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师初等教育改革与发展17春在线作业3
东师初等教育改革与发展17春在线作业3一、单选题:
1.普及初等教育是全体学龄儿童必须接受的,国家、社会和家长必须予以保证的教育,因而又具有 (满分:3)
A. 普通性和全面性
B. 公民性和义务性
C. 义务性和强制性
D. 普及性和强迫性
2.现代教育具的两种基本功能. (满分:3)
A. 促进社会发展和促进人的发展
B. 提高人的技能和素质
C. 加快现代化进程和改善人民生活水平
D. 促进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
3.下列文件中 ,首次提出了改革办学体制的思想是: (满分:3)
A. 《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
B. 《全国教育事业十年规划和“八五”计划要点》
C.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
D. 《全国教育事业“九五”计划和2010年发展规划》
4.新时期学制总体说,我国现行的小学学制以( ) 年制为主 ,少数地方、少数学校在实行其它学制。 (满分:3)
A. 三年
B. 四年
C. 五年
D. 六年
5.1948年日本颁布( ) ,战前高度中央集权化的教育行政体制宣告结束 (满分:3)
A. 《教育委员会法》
B. 《关于今后学校教育中和扩充、整顿的基本措施》
C. 《初等学校补助法》
D. 《地方教育行政的组织及运营法》
6.初等教育是教育系统中最基础的部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称它为. (满分:3)
A. 第一级教育
B. 第二级教育
C. 第三级教育
D. 第四级教育
7.从一般意义上来说,初等教育 (满分:3)
A. 只是小学教育
B. 只是小学和初中教育
C. 只是儿童阶段的初等教育
D. 应该儿童阶段的初等教育和成人的初等教育两大部分
8.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课程改革,旨在“增强课程的灵活性、人文性 ”的国家是 (满分:3)
A. 美国
B. 英国
C. 法国
D. 俄罗斯
9..建国后第一次将以往的“ 教学计划”改为“课程计划 ”: (满分:3)
A. 1991年
B. 1992年
C. 1993
D. 1994年
10.自1981年起,课程进入调整改革的新阶段,标志性的事件是. (满分:3)
A. 《小学(四二制)教学计划(草案)》的颁布
B. 《全日制中小学教学计划(草案)》
C. 《全日制五年制小学教学计划(修订草案)》的颁布
D. 《小学教学计划》
二、多选题:
1.我国近代小学教育章程的开端的标志性文件是清政府颁布的这: (满分:3)
A. 《钦定蒙学堂章程》
B. 《奏定学堂章程》
C. 《奏定小学堂章程》
D. 《钦定小学堂章程》
2.1989 年法国明确提出了教师教育的目标: (满分:3)
A. 掌握为设计、控制和更新学与教的情境所必需的知识和技能;
B. 了解学校和学生以及学生所处的经济、社会与文化环境;
C. 具备交流和信息技术方面的能力;
D. 掌握新的教学理念。
3.下列哪些法案是英国通过的. (满分:3)
A. 《统一劳动学校规程》
B. 《教育补助金法案》
C. 《巴尔福教育法》
D. 《学制令》
4.1992年8月,国家教委正式颁发《九年制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课程计划(试行 )》,自1993年秋季起在全国逐步试行,这是建国后第一次将以往的( ) 改为( ) (满分:3)
A. 教学计划
B. 教学大纲
C. 课程计划
D. 课程标准
5.1990年就有学者提出我国应实行三级课程、三级管理的建议,其中的“三级”指的是 (满分:3)
A. 国家课程
B. 省市课程
C. 地方课程
D. 学校课程
6.下列属于民国时期颁布学制的是. (满分:3)
A. 《学校系统》
B. 《壬子癸丑学制》
C. 伪满“新学制”
D. 《壬戌学制》
7.下列属于当代初等教育学制改革存在的主要问题的 是. (满分:3)
A. 未充分重视教育根本目的的实现
B. 过去的学制改革缺乏历史眼光、世界眼光与未来眼光
C. 过去的学制改革未能处理好学生身心潜能充分发展与健康发展的关系
D. 过去的学制改革有不顾条件而盲目蛮干之弊
8.1957年毛泽东同志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指出“三育两有”,其中“三育”指的是 (满分:3)
A. 美育
B. 德育
C. 智育
D. 体育
9.我国初等教育的调整发展阶段 , 教育改革的目标是 (满分:3)
A. 多快好省地扫除文盲
B. 普及教育
C. 教育的普及化
D. 培养又红又专的工人阶级知识分子队伍
10.初等教育的全面性具体体现在培养目标和教育内容上的全面性 ,即 (满分:3)
A. 学科内容的综合性
B. 德、智、体、美、劳诸育的关联性
C. 学生发展的整体性
D. 注重学生的个性解放和发展
三、判断题:
1.1997年7月,工党政府发表了第一份教育白皮书《学会成功——今日教育之根本观点和未来战略》,这成为工党以后制定教育政策的基础。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2.整个“爱迪生计划”实施不顺利,经营出现问题,资金周转困难,再加上美国政府教育管理政策的变化,于1993年调整计划,将目标由原来的建立私立学校改为经营管理公立学校。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3.提高民族素质是我国初等教育的重要任务 。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4.1965年,美国颁布了“初等与中等教育法”,指出小学目标是加强普通文化科学知识的教育,为将来接受专业教育打好基础。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5.《1988年教育改革法》则进一步扩大了《1980年教育改革法》中赋予的家长选择学校的权利。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6.教育目标的层次:第一层次是国家规定的教育总目标;第二层次是教育过程中的发展目标;第三层次是各级各类的教育目标。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7.卢梭的《爱弥儿》中,首次系统地论述了初等学校教育的特性、原理、原则、学制、组织及方法等。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8.初等教育对象一般为5~11岁的儿童。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9.从美国、英国的实践来看,选择学校运动根本目的是要运用市场方式重建公共教育体制。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0.它指出了我国教育事业的落后和教育体制的弊端;提出了进行教育改革应遵循的指导方针;提出了教育体制改革的具体对策和措施。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1.整个“爱迪生计划”在学校的课程、教法、组织方式等方面实行全方位的变革,使爱迪生学校成为美国公立学校的典范。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2.到2004年,小学阶段各起始年级原则上都将进入新课程。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3.我国初等教育的调整发展阶段指的是1978年至1984年的教育改革(1978年——1984年 )。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4.义务教育:是指根据国家法律规定对适龄儿童实施一定年限的普及的、强迫的、免费的学校教育,这种教育要求社会、学校予以保证,对儿童既是应享受的权利,又是应尽的义务 。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5.进入封建社会以后,日本这一时期初等教育主要有三种类型,即乡学、寺子屋和私塾。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6.1918年,英国国会通过《费舍教育法》,教育管理开始向延长普及教育年限方向迈进的前奏。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7.我国近代小学教育章程的开端则是在1900年。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8.苏联解体后的俄罗斯规定,初等学校学制为4年,属于义务教育,但在一些农村和偏远地区仍实行3年。之后不久提出,要把小学重新延长为4年,以更好的促进学生的发展。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9.考试和测验仍被各国普遍采用,作为衡量学校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业情况的重要标准之一。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20.中共中央、国务院于1993年2月印发了《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体制进行了整体性的设计,是指导我国新时期乃至下世纪初我国教育工作的纲领性文件。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在做作业,求解题参考资料。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