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老师 发表于 2017-5-5 12:09:24

北语网院17春《人工智能导论》作业_1234(答案)

17春《人工智能导论》作业_1(答案)

第1题()图搜索策略最大的优点是_。
    A.当回溯出现时,回溯点处进行的搜索将被算法"忘记",其好处是节省了存储空间。
    B.被回溯掉的已经搜索过的部分,不能被以后使用。
    C.搜索过的路径除了可以重复利用。
    D.可以更有效地利用与问题有关的一些知识,从而达到启发式搜索的目的。
第2题()基于规则的正向演绎系统的初始综合数据库是_。
    A.事实表达式的与或树
    B.目标公式的与或树
    C.与或树
    D.证明树
第3题()在极小极大过程中,用端节点的静态估计函数f(p)求倒推值时,两位选手应采取不同的策略,从下往上逐层交替使用_的选值方法。
    A.极小和极大
    B.极大和极小
    C.极大和极大
    D.极小和极小
第4题()一般地说对任意一个图,当s到目标节点有一条路径存在时,如果搜索算法总是在找到一条从s到目标节点的最佳路径上结束,则称该搜索算法具有_。
    A.可采纳性
    B.包容性
    C.唯一性
    D.两面性
第5题()在搜索解图的过程中,若解图的耗散值记为k(n,N),则若n是N的一个元素,则k(n,N)=。
    A.n
    B.N
    C.N-n
    D.0
第6题()在公式(v)(Q(v,u)∧~((R(v)∨P(v))∧S(u,v)))中,Q(v,u)是一个主合取元,是另一个主合取元。
    A.(R(v)∨P(v))∧S(u,v)
    B.S(u,v)
    C.(R(v)∨P(v))
    D.R(v)
第7题()下面哪个不是图搜索方式的特点_。
    A.图中的每一个节点代表问题的状态,节点间的弧代表应用的规则。
    B.就是从隐含图中搜索出含有解路径的子图来。
    C.对每一个状态可应用的所有规则都要去试,并把结果记录下来。
    D.沿着单独的一条路向下延伸搜索下去。
第8题()在AO*算法中,已知h(n)函数对一个与或图中各节点的假想估值如下:h(n0)=3,h(n1)=2,h(n2)=4,h(n3)=4,h(n4)=1,h(n5)=1,h(n6)=2,h(n7)=h(n8)=0(目标节点)。此外假设k-连接符的耗散值为k。开始时,初始节点n0,n0被扩展,生成出节点n1、n4和n5,一个1-连接符指向n1,一个2-连接符指向n4和n5。这两个连接符之间是\u0022或\u0022的关系。问指针将指向_。
    A.n0的1-连接符
    B.n0的2-连接符
    C.n4
    D.n5
第9题()要用产生式系统来求解一个具体的问题,需要把这个问题的叙述转化为产生式系统的三个组成部分,在人工智能中通常称为_。
    A.问题的表示
    B.产生式规则集
    C.控制系统
    D.综合数据库
第10题()将结论的否定所对应的子句s在归结树中的位置,用重言式s~s代替s,并参予归结树中所有的置换,所得到的树称为_。]
    A.归结树
    B.证明树
    C.修改证明树
    D.置换
第11题()在基于规则的逆向演绎系统中,如何用与或树表示目标表达式?_。
    A.在用与或图表示目标表达式时,目标表达式中的"与""或"关系,和与或图中的"与""或"关系是相反的。
    B.目标表达式中的"∧"号在与或树中表达为"或"的关系,"∨"号在与或树中表达为"与"的关系。
    C.在用与或图表示目标表达式时,目标表达式中的"与""或"关系,和与或图中的"与""或"关系是一致的。
    D.目标表达式中的"∧"号在与或树中表达为"与"的关系,"∨"号在与或树中表达为"或"的关系。
第12题()对八数码游戏,回溯应发生在以下几种情况:_。
    A.新生成的状态在通向初始状态的路径上已出现过
    C.从初始状态开始,应用的规则数目达到所规定的数目之后还未找到目标状态
    E.对当前状态,再没有可应用的规则。
    F.沿着单独的一条路向下延伸搜索下去
第13题()合式公式常用的性质有_。
    A.摩根定律
    B.分配律
    C.结合律
    D.蕴涵式转化
第14题()下面关于能解节点(SOLVED)的定义正确的是。
    A.终节点是能解节点
    B.若非终节点有"或"子节点时,当且仅当其子节点至少有一能解,该非终节点才能解
    C.若非终节点有"与"子节点时,当且仅当其子节点均能解,该非终节点才能解。
    D.叶节点是能解节点
第15题()从搜索方式上来讲,搜索可以划分为两大类,即_。]
    A.盲目搜索
    B.深度优化
    C.启发式搜索
    D.A算法
第16题()图生成过程,就是从初始节点出发,按照该指针向下搜索,一直到找到一个未扩展的节点为止。
    A.正确
    B.错误
第17题()可交换的产生式系统,简单的说,指的是这样一类产生式系统,问题的求解与规则的使用次序关系极大。
    A.正确
    B.错误
第18题()极小极大过程是把搜索树的生成和格局估值这两个过程分开来进行,即先生成全部搜索树,然后再进行端节点静态估值和倒推值计算。
    A.正确
    B.错误
第19题()双向产生式系统则是正向推理和逆向推理同时使用的产生式系统。
    A.正确
    B.错误
第20题()LISP语言被称之为表处理语言,它的基本数据结构就是表。
    A.正确
    B.错误
第21题()LISP语言的程序和数据具有统一的结构,即S-表达式。
    A.正确
    B.错误
第22题()一般图搜索算法中,OPEN表记录的是已经被扩展过的节点;CLOSED表记录的是已经被生成出来,但还没有被扩展的节点。
    A.正确
    B.错误
第23题()若h(n)满足单调限制条件,则A*扩展了节点n之后,就已经找到了到达节点n的最佳路径。
    A.正确
    B.错误
第24题()基于规则的逆向演绎系统是从目标出发,逆向使用规则对目标表达式的与或图进行变换,直到找到一个含有事实节点的一致解图为止。
    A.正确
    B.错误
第25题()对于与或图来说,可以像普通图搜索那样,通过对某一个节点的评价来实现对整个局部图的评价。]
    A.正确
    B.错误

17春《人工智能导论》作业_2(答案)

第1题()对于五城市旅行商问题,求从A出发经B、C、D、E再回到A的最短路径。如果用s表示当前状态,L(s)表示已经走过的城市数,Goto(x)表示走向城市x,则其规则可以表示为:1,IFL(s)\u003d5THENGoto(A);2,IFL(s)\u003c5THENGoto(B);3,IFL(s)\u003c5THENGoto(C);4,IFL(s)\u003c5THENGoto(D);5,IFL(s)\u003c5THENGoto(E)。若当前状态s\u003d(A)为初始状态,则可触发规则为_。
    A.(2)
    B.(2)(3)
    C.(2)(3)(4)
    D.(2)(3)(4)(5)
第2题()在产生式系统中,_是一个数据的集合,用于存放在推理过程中的已知条件、推导出的中间结果和最终结论等。
    A.数据库
    B.综合数据库
    C.控制系统
    D.产生式规则集
第3题()设有置换集S,首先根据S构造U1、U2两个表达式,其中U1由置换集S中的所有被置换的变量组成,U2由与U1中的变量所对应的置换项组成。当U1、U2可以合一时,它们的mgu就是该置换集的_。
    A.合一复合
    B.一致置换
    C.一致解图
    D.合一者
第4题()八数码游戏的初始状态为\u0022283450716\u0022,而结束状态为\u0022123456780\u0022。问初始状态的\u0022不在位的将牌数\u0022是_。
    A.2
    B.3
    C.4
    D.5
第5题()我国是从_年才开始人工智能课题的研究,主要在定理证明、汉语自然语言理解、机器人及专家系统方面设立课题,并取得一些初步成果。
    A.1978
    B.1960
    C.1950
    D.1959
第6题()有时问题的解,又可以称为_。
    A.问题全状态空间
    B.搜索空间
    C.最优解
    D.解路径
第7题()在搜索解图的过程中,若解图的耗散值记为k(n,N),则若n是一个外向连接符指向后继节点n1,…,ni,并设该连接符的耗散值为Cn,则k(n,N)=。
    A.Cn
    B.k(n1,N)+…+k(ni,N)
    C.0
    D.Cn+k(n1,N)+…+k(ni,N)
第8题()在用产生式系统描述一个问题时,除了产生式系统的三要素外,一般还要求给出问题_。
    A.综合数据库
    B.规则集合
    C.初始状态和结束状态(目标状态)
    D.搜索策略
第9题()_是根据给定的文法重写规则,判断一个字串是否是符合该重写规则的句子。
    A.八数码问题
    B.旅行商问题
    C.句法分析问题
    D.传教士和野人问题
第10题()基于规则的逆向演绎系统的子集形式:_。]
    A.子句的合取式(合取范式)
    B.子句的析取式(析取范式)
    C.文字的析取式
    D.文字的合取式
第11题()两种常用的无信息图搜索方法:_。
    A.深度优先搜索
    B.宽度优先搜索
    C.A算法
    D.启发式搜索
第12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
    A.不可撤回方式相当于沿着单独的一条路向下延伸搜索下去。
    B.回溯方式则不保留完整的搜索树结构,只记住当前工作的一条路径,回溯就是对这条路径进行修正。
    C.图搜索方式则记下完整的搜索树。
    D.对一个要求解的具体问题,有可能用不同的方式都能求得解,至于选用哪种方式更适宜,往往还需要根据其他一些实际的要求考虑决定。
第13题()控制系统,又称之为_。
    A.控制策略
    B.搜索策略
    C.推理引擎
    D.规则集
第14题()基于规则的正向演绎系统的使用条件:_。
    A.事实表达式是任意形式
    C.规则形式为:L→W或L1∨L2→W,其中L为单文字,W为任意形式。
    D.目标公式为文字析取形。
    E.目标公式是任意形式。
第15题()改进A*算法的理论基础是_。]
    A.要保持A*算法的可采纳性。
    B.不能增加过多的计算工作量。
    C.OPEN表上任一具有f(n)<f*(s)的节点n定会被扩展。
    D.A*选作扩展的任一节点,定有f(n)≤f*(s)。
第16题()在语言学中,决定任意一个符号序列是不是一个句子的问题,是一个句法分析问题,我们可以用产生式系统来分析这个问题。
    A.正确
    B.错误
第17题()与子句集比起来,与或形更多的保留了公式的原始形式。
    A.正确
    B.错误
第18题()归结方法的特点是简单,易于程序实现。
    A.正确
    B.错误
第19题()基于规则的演绎系统将所有的谓词公式均化简为子句,致使很多隐含在原来的谓词公式中的、对推理有利的信息得不到充分的利用。
    A.正确
    B.错误
第20题()规则表达的可以是与待求解的问题有关的客观规律方面的知识,也可以是对求解问题有帮助的策略方面的知识。
    A.正确
    B.错误
第21题()EQ、EQL和EQUAL是三个判断相等的谓词函数,其区别是判断相等的\u0022标准\u0022不一样。
    A.正确
    B.错误
第22题()对于与或图的搜索,产生式系统的任务是搜索从初始节点到一组终节点集N的一个解图。
    A.正确
    B.错误
第23题()简单的BACKTRACK过程设置四个以上回溯点,可用于求解N-皇后这类性质的问题。
    A.正确
    B.错误
第24题()在AO*算法中,耗散值计算过程是一个逆向的计算过程。
    A.正确
    B.错误
第25题()归结过程就是\u0022寻找\u0022空子句的过程。]
    A.正确
    B.错误

17春《人工智能导论》作业_3(答案)

第1题()用产生式系统来描述一个具体问题。设字符转换问题规则如下:1.A∧B→C;2.A∧C→D;3.B∧C→G;4.B∧E→F;5.D→E;已知:A,B求:F。设综合数据库用集合x表示,其中x为字符。采用顺序排队的控制策略。初始状态A,B。当可触发规则为(3)(5)时,执行被触发规则为_。
    A.(2)
    B.(3)
    C.(4)
    D.(5)
第2题()用产生式系统来描述一个具体问题。设字符转换问题规则如下:1.A∧B→C;2.A∧C→D;3.B∧C→G;4.B∧E→F;5.D→E;已知:A,B求:F。设综合数据库用集合x表示,其中x为字符。采用顺序排队的控制策略。初始状态A,B。下列结束条件正确的是:_。
    A.F∈x,当目标F在综合数据库中出现时,则F被求得。
    B.F∈x,当目标F在综合数据库中出现时,则F一定不被求得。
    C.F不包含于x,当目标F不在综合数据库中出现时,则F被求得。
    D.F不包含于x,当目标F不在综合数据库中出现时,则F一定被求得。
第3题()用产生式系统来描述一个具体问题。设字符转换问题规则如下:1.A∧B→C;2.A∧C→D;3.B∧C→G;4.B∧E→F;5.D→E;已知:A,B求:F。设综合数据库用集合x表示,其中x为字符。采用顺序排队的控制策略。初始状态A,B。为了得到F,最后执行的被触发规则是:_。
    A.5.IFDTHENE
    B.2.IFA∧CTHEND
    C.3.IFB∧CTHENG
    D.4.IFB∧ETHENF
第4题()一组_相当于系统的知识库,它采用\u0022IF\u003c前件\u003eTHEN\u003c后件\u003e\u0022的形式,来表达求解问题所需要的知识。
    A.数据库
    B.产生式规则集
    C.控制系统
    D.综合数据库
第5题()八数码问题取不同启发函数,应用A*算法求得最佳解时所扩展和生成的节点数最少的是:_。
    A.h(n)≤h*(n)
    B.h(n)=0
    C.h(n)=W(n)
    D.h(n)=P(n)
第6题()基于规则的正向演绎系统的子句形式:_。
    A.子句的合取式(合取范式)
    B.子句的析取式(析取范式)
    C.文字的析取式
    D.文字的合取式
第7题()后继节点操作符(相当于可应用规则)作用到节点(对应于某一状态描述)上,生成出其所有后继节点(新状态),并给出连接弧线的耗散值(相当于使用规则的代价),这个过程叫做_。
    A.节点深度
    B.扩展一个节点
    C.路径耗散值
    D.路径
第8题()若存在一个置换s使得表达式集Ei中每个元素经置换后的例有:E1s=E2s=E3s=…,则称表达式集Ei是可_的,这个置换s称作Ei的_者。
    A.置换置换
    B.合一合一
    C.归结归结
    D.递归递归
第9题()如果我们给h(n)加上如下的限制条件,_,则A算法转换为A*算法。
    A.h(n)≥h*(n)
    B.h(n)≤h*(n)
    C.h(n)≥g*(n)
    D.h(n)≤g*(n)
第10题()在AO*算法中,已知h(n)函数对一个已知与或图中各节点的假想估值如下:h(n0)=3,h(n1)=2,h(n2)=4,h(n3)=4,h(n4)=1,h(n5)=1,h(n6)=2,h(n7)=h(n8)=0(目标节点)。且k-连接符的耗散值为k。假设此时n5刚被扩展成n6、n7和n8三个节点。一个1-连接符指向n6,一个2-连接符指向n7和n8。则有关能解节点的说法正确的是_。]
    A.n7和n8是能解节点,n5不是能解节点。
    B.n7和n8是不能解节点,n5是能解节点。
    C.n7、n8和n5都是能解节点。
    D.n7、n8和n5都是不能解节点。
第11题()AO*算法可以划分为两个阶段:_。
    A.图生成过程,即扩展节点。
    B.“初始节点--节点n--目标节点”的解路径生成过程。
    C.耗散值计算过程。
    D.选取f值最小的节点进行扩展。
第12题()A*算法求解问题时,出现重复扩展节点问题的解决方案是:_。
    A.对h函数的定义给出限制,使得h满足单调性。
第13题()用产生式系统求解某一个问题时,如果按照规则使用的方式或者说按推理方向来划分的话,产生式系统可分为_。
    A.正确
    C.提高计算机处理能力。
    D.失去可采纳性为代价,改进算法。
第14题()极小极大搜索方法中,关于f(p)取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
    A.单向
    B.正向
    C.逆向
    D.双向
第15题()下面关于不能解节点(UNSOLVED)的定义,正确的是_。]
    A.一般规定有利于MAX的势态,f(p)取正值。
    B.有利于MIN的势态,f(p)取负值。
    C.势均力敌的势态,f(p)取0值。
    D.若f(p)=+∞,则表示MAX赢,若f(p)=-∞,则表示MIN赢。
第16题()正向演绎系统是从事实表达式出发,通过正向匹配应用规则进行推理,直到推出目标表达式。
    A.没有后裔的非终节点是不能解节点。
    B.若非终节点有"或"子节点时,当且仅当所有子节点均不能解时,该非终节点才不能解。
    C.若非终节点有"与"子节点时,当至少有一子节点不能解时,该非终节点才不能解。
    D.端节点是不能解节点。
第17题()图搜索策略的一个特点就是只保留了从初始状态到当前状态的一条路径,从而节省了存储空间。
    A.正确
    B.错误
第18题()无论是正向系统还是逆向系统,其目标都是从众多的解图中,找一个一致解图。
    A.正确
    B.错误
第19题()基于规则的正向演绎系统,就是不断的对与或图施以规则变换,直到找到一个解图,该解图中的所有叶节点全部都与目标公式中的文字匹配为止。
    A.正确
    B.错误
第20题()合一复合是可结合、可交换的。这是一个很好的性质,说明在用基于规则的正向演绎方法求解问题时,与使用规则的次序无关。
    A.正确
    B.错误
第21题()当问题有解时,A*算法不但一定能找到解,而且一定能找到最优解,这一点称为可采纳性。
    A.正确
    B.错误
第22题()若h(n)满足单调限制,则由A*所扩展的节点序列,其f值是递减的
    A.正确
    B.错误
第23题()只有在单位耗散值的情况下,当问题有解时,宽度优先算法才能保证找到最优解。
    A.正确
    B.错误
第24题()一般情况下,当问题有解时,深度优先搜索不但不能保证找到最优解,也不能保证一定能找到解。
    A.正确
    B.错误
第25题()用产生式系统求解问题时的主要任务就是如何把问题的知识组织成陈述、过程和控制这三种组成部分,以便在产生式系统中更充分地得到应用。]
    A.正确
    B.错误

17春《人工智能导论》作业_4(答案)

第1题()对于五城市旅行商问题,求从A出发经B、C、D、E再回到A的最短路径。如果用s表示当前状态,L(s)表示已经走过的城市数,Goto(x)表示走向城市x,则其规则可以表示为:1,IFL(s)\u003d5THENGoto(A);2,IFL(s)\u003c5THENGoto(B);3,IFL(s)\u003c5THENGoto(C);4,IFL(s)\u003c5THENGoto(D);5,IFL(s)\u003c5THENGoto(E)。若s\u003d(A××××),则被触发规则为_。
    A.(1)
    B.(2)
    C.(3)
    D.(4)或(5)
第2题()_是利用问题给出的局部知识来决定如何选取规则,接着再根据新状态继续选取规则,搜索过程一直进行下去,不必考虑撤回用过的规则。
    A.不可撤回方式
    B.试探性方式
    C.回溯方式
    D.图搜索方式
第3题()使用回溯策略首要的问题是_。
    A.要研究在什么情况下应该回溯,即要确定回溯条件的问题。
    B.如何利用有用知识进行规则排序,以减少回溯次数。
    C.在问题求解过程中,有时会发现应用一条不合适的规则会阻挠或拖延达到目标的过程。
    D.先试一试某一条规则,如果以后发现这条规则不合适,则允许退回去,另选一条规则来试。
第4题()产生式系统求解问题时,如果控制系统保留住所有规则应用后生成并链接起来的数据库(状态)记录图,则称工作在这种方式下的控制系统使用了_。
    A.回溯搜索策略
    B.图搜索策略
    C.盲目搜索
    D.启发式搜索
第5题()基于规则的逆向演绎系统的初始综合数据库是_。
    A.事实表达式的与或树
    B.目标公式的与或树
    C.与或树
    D.证明树<br/>
第6题()问题的规模是指_。
    A.问题全状态空间
    B.搜索空间
    C.最优解
    D.解路径
第7题()基于规则的正向演绎系统的目标公式为_。
    A.文字析取形
    B.任意形式
    C.子句的合取式
    D.文字合取形
第8题()对于子句C1∨L1和C2∨L2,其中L1、L2是单文字。如果L1与~L2可合一,且s是其合一者,则(C1∨C2)s是其_式。这一过程称作_。
    A.置换置换
    B.合一合一
    C.归结归结
    D.递归递归
第9题()在_年,人工智能作为一门学科正式诞生于美国。
    A.1950
    B.1954
    C.1956
    D.1960
第10题()用产生式系统来描述一个具体问题。设字符转换问题规则如下:1.A∧B→C;2.A∧C→D;3.B∧C→G;4.B∧E→F;5.D→E;已知:A,B求:F。设综合数据库用集合x表示,其中x为字符。采用顺序排队的控制策略。初始状态A,B。当可触发规则为_时,执行被触发规则(2)。]
    A.(3)(5)
    B.(2)(5)
    C.(2)(3)
    D.(4)(5)
第11题()A*算法求解问题时,出现重复扩展节点问题的原因:_。
    A.如果h函数定义不合理,则当扩展一个节点时,不一定就找到了从初始节点到该节点的最优路径,就有可能被多次扩展。
    B.特别是如果这样的节点处于问题的最优解路径上时,则一定会被多次扩展。
    C.h(n)≤h*(n)。
    D.A*算法效率低。
第12题()应用A*的过程中,对选作扩展的节点n,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
    A.若其其评价函数值f(n)=f*(n),则不会去扩展多余的节点就可找到解。
    B.若其f(n)越接近于f*(n),扩展的节点数就会越少,应用的启发信息(问题知识)愈多。
    C.若其f(n)越接近于f*(n),扩展的节点数就会越多,应用的启发信息(问题知识)愈少。
    D.若其其评价函数值f(n)=f*(n),则需要扩展最多的节点才可找到解。
第13题()关于极小极大搜索方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
    A.当轮到我方走棋时,首先按照一定的搜索深度生成出给定深度d以内的所有状态,计算所有叶节点的评价函数值。
    B.然后从d-1层节点开始逆向计算。
    C.对于我方要走的极大节点取其子节点中的最大值为该节点的值
    D.对于对方要走的极小节点取其子节点中的最小值为该节点的值。
    E.一直到计算出根节点的值为止,获得根节点取值的那一分枝,即为所选择的最佳走步。
第14题()和其他学科的发展一样,人工智能目前也总结出若干个对实现人工智能系统具有一般意义的核心课题,这就是:_。
    A.知识的模型化和表示方法
    B.启发式搜索理论
    C.各种推理方法(演绎推理、规划、常识性推理、归纳推理等)
    D.人工智能系统结构和语言
第15题()在LISP语言中,总是试图对任何S-表达式进行求值。在求值的过程中,有这样几个基本约定:_。]
    A.如果S-表达式是一个数字,则它的值就是数字本身。
    B.如果S-表达式是一个文字原子,则它的值是在此之前,通过赋值函数赋给该原子的值。
    C.如果S-表达式是一个表,则该表被认为是一个函数。
    D.符号&quot;&#39;&quot;是阻止求值符号,如果一个S-表达式前面有符号&quot;&#39;&quot;,则其值就是该S-表达式本身。
第16题()图搜索算法成功结束的判断方法,是当从OPEN表中取出一个节点后,再判断该节点是否是目标节点,而不是在扩展节点,生成新节点时判断。
    A.正确
    B.错误
第17题()归结法中,可以通过修改证明树的方法得到问题的解答。
    A.正确
    B.错误
第18题()当多次使用同一规则时,需要对规则中的变量进行换名,使得规则在不同的使用处,其变量名是不相同的。
    A.正确
    B.错误
第19题()对于复杂博弈问题,完全取胜策略(或和局)必须丢弃,而应当把目标确定为寻找一步好棋,等对手回敬后再考虑寻找另一步好棋这种实际可行的实用策略。
    A.正确
    B.错误
第20题()对变量作必要的换名,使每一量词只约束一个唯一的变量名。由于变量名可任意设定,因而该过程不影响合式公式的真值。
    A.正确
    B.错误
第21题()具有最小耗散值的解图称为最佳解图,其值也用h*(n)标记。
    A.正确
    B.错误
第22题()PRODUCTION相当于对问题直接进行求解,而SPLIT则是对问题进行归约求解。
    A.正确
    B.错误
第23题()比起极小--极大法来,α-β剪枝法增大了找不到最佳走步的危险性,但其效率较高。
    A.正确
    B.错误
第24题()一般来说,置换是可交换的,即两个置换合成的结果与置换使用的次序无关。
    A.正确
    B.错误
第25题()在A算法中,满足单调条件的h必然满足A*算法的条件。]
    A.正确
    B.错误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北语网院17春《人工智能导论》作业_1234(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