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逻辑学》2017年春学期在线作业答案
华东《逻辑学》2017年春学期在线作业(三)一、单选题:
1.假说是对未知事物或规律性的( )。第十二章 (满分:5)
A. 可靠认识
B. 自由想象
C. 假定性解释
D. 主观臆断
2.违反矛盾律所犯的逻辑错误是( )。第九章 (满分:5)
A. 偷换论题
B. 自相矛盾
C. 混淆概念
D. 虚假理由
3.在论证过程中,违反“论题应当清楚、确切,不应含糊其词,不应有歧义”这一规则所犯的错误是( )。第十三章 (满分:5)
A. 证明过多
B. 虚假论据
C. 论题不清
D. 循环论证
4.在运用反证法时,要借助于充分条件假言推理的( )。第十三章 (满分:5)
A. 肯定前件式
B. 肯定后件式
C. 否定前件式
D. 否定后件式
5.若出现了“混淆概念”的逻辑错误,则是违反了。( )。第九章 (满分:5)
A. 同一律
B. 矛盾律
C. 排中律
D. 充足理由律
6.矛盾律的基本内容表明,作为同一思维过程中两个互相否定的思想( )。第九章 (满分:5)
A. 必有一真
B. 必有一假
C. 必然同真
D. 必然同假
7.类比推理的思维进程是( )。第十一章 (满分:5)
A. 由一般性知识为前提推出特殊性知识为结论
B. 由特殊性知识为前提推出特殊性知识为结论
C. 由特殊性知识为前提推出一般性知识为结论
D. 由个别性知识为前提推出一般性知识为结论
8.完全归纳推理是( )。第十章 (满分:5)
A. 或然性推理
B. 既非或然性推理又非必然性推理
9.归纳推理是( )。第十章 (满分:5)
A. 以个别知识为前提推出一般知识为结论的推理
B. 以个别知识为前提推出个别知识为结论的推理
C. 以一般知识为前提推出一般知识为结论的推理
D. 以一般知识为前提推出个别知识为结论的推理
10.选言证法所运用的推理形式是( )。第十三章 (满分:5)
A. 选言推理的肯定否定式
B. 假言推理的肯定否定式
C. 选言推理的否定肯定式
D. 假言推理的否定肯定式
二、多选题:
1.如果推理的结论所断定的范围超出了前提所断定的范围,那么,该推理的结论就( )。第十章 (满分:5)
A. 可能为真
B. 可能为假
C. 真实可靠
D. 必然为真
E. 必然为假
2.类比推理与简单枚举归纳推理的相同之处是( )。第十一章 (满分:5)
A. 由特殊到一般的推理
B. 结论是不完全可靠的
C. 前提不蕴涵结论
D. 由一般到特殊的推理
E. 结论是从前提中必然得出的
3.违反同一律容易犯的逻辑错误是( )。第九章 (满分:5)
A. 混淆概念
B. 偷换概念
C. 机械类比
D. 模棱两可
E. 自相矛盾
4.结论为或然性的推理有( )。第十章 (满分:5)
A. 选言推理
B. 完全归纳推理
C. 假言推理
D. 简单枚举归纳推理
E. 统计归纳推理
5.简单枚举归纳推理的( )。第十章 (满分:5)
A. 结论是全称命题
B. 结论是必然的
C. 结论是或然性的
D. 结论肯定为真
E. 结论肯定为假
6.下列断定违反矛盾律的有( )。第九章 (满分:5)
A. SEP并且SOP
B. SAP并且SOP
C. SIP并且SAP
D. SAP并且SIP
E. SIP并且SEP
7.类比推理是( )。第十一章 (满分:5)
A. 从一般到一般的推理
B. 从一般到特殊的推理
C. 从特殊到一般的推理
D. 从特殊到特殊的推理
E. 从个别到个别的推理
8.论据可以是( )。第十三章 (满分:5)
A. 确凿事实的判断
B. 科学定理、定律
C. 虚假事实的判断
D. 尚未确定为真的判断
E. 权威人士的言论
9.在论证过程中,如果违反了“论题应保持同一”的规则,所犯的逻辑错误是( )。第十三章 (满分:5)
A. 虚假论据
B. 证明过多
C. 证明过少
D. 预期理由
E. 推不出
10.假说的特点是( )。第十二章 (满分:5)
A. 以事实材料和科学原理为依据
B. 具有必然可靠性
C. 具有推测性
D. 具有纯粹的主观臆想性
E. 不需要继续经受验证
《逻辑学》2017年春学期在线作业(二)
一、单选题:
1.“她可能是一位农民劳动模范”,这一判断的表达公式为( )。第八章 (满分:5)
A. S可能是P
B. S可能不是P
C. S必然是P
D. S必然不是P
2.下列判断中主项、谓项都不周延的判断( )。第五章 (满分:5)
A. 所有学生都是音乐爱好者
B. 所有学生都不是音乐爱好者
C. 有些学生是音乐爱好者
D. 有些学生不是音乐爱好者
3.“华山比泰山险峻” ,这一判断断定是( )。 第六章 (满分:5)
A. 两项关系
B. 三项关系
C. 四项关系
D. 五项关系
4.在性质判断中,表示判断对象的概念叫( )。第五章 (满分:5)
A. 判断的主项
B. 判断的谓项
C. 判断的联项
D. 判断的量项
5.老张年长于老赵” ,这是一个( )。第六章 (满分:5)
A. 对称性关系判断
B. 反对称性关系判断
C. 非对称性关系判断
D. 非传递性关系判断
6.SIP所表达的是( )。第五章 (满分:5)
A. 全称肯定判断
B. 全称否定判断
C. 特称肯定判断
D. 特称否定判断
7.“谎言必然不能长久骗人”,这是一个( )。第八章 (满分:5)
A. 可能肯定判断
B. 必然肯定判断
C. 可能否定判断
D. 必然否定判断
8.“该地区地下可能有石油”与“该地区地下可能没有石油”之间的对当关系是( )第八章 (满分:5)
A. 能同真也能同假
B. 能同真不能同假
C. 不能同真也不能同假
D. 不能同真但能同假
9.断定对象情况可能存在的判断是( )。第八章 (满分:5)
A. 可能肯定判断
B. 可能否定判断
C. 必然肯定判断
D. 必然否定判断
10.“所有山区都是贫困地区”与“所有山区都不是贫困地区”之间的对当关系( )。第五章 (满分:5)
A. 既不能同真也不能同假
B. 既能同真又能同假
C. 能同真但不能同假
D. 能同假但不能同真
二、多选题:
1.在下列性质判断中,谓项不周延的有( )。第五章 (满分:5)
A. 鲁迅是文学家
B. 有些液体不是酸性的
C. 鲸是水生动物
D. 有些科学不是基础科学
E. 有些科学家不是爱国主义者
2.下列表达关系判断的语句是( )。第六章 (满分:5)
A. 鲁迅是文学家
B. 有些液体不是酸性的
C. 田路和王洲同岁
D. 宋代在唐代之后
E. 马克思主义不是教条
3.如果SOP判断为假,则S和P两个概念在外延上的关系是( )。第五章 (满分:5)
A. 同一关系
B. 真包含关系
C. 真包含于关系
D. 交叉关系
E. 全异关系
4.从关系的逻辑性质上看,“朋友”关系属于( )。第六章 (满分:5)
A. 对称性关系
B. 反对称性关系
C. 非对称性关系
D. 传递关系
E. 非传递关系
5.下列表达反对称关系的是( )。第六章 (满分:5)
A. 援助
B. 高于
C. 爱护
D. 朋友
E. …比…大
6.在性质判断的逻辑方阵中,具有差等关系的判断之间可以进行的推演是( )。第五章 (满分:5)
A. 由SAP真推知SIP真
B. 由SEP真推知SOP真
C. 由SIP真推知SAP假
D. 由SOP真推知SEP假
E. 由SEP假推知SOP假
7.并非所有的企业都创外汇,所以有的企业不创外汇( )第五章 (满分:5)
A. 这是省略三段论
B. 这是对当关系推理
C. 这是负命题等值推理
D. 这是换质位法推理
E. 直言命题变形法
8.在性质判断的对当关系中,当SEP判断为真时则( )。第五章 (满分:5)
A. SAP判断为假
B. SIP判断为假
C. SOP判断为真假不定
D. SOP判断为假
E. SAP判断为真假不定
9.“他必然能来”与“他必然不能来”之间的对当关系是( )。第八章 (满分:5)
A. 既能同真也能同假
B. 能同真但不能同假
C. 能同假但不能同真
D. 一方假,另一方必真
E. 一方真,另一方必假
10.SIP判断的周延情况是( )。第五章 (满分:5)
A. 主项周延
B. 主项不周延
C. 谓项周延
D. 谓项不周延
E. 主项和谓项都不周延
《逻辑学》2017年春学期在线作业(一)
一、单选题:
1.在下定义时,如果定义项直接包含有被定义项,那么,所犯的逻辑错误就是( )。第四章 (满分:5)
A. 定义过宽
B. 定义过窄
C. 同语反复
D. 循环定义
2.在对概念进行划分时,每次划分必须按照同一标准进行,否则,所犯的逻辑错误是( )。第四章 (满分:5)
A. 划分不全
B. 多出子项
C. 越级划分
D. 划分标准不同一
3.“p并且q”与“p或者q”这两个判断形式,它们含有( )第一章 (满分:5)
A. 相同的逻辑常项,相同的变项
B. 不同的逻辑常项,相同的变项
C. 相同的逻辑常项,不同的变项
D. 不同的逻辑常项,不同的变项
4.“如果某人未犯法,那么某人未犯罪;某人犯罪,所以某人犯法”这个推理属于充分条件假言推理的( )第二章 (满分:5)
A. 肯定前件式
B. 肯定后件式
C. 否定前件式
D. 否定后件式
5.逻辑形式之间的区别,取决于( )第一章 (满分:5)
A. 逻辑常项
B. 逻辑变项
C. 语言表达形式
D. 思维的内容
6.在“只有p,才q”这一逻辑形式中,其逻辑常项是( )。第一章 (满分:5)
A. 只有……才……
B. p,q
C. 只有p
D. 才q
7.概念的限制是通过( )。第四章 (满分:5)
A. 增加概念的内涵以缩小概念的外延
B. 减少概念的内涵以扩大概念的外延
C. 增加概念的内涵以扩大概念的外延
D. 减少概念的内涵以缩小概念的外
8.已知“p--->q”、与“p∧q”均真,那么( )第二章 (满分:5)
A. p真q真
B. p真q假
C. p假q真
D. p假q假
二、多选题:
1.概念间在外延上的不相容关系有( )。第四章 (满分:5)
A. 同一关系
B. 真包含关系
C. 反对关系
D. 交叉关系
E. 矛盾关系
2.“信息是二十世纪后半期才出现的新术语,从直观上理解,信息就是‘音信'、‘消息'的意思。目前国际科学界比较流行的看法是:信息是系统传输和处理的对象,凡是有次序的符号排列(包括文字、数据、状态、图象)都是载荷信息。信息和物质、能量一起被看成是构成系统的三大要素之一。”从以上引文看出,“信息”的内涵是( )第四章 (满分:5)
A. 音信、消息的意思
B. 系统传输和处理的对象
C. 有次序的符号排列
D. 同物质、能量一起被看成构成系统的三大要素之一
3.下列各组概念具有全异关系的是( )。第四章 (满分:5)
A. 集合概念、非集合概念
B. 学校、青年
C. 农产品产品
D. 矛盾、社会矛盾
E. 工人、妇女
4.“社会主义商业不仅要为工农业生产服务,而且要为人民生活服务” ,这是一个( )。 第二章 (满分:5)
A. 复合判断
B. 联言判断
C. 选言判断
D. 假言判断
E. 负判断
5.“败者或因其弱,或因其指挥有误”,这是一个( )。第二章 (满分:5)
A. 不相容选言判断
B. 假言判断
C. 联言判断
D. 相容选言判断
E. 选言判断
6.将“高等学校”限制为“黑龙江大学”这里是( )。第四章 (满分:5)
A. 通过增加概念的内涵从而缩小了概念的外延
B. 通过减少概念的内涵从而扩大了概念的外延
C. 由属概念向种概念的过渡
D. 由种概念向属概念的过渡
E. 由外延大的概念过渡到外延小的概念
7.“只有发展生产,才能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这个判断在下列情况为真的是:( )第二章 (满分:5)
A. 不发展生产,不能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B. 不发展生产,可能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C. 提高了人民生活水平,发展生产。
D. 不发展生产,提高了人民生活水平。
8.违反“划分后的各子项外延之和必须与母项的外延相等”这一规则,所犯的逻辑错误是( )。第四章 (满分:5)
A. 划分不全
B. 多出子项
C. 划分标准不同一
D. 子项相容
E. 越级划分
三、判断题:
1.只有打开这只密码箱的人,才是该手提密码箱的所有者。某人能打开,所以,某人是该密码手提箱的所有者。 (满分:5)
A. 错误
B. 正确
2.他是认真学习的。因为他如果不认真学习,就不会取得好成绩,而他的确取得了好成绩。 (满分:5)
A. 错误
B. 正确
3.某非法狩猎犯或判主刑或判附加刑,某非法狩猎犯是判的主刑,所以,某非法狩猎犯没判附加刑。 (满分:5)
A. 错误
B. 正确
4.李明这次通过逻辑考试。因为他没有因出差缺了课,而只有不因出差缺了课,才能通过逻辑考试。 (满分:5)
A. 错误
B. 正确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