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石油华东17春《马克思主义哲学》在线作业一二答案
《马克思主义哲学》2017年春学期在线作业(一)一、单选题:
1.最初人们把文盲定义为不识字的人;后来又把文盲确定为看不懂现代信息符号.图表的人;而现在联合国把文盲确定为不能用计算机交流的人。从哲学上看,这表明( ) (满分:7)
A. 人在确定事物的标准上起主导作用
B. 事物之间是普遍联系的
C. 人的认识随着社会实践的变化而变化
D. 人的认识是一个反复曲折的过程
2.绝对剩余价值是( ) (满分:7)
A. 个别资本家改进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结果
B. 社会劳动生产率普遍提高的结果
C. 必要劳动时间不变,延长工作日的结果
D. 工作日不变,缩短必要劳动时间的结果
3.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是( ) (满分:7)
A. 唯心主义哲学的基本问题
B. 唯物主义哲学的基本问题
C. 全部哲学的基本问题
D. 一部分哲学的基本问题
4.下列选项中,正确说明物质和运动关系的是( ) (满分:7)
A. 物质是运动的主体,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
B. 物质是运动的形式,运动是物质的内容
C. 物质是运动的原因,运动是物质的结果
D. 物质是运动的本质,运动是物质的现象
5.世界统一于物质的观点属于( ) (满分:7)
A. 唯物主义观点
B. 辩证法观点
C. 形而上学观点
D. 宿命论观点
6.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一个方面内容的不同回答是划分( ) (满分:7)
A.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
B. 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标准
C. 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
D. 辩证唯物主义和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标准
7.1958年,我们认为麻雀吃粮食,于是把它列为“四害”之一,加以消灭。后来,我们认识到麻雀在消灭害虫方面贡献很大,便把它从“四害”中解放出来,并列为保护动物。1958年,我们消灭麻雀的错误,从哲学上看是没有做到( ) (满分:7)
A. 用全面的观点看问题
B. 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C. 用实践的观点看问题
D. 用量变质变的观点看问题
8.实现意识能动性的根本途径是( ) (满分:7)
A. 投身社会实践
B. 认识客观规律
C. 加强主观努力
D. 制订周密计划
9.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对象是( ) (满分:7)
A. 物质世界的一切现象
B. 各个国家和民族发展的具体过程
C. 人们的具体心理过程
D. 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一般规律
10.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是( ) (满分:7)
A. 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之间的矛盾
B. 生产社会化与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
C. 生产和消费的矛盾
D. 剩余价值生产与剩余价值实现之间的矛盾
1.印度一位教授曾对一棵树算了两笔不同的账:一棵正常生长50年的树,按市场上的木材价格计算,最多值300多美元;但从它产生的氧气.减少大气污染.可以为鸟类与其他动物提供栖息环境的生态效益看,则值20万美元。这种算账方法强调了( ) (满分:6)
A. 事物存在的客观性
B. 人类认识的主观性
C. 事物联系的多样性
D. 事物运动的规律性
2.意识是人脑的机能,是说( ) (满分:6)
A. 意识是人脑自生的
B. 意识是人脑的分泌物
C. 人脑是意识的源泉
D. 人脑是意识的物质器官
3.产业资本在循环过程中依次采取的三种职能形式是( ) (满分:6)
A. 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业资本
B. 借贷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
C. 生产资本.货币资本.商品资本
D. 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
4.物质的本质特性是( ) (满分:6)
A. 客观实在性
B. 实物性
C. 结构性
D. 可分性
5.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二方面内容的不同回答是( ) (满分:6)
A. 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
B. 划分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标准
C. 划分一元论和二元论的标准
D. 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
《马克思主义哲学》2017年春学期在线作业(二)
一、单选题:
1.认识运动是一个反复无限的发展过程,这种观点属于( ) (满分:7)
A. 唯心主义认识论的观点
B. 旧唯物主义认识论的观点
C.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观点
D. 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观点
2.下列活动中,不属于最基本的实践活动的是( ) (满分:7)
A. 演员在舞台上表演
B. 警察在街上巡逻
C. 农民在田里插秧
D. 科学家在实验室做实验
3.生产成本掩盖了资本主义的剥削,是因为抹杀了( ) (满分:7)
A. 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区别
B. 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区别
C. 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的区别
D. 劳动和劳动力的区别
4.任何科学理论都不能穷尽真理,而只能在实践中不断开拓认识真理的道路。这说明( ) (满分:7)
A. 真理具有客观性
B. 真理具有绝对性
C. 真理具有全面性
D. 真理具有相对性
5.在唯物辩证法看来,房子同平房.楼房.别墅等的关系属于( ) (满分:7)
A. 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B. 共性和个性的关系
C. 本质和现象的关系
D. 内容和形式的关系
6.“手推磨产生的是封建主为首的社会,蒸汽磨产生的是工业资本家为首的社会。”这句话是说( ) (满分:7)
A. 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反作用
B.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C.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D. 生产力同生产关系相适应
7.生产关系是反映( ) (满分:7)
A. 人与人之间经济关系的范畴
B. 人与人之间利害关系的范畴
C. 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范畴
D. 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范畴
8.少数资本家大企业联合起来,控制一个或几个部门的产品生产和销售行为是( ) (满分:7)
A. 联合
B. 兼并
C. 收购
D. 垄断
9.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的理论依据是( ) (满分:7)
A. 对立统一规律
B. 唯物辩证法普遍联系的原理
C. 上层建筑必须适合经济基础发展要求的规律
D. 生产关系必须适合生产力
10.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是( ) (满分:7)
A. 本质和现象的关系
B. 主要和次要的关系
C. 相对和绝对的关系
D. 肯定和否定的关系
1.宋代诗人陆游在一首诗中说:“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这是强调( ) (满分:6)
A. 读书不能获得知识
B. 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C.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D.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2.在社会发展中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是( ) (满分:6)
A. 人口因素
B. 地理环境
C. 文化传统
D. 生产方式
3.一个完整的认识过程是( ) (满分:6)
A. 感性认识——理性认识——感性认识
B. 实践——认识——实践
C. 感觉——知觉——表象
D. 概念——判断——推理
4.马克思主义政党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它明确指出了马克思主义政党的( ) (满分:6)
A. 理论性和斗争性
B. 阶级性和先进性
C. 理论性和先进性
D. 革命性和理论性
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哲学依据是( ) (满分:6)
A. 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
B. 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
C. 量变和质变的关系
D. 本质和现象的关系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