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交17春《社会学原理与方法》在线作业一二答案
西南交《社会学原理与方法》在线作业一一、单选题:转载请注明无忧答案www.ap5u.com
1.一个人同时担当了几个角色,对个人的期待发生了矛盾,难以协调,这种现象称为( )。 (满分:4)
A. 角色扮演
B. 角色冲突
C. 角色中断
D. 角色失败
2.由一对夫妇与父母和未婚子女聚居生活的家庭是( ) (满分:4)
A. 核心家庭
B. 主干家庭
C. 联合家庭
D. 断代家庭
3.下列的社会学家,主张冲突理论的是( ) (满分:4)
A. 齐美尔
B. 达伦多夫
C. 韦伯
D. 孔德
4.个人一生中特别是其工作生涯里社会地位的变化称为( ) (满分:4)
A. 垂直流动
B. 水平流动
C. 代内流动
D. 代际流动
5.与正式组织相比,初级社会群体的主要特征是( ) (满分:4)
A. 规模小
B. 人际关系密切
C. 存在长久
D. 综合性功能
6.基金会、商会、兴趣团体一般被称为( ) (满分:4)
A. 第一部门
B. 第二部门
C. 第三部门
D. 第四部门
7.一般认为,社会学者对于社区的类型学研究始于德国社会学家( ) (满分:4)
A. 韦伯
B. 滕尼斯
C. 林德
D. 伯杰斯
8.子女相对于其父母地位的变化称( ) (满分:4)
A. 垂直流动
B. 水平流动
C. 代内流动
D. 代际流动
9.研究者在某种程度上置身于观察对象的环境和社会活动中,使自己成为被研究群体中的一员的一种观察方法是( ) (满分:4)
A. 问卷调查
B. 参与观察
C. 社会实验方法
D. 非介入性研究方法
10.以血统、血缘和职业为标准,将社会成员划分为不同群体或社会集团的是( ) (满分:4)
A. 民族
B. 宗教
C. 种姓
D. 阶层
11.科层制的最大优点是( )。 (满分:4)
A. 能更好地实现社会发展
B. 能更快地实现社会进步
C. 能更有效地实现组织目标
D. 能促进工作积极性
12.在许多发达国家,出现了大城市向小城镇或农村迁移的现象,这种现象被称为( ) (满分:4)
A. 过度城市化
B. 逆城市化
C. 效区化
D. 城乡融合
13.在社会互动中,行动者之间为了共同的目标而展开的较量、争夺称为( ) (满分:4)
A. 合作
B. 交换
C. 竞争
D. 冲突
14.结构功能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是( ) (满分:4)
A. 帕森斯
B. 斯宾塞
C. 库利
D. 丁伯根
15.对社会现象的数量特征、数量关系与数量变化进行分析的研究方法称为( ) (满分:4)
A. 定性方法
B. 定量方法
C. 观察法
D. 实验法
三、判断题:
1.个人社会化在长大成人工作成家之后就结束了 (满分:4)
A. 错误
B. 正确
2.种姓等级制度散布在美国和美国附近的美洲国家 (满分:4)
A. 错误
B. 正确
3.文化就是指人类所创造的精神财富 (满分:4)
A. 错误
B. 正确
4.社会保障源于欧洲中世纪的慈善事业 (满分:4)
A. 错误
B. 正确
5.发展社会化和再社会化是一回事 (满分:4)
A. 错误
B. 正确
6.我国现阶段不存在社会分层。 (满分:4)
A. 错误
B. 正确
7.在家庭规模上,家庭小型化是世界家庭发展的趋势。 (满分:4)
A. 错误
B. 正确
8.印度的种姓制是一种封闭的社会分层结构。 (满分:4)
A. 错误
B. 正确
9.学校是唯一的社会化主体。 (满分:4)
A. 错误
B. 正确
10.文化中心主义认为每种文化都有存在的合理性,文化无优劣之分。 (满分:4)
A. 错误
B. 正确
西南交《社会学原理与方法》在线作业二
一、单选题:
1.以善恶评价的方式来评价和调节人们行为的观念和规范,是人类自我完善的一种价值标准,这指的是( ) (满分:4)
A. 习俗
B. 道德
C. 法律
D. 宗教
2.年轻一代用新知识新观念影响前辈的过程是( ) (满分:4)
A. 正向社会化
B. 负向社会化
C. 非社会化
D. 特殊社会化
3.社会学回答“社会应该怎样的”问题,是( ) (满分:4)
A. 描述性功能
B. 解释性功能
C. 规范性功能
D. 预测性功能
4.个人逐渐学习和接受被现有政治制度采用和确定的政治信念、思想体系、社会制度和政治态度的过程,被称为( ) (满分:4)
A. 政治社会化
B. 行为社会化
C. 思想社会化
D. 制度社会化
5.根据对人类行动的动机与社会后果之间的差异,将社会功能区分为显功能和潜功能,这一观点的提出者是( ) (满分:4)
A. 马克思
B. 韦伯
C. 凡勃伦
D. 默顿
6.基金会、商会、兴趣团体一般被称为( ) (满分:4)
A. 第一部门
B. 第二部门
C. 第三部门
D. 第四部门
7.从国家和社会角度看,社会保障最重要的功能是( )。 (满分:4)
A. 维持社会稳定
B. 刺激劳动潜力的充分发挥
C. 促进社会公平和社会进步
D. 保障无劳动能力者生活安全
8.个人一生中特别是其工作生涯里社会地位的变化称为( ) (满分:4)
A. 垂直流动
B. 水平流动
C. 代内流动
D. 代际流动
9.一个人同时担当了几个角色,对个人的期待发生了矛盾,难以协调,这种现象称为( )。 (满分:4)
A. 角色扮演
B. 角色冲突
C. 角色中断
D. 角色失败
10.社会只是单纯的名称,只有个人才是真实的存在。这种观点属于( ) (满分:4)
A. 功能主义
B. 社会唯实论
C. 冲突理论
D. 社会唯名论
11.“镜中我”概念是谁提出来的( ) (满分:4)
A. 米德
B. 库利
C. 布卢默
D. 托马斯
12.由一对夫妇与父母和未婚子女聚居生活的家庭是( ) (满分:4)
A. 核心家庭
B. 主干家庭
C. 联合家庭
D. 断代家庭
13.人口向城市聚集,城市数量不断增加,城市规模不断扩大的过程称为( )。 (满分:4)
A. 超城市化
B. 逆城市化
C. 城市化
D. 过度城市化
14.通过表彰模范行为来弘扬正气的社会控制属于哪种类型。( ) (满分:4)
A. 消极的控制
B. 外在控制
C. 积极的控制
D. 非正式控制
15.结构功能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是( ) (满分:4)
A. 帕森斯
B. 斯宾塞
C. 库利
D. 丁伯根
三、判断题:
1.社会化是人类社会及人类文化不断延续和发展的前提条件。 (满分:4)
A. 错误
B. 正确
2.人是社会的主体,大量的人口基数是社会存在的基本条件。 (满分:4)
A. 错误
B. 正确
3.描述性研究一般是从观察入手的,而不是从理论假设入手的 (满分:4)
A. 错误
B. 正确
4.对于犯罪行为的预防与控制只需要法律就可以了 (满分:4)
A. 错误
B. 正确
5.社会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社会科学,是从孔德开始的 (满分:4)
A. 错误
B. 正确
6.在家庭规模上,家庭小型化是世界家庭发展的趋势。 (满分:4)
A. 错误
B. 正确
7.社会保障源于欧洲中世纪的慈善事业 (满分:4)
A. 错误
B. 正确
8.学校是唯一的社会化主体。 (满分:4)
A. 错误
B. 正确
9.文化与文明是一回事。 (满分:4)
A. 错误
B. 正确
10.文化中心主义认为每种文化都有存在的合理性,文化无优劣之分。 (满分:4)
A. 错误
B. 正确
做作业来找答案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