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en 发表于 2017-4-24 09:05:32

东师《古代汉语(2)》17春在线作业2答案

东师《古代汉语(2)》17春在线作业2
一、单选题:
1.“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 中“特”的意义是(    )          (满分:2.5)
    A. 独
    B. 特别
    C. 特殊
    D. 公牛
2.布衣属于复音词中的.          (满分:2.5)
    A. 连绵词
    B. 叠音词
    C. 附音词
    D. 合成词
3.关于“对”的定义,下列各组正确的说法是(    )          (满分:2.5)
    A. 在一首律诗中,前一联的对句与下一联的出句第二字的平仄必须相同。
    B. 在一首律诗中,前一联的对句与下一联的出句第二字的平仄必须相反
    C. 是指同一联内的出句和对句的平仄必须相同
    D. 是指同一联内的出句和对句的平仄必须相反
    E.
    F.
    G.
4.“我決起而飞,抢榆枋,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 ”中“控”的意思是(    )          (满分:2.5)
    A. 控制
    B. 失控
    C. 落下
    D. 控诉
5.“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而后乃今将图南”中“夭阏”的文 中 义是(    )          (满分:2.5)
    A. 辗转
    B. 飘摇
    C. 飞翔
    D. 拦阻
6.“合于桑林之舞,乃中经首之会。”中“会”的词义 是(    )          (满分:2.5)
    A. 会合
    B. 节奏
    C. 符合
    D. 聚合
7.古韵学家把韵分为三大类。一类是以鼻辅音[-m]、[-n]、[-?]收尾的,叫(    )          (满分:2.5)
    A. 阴声韵
    B. 阳声韵
    C. 入声韵
    D. 上声韵
8.下列句子中,“集”用作本义的是          (满分:2.5)
    A. 顷撰其遗文,都为一集。
    B. 此车一人殿之,可以集事。
    C. 振臂一呼,应者云集。
    D. 黄鸟于飞,集于灌木。
9.“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中“恢恢”的文中义是(    )          (满分:2.5)
    A. 很宽绰的样子
    B. 恢复的状态
    C. 失望的样子
    D. 仰望的样子
10.关于“对”的定义,下列各组正确的说法是(    )          (满分:2.5)
    A. 在一首律诗中,前一联的对句与下一联的出句第二字的平仄必须相同。
    B. 在一首律诗中,前一联的对句与下一联的出句第二字的平仄必须相反
    C. 是指同一联内的出句和对句的平仄必须相同
    D. 是指同一联内的出句和对句的平仄必须相反
    E.
    F.
    G.
二、多选题:
1.“燕王所为将杀我者,人有言我有宝珠也,王欲得之。今我已亡之矣,而燕王不我信。”关于此句,理解正确的是(    )(    )(    )(    )          (满分:2.5)
    A. 不我信是宾语前置
    B. 亡是丢失的意思
    C. 欲是想的意思
    D. 两个“之”都指代宝珠
2.五音把声母分为唇音和          (满分:2.5)
    A. 舌音
    B. 齿音
    C. 牙音
    D. 喉音
3.五言律诗首句的平仄格式,可以是(    )(    )(    )(    )          (满分:2.5)
    A.
    B. 仄起仄收式
    C. 平起仄收式
    D. 仄起平收式
    E. 平起平收式
4.对“夫离法者罪,而诸先生以文学取 。” 说法正确的 是          (满分:2.5)
    A. 离通罹
    B. 取指被举用
    C. 文学指古代文学名著
    D. 罪当理解为意念上的被动
5.现在最通行的所谓《史记》“三家注本”,它们分别是(    )(    )(    )(    )          (满分:2.5)
    A. 南朝宋裴骃集解
    B. 唐司马贞索隐
    C. 唐张守节正义
    D. 唐孔颖达注疏
6.关于 “皮、肤”,说法正确的是(    )(    )(    )(    )          (满分:2.5)
    A. 在先秦时,皮和肤二者在词义的适用对象上区别很严
    B. 肤是指人的;皮是指禽兽的
    C. 皮和肤二者在词义的轻重上不同
    D. 肤词义轻;皮词义重
7.古代反切的原则是          (满分:2.5)
    A. 上字取声
    B. 上字取声和调
    C. 下字取韵和调
    D. 下字取韵
8.下边句子中,含有叠音词的有          (满分:2.5)
    A. 天之苍苍,其正色邪?
    B. 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
    C. 提刀而立,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
    D. 吟而不言,不如瘖聋之指麾
9.关于“屦、履”,说法正确的是(    )(    )(    )(    )          (满分:2.5)
    A. 战国时代前,表示“鞋”义一般用“屦”
    B. “履”本是动词“踩”的意思
    C. 战国以后,“履” 有了鞋的意思
    D. 两词由于词义的时代性形成了同义词
10.三十六字母可分为全清、次清、全浊、次浊,全清的代表汉字有          (满分:2.5)
    A. 帮非端知精心
    B. 邪床禅群匣
    C. 并奉定澄从
    D. 照审见影晓
三、判断题:
1.“天之苍苍,其正色邪?”中的“其”是语气词,有“大 概”的意思。          (满分:2.5)
    A. 错误
    B. 正确
2.“譆 ,善哉!技盖至此乎?”中“譆”与“嘻”的关系是通假。          (满分:2.5)
    A. 错误
    B. 正确
3.单纯词是指只包含一个词素的词,有时用一个汉字表示,如走;有时用两个汉字表示,必须合起来才有意义,如含糊。          (满分:2.5)
    A. 错误
    B. 正确
4.脱文简称“脱”,有时做“敚”或“夺”,也叫“脱字”。          (满分:2.5)
    A. 错误
    B. 正确
5.“剖之以 为瓢,则瓠落无所容”中“瓠落”是连绵词。          (满分:2.5)
    A. 错误
    B. 正确
6.南冥者,天池也”中“天池”的意思是自然形成的池塘。                对2        1        1        文选        判断题        易        2        “夫离法者罪,而诸先生以文学取” 中“文学”的意思是 “文学作品”。                错2        1        1        文选        判断题        易        2        “去以六月息也”中“去”的意思是离开。                对2        1        1        文选        判断题        易        2        “合于桑林之舞,乃中经首之会”中“会”的意思是会合。                错2        1        1        文选        判断题        易        2        “木之中绳,而輮以为轮” 中“輮”的意思是用火熨木使弯曲。                对2        1        1        文选        判断题        易        2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          (满分:2.5)
    A. 错误
    B. 正确
7.根据字形和词义的联系,“暴”的本义是晒太阳。          (满分:2.5)
    A. 错误
    B. 正确
8.“朝菌不知晦朔”中“晦朔”是两个单音词。          (满分:2.5)
    A. 错误
    B. 正确
9.三十六字母大约反映了唐代末年宋代初年的声母系统。          (满分:2.5)
    A. 错误
    B. 正确
10.词义扩大可以是或由部分到整体,或由一般到个别,或由狭窄变为宽泛          (满分:2.5)
    A. 错误
    B. 正确
11.“屦为履之也,而越人跣行"中"跣" 是光脚的意思          (满分:2.5)
    A. 错误
    B. 正确
12.关于“对 ” 在一首律诗中,前一联的对句与下一联的出句第二字的平仄必须相反。          (满分:2.5)
    A. 错误
    B. 正确
13.关于“对” 在一首律诗中,前一联的对句与下一联的出句第二字的平仄必须相反。          (满分:2.5)
    A. 错误
    B. 正确
14.声训也叫音训, 即因声求义,用同音或音近的字来解释词义的方法。          (满分:2.5)
    A. 错误
    B. 正确
15.“羽以为郎中。数以策干羽,羽不用”中“数”的意思是多次。          (满分:2.5)
    A. 错误
    B. 正确
16.“适莽苍者,三飡而反,腹犹果然”中“适”的意思是“到……去”          (满分:2.5)
    A. 错误
    B. 正确
17.偏义复词是由两个意义相反、相对或意义相近、相关的词素组合成的、其中一 个词素有意义,而另一个词素只充当陪衬音节的复音词。          (满分:2.5)
    A. 错误
    B. 正确
18.近体诗与古体诗在用韵上是不同的。          (满分:2.5)
    A. 错误
    B. 正确
19.“坚甲厉兵以备难,而美薦绅之饰” 中“美”字的特殊语法现象为意动用法。          (满分:2.5)
    A. 错误
    B. 正确
20.偏义复词是在汉语词复音化的过程中,为了取得词的音节和谐与匀称,而用反义、对义或与之相关连的词补足音节而构成的复音词。          (满分:2.5)
    A. 错误
    B. 正确

叚奘★幸冨№ 发表于 2017-5-10 09:41:29

在做作业,求解题参考资料。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东师《古代汉语(2)》17春在线作业2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