (满分:2)
A. 采样器
B. A/D转换器
C. D/A转换器
D. 交换器
11.对反馈控制系统来说,如果其控制信号r(t)为一任意的时间函数,其变化规律无法预先予以确定,且当控制信号作用于系统之后,要求系统准确复现上述控制信号,那么将承受这类控制信号的反馈控制系统,叫做( )。 (满分:2)
A. 随动系统
B. 恒值控制系统
C. 计算机控制系统
D. 数字控制系统
12.能够对被控对象的工作状态进行自动控制的系统,称为( )。 (满分:2)
A. 自动控制系统
B. 控制装置
C. 控制机械
D. 控制理论
13.微分方程为dc(t)/dt=r(t)其传递函数为G(s)=1/s 的环节是( )。 (满分:2)
A. 振荡环节
B. 比例环节
C. 积分环节
D. 微分环节
14.以下不属于线性离散系统的数学模型是( )。 (满分:2)
A. 差分方程
B. 脉冲传递函数
C. 离散状态空间表达式
D. 电子模型图
15.以下不属于控制装置的三种基本功能的是( )。 (满分:2)
A. 运行
B. 测量
C. 计算
D. 执行
二、多选题:
1.串联校正中,根据校正元件对系统性能的影响,又可分为( )。 (满分:4)
A. 超前校正
B. 滞后校正
C. 滞后超前校正
D. 预先校正
2.根据Zadel的定义,对一个系统进行辨识,必须具备的基本要素( )。 (满分:4)
A. 观测数据
B. 模型类
C. 等价准则
D. 建模数据
3.( )是在系统主反馈回路之内采用的校正方式。 (满分:4)
A. 串联校正
B. 反馈校正
C. 前置校正
D. 干扰补偿
4.系统的相对稳定性通常用( )来衡量。 (满分:4)
A. 响应时间
B. 相角裕度
C. 幅值裕度
D. 频率特性
5.求离散信号Z变换的方法有很多,简便常用的有( )。 (满分:4)
A. 级数求和法
B. 部分分式法
C. 微分变换法
D. 反演积分法
6.传递函数只取决于系统的( )。 (满分:4)
A. 结构
B. 参数
C. 输入量大小
D. 输入形式
7.控制系统的基本要求主要包括( )。 (满分:4)
A. 稳
B. 准
C. 快
D. 值
8.一个不完全可控、不完全可观测的系统,可以将其状态空间划分为( )。 (满分:4)
A. 可控可观测子空间
B. 可控不可观测子空间
C. 可观测不可控子空间
D. 不可观测不可控子空间
9.按模型的构造方法又可分为( )。 (满分:4)
A. 理论模型
B. 经验模型
C. 数学模型
D. 数字模型
10.被控对象是指要求实现自动控制的( )。 (满分:4)
A. 机械
B. 设备
C. 生产过程
D. 生产线
三、判断题:
1.动态结构图是传递函数的图解法.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2.两个完全不同的系统,只要它们的控制性能是一样的,就可以有完全相同的传递函数。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3.数字控制系统是一种用数字来控制设备运行的方法。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4.自校正控制的基本思想是将参数估计递推算法与各种不同类型的控制算法结合起来,形成一个能自动校正控制器参数的实时计算机控制系统。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5.把系统的开环频率特性画在M圆图上,可以求得闭环频率特性。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6.可以有效地改善原系统的平稳性和稳定性,并对快速性也将产生有利的影响。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7.闭环零点的作用是减少峰值时间,使系统响应速度变慢。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8.一阶系统的单位阶跃响应是有稳态误差的。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9.两个对偶系统的传递函数矩阵是互为转置的。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0.按给定值操纵控制方式的原理是:需要控制的是受控对象的被控量,而测量的只是给定值。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1.系统时间响应的类型虽然取决于闭环极点的性质和大小,时间响应的形状与闭环零点无关。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2.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是描述系统输入,输出物理量(或变量),以及内部各物理量(或变量)之间关系的数学表达式。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3.根轨迹是指系统特征方程的根随系统参量变化在s平面上运动而形成的轨迹.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4.超调量是反映系统响应过程的平稳性参数。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5.高频段决定了系统的抗干扰能力。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在做作业,求解题参考资料。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