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师17春国际法学在线作业2答案
东师17春国际法学在线作业2一、单选题:
1.甲乙两国缔结某条约时,约定甲乙两国文字的文本同样为作准文本,并以第三种文字作为参考文本。条约生效后,两国发现三个文本的某些用语有分歧:依乙国文字文本进行解释对甲国更加有利,而依第三种语言文本进行解释对乙国更有利。根据《维也纳条约法公约》规定,下列关于该条约的说法哪个是正确的? (满分:2)
A. 甲乙两国应接受各自语言文本的拘束
B. 甲国可以根据乙国文本进行解释适用,因为该文本对其有利且为作准文本
C. 乙国可以根据第三种语言的文本进行解释适用,因为该文本为参考文本,不必考虑甲乙两国语言文本
D. 由于三种文本用语有分歧,该条约无效
2.1958年我国政府在《关于领海的声明》中声明,划定我国领海,采用 (满分:2)
A. 直线基线
B. 正常基线
C. 低潮线
D. 混合基线
3.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满分:2)
A. 探索和利用外层空间必须为全人类谋福利和利益
B. 国家对外层空间可以通过先占而取得主权
C. 禁止在天体建立军事基地
D. 禁止在天体进行军事演习
4.A、B两国发生武装冲突,C国出面劝它们进行谈判,并提出建议供它们作为谈判的方案。C国的行为是 (满分:2)
A. 调解
B. 调停
C. 斡旋
D. 干涉
5.对抗措施作为免除国际法律责任的情形之一,应当包括 . (满分:2)
A. 自卫
B. 平时封锁
C. 武力威胁
D. 战时封锁
6.违法国际法将造成条约 (满分:2)
A. 终止
B. 失效
C. 无效
D. 停止施行
7.对战争开始后交战国的外交关系和领事关系说法正确的是 (满分:2)
A. 自动断绝
B. 仍然保留
C. 由第三国代行
D. 存在多种可能
8.传统国际法上存在过的“附属国”、“领事裁判权”等,现在之所以被视为非法,是因为 (满分:2)
A. 它违反了领事关系法的具体规定
B. 它违反了国际法的基本原则
C. 它违反了有关的司法判例
D. 它违反了有关国家的国内法
9.1992年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规定缔约国对气候变化的保护承担的责任是 (满分:2)
A. 连带责任
B. 绝对责任
C. 共同责任
D. 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
10.国际不法行为的判断依据是什么 . (满分:2)
A. 国际法
B. 国内法
C. 国内法和国际法
D. 道义上的是非
11.甲是A国人,在B国因犯罪而判刑,在服刑期间逃至C国,B国根据两国签订的条约向C国请求引渡甲,根据国际法上的引渡规则,下列可引渡的情况是 (满分:2)
A. 只有请求国B国的法律认为是犯罪
B. 只有被请求引渡国C国的法律认为是犯罪
C. 请求引渡国B国和被请求引渡国C国的法律都认为是犯罪
D. 两国中有一国的法律认为是犯罪
12.近代国际法产生的标志是 (满分:2)
A. 拿破仑战争和会
B. 威斯特伐利亚公会
C. 亚琛会议
D. 海牙和会
13.有关国际法院,下列哪一选项错误? . (满分:2)
A. 国际法院是联合国的主要机关之一,是联合国的主要司法机关
B. 国际法院的诉讼当事方为国家、团体和个人
C. 国际法院的法官是专职的、独立的,法官不是其国籍国的代表,不能兼任任何职务,不接受任何指示,不担任任何职业性质的任务
D. 国际法院设在荷兰海
14.将“正在使用中”规定为“从地面人员或机组人员为某一特定飞行而对航空器进行飞行前的准备时起,直到降落后24小时为止”的公约是 (满分:2)
A. 《东京公约》
B. 《蒙特利尔公约》
C. 《海牙公约》
D. 《蒙特利尔议定书》
15.甲乙两国协议将其海洋划界争端提交联合国国际法院。国际法院就此案作出判决后,甲国拒不执行依该判决所承担的义务。根据《国际法院规约》,下列做法哪一个是正确的? (满分:2)
A. 乙国可以申请国际法院指令甲国的国内法院强制执行该判决
B. 乙国可以申请由国际法院执行庭对该判决强制执行
C. 乙国可以向联合国安理会提出申诉,请求由安理会作出建议或采取行动,执行该判决
D. 乙国可以向联合国大会法律委员会提出申请诉,由法律委员会决定采取行动,执行该判决
二、多选题:
1.下列关于国际法与国内法的表述哪些是错误的 ? (满分:2)
A. 国际法的渊源之一是国际条约
B. 国内法是国家立法机关制定的、在领陆范围内适用的法律
C. 国内法的一切规范性文件均在全国范围内适用
D. 国际法是国内法的渊源
2.某河流是多国河流,A国位于该河流的上游,为了缓解旱情,A国将境内的一段河水阻断,建坝蓄水,对于A国的行为,说法正确的是 (满分:2)
A. 其他沿岸国 对流经本国的河段行使管辖权,并对该河段实行维护和管理
B. 各国享有通航自由
C. 河岸航运由沿岸国专属经营
D. 非沿岸国军舰不享有航行自由
E. 由特别设立的国际委员会制度规章保证航行自由
3.联合国安理会表决非程序性事项时,五个常任理事国均享有否决权。据此,并据其他有关规定及联合国实践,下列诸项中不正确的是 (满分:2)
A. 五国中任何一国投反对票,决议便不得通过
B. 五国中任何国家投弃权票,决议可能通过
C. 五国中无投反对票者,决议就肯定能通过
D. 五国中无投反对票者,决议可能通过
E. 五个常任理事国另加三个非常任理事国投赞成票,决议就可通过
4.不得使用威胁或武力侵害任何国家原则禁止 (满分:2)
A. 侵略
B. 武力威胁
C. 战争方法解决争端
D. 侵略战争宣传
E. 侵犯他国边界
5.国际社会至今尚未在哪些方面制定统一的国际条约? (满分:2)
A. 营救宇航员方面
B. 卫星国际直接电视广播方面
C. 登记发射实体方面
D. 遥感地球方面
E. 使用核动力源方面
6.下列空中劫持涉及的国际法律问题包括 (满分:2)
A. 起诉
B. 引渡
C. 政治犯不引渡
D. 空中劫持的定义
E. 管辖权
7.下列关于国际法律责任的说法错误的有 . (满分:2)
A. 国际法律责任的主体主要是国家
B. 国际法律责任的主体除国家外,还有政府间国际组织和争取独立的民族
C. 国际不当行为是国际责任的惟一根据
D. 国际法律责任具有强制执行性质
E. 国际法律责任只在某些特定情况下具有强制执行性质
8.1973年的《国际防止船舶污染公约》规定,( )有权根据本国法律对造成污染的船舶采取制裁措施. (满分:2)
A. 沿海国
B. 船旗国
C. 营运国
D. 违章事件发生国
E. 受害国
9.当争端或情势危及国际和平与安全时,安理会无权 : (满分:2)
A. 调查
B. 提出调整情势的建议
C. 提出解决争端的方法的确建议
D. 采取必要的军事行动
E. 设立调查委员会
10.军舰在公海上,如发现船舶有下列行为时,可行使紧迫或登临权 (满分:2)
A. 从事未经许可的广播
B. 从事海盗行为
C. 从事贩毒行为
D. 从事贩奴行为
E. 没有国旗或拒不展示国旗
11.联合国接纳新会员国要经过哪些程序? . (满分:2)
A. 有关国家按规定向联合国秘书长提出申请
B. 安理会审议与推荐
C. 大会审议并以三分之二票通过决议
D. 大会过半数表决通过
E. 安理会同意接纳但无须交大会审议
12.学生甲认为国家主权是指国家对内拥有的最高权,国家主权是绝对的,不受任何限制;学生乙不同意甲的观点,认为国家主权是相对的。根据二者的观点,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满分:2)
A. 甲的观点片面,国家主权还包括国家对外的独立权和自保全
B. 甲的观点片面,国家主权是相对的
C. 国际法严重削弱了国家主权
D. 乙的观点正确,在国际关系中国家主权受到国际法的限制
E. 主权国家应遵守国际法
13.现代国际法上禁止用( )方式取得领土主权。 (满分:2)
A. 先占
B. 征服
C. 添附
D. 强制割让
14.发展权 . (满分:2)
A. 是一项不可剥夺的人权
B. 仅指国家或民族谋求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的权利
C. 仅指个人获得全面发展的权利
D. 既是集体人权,也是个人人权
E. 对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都有重要意义
15.国际环境法的基本原则是. (满分:2)
A. 国家主权原则
B. 国际合作治理环境原则
C. 不损害国际环境原则
D. 在国际环境保护中照顾发展中国家利益原则
E. 相互侵害原则
三、判断题:
1.外层空间法是调整各国在空气空间的活动中有关法律关系的法律。 (满分:4)
A. 错误
B. 正确
2.联合国专门机构:联合国专门机构是在联合国体系内在特定专门领域从事国际活动的,与联合国建立法律联系的,但不具有独立的法律地位的国际组织,是联合国的附属机构。 (满分:4)
A. 错误
B. 正确
3.国际损害行为责任的责任形式主要是道歉. (满分:4)
A. 错误
B. 正确
4.在一国的专属经济区内, 外国在遵守其法律的情况下享有船舶航行、军事侦察和铺设海底电缆、管道自由的区域。 (满分:4)
A. 错误
B. 正确
5.双重否决权是常任理事国就享有两次否决的权利。 (满分:4)
A. 错误
B. 正确
6.向外层空间发射空间物体,发射国对其空间实体对地面的损害应负相对责任。 (满分:4)
A. 错误
B. 正确
7.国际人权法是国际法主体间有关规定和保护人的基本权利和自由的原则、规则和制度的总称。 (满分:4)
A. 错误
B. 正确
8.无害通过权是指外国船舶在不损害沿海国和平、良好秩序或安全的情况下,迅速通过沿海国的领海。 (满分:4)
A. 错误
B. 正确
9.斡旋是指在争端当事国未能以谈判与协商解决争端的情况下由第三方进行干预促使当事国进行谈判并协助其解决争端的一种方法,第三方一般介入。 (满分:4)
A. 错误
B. 正确
10.领水指国家主权管辖下的全部水域,包括领陆内的水域和沿岸的领海。 (满分:4)
A. 错误
B. 正确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