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师17春犯罪学在线作业3
东师17春犯罪学在线作业3一、单选题:
1.美国著名犯罪学家( )所提出的文化冲突理论,是犯罪在本质上是文化对立的表现这一理论思维模式的典型代表。 (满分:2)
A. 沃尔夫冈
B. 米勒
C. 科恩
D. 索尔坦斯.塞林
2.犯罪学史上,最早提出“暴力犯罪”概念的是( )。 (满分:2)
A. 加罗法洛
B. 纽曼
C. 马丁·R.哈斯凯尔
D. 刘易斯
3.根据犯罪人分布特点,在年龄方面,大部分暴力犯罪由( )实施。 (满分:2)
A. 青壮年
B. 未成年
C. 老年人
D. 中年人
4.精神障碍者实施的最多的犯罪种类是( )?。 (满分:2)
A. 高技术犯罪
B. 暴力犯罪
C. 经济犯罪
D. 有组织犯罪
5.( )我国的犯罪率下降为2.4,这是我国建国以来犯罪率的最低值。 (满分:2)
A. 1956年
B. 1966年
C. 1988年
D. 1976年
6.新中国的犯罪学是从研究( )开始的 (满分:2)
A. 黑社会犯罪
B. 青少年犯罪
C. 反革命罪
D. 暴力犯罪
7.被暴力加害的重点群体的年龄段是( )。 (满分:2)
A. 14—16周岁
B. 16—18周岁
C. 18—26周岁
D. 26—35周岁
8.就青少年犯罪而言,建国后第一次高峰出现在( ) (满分:2)
A. 基本完成社会主义改造时期
B. 文化大革命及徘徊时期
C. 社会主义改革时期
D. 改革开放初期以后的新时期
9.3.以下哪个罪名不是有组织犯罪( ) (满分:2)
A. 参加黑社会性质组织罪
B. 盗窃罪
C. 入境发展黑社会组织罪
D. 包庇黑社会性质组织罪
10.旅馆业、饮食服务业、文化娱乐业、出租汽车业等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利用本单位的条件,引诱、容留、介绍他人卖淫的,( )处罚 (满分:2)
A. 从重
B. 从轻
C. 免除
D. 减轻
11.流动人口从事的工作大多以( )为主 (满分:2)
A. 精密型
B. 脑力型
C. 临时型
D. 粗放型
12.当代犯罪学研究的特点之一是( )。 (满分:2)
A. 犯罪原因“单元论”成为主流
B. 广义犯罪学成为主流
C. 注重犯罪的单向研究
D. 犯罪社会学研究思路复兴
13.错误的人生道德观促成暴力犯罪,下列不属于错误人生观的是( )。 (满分:2)
A. 极端个人主义思想
B. 极端宗教主义思想
C. 享乐主义思想
D. 野蛮凶残的所谓“英雄观”
14.城市流动人口的人员成分大多是( ) (满分:2)
A. 农民
B. 辅导
C. 服务员
D. 工程师
15.“流动人口”的核心要素是( ) (满分:2)
A. 流动性和活跃性
B. 无序性和波动性
C. 随机性和贪婪性
D. 结伙性与黑恶化
16.《刑法》第287条的规定“利用计算机实施金融诈骗、盗窃、贪污、挪用公款、窃取国家秘密或者其他犯罪”对应的是哪种类型的计算机犯罪( ) (满分:2)
A. 计算机系统非法操纵犯罪
B. 典型的计算机犯罪
C. 非法操纵计算机并以计算机系统为犯罪对象的犯罪
D. 行为人针对计算机的犯罪
17.目前,世界各国犯罪的高发年龄期为( ) (满分:2)
A. 儿童期
B. 青少年期
C. 中年期
D. 老年期
18.犯罪现象的最基本表现形式是( )。 (满分:2)
A. 静态犯罪现象与动态犯罪现象
B. 犯罪事实构成现象
C. 个体犯罪现象与总体犯罪现象
D. 法定犯罪现象
19.( )是预防犯罪的先导和重要组成部分。 (满分:2)
A. 统计调查
B. 犯罪现状
C. 犯罪预测
D. 犯罪对策
20.美国犯罪学家路易斯.谢利,于20世纪80年代初出版了( )的专著,成为在这一领域方面研究的重要代表,也在我国产生了较大的反响。 (满分:2)
A. 《犯罪与现代化》
B. 《现代化的动力》
C. 《比较现代化》
D. 《社会变迁》
1.以使用武力或武力威胁为主要特征的犯罪类型是 (满分:2)
A. 经济犯罪
B. 暴力犯罪
C. 无忧答案网犯罪
D. 财产犯罪
2.以下哪一个选项不是犯罪预防工作体系( )。 (满分:2)
A. 整体性
B. 层次性
C. 综合性
D. 静态性
3.( )是指犯罪行为人运用各种手段非法占有或者故意毁坏公私财物,对社会治安秩序构成严重影响的犯罪行为。 (满分:2)
A. 暴力犯罪
B. 辅导罪
C. 女性犯罪
D. 财产犯罪
4.计算机犯罪形式的隐蔽性与复杂性表现为( ) (满分:2)
A. 不受时间、地域的限制
B. 使传统的地理疆界对它毫无意义
C. 低龄的人在整个犯罪中的比例越来越高
D. 计算机犯罪所造成的损失极其严重
5.第一部以《犯罪学》命名的学术著作的作者是: (满分:2)
A. 拉斐尔.加罗法洛
B. 切萨雷.龙勃罗梭
C. 保罗.托皮纳尔
D. 贝卡利亚
6.我国的犯罪预测研究起步较晚,大约开始于( )。 (满分:2)
A. 20世纪60年代末
B. 20世纪80年代末
C. 20世纪70年代末
D. 20世纪90年代末
7.广义的有组织犯罪是指( ) (满分:2)
A. 组织严密的犯罪
B. 内部分工明确的犯罪
C. 有计划的犯罪
D. 地区性或跨国性的有组织犯罪
8.提出“自然犯罪”概念的是( )。 (满分:2)
A. 贝卡利亚
B. 边沁
C. 菲利
D. 加罗法洛
9.( )是最原始最典型的性犯罪方式,一直是刑罚惩处的重点。 (满分:2)
A. 通奸
B. 强奸
C. 聚众淫乱
D. 卖淫
10.在研究犯罪现象的基础上,探求犯罪发生原因及防控犯罪对策的科学是( )。 (满分:2)
A. 狭义犯罪学
B. 广义犯罪学
C. 犯罪原因学
D. 犯罪预防学
1.不属于“无被害人”的犯罪的是( ) (满分:2)
A. 卖淫嫖娼
B. 聚众淫乱
C. 通奸
D. 强奸罪
2.5.我们国家共进行过几次“严打”( ) (满分:2)
A. 1次
B. 2次
C. 3次
D. 4次
3.犯罪学是运用多种学科的理论与研究方法,揭示犯罪现象及原因,探索防控犯罪对策的一门综合性的( )。 (满分:2)
A. 自然科学
B. 哲学
C. 社会科学
D. 环境科学
4.在犯罪的侦查、起诉、审判、改造环节中,采取的有别于成年人的、目的在于挽救未成年人的犯罪预防的方法是( ) (满分:2)
A. 保护性预防
B. 疏导性预防
C. 堵塞性预防
D. 控制性预防
5.西方发达国家较我国计算机犯罪突出,主要是因为( ) (满分:2)
A. 计算机犯罪不易被及时发现
B. 计算机犯罪的隐蔽性
C. 我国计算机总体普及较低
D. 计算机犯罪所造成的损失极其严重
6.我国刑法分则第五章对财产犯罪共有14个条款规定,涉及( )个罪名。 (满分:2)
A. 12
B. 13
C. 14
D. 15
7.( )是指性科学知识、性道德伦理和性法律观念的教育。 (满分:2)
A. 性解放
B. 性自由
C. 性本能
D. 性教育
8.以犯罪原因为其研究对象的是( )。 (满分:2)
A. 广义犯罪学
B. 刑法学
C. 刑事侦查学
D. 狭义犯罪学
9.性犯罪主观因素的驱使不包括:( ) (满分:2)
A. 思想意识因素
B. 社会意识因素
C. 生理因素
D. 心理因素
10.逐渐形成一门独立学科的犯罪学脱胎于( )。 (满分:2)
A. 刑法学
B. 社会学
C. 统计学
D. 生物学
11.首次提出“犯罪学”这一概念的学者是( )。 (满分:2)
A. 杰立米·边沁
B. 切萨雷·贝卡利亚
C. 亨利·麦凯
D. 保罗·托皮纳尔
12.我国青少年犯罪占全部犯罪的70%-80%的时期是( ) (满分:2)
A. 50年代初期
B. 60年代中后期
C. 80年代初期
D. 2000年以后
13.我国主要城市中流动人口犯罪率最高的是( ) (满分:2)
A. 北京
B. 上海
C. 深圳
D. 广州
14.从作案手段来看,暴力犯罪不具有( )的特点。 (满分:2)
A. 突发性
B. 残酷性
C. 团伙
D. 冒险性
15.如下哪一选项不是流动人口犯罪的对策( ) (满分:2)
A. 限制流动人口
B. 促进城市化建设与推动农村经济化改革并举
C. 改革户籍管理制度与打破城乡二元结构并重
D. 强化基本培训辅导
16.家庭教育不当与暴力犯罪密切相关,不属于家庭教育不当的主要表现形式的为( )。 (满分:2)
A. 溺爱型
B. 放任型
C. 粗暴型
D. 管教过严型
17.违法犯罪的流动人口年龄构成以哪个阶段最多( ) (满分:2)
A. 18-25岁
B. 25-30岁
C. 26-35岁
D. 16-25岁
18.4.犯罪发展变化趋势的预测,按照整体和部分关系来划分,可以分为( ) (满分:2)
A. 综合预测、类型预测、单项预测
B. 宏观预测、微观预测
C. 长期预测、中期预测、短期预测
D. 整体预测、个体预测
19.6.如下,哪一个选项不是社会化的内容( )。 (满分:2)
A. 学习价值观念
B. 社会规范
C. 生活技能
D. 人格的形成
20.不属于引起暴力犯罪的家庭方面原因的是( )。 (满分:2)
A. 家庭结构不完整
B. 家庭教育不当
C. 校内外教育管理脱节
D. 家庭经济状况
感谢,下载了好几个学期了,全100分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