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师17春《管理心理学》在线作业一二答案
福师17春《管理心理学》在线作业一一、单选题:
1.个体高级神经活动类型中的强、平衡、灵活型与气质类型中的( )对应。 (满分:2)
A. 胆汁质
B. 粘液质
C. 抑郁质
D. 多血质
2.( )是反映个体对客观事物的内心态度体验。 (满分:2)
A. 情绪
B. 能力
C. 性格#人格
3.态度形成的“三阶段说”理论是由心理学家( )首先提出的。 (满分:2)
A. 凯尔曼
B. 费斯廷格
C. 海德
D. 勒温
4.霍桑实验主要是采用( )方法而进行的研究。 (满分:2)
A. 实验室实验法
B. 现场实验法
C. 测验法
D. 控制观察法
5.美国心理学家( )认为自我概念(即自我知觉)包括物质自我、社会自我和精神自我。 (满分:2)
A. 华生
B. 威廉-詹姆斯
C. 斯尔纳
D. 马斯洛
6.现代组织理论趋向于把组织看成开放的社会技术系统。它强调( )。 (满分:2)
A. 系统观
B. 开放性
C. 组织性
D. 社会性
7.敏捷、好动、神经过程平衡而灵活性高与气质类型中的( )对应。 (满分:2)
A. 胆汁质
B. 粘液质
C. 抑郁质
D. 多血质
8.按信息沟通的语言表达方式分类,信息沟通可以分为口头沟通和( )沟通两类 (满分:2)
A. 声音
B. 数字
C. 符号
D. 书面
9.影响知觉选择性的主观因素主要有五个方面:(1)观察者的( );(2)观察者的兴趣和爱好;(3)观察者的个性特征;(4)观察者的过去经验;(5)观察者的知识结构 (满分:2)
A. 需要与动机
B. 能力结构
C. 态度体系
D. 人格特征
10.麦格雷戈X管理理论认为( )重于个人需要。 (满分:2)
A. 社会利益
B. 社会道德
C. 组织要求
D. 社会文化
11.普通心理学与管理心理学关系是基础理论与( )的关系 (满分:2)
A. 研究方法
B. 具体应用
C. 应用模式
D. 传统研究
12.( )、情感和行为意向要素是构成态度的三种主要成分。 (满分:2)
A. 文化要素
B. 认知要素
C. 社会要素
D. 情境要素
二、多选题:
1.(群体)团体的规范是在( )心理因素基础上形成的。 (满分:2)
A. 强化
B. 模仿
C. 激励
D. 从众
E. 暗示
2.能力的差异表现为( ) (满分:2)
A. 智力水平的个别差异
B. 特殊能力的差异
C. 能力表现早晚的差异
D. 年龄的差异
3.现代领导体制的发展经历了哪些阶段 (满分:2)
A. 家长制的领导
B. 硬专家--经理阶层的领导
C. 职业“软专家”的领导
D. 专长集团的领导
4.一般组织结构主要有( )三种形式。 (满分:2)
A. 菱形组织结构
B. 高耸组织结构(尖三角形);
C. 倒三角形组织结构
D. 扁平组织结构(扁三角形)
E. 较扁平组织结构(较扁平三角形)
5.西方资本主义管理科学的发展大约经历了( )阶段 (满分:2)
A. 早期管理(经验管理阶段)
B. 科学管理阶段(亦称古典管理理论)
C. 现代管理阶段
D. 最新管理阶段(系统管理理论阶段)
6.心理学家尔斯特所做的“大学生舞会效应”实验,及博达烈夫所做的“看陌生人相片评价人的个性特点”这两个实验,都说明人的社会知觉存在( )。 (满分:2)
A. 近因效应
B. 第一印象
C. 首因效应
D. 刻板印象
E. 晕轮效应
7.团(群)体的同质结构是指其成员在( )等方面比较接近,而异质结构则与之相反。 (满分:2)
A. 能力
B. 气质
C. 性格
D. 年龄
E. 知识
8.人际间正式意见沟通网络形式是( )。 (满分:2)
A. 链式
B. Y式
C. 轮式
D. 全渠道式
E. 环式
9.领导的非权力性影响力的基本要素有( ) (满分:2)
A. 品行要素
B. 能力要素
C. 知识要素
D. 感情要素
10.企业组织内部主要包括哪些系统( )。 (满分:2)
A. 人事管理系统
B. 技术系统
C. 社会心理系统
D. 经济系统
E. 文化生活系统
11.人际间非正式沟通网络型式是( )。 (满分:2)
A. 单线式
B. 偶然式
C. 全渠道式
D. 流言蜚语式(饶舌型)
E. 焦聚式
12.领导者的影响力是由( )构成的。 (满分:2)
A. 权力性影响力
B. 权威性影响力
C. 非权力性影响力
D. 知识影响力
E. 情感影响力
三、判断题:
1.高凝聚力、高士气团体必然有高的生产效率。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2.梅奥是工业心理学的主要创始人,被人称为“工业心理学之父”。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3.“内容型激励理论”着重研究激发动机的因素。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4.密执安大学的研究结果:在生产部门则生产导向优于关系导向。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5.“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是属于晕轮效应。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6.态度的心理结构包括认知、情感情绪、行为三种成分。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7.领导影响力是一个人在与他人的交往中, 影响和改变他人心理与行为的能力。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8.根据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把奖惩变成“激励因素”才能调动职工的积极性。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9.双因素理论是美国心理学家弗雷德里克-赫茨伯格提出的。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0.实行多数人裁定的领导方式是属于民主型领导。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1.管理方格图理论中“9•1”型属于任务型的领导。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2.首因效应也称光环效应、以点盖面效应。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3.中小学学校的组织结构是属尖三角型的结构形式。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4.赫茨伯格认为不满意的对立面是没有满意,满意的对立面是没有满意。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5.系统管理理论是强调从局部出发,而不是从整体出发去研究事物的理论。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6.社会人假设的管理原则提倡集体奖励,不主张个人奖励制度。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7.态度三阶段说理论认为,态度变化过程经过三个阶段:①服从阶段;②同化阶段;③内化阶段。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8.同步激励理论认为,工作激励力量=∑f(能力×激励)。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9.“管理科学”理论是泰勒等创立的古典管理理论之一。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20.从心理学观点看,激励是个体行为引起动机,维持该行为,并将此行为的导向某一目标的过程。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21.自动人假设的管理重点是创造一种适宜的工作环境,工作条件,充分发挥人的潜力与才能。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22.角色期望与角色行为之间的差距愈大,则角色的评价愈高;相反,角色期望与角色行为之间的差距愈小,则角色评价愈低。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23.现代管理科学的灵魂是控制论。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24.广义而言,激励就是激发鼓励,即激发人的动机,诱导人的行为,调动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实现目标的心理活动过程。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25.期望理论认为:激励力量是目标效价与期望概率这两个变量的乘积,目标越高,实现的可能性越小;激励力量也越小。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26.广义而言激励就是激发鼓励,调动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福师《管理心理学》在线作业二
一、单选题:
1.麦格雷戈X管理理论认为( )重于个人需要。 (满分:2)
A. 社会利益
B. 社会道德
C. 组织要求
D. 社会文化
2.敏捷、好动、神经过程平衡而灵活性高与气质类型中的( )对应。 (满分:2)
A. 胆汁质
B. 粘液质
C. 抑郁质
D. 多血质
3.西方“工业心理学之父”是指( )。 (满分:2)
A. 罗特利斯伯格
B. 沃尔特•斯科特
C. 闵斯特伯格
D. 泰勒
4.影响知觉选择性的主观因素主要有五个方面:(1)观察者的( );(2)观察者的兴趣和爱好;(3)观察者的个性特征;(4)观察者的过去经验;(5)观察者的知识结构 (满分:2)
A. 需要与动机
B. 能力结构
C. 态度体系
D. 人格特征
5.( )是反映个体对客观事物的内心态度体验。 (满分:2)
A. 情绪
B. 能力
C. 性格#人格
6.心理学的研究发现,人在知觉过程中会把若干事物作为一个整体来反映,他们在对知觉对象的组合中,服从于( )、相似原则、闭锁原则和连续原则 (满分:2)
A. 接近原则
B. 情境原则
C. 交替原则
D. 对比原则
7.影响个体活动效率的主观因素主要是个体的能力与动机,但动机因素比能力因素( ) (满分:2)
A. 次要
B. 更次要
C. 更重要
D. 更无足轻重
8.美国心理学家赫茨伯格在他提出的双因素理论中,把良好的政策与管理、良好的上级监督、工资、人际关系、工作条件等因素归为( ) (满分:2)
A. 情境因素
B. 保健因素
C. 激励因素
D. 工作因素
9.按信息沟通的语言表达方式分类,信息沟通可以分为口头沟通和( )沟通两类 (满分:2)
A. 声音
B. 数字
C. 符号
D. 书面
10.照明度实验主要是采用( )方法而进行研究。 (满分:2)
A. 实验室实验法
B. 现场实验法
C. 测验法
D. 参与观察法
11.心理学中把组织中实际存在的群体称为( ) (满分:2)
A. 结构群体
B. 假设群体
C. 实际群体
D. 活动群体
12.科学管理阶段的代表人物是( ) (满分:2)
A. 霍桑
B. 梅奥
C. 泰勒
D. 孟子
二、多选题:
1.马克思把人的需要分为三种层次,包括( )。 (满分:2)
A. 文化需要
B. 自然需要
C. 精神需要
D. 社会需要
2.学校组织的职权主要由( )组成。 (满分:2)
A. 协商职权
B. 直线职权
C. 参谋职权
D. 职能职权
3.加拿大多伦多大学豪斯教授认为领导行为有以下哪几种风格( ) (满分:2)
A. 工具风格
B. 支持风格
C. 参与风格
D. 成就定向风格
4.个体能力的差异表现为( ) (满分:2)
A. 能力的类型差异
B. 特殊能力的差异
C. 能力表现的年龄差异
D. 能力的水平差异
5.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包括( ) (满分:2)
A. 生理需要
B. 安全需要
C. 社交的需要
D. 尊重的需要
E. 自我实现的需要
6.企业组织内部主要包括哪些系统( )。 (满分:2)
A. 人事管理系统
B. 技术系统
C. 社会心理系统
D. 经济系统
E. 文化生活系统
7.熊川武提出的“全面激励理论”包括( )方面的激励。 (满分:2)
A. 全方位激励
B. 全员激励
C. 全渠道激励
D. 全程激励
E. 全素激励
8.团(群)体的规范是在( )等心理因素基础之上而形成的。 (满分:2)
A. 模仿
B. 暗示
C. 从众
D. 社会化
9.管理心理学研究要遵循( )等基本原则 (满分:2)
A. 系统性原则
B. 客观性原则
C. 发展性原则
D. 人文原则
10.团体非正式沟通的主要网络形式为( ) (满分:2)
A. 单线式(单串式)
B. 流言蜚语式
C. 偶然式
D. 焦聚式
11.所谓全员激励即动员全体师生员工参与激励,形成( )统一的格局。 (满分:2)
A. 他励
B. 自励
C. 互励
D. 激励
12.组织的无形要素主要包括( )。 (满分:2)
A. 共同目标
B. 人际关系
C. 工作主动性与积极性
D. 合作精神
E. 组织沟通网络型式
三、判断题:
1.态度三阶段说理论认为,态度变化过程经过三个阶段:①服从阶段;②同化阶段;③内化阶段。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2.“复杂人假设”的管理理论是应变理论即超Y理论。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3.首因效应是社会知觉中的一种主观倾向。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4.“大棒加胡萝卜”管理方法是美国管理学家梅奥提出来的。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5.广义而言,激励就是激发鼓励,即激发人的动机,诱导人的行为,调动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实现目标的心理活动过程。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6.“自动人”假设认为:人并无好逸恶劳的天性,人的潜力要充分表现出来,才能充分发挥出来,人才能感受到最大的满足。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7.社会人假设的管理原则提倡集体奖励,不主张个人奖励制度。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8.情感成分是指带有评价意义的叙述。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9.双因素理论是美国心理学家弗雷德里克-赫茨伯格提出的。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0.现代管理科学的灵魂是控制论。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1.管理科学理论是泰勒等创立的古典管理理论之一。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2.首因效应也称光环效应、以点盖面效应。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3.内容型激励理论着重研究激发动机的因素。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4.领导影响力是一个人在与他人的交往中, 影响和改变他人心理与行为的能力。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5.根据赫茨伯格双因素理论,在保证保健因素的前提下,多采用工作丰富化的激励因素。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6.迁怒或寻找替罪羊是个体挫折后的直接攻击反应。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7.管理的范围大于领导,领导者范围大于管理者。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8.凯尔曼的态度变化阶段说认为,态度变化过程经过三个阶段:①顺从阶段;②同化阶段;③内化阶段。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9.管理方格图理论中“9•1”型属于任务型的领导。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20.马路上围观的人群是集体。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21.同步激励理论认为,工作激励力量=∑f(能力×激励)。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22.自动人假设的管理重点是创造一种适宜的工作环境,工作条件,充分发挥人的潜力与才能。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23.“用固定眼光看人”是社会知觉中的晕轮效应。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24.自动人假设认为:人并无好逸恶劳的天性,人的潜力要充分表现出来,才能充分发挥出来,人才能感受到最大的满足。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25.在非确定条件下,悲观决策人作决策时,一般采用极大化最高原则。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26.“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是属于晕轮效应。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无忧网不错,哈哈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