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师17春《比较文化学》在线作业一二答案
福师17春《比较文化学》在线作业一一、单选题:
1.( )习得指本族语(母语)习得之后的任何其他语言学习,主要研究中介语(Interlanguage)、学习者心理、学习者文化、社会情景等。 (满分:2)
A. 方言
B. 标准语言
C. 第二语言
D. 媒介语言
2.政治文化有3种类型,不包括( )。 (满分:2)
A. 蒙昧型政治文化
B. 服从型政治文化
C. 参与型政治文化
D. 权威型政治文化
3.文化传播有不同的分类方式,( )指通过个人或群体的迁移活动。例如,移民、军队、征服战争等,把他们原有的种族/民族文化传播到新的文化地域。 (满分:2)
A. 接触传播
B. 扩展散播
C. 刺激性传播
D. 迁移散播
4.( )是一种借喻,指先天遗传和后天习得的,主动或被动,自觉与不自觉而置入社会主体的文化最小信息单元和最小信息链路,主要表现为信念、习惯、价值观等。 (满分:2)
A. 文化传统
B. 文化传承
C. 文化基因
D. 非物质文化遗产
5.当文化陷入一个统治和反抗的过程并成为政治斗争场所的时候,它才具有政治的性质和功能,成为一种( )。 (满分:2)
A. 文化政治
B. 文化战争
C. 文件经济
D. 文化科学
6.( )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所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体系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 (满分:2)
A. 文化传统
B. 文化传承
C. 文化基因
D. 非物质文化遗产
7.( )是对新的现象、新的活动、或新的事物的观察,并通过抽象思维和日常经验所获得的先在知识提供新的理由来解释这些认知/知识。 (满分:2)
A. 创新
B. 创造力
C. 发现
D. 发明
8.( )也称为普通话、国语,作为一种语言变体,是人们(群体)在公共交流时普遍使用的标准化语言,它往往是一种或者多种方言经过标准化过程完善而成。 (满分:2)
A. 方言
B. 标准语言
C. 第二语言
D. 媒介语言
9.( )主张女人所受的压迫是最古老、最深刻的剥削形式,且是一切压迫的基础,并企图找出妇女摆脱压迫的途径。 (满分:2)
A. 激进女性主义
B. 后殖民主义
C. 文化帝国主义
D. 消极女性主义
10.( )根源于19世纪西方文化帝国主义,是殖民主义和帝国主义的产物,包括军事威胁、经济威胁、地缘政治威胁、粮食威胁、网络威胁、环境威胁、太空威胁等。 (满分:2)
A. 中国威胁论
B. 中国发展论
C. 中国复兴论
D. 中国衰败论
11.( )指人类社会中人与人之间,人们与社会、国家的关系和行为的秩序规范。 (满分:2)
A. 政治
B. 伦理
C. 公正
D. 正义
12.( )指某些文化群体因为战争、政治、文化(尤其是宗教)、社会冲突等离开其文化源地(种族/民族区域、祖国等),分散定居于异族地区或者外国,从而定居在其他国家或者不同的文化地域,并且以某种方式保存其原本的族群文化。 (满分:2)
A. 世界公民
B. 离散群体
C. 个体公民
D. 民族公民
13.方言可分为地域方言、种族方言和社会方言。其中,( )是同一地域的社会成员因所在社会阶层、职业、年龄、性别、文化教养等方面的社会差异而形成不同的语言变体。 (满分:2)
A. 地域方言
B. 种族方言
C. 社会方言
D. 民族方言
14.人们以( )为标准,将文化划分为游牧文化、重农文化、重商文化和现代工业文化等。 (满分:2)
A. 生产状况和文化变迁
B. 人类生活器具
C. 地区
D. 人种
15.( )是一种兴盛于中世纪高峰与末期的建筑风格。1140年左右产生于法国,持续到十六世纪,应用了从阿拉伯国家学得的彩色玻璃工艺,拼组成一幅幅五颜六色的宗教故事。 (满分:2)
A. 巴洛克建筑
B. 哥特式建筑
C. 洛可可建筑
D. 概念式建筑
二、多选题:
1.以下对工匠精神的描述正确的是( )。 (满分:2)
A. 工匠精神指一种精工制作的意识,一个产品的每个环节、每道工序、每个细节都精心打磨、精益求精,专注、精确、极致、追求卓越。
B. 工匠精神不仅是一项技能,也是一种精神品质。
C. 工匠精神要求企业的产品实现高度的精细化,其员工追求精益求精、更完美的精神理念。
D. 工匠精神不单代表着一种新的生产理念,它也是中国制造业的转型方向。
2.以下对比较文化学的描述正确是( )。 (满分:2)
A. 比较文化学产生于1960年代,从属于社会学、人类学范畴,是一种说明世界的新范式。
B. 比较文化学主要研究社会地域文化、世界各国文化的各种样态,以及考察世界的各种文化与本国文化的关联性等。
C. 比较文化学的研究对象是从过去到现在的历史、思想、文学等诸现象。
D. 比较文化学运用“比较”的手法进行研究的目的是最终解明与本国文化异同。
3.在人类历史上,胡格诺教徒、( )都出现了大量的离散群体。 (满分:2)
A. 苏格兰人
B. 犹太人
C. 波希米亚人
D. 亚美尼亚人
4.以下对经济文化的描述正确的是( )。 (满分:2)
A. 经济文化指一个国家、一个地区或一个企业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形成的某种文化观念、历史传统、共同的价值准则,道德规范和生活信念等。
B. 经济文化一般由行为文化、心理文化、物质文化构成。
C. 经济发展过程决定着文化发展的结构、类型。
D. 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发展思路不同,对文化发展的投入不同,文化发展的规模和集约化程度就不同,文化的服务能力和文化产业的发展水平必然不同。
5.以下对亚文化的描述正确的是( )。 (满分:2)
A. 亚文化是一个相对于总体文化的次属文化。
B. 一个(总体)文化通常包含了很多个亚文化。
C. 亚文化是总体文化的一个分支,是由各种社会和自然因素造成的各地区、各群体文化特殊性的方面。
D. 如因阶级、阶层、民族、宗教以及居住环境的不同,都可以在统一的民族文化之下,形成具有自身特征的群体或地区文化即亚文化。
6.威斯勒尔认为,普遍的文化模式包括( )、神话与宗教习惯、家庭与社会体制、财产、政府、战争。 (满分:2)
A. 语言
B. 物质特质
C. 美术
D. 科学知识
7.每个文化主体(个体或者群体)都具有显著的( )、历史等文化表征。 (满分:2)
A. 血缘
B. 语言
C. 信仰
D. 宗教
8.在西方,知识分子具有以下特征:( )。 (满分:2)
A. 受过专门训练,掌握专门知识,懂得使用象征符号来解释宇宙人生。
B. 以知识为谋生手段,以脑力劳动为职业,形成一个与社会中其他阶级不充分整合的、不依附于现存体制的、“自由飘游”的、相对独立的社会阶层。
C. 不占有生产资料,为挣工资而被雇用从事体力或技术劳动的社会阶层。
D. 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意识,对时政采取批判态度,对现状往往不满。
9.对后殖民主义的观点和评价表述正确的是( )。 (满分:2)
A. 后殖民文化批评是1970年代兴起于西方学术界的一种具有强烈的政治性和文化批判色彩的学术思潮。
B. 后殖民主义认为西方的思想和文化以及艺术的价值与传统具有一种强烈的优越感,并作为跨文化的普适性标准,被认为是居于世界文化主导地位的。
C. 后殖民主义批评涉及东方主义与西方主义的问题、文化霸权与文化身份、文化认同与阐释焦虑、文化殖民与语言殖民、西方艺术标准与异国情调、跨文化经验与历史记忆等问题。
D. 后殖民文化批判理论深刻地揭示了当代全球化背景下文化冲突的内涵和实质
以及这种文化冲突与殖民主义统治的历史联系,有利于我们
10.以下对民粹主义的描述正确的是( )。 (满分:2)
A. 民粹主义即平民主义,是相对于精英主义,尤其是政治精英主义而言的。
B. 民粹主义在实行普选制的民主国家有较大的发展,在北美洲和拉丁美洲的政治史上占有重要的份量。
C. 民粹主义是民主思想的一个分支,是一种政治哲学或者政治意识形态。
D. 民粹主义倡导“人民优先”,其基本精神是以维护平民的利益为由而反对精英阶层所代表的统治集团及其社会制度,认为平民的利益被社会中的精英所压制或阻碍,而国家需要从这些自私而且腐化的精英阶层复原健康,用来改善全民的福祉和进步。
11.以下对“世界公民”的描述正确的是( )。 (满分:2)
A. “世界公民”与文化主体的身份认同和社会行为方式相关。
B. “世界公民”通常是指一个人不赞同源于民族、国家的传统地理划分。
C. 或者指把自己置于世界体系中具有世界眼光的人,他/他们能宽容地、平等地接纳不同的文化及其价值。
D. 或者指支持国际主义的人。
12.以下对方言的描述正确的是( )。 (满分:2)
A. 方言是语言的变体,在同组方言里,每种方言都是相似或者近似的。
B. 由于社会、文化、历史、政治、宗教、经济等因素的影响,人们往往认同某种标准方言。
C. 方言/语言作为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族群文化的重要部分。
D. 方言体现了一个族群对世界的认知方式和极其丰富的认知信息。
13.人文社会科学的认识功能主要包括( )两个方面。 (满分:2)
A. 感知能力
B. 评价能力
C. 解释能力
D. 预测能力
14.《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规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 ),传统体育和游艺,其他非物质文化遗产。 (满分:2)
A. 传统口头文学以及作为其载体的语言。
B. 传统美术、书法、音乐、舞蹈、戏剧、曲艺和杂技。
C. 传统技艺、医药和历法。
D. 传统礼仪、节庆等民俗。
15.文化源地有( )两种。 (满分:2)
A. 文化传播源地
B. 文化变迁源地
C. 文化事物源地
D. 文化系统源地
三、判断题:
1.文化模式是指一种或者多种文化在构成形式、文化发展、社会制度、地域特征等表现出来的类别形态。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2.美国文化是一种单一的文化,不同民族、族裔、性别和文化传统的美国人的美国经历是基本相同的。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3.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既包括由经济、科技、军事实力等表现出来的“硬实力”,也包括以文化和意识形态吸引力体现出来的“软实力”。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4.文化类型是指一种文化的构造形态(例如,等级制、风俗等),它预设社会行为的意义,并制约、规范了社会行为和社会精神活动。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5.爱婚姻、礼物、饮食、建筑在不同的地域文化中有缤纷多彩的表现形式。它们是社会生活(即文化)的组成部分。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6.到20世纪后半期,技术被定义为“人类改变或控制客观环境的手段和方法”,人类在制造工具的过程中产生了技术,而现代技术的最大特点是它与科学的结合。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7.国际关系研究国际社会之间的外交事务和关系,如国家、政府国际组织、非政府国际组织、跨国公司等。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8.民粹主义即精英主义,是相对于平民主义而言的。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9.西方所谓普世价值、普世主义只是在话语霸权掩盖下的极端自私的国家利益。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0.节庆或者节日风俗是社会文化中极其重要的部分。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1.研究亚文化对于深入了解社会结构和社会生活具有重要意义。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2.文化区域是文化地理学的核心概念,划出文化边界是必需的。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3.2004年,国家统计局对“文化及相关产业”的界定是:为社会公众提供文化娱乐产品和服务的活动,以及与这些活动有关联的活动的集合。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4.民主政治的核心在于法律的规则,即法律及其程序公平地适用于所有公民,以此保障公民的权利,激励民众积极参与政治和公民生活事物。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5.1970年代以后所形成的后现代消费文化是消费主义文化的进一步延伸和发展。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6.旅行是最常见的、了解不同地域文化的方式。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7.文化是人类的创造物,是人类生活和交往行为的表征。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8.由于交流者的文化差异而产生的障碍/误解可能导致交际失误,甚至出现“文化休克”现象。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9.文明只是一个时间范畴,不是一个地域范畴。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20.比较文化学是对不同文化传统、文化发展史与文化形态的比较研究,是比较分析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文化类型,以及对跨文化交际、国际间交往行为的研究。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福师《比较文化学》在线作业二
一、单选题:
1.( )指文化形成、扩散后形成的同一或者相近的文化类型在地理空间上的构成形态,以及文化区域重叠时的文化整合。 (满分:2)
A. 文化传播
B. 文化变迁
C. 文化区域
D. 文化创新
2.( )是指一地区、一社团、一个国家中新近涌现的,被大众所信奉、接受的文化。 (满分:2)
A. 大众文化
B. 通俗文化
C. 消费文化
D. 亚文化
3.( )是对新的现象、新的活动、或新的事物的观察,并通过抽象思维和日常经验所获得的先在知识提供新的理由来解释这些认知/知识。 (满分:2)
A. 创新
B. 创造力
C. 发现
D. 发明
4.( )指某些文化群体因为战争、政治、文化(尤其是宗教)、社会冲突等离开其文化源地(种族/民族区域、祖国等),分散定居于异族地区或者外国,从而定居在其他国家或者不同的文化地域,并且以某种方式保存其原本的族群文化。 (满分:2)
A. 世界公民
B. 离散群体
C. 个体公民
D. 民族公民
5.( )习得指本族语(母语)习得之后的任何其他语言学习,主要研究中介语(Interlanguage)、学习者心理、学习者文化、社会情景等。 (满分:2)
A. 方言
B. 标准语言
C. 第二语言
D. 媒介语言
6.哈贝马斯认为,( )指的是介乎于国家与社会(即国家所不能触及的私人或民间活动范围)之间、公民参与公共事务的地方,它凸显了公民在政治过程中的互动。 (满分:2)
A. 公共领域
B. 艺术领域
C. 科学领域
D. 民族战争领域
7.文化传播有不同的分类方式,( )指通过个人或群体的迁移活动。例如,移民、军队、征服战争等,把他们原有的种族/民族文化传播到新的文化地域。 (满分:2)
A. 接触传播
B. 扩展散播
C. 刺激性传播
D. 迁移散播
8.( )又称集体文化,指与主流/主导文化相对应的那些非主流的、局部的文化现象,指在主流/主导或总体文化的背景下,属于某一区域或某个集体所特有的观念和生活方式。 (满分:2)
A. 大众文化
B. 通俗文化
C. 消费文化
D. 亚文化
9.以下对战争的描述错误的是( )。 (满分:2)
A. 战争的根源在于对自然环境的争夺和人类的生物本性。
B. 战争是在奴隶社会后期出现的。
C. 私有制、阶级压迫和经济利益的冲突,成为发生战争的基本根源。
D. 帝国主义、殖民主义是现代战争的根源。
10.( )主张女人所受的压迫是最古老、最深刻的剥削形式,且是一切压迫的基础,并企图找出妇女摆脱压迫的途径。 (满分:2)
A. 激进女性主义
B. 后殖民主义
C. 文化帝国主义
D. 消极女性主义
11.( )根源于19世纪西方文化帝国主义,是殖民主义和帝国主义的产物,包括军事威胁、经济威胁、地缘政治威胁、粮食威胁、网络威胁、环境威胁、太空威胁等。 (满分:2)
A. 中国威胁论
B. 中国发展论
C. 中国复兴论
D. 中国衰败论
12.当文化陷入一个统治和反抗的过程并成为政治斗争场所的时候,它才具有政治的性质和功能,成为一种( )。 (满分:2)
A. 文化政治
B. 文化战争
C. 文件经济
D. 文化科学
13.工业4.0(Industry 4.0)是2013年4月( )政府提出的一个高科技战略计划。 (满分:2)
A. 英国
B. 法国
C. 德国
D. 美国
14.“文化圈”根据不同的文化表征标准则有众多种划分方法,按( )划分为澳大利亚飞去来器、东南亚吹箭筒等文化圈。 (满分:2)
A. 婚姻生活
B. 地区
C. 人种
D. 物质文化
15.( )是指一种或者多种文化在构成形式、文化发展、社会制度、地域特征等表现出来的类别形态。 (满分:2)
A. 文化模式
B. 文明
C. 文化圈
D. 文化类型
二、多选题:
1.以下对工匠精神的描述正确的是( )。 (满分:2)
A. 工匠精神指一种精工制作的意识,一个产品的每个环节、每道工序、每个细节都精心打磨、精益求精,专注、精确、极致、追求卓越。
B. 工匠精神不仅是一项技能,也是一种精神品质。
C. 工匠精神要求企业的产品实现高度的精细化,其员工追求精益求精、更完美的精神理念。
D. 工匠精神不单代表着一种新的生产理念,它也是中国制造业的转型方向。
2.以下对民粹主义的描述正确的是( )。 (满分:2)
A. 民粹主义即平民主义,是相对于精英主义,尤其是政治精英主义而言的。
B. 民粹主义在实行普选制的民主国家有较大的发展,在北美洲和拉丁美洲的政治史上占有重要的份量。
C. 民粹主义是民主思想的一个分支,是一种政治哲学或者政治意识形态。
D. 民粹主义倡导“人民优先”,其基本精神是以维护平民的利益为由而反对精英阶层所代表的统治集团及其社会制度,认为平民的利益被社会中的精英所压制或阻碍,而国家需要从这些自私而且腐化的精英阶层复原健康,用来改善全民的福祉和进步。
3.每个文化主体(个体或者群体)都具有显著的( )、历史等文化表征。 (满分:2)
A. 血缘
B. 语言
C. 信仰
D. 宗教
4.文化源地有( )两种。 (满分:2)
A. 文化传播源地
B. 文化变迁源地
C. 文化事物源地
D. 文化系统源地
5.以下对经济文化的描述正确的是( )。 (满分:2)
A. 经济文化指一个国家、一个地区或一个企业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形成的某种文化观念、历史传统、共同的价值准则,道德规范和生活信念等。
B. 经济文化一般由行为文化、心理文化、物质文化构成。
C. 经济发展过程决定着文化发展的结构、类型。
D. 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发展思路不同,对文化发展的投入不同,文化发展的规模和集约化程度就不同,文化的服务能力和文化产业的发展水平必然不同。
6.以下对社会结构的描述正确的是( )。 (满分:2)
A. 社会结构包含多种含义,是人类社会中真实存在的有形实体,社会结构指稳定存在的社会团体。
B. 社会生活在不断地更新社会结构。
C. 社会结构通过制度关系及规则限制来制约着人们的社会行动。
D. 人们在自己的社会行动中将不断产生新的需求并以此来影响、规范和调整人们的行为规则以及社会制度,进而使社会结构发生变化。
7.以下对“世界公民”的描述正确的是( )。 (满分:2)
A. “世界公民”与文化主体的身份认同和社会行为方式相关。
B. “世界公民”通常是指一个人不赞同源于民族、国家的传统地理划分。
C. 或者指把自己置于世界体系中具有世界眼光的人,他/他们能宽容地、平等地接纳不同的文化及其价值。
D. 或者指支持国际主义的人。
8.以下对亚文化的描述正确的是( )。 (满分:2)
A. 亚文化是一个相对于总体文化的次属文化。
B. 一个(总体)文化通常包含了很多个亚文化。
C. 亚文化是总体文化的一个分支,是由各种社会和自然因素造成的各地区、各群体文化特殊性的方面。
D. 如因阶级、阶层、民族、宗教以及居住环境的不同,都可以在统一的民族文化之下,形成具有自身特征的群体或地区文化即亚文化。
9.人们根据文化中的一个或者某些显著特征,划分出不同功能的文化类型。例如,以人类生活器具为标志,人们把原始文化划分为( )。 (满分:2)
A. 石器文化
B. 彩陶文化
C. 青铜文化
D. 现代工业文化
10.在人类历史上,胡格诺教徒、( )都出现了大量的离散群体。 (满分:2)
A. 苏格兰人
B. 犹太人
C. 波希米亚人
D. 亚美尼亚人
11.人文社会科学的认识功能主要包括( )两个方面。 (满分:2)
A. 感知能力
B. 评价能力
C. 解释能力
D. 预测能力
12.以下对文明的描述正确是( )。 (满分:2)
A. 文明首先是一个时间范畴,也是一个地域范畴。
B. 文明指从人类历史上沿袭下来的器物与制造工艺、语言与交际、观念体系、信仰体系、道德法律、文化制度等的构造形式,尤其是城市发展、社会分层、象征性的沟通方式(文字等书写体系)。
C. 与原始文化相反,文明是一个所谓的“高级的”、城市中心式的社会文化形态,突出了社会—政治—经济特征,而且文化精英在社会文化中占有不可忽视的地位。
D. 文明也指一个社会发展成一个集中的,都市化的,分层结构的过程。
13.各种文明在时间和地域上的分布并不均匀,人类历史上出现了各种文明,以文化地理与国家制度为划分标准,有( )、古代巴比伦文明、波斯文明、哈拉帕文明(古代印度)、古代中国文明等。 (满分:2)
A. 古代希腊文明
B. 古代埃及文明
C. 腓尼基文明
D. 古代亚述文明
14.联合国的工作语言包括:( )、西班牙语和阿拉伯语。 (满分:2)
A. 英语
B. 法语
C. 俄语
D. 汉语
15.“文化圈”根据不同的文化表征标准则有众多种划分方法,按照婚姻生活划分为( )。 (满分:2)
A. “一夫一妻外婚制文化圈”
B. “父权图腾制高级狩猎者文化圈”
C. “母权制种植者文化圈”
D. “父权制畜牧者文化圈”
三、判断题:
1.比较文化学没有特定的方法论,方法论只为了解决每个具体而特殊的问题。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2.文明是与文化相关的概念,有时会与文化的概念相近,甚至被少数学者视为同一概念。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3.研究亚文化对于深入了解社会结构和社会生活具有重要意义。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4.文化对话是为了消加剧了除文化冲突/文明的冲突,不利于种族/民族、国家间的理解、合作与创新。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5.民粹主义即精英主义,是相对于平民主义而言的。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6.文化学是一门研究文化的学科知识体系。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7.国际关系研究国际社会之间的外交事务和关系,如国家、政府国际组织、非政府国际组织、跨国公司等。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8.美国文化是一种单一的文化,不同民族、族裔、性别和文化传统的美国人的美国经历是基本相同的。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9.帝国主义、殖民主义是现代战争的根源。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0.由于交流者的文化差异而产生的障碍/误解可能导致交际失误,甚至出现“文化休克”现象。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1.文化类型是指一种文化的构造形态(例如,等级制、风俗等),它预设社会行为的意义,并制约、规范了社会行为和社会精神活动。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2.2004年,国家统计局对“文化及相关产业”的界定是:为社会公众提供文化娱乐产品和服务的活动,以及与这些活动有关联的活动的集合。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3.岛国文化集海洋文化与大陆文化之特点,对内有很强的凝聚力,对外又有很强的开放性。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4.文化源地指文化事物(或现象)或文化系统最初产生的地方,指人类文化和古代文明的起源和发祥地。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5.汉语普通话是以南方方言(官话)为基础方言,以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标准现代汉语。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6.比较文化学是对不同文化传统、文化发展史与文化形态的比较研究,是比较分析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文化类型,以及对跨文化交际、国际间交往行为的研究。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7.节庆或者节日风俗是社会文化中极其重要的部分。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8.从社会学来看,城市与乡村只是两种地域空间分布的状况,但城市与乡村中的人们在空间、交通、居住与建筑、生活方式、社会分工以及社会组织的差异逐渐加大了二者之间的文化差异。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9.阶级的本质在于它是与特定的生产关系相联系的、在经济上处于不同地位的社会集团或人群共同体。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20.人的行为学是一种研究人类行动的学科,指人对于环境及他人有所反应而表现出来的行为。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感谢,下载了好几个学期了,全100分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