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老师 发表于 2017-5-3 13:09:53

西南交17春《刑法学I》在线作业一二答案

西南交《刑法学I》在线作业一

一、单选题:
1.间歇性精神病人犯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2.陈某由于对领导不满,告诉朋友小郑要烧掉单位大楼,让小郑帮着搞点汽油。在小郑送来汽油后,陈某又后悔了,把汽油卖给了一司机。陈某成立犯罪中止,小郑则成立犯罪未遂。(    )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3.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犯新罪或者发现判决宣告以前还有其他罪没有判决的,应当撤销缓刑。(    )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4.同时实施犯罪而故意内容不同,不构成共同犯罪。(    )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5.对于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不应按集团所犯的全部罪行处罚。(    )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6.盲人犯罪,应当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7.分析和认定犯罪主观要件,离不开犯罪客观要件做为其客观依据。(    )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8.犯罪后自首又有重大立功表现的,可以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9.犯罪构成是指依照刑法规定,决定某一具体行为的社会危害性及其程度而为该行为构成犯罪所必需的一切主客观要件的有机统一。(    )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0.杨某利用自己的计算机网络技术,将某客户网上银行的10万元资金转移到自己账户上,后来怕出事又将资金转回。由于杨某自动有效防止犯罪结果发生,所以杨某成立犯罪中止。(    )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犯罪中止形态只能发生在(    )          (满分:2)
    A. 犯罪预备过程中
    B. 犯罪实行过程中
    C. 犯罪预备与犯罪实行过程中
    D. 间接故意犯罪过程中
2.下列情节中,属于刑罚裁量的法定情节的是(    )          (满分:2)
    A. 犯罪后自首的
    B. 犯罪后坦白的
    C. 犯罪动机卑劣的
    D. 犯罪手段残忍的
3.我国《刑法》中对中止犯没有造成损害的处罚原则为(    )。          (满分:2)
    A. 可以免除或者减轻处罚
    B. 应当免除处罚
    C. 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D. 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4.我国《刑法》规定,又聋又哑的人或盲人犯罪的处罚原则是(    )。          (满分:2)
    A. 可以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B. 可以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C. 应当从轻或减轻处罚
    D. 应当减轻或免除处罚
5.某甲盗窃正在使用中的电话线,数额不大,构成破坏公用电信设施罪;某乙盗窃放在仓库里的电话线,数额较大,构成盗窃罪。对甲、乙定罪不同的原因是(    )          (满分:2)
    A. 实施犯罪行为的地点不同
    B. 犯罪数额大小不同
    C. 犯罪对象所体现的社会关系的性质不同
    D. 实施犯罪的时间不同
6.高某持刀杀其父,其父受伤尚未死亡,高某急送其父到医院抢救,但抢救无效死亡。高某的行为属于(    )。          (满分:2)
    A. 故意杀人未遂
    B. 故意杀人既遂
    C. 犯罪中止
    D. 意外事件
7.我国《刑法》中的追诉时效是指(    )。          (满分:2)
    A. 经过一定期限,对犯罪分子不再追究刑事责任或对判刑的人不再执行刑罚
    B. 刑法的溯及力
    C. 刑法的时间效力
    D. 经过一定期间,对犯罪分子不再追究刑事责任
8.精神病人的行为造成危害结果,不负刑事责任的条件是(    )          (满分:2)
    A. 患有精神病
    B. 丧失部分辨认能力
    C. 丧失部分控制能力
    D. 不能辨认或者控制自己的行为
9.对正在进行中的下列行为可进行正当防卫的是(    )          (满分:2)
    A. 殴打行为
    B. 诽谤行为
    C. 诬告陷害行为
    D. 贪污行为
10.陈某在满14周岁以前,故意杀死一人,在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期间盗窃1万元物品,在17周岁时又抢劫价值8000元物品,在18周岁那天又盗窃1万余元。在对陈某追究刑事责任时,应处(    )          (满分:2)
    A. 盗窃罪
    B. 抢劫罪、故意杀人罪
    C. 故意杀人罪
    D. 盗窃罪和抢劫罪
二、多选题:
11.彭某因私愤蓄意杀害韩某。一天在韩某回家途中向其开枪射击,但未击中。这时,枪里面尚有子弹3颗,彭怕罪行暴露,遂停止开枪射击,彭的行为是:(    )          (满分:2)
    A. 犯罪未遂
    B. 犯罪中止
    C. 一般违法行为
    D. 意外事件
12.管制的执行机关是(    )          (满分:2)
    A. 公安机关
    B. 检察机关
    C. 审判机关
    D. 行政机关
13.下列条件中,属于成立自首的条件的是(    )          (满分:2)
    A. 犯罪后坦白
    B. 积极退赃
    C. 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
    D. 立功
14.我国刑法第13条规定的“但是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认为是犯罪。”“不认为是犯罪”可以理解为(    )          (满分:2)
    A. 是犯罪不以犯罪论处
    B. 是犯罪不予刑罚处罚
    C. 不构成犯罪
    D. 是缩小刑罚打击面的一种策略
15.法定最高刑为10年以上有期徒刑的追诉时效为(    )          (满分:2)
    A. 15年
    B. 10年
    C. 20年
    D. 16年
16.我国《刑法》规定,在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立案侦查或者在人民法院受理案件以后,逃避侦查或者审判的,(    )。          (满分:2)
    A. 追诉期限延长1倍
    B. 追诉期限延长2倍
    C. 不受追诉期限的限制
    D. 追诉时效中断
17.区分一罪与数罪的标准是(    )          (满分:2)
    A. 犯罪行为的个数
    B. 犯罪构成的个数
    C. 犯罪结果的个数
    D. 行为人主观上的罪过的个数
18.刑法意义上的因果关系是指(    )。          (满分:2)
    A. 行为与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
    B. 危害行为与危害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
    C. 必然因果关系
    D. 客现行为与主观心理态度之间的关系
19.无忧答案网犯张某某日在王某家无忧答案网,王某将身边的8000元现金全部输给了张某,王某十分气恼,向张某要回8000元现金,张某不同意。于是,王某就动手去抢,张某为了不使8000元钱被抢回,将王某打伤。张某的行为是(    )          (满分:2)
    A. 正当防卫
    B. 防卫不适时
    C. 故意犯罪
    D. 防卫过当
20.判决宣告后又犯新罪的并罚,属于(    )          (满分:2)
    A. 先减后并
    B. 先并后减
    C. 吸收
    D. 并科
1.预防犯罪,具体表现为(    )          (满分:2)
    A. 一般预防
    B. 特殊预防
    C. 劳动教养
    D. 劳动改造
    E. 思想改造
2.我国刑法第30条所规定的单位犯罪的主体包括(    )          (满分:2)
    A. 国家机关
    B. 社会团体
    C. 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
    D. 集体所有的公司、企业、事业单位
    E. 依法设立的独资经营、合作经营企业
3.下列情形中属于犯罪分子一般自首成立条件的是(    )。          (满分:2)
    A. 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
    B. 自动投案
    C. 有真诚悔罪表现
    D. 认罪态度好
4.犯罪构成回答的问题是(    )          (满分:2)
    A. 什么行为是犯罪
    B. 犯罪是怎样成立的
    C. 犯罪的本质属性
    D. 犯罪的基本状态
    E. 犯罪的成立要具备哪些法定条件
5.减刑适用的对象是(    )          (满分:2)
    A. 被判处管制的犯罪分子
    B. 被判处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
    C. 被判处拘役的犯罪分子
    D. 被判处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
    E. 被判处死缓的犯罪分子
6.下列犯罪中,既可以由作为方式,也可以由不作为方式构成的有(    )          (满分:2)
    A. 破坏交通设施罪
    B. 决水罪
    C. 故意杀人罪
    D. 侵犯公民通信自由罪
    E. 非法拘禁罪
7.成立正当防卫的必要条件是(    )          (满分:2)
    A. 必须有危害社会的不法侵害行为发生
    B. 不法侵害必须正在进行
    C. 防卫必须是为了维护合法权益
    D. 防卫只能针对不法侵害者本人实行
    E. 正当防卫不能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
8.共同犯罪的构成要件是(    )          (满分:2)
    A. 共同犯罪的主体为二人以上
    B. 各犯罪人必须具有共同的犯罪行为
    C. 必须有共同的犯罪故意
    D. 在同一时间实施犯罪
    E. 在同一地点实施犯罪
9.刑法的溯及力问题,各国采用的原则有(    )          (满分:2)
    A. 从新原则
    B. 从旧原则
    C. 从新兼从轻原则
    D. 从旧兼从轻原则
    E. 从轻原则
10.量刑情节分为(    )          (满分:2)
    A. 一般情节
    B. 特殊情节
    C. 法定情节
    D. 酌定情节
    E. 从宽处罚情节
三、判断题:
11.一般立功的表现形式有(    )          (满分:2)
    A. 揭发他人犯罪行为,查证属实的
    B. 提供重要线索,从而得以侦破其他案件的
    C. 协助司法机关抓捕其他犯罪嫌疑人(包括同案犯)归案的
    D. 阻止他人犯罪活动的
    E. 具有其他有利于国家和社会的突出表现
12.李某与孙某有仇恨,某日李某见孙某手持匕首朝自已走来,于是随手抬起一根木棒猛击孙某头部,打成重伤,后来才发现孙某拿的是一把玩具匕首。李某的行为属于(    )。          (满分:2)
    A. 防卫过当
    B. 故意犯罪
    C. 过失犯罪
    D. 假想防卫
13.犯罪未遂有以下特征(    )          (满分:2)
    A. 已经着手实行犯罪
    B. 犯罪没有得逞
    C. 由于意志以外的原因没有得逞
    D. 犯罪目的只部分实现
    E. 没有发生物质性危害结果
14.危害结果是(    )          (满分:2)
    A. 一切犯罪的必备条件
    B. 一切故意犯罪的必备要件
    C. 某些故意犯罪的必备要件
    D. 过失犯罪的必备要件
    E. 选择要件
15.刑法的基本原则与非基本原则相比较,其特征是(    )          (满分:2)
    A. 它由刑法规定
    B. 它贯穿全部刑法规范
    C. 它具有指导和制约全部刑事立法和刑事司法意义
    D. 它体现我国刑事法制的基本精神
    E. 它为刑法所特有的,而非一切法律所共有
16.属于犯罪客观要件中的选择要件的有(    )。          (满分:2)
    A. 物质性的特定的危害结果
    B. 危害行为
    C. 特定的时间和地点
    D. 特定的方法
17.下列内容中,属于犯罪构成必要要件的有(    )          (满分:2)
    A. 实施犯罪行为的自然人或者单位
    B. 犯罪对象
    C. 侵犯一定的社会关系
    D. 犯罪的故意或者过失
    E. 危害社会的行为
18.下列犯罪人,可以从轻、减轻、免除处罚的是(    )          (满分:2)
    A. 又聋又哑的人
    B. 聋人
    C. 哑人
    D. 盲人
    E. 盲、哑人
19.下列不适用数罪并罚的情况有(    )          (满分:2)
    A. 牵连犯
    B. 连续犯
    C. 结合犯
    D. 继续犯
    E. 想像竞合犯
20.下列哪几种情况的假释犯,应依法撤销假释(    )。          (满分:2)
    A. 假释期内又犯新罪的
    B. 不按规定向监督机关报告自己活动情况的
    C. 擅自迁往外地居住的
    D. 发现还有其他罪行没判决的

西南交《刑法学I》在线作业二

一、单选题:
1.《刑法》规定,对于未遂犯,可以比照既遂犯减轻或免除处罚。(    )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2.杨某利用自己的计算机网络技术,将某客户网上银行的10万元资金转移到自己账户上,后来怕出事又将资金转回。由于杨某自动有效防止犯罪结果发生,所以杨某成立犯罪中止。(    )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3.盲人犯罪,应当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4.罚金是人民法院判处犯罪分子向国家缴纳一定数额金钱的刑罚方法。(    )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5.间歇性精神病人犯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6.犯罪构成是指依照刑法规定,决定某一具体行为的社会危害性及其程度而为该行为构成犯罪所必需的一切主客观要件的有机统一。(    )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7.甲教唆乙去丙家盗窃,乙到丙家后,发现只有丙女一人在家,便强奸了丙女,而没有盗窃。甲构成盗窃罪未遂,乙构成强奸罪既遂。二人不成立共犯关系。(    )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8.犯罪未遂是没有造成危害结果的行为。(    )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9.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犯新罪或者发现判决宣告以前还有其他罪没有判决的,应当撤销缓刑。(    )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0.犯罪后自首又有重大立功表现的,可以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精神病人的行为造成危害结果,不负刑事责任的条件是(    )          (满分:2)
    A. 患有精神病
    B. 丧失部分辨认能力
    C. 丧失部分控制能力
    D. 不能辨认或者控制自己的行为
2.刑法中的危害行为,根据其表现形式分类,可分为(    )          (满分:2)
    A. 作用于人的行为和作用于物的行为
    B. 要求造成危害结果的行为和不要求造成危害结果的行为
    C. 作为和不作为
    D. 积极行为和消极行为
3.某甲盗窃正在使用中的电话线,数额不大,构成破坏公用电信设施罪;某乙盗窃放在仓库里的电话线,数额较大,构成盗窃罪。对甲、乙定罪不同的原因是(    )          (满分:2)
    A. 实施犯罪行为的地点不同
    B. 犯罪数额大小不同
    C. 犯罪对象所体现的社会关系的性质不同
    D. 实施犯罪的时间不同
4.判决宣告后又犯新罪的并罚,属于(    )          (满分:2)
    A. 先减后并
    B. 先并后减
    C. 吸收
    D. 并科
5.法定最高刑为15年有期徒刑的,追诉时效为(    )          (满分:2)
    A. 10年
    B. 15年
    C. 20年
    D. 25年
6.被假释的犯罪分子,在假释考验期限内其监督机关为(    )          (满分:2)
    A. 公安机关
    B. 检察机关
    C. 司法机关
    D. 基层单位或组织
7.刑法的阶级本质决定于(    )          (满分:2)
    A. 国家的阶级本质
    B. 统治阶级的意志
    C. 上层建筑的性质
    D. 领导者
8.我国《刑法》中的追诉时效是指(    )。          (满分:2)
    A. 经过一定期限,对犯罪分子不再追究刑事责任或对判刑的人不再执行刑罚
    B. 刑法的溯及力
    C. 刑法的时间效力
    D. 经过一定期间,对犯罪分子不再追究刑事责任
9.犯罪的客观方面所包含的诸要件,以其对构成犯罪的影响力的大小为标准进行分类,可以分为(    )          (满分:2)
    A. 积极要件和消极要件
    B. 基本要件和非基本要件
    C. 必要要件和选择要件
    D. 主要要件和非主要要件
10.下列情况中哪些行为可以成立共同犯罪?(    )。          (满分:2)
    A. 二人以上的人中有的是过失行为
    B. 二人以上共同过失行为
    C. 二人以上共同故意行为
    D. 一人和不满14岁的另一人同时实施某种故意犯罪
二、多选题:
11.防卫过当的主观罪过是(    )          (满分:2)
    A. 故意
    B. 可以是故意,也可以是过失
    C. 过失
    D. 可以是过失,也可以是间接故意
12.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下列情形属于没收财产刑范围的是:(    )          (满分:2)
    A. 王某买卖伪劣商品,案发后查获的用于生产伪劣商品的进口机器
    B. 邓某犯诈骗罪,案发后被冻结在银行的合法收入10000元
    C. 郭某走私、贩卖、运输无忧答案网,案发后查获的3公斤吗啡
    D. 张某拦路抢劫,将被害人打昏后所得的3万元人民币
13.我国有权决定实行特赦的机关是(    )          (满分:2)
    A. 最高人民法院
    B. 国务院
    C. 中共中央
    D. 全国人大常委会
14.刑法上的因果关系是指(    )          (满分:2)
    A. 必然因果关系
    B. 偶然因果关系
    C. 行为与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
    D. 危害行为与危害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
15.法定最高刑为10年以上有期徒刑的追诉时效为(    )          (满分:2)
    A. 15年
    B. 10年
    C. 20年
    D. 16年
16.某甲是具有完全刑事责任能力的人,他与下列人共同实施诈骗行为,数额巨大,能与其构成共同犯罪的是(    )          (满分:2)
    A. 已满16周岁的某乙
    B. 已满15周岁的某丙
    C. 已满14周岁的某丁
    D. 丧失控制能力的某戊
17.甲某因为犯强奸罪被判处8年有期徒刑,在执行到了6年时主动交待曾经利用职务之便侵占公司12万元的事实。被以职务侵占罪判处12年。对甲某应当判处:(    )          (满分:2)
    A. 20年以下12年以上决定执行的刑期
    B. 12年以下6年以上决定执行的刑期
    C. 18年以下6年以上决定执行的刑期
    D. 将12年与6年相加,直接决定执行18年
18.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外犯罪,依照我国《刑法》应当负刑事责任且已在外国受过刑罚处罚的,(    )。          (满分:2)
    A. 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B. 应当从轻、减轻或免除处罚
    C. 可以免除或者减轻处罚
    D. 可以从轻、减轻或免除处罚
19.彭某因私愤蓄意杀害韩某。一天在韩某回家途中向其开枪射击,但未击中。这时,枪里面尚有子弹3颗,彭怕罪行暴露,遂停止开枪射击,彭的行为是:(    )          (满分:2)
    A. 犯罪未遂
    B. 犯罪中止
    C. 一般违法行为
    D. 意外事件
20.薛某因犯盗窃罪被判刑7年,刑满释放后仅一年又犯交通肇事罪,对薛某应(    )。          (满分:2)
    A. 加重处罚
    B. 按累犯处理
    C. 加重或从重处罚
    D. 不按累犯处理
1.我国刑法理论根据刑事责任能力的程度,将刑事责任能力分为(    )          (满分:2)
    A. 完全刑事责任能力
    B. 完全无刑事责任能力
    C. 相对无刑事责任能力
    D. 减轻刑事责任能力
    E. 选择性刑事责任能力
2.下列哪种情况属于重大立功表现:(    )          (满分:2)
    A. 检举、揭发某贩卖无忧答案网犯罪分子贩卖海洛因400克的犯罪事实,经查证属实的
    B. 张三与李四犯故意杀人罪后,张三自动投案,并协助司法机关抓获李四。经查李四是该案的主犯
    C. 张三在同室关押的罪犯逃跑时,及时向看守所告发,制止其脱逃的
    D. 张三检举李四盗窃财物数的巨大的事实,经查证属实的
3.下列条件中,属于紧急避险的必要条件的有(    )          (满分:2)
    A. 必须是合法利益受到危险的威胁
    B. 危险必须是正在发生的
    C. 必须是为了使合法利益免受损害
    D. 须不得已而为之
    E. 避险不能超过必要限度造成不应有的损害
4.减刑适用的对象是(    )          (满分:2)
    A. 被判处管制的犯罪分子
    B. 被判处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
    C. 被判处拘役的犯罪分子
    D. 被判处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
    E. 被判处死缓的犯罪分子
5.犯罪未遂有以下特征(    )          (满分:2)
    A. 已经着手实行犯罪
    B. 犯罪没有得逞
    C. 由于意志以外的原因没有得逞
    D. 犯罪目的只部分实现
    E. 没有发生物质性危害结果
6.下列行为中,不属于刑法意义上的危害行为的是(    )          (满分:2)
    A. 人在睡梦中的举动
    B. 人的下意识动作
    C. 人在不可抗力作用下的举动
    D. 人在精神受到强制下的行为
    E. 人在身体受到强制下的行为
7.在我国领域外犯罪的我国公民中,不论罪行轻重,法定刑高低,都必须适用我国刑法予以追究的是(    )          (满分:2)
    A. 留学人员
    B. 劳务人员
    C. 军人
    D. 国家工作人员
    E. 探亲人员
8.假释的适用对象是(    )          (满分:2)
    A. 被判处死缓的犯罪分子
    B. 被单处剥夺政治权利的犯罪分子
    C. 被判处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
    D. 被判处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
    E. 被判处拘役的犯罪分子
9.我国刑法理论中的一罪的类型包括(    )          (满分:2)
    A. 单纯的一罪
    B. 实质的一罪
    C. 形式的一罪
    D. 法定的一罪
    E. 处断的一罪
10.罪责刑相适应原则的具体表现是(    )          (满分:2)
    A. 轻罪轻罚
    B. 重罪重罚
    C. 罪刑相称
    D. 罚当其罪
    E. 有罪必罚
三、判断题:
11.下列哪种犯罪是继续犯:(    )          (满分:2)
    A. 非法持有、私藏枪支弹药罪
    B. 受贿罪
    C. 遗弃罪
    D. 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
12.外国人在我国领域外实施下列犯罪行为后进入我国,我国司法机关有管辖权的是(    )          (满分:2)
    A. 走私无忧答案网
    B. 吸食无忧答案网
    C. 运输无忧答案网
    D. 贩卖无忧答案网
    E. 劫持航空器
13.刑法的溯及力问题,各国采用的原则有(    )          (满分:2)
    A. 从新原则
    B. 从旧原则
    C. 从新兼从轻原则
    D. 从旧兼从轻原则
    E. 从轻原则
14.单位犯罪,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    )判处刑罚。          (满分:2)
    A. 主管人员
    B. 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
    C. 其他直接责任人员
    D. 责任人员
15.从具体犯罪行为危害具体社会关系的数量多少上分,犯罪客体分为(    )          (满分:2)
    A. 物质客体
    B. 非物质客体
    C. 同类客体
    D. 简单客体
    E. 复杂客体
16.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          (满分:2)
    A. 从犯是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作用的犯罪分子
    B. 从犯是在共同犯罪中起辅助作用的犯罪分子
    C. 对于从犯,可以比照主犯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
    D. 对于从犯,应当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
17.吴某因憎恨自己所在单位的局长将自己开除,意欲夜晚潜入单位将其杀死,后来在情急之中误将局长的秘书当做局长杀死,吴某的行为属于:(    )          (满分:2)
    A. 故意杀人(未遂)与过失杀人数罪并罚
    B. 故意杀人未遂
    C. 故意杀人既遂
    D. 对象认识错误
18.不作为犯罪所要求的特定义务是指:(    )          (满分:2)
    A. 道德义务
    B. 法律规定的义务
    C. 职务上或业务上要求的义务
    D. 自己的先前行为带来的义务
19.犯罪的未完成形态包括(    )          (满分:2)
    A. 犯罪预备
    B. 犯罪未遂
    C. 犯罪中止
    D. 犯罪连续
    E. 犯罪实行终了
20.我国刑法明文规定的基本原则是(    )          (满分:2)
    A. 罪刑法定原则
    B. 罪责刑相适应原则
    C. 适用刑法平等原则
    D. 劳动改造与教育相结合原则
    E. 主客观相统一原则

lover 发表于 2017-5-13 11:56:21

无忧网不错,哈哈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西南交17春《刑法学I》在线作业一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