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分 发表于 2017-4-23 09:08:50

福师17春《教育社会学》在线作业一二答案

福师17春《教育社会学》在线作业一

一、单选题:
1.(    )教育是最具体、也是最持久的可持续发展教育内容。其目的是使受教育者理解人类活动与生态环境的相互关系,使他们获得参与环境问题解决、管理环境质量的知识、态度和技能          (满分:2)
    A. 责任感
    B. 环境
    C. 人口
    D. 国际理解
2.(    )的主要观点是,课程功能在于确保年轻一代接受成人社会的文化,使之适应社会维护社会系统的生存          (满分:2)
    A. 功能主义范式
    B. 解释论范式
    C. 新马克思主义范式
    D. 结构主义范式
3.1907年苏扎罗在(    )大学率先开设教育社会学,成为大学的一门课程          (满分:2)
    A. 斯坦福
    B. 耶鲁
    C. 哥伦比亚
    D. 普林斯顿
4.1972年6月,联合国在瑞典斯德哥尔摩召开了人类环境会议,发表了(    ),这是人类对环境问题认识的转折点,是可持续发展观形成的第一个里程碑          (满分:2)
    A. 《人类环境宣言》
    B. 《建设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社会》
    C. 《我们共同的未来》
    D.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
5.(    )是教师关于怎样教书、育人的一种综合认识,包括对自己角色的观点、对教育工作的认识、对所传授知识的认识、对学生本性以及他们如何学习的识别等内容          (满分:2)
    A. 教师的自我概念
    B. 学生的自我概念
    C. 教师对学生的认识
    D. 学生对教师的认识
6.(    )是教育社会学中使用最普遍的定量研究方法          (满分:2)
    A. 调查法
    B. 现场法
    C. 隐蔽法
    D. 人种学研究
7.(    )是社会成员对教师职业的意义、价值、声誉的综合评价          (满分:2)
    A. 教师义务
    B. 教师职业声望
    C. 教师专业地位
    D. 教师权利
8.德国社会学家(    )首创了社会分层理论,这一理论的核心是划分社会层次的三重标准:财富——经济标准;权力——政治标准;声望——文化标准          (满分:2)
    A. 恩格斯
    B. 涂尔干
    C. 韦伯
    D. 马克思
9.(    )是指一个社会成员或社会群众,从一个社会阶级或阶层转到另一个社会阶级或阶层的位置移动          (满分:2)
    A. 人口流动
    B. 社会流动
    C. 人才流动
    D. 社会迁移
10.班级的正式结构与非正式结构(    )          (满分:2)
    A. 互为补充
    B. 互为前提
    C. 互为排斥
    D. 不相关
11.下列不属于对失范行为的教育控制方法是(    )          (满分:2)
    A. 提高行为性成本
    B. 提高物质性成本
    C. 提高心理惩处成本
    D. 树立新的德育观念
12.(    )强调研究者与被研究者在时空上完全隔离开来,不存在互动的一种研究方法          (满分:2)
    A. 调查法
    B. 现场法
    C. 隐蔽法
    D. 人种学研究
13.(    )是教育制度所具有的文化要素。例如,校徽、校旗、校服等象征着学校的性质、地位和功能          (满分:2)
    A. 教育规范系统
    B. 教育设备
    C. 象征的标识
    D. 教育组织和人事系统
14.社会控制一词由(    )社会学家罗斯首次提出了社会控制的概念          (满分:2)
    A. 英国
    B. 德国
    C. 美国
    D. 法国
15.社会转型的基础是(    )的转型,并必然引发教育制度变迁。          (满分:2)
    A. 文化体制
    B. 教育体制
    C. 政治体制
    D. 经济体制
16.美国、加拿大、联邦德国、(    )等属于地方分权的政治结构          (满分:2)
    A. 中国
    B. 日本
    C. 俄罗斯
    D. 澳大利亚
17.(    )是指社会所发生的急剧的、具根本性意义的变迁,是社会变迁中的高潮,是一种显著的突变过程,变迁的实现是以新旧阶级之间的政权易手为标志,它对教育的影响常常是突发的、冲击性的。          (满分:2)
    A. 社会剧变
    B. 文化革命
    C. 教育革命
    D. 经济革命
18.美国、加拿大、联邦德国、(    )等属于地方分权的政治结构          (满分:2)
    A. 中国
    B. 日本
    C. 俄罗斯
    D. 澳大利亚
19.(    )的“认知发展理论”描述了儿童在不同的认知发展阶段是如何思考、用什么工具获得知识等问题          (满分:2)
    A. 皮亚杰
    B. 弗洛伊德
    C. 米德
    D. 埃里克森
20.泰勒的(    )奠定了现代课程理论的基石          (满分:2)
    A. 《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
    B. 《教育过程》
    C. 《人是教育的对象》
    D. 《民本主义与教育》
二、多选题:
1.人口质量是指人口的身体素质、文化素质。衡量人口身体素质的指标主要有(    )          (满分:2)
    A. 人口的寿命
    B. 人口的死亡率
    C. 人口发病率
    D. 教育程度
2.要建立起合理的教育发展理论,需要(    )意识          (满分:2)
    A. 独立的发展
    B. 开放
    C. 普及与提高相结合
    D. 有差别的发展
3.课堂控制的类型分类标准(    )          (满分:2)
    A. 按控制的层次分
    B. 按控制的手段分
    C. 按控制的实现途径分
    D. 按控制方式分
4.教育规范包含三层内容:          (满分:2)
    A. 教育习俗
    B. 教育规章
    C. 教育法律
    D. 教育制度
5.科恩认为,近几十年中有三种学生亚文化几乎在美国高中都有所表现,即(    )。          (满分:2)
    A. 学术亚文化
    B. 娱乐亚文化
    C. 违规亚文化
    D. 法律仪式
6.研究教师在课堂上的角色行为时可以采取两种方法,但是无论使用何种方法,均需注意到教师角色行为受制于两方面的限制:(    )          (满分:2)
    A. 学校因素
    B. 方法因素
    C. 课堂教学环境
    D. 学生
7.课堂教学过程主要有两类(    )          (满分:2)
    A. 认识过程
    B. 研究过程
    C. 教学过程
    D. 控制过程
8.以时间为准社会流动可以分为(    )          (满分:2)
    A. 代际流动
    B. 代内流动
    C. 竞争性流动
    D. 赞助性流动
9.学校文化的结构通常涉及三个层面(    )          (满分:2)
    A. 文化
    B. 观念
    C. 制度
    D. 文化
10.课题的选择主要从(    )方面进行考虑, 即根据课题的价值、研究的可行性、研究者自身优势这三条原则来进行          (满分:2)
    A. 意义
    B. 条件
    C. 类型
    D. 途径
三、判断题:
1.教师的教育者与受雇者角色之间的矛盾是最经常的角色冲突。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2.材料分析法是通过实地观察了解被调查者正在发生的外显行为或正在发生的事件,主要采用观察、实验的方法收集资料。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3.1949年布鲁克弗发表《教育社会学的定义问题》,是现代教育社会学正式确立的标志。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4.班级的非正式群体一般由3~5人组成(    )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5.对课程进行控制的个体主要是教师们(    )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6.教育定义研究范式强调对学校成员的行为进行客观精确的分析,并以经验观察和调查为主要的研究方法(    )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7.学校作为生产组织是通过培养人力产品和学校成员所创造的知识产品,直接体现其经济和社会效益(    )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8.教育学分支说流行于20世纪初至60年代,主张教育为实践服务,强调规范性研究方法,以探讨与教育有关的社会现象为主要内容。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9.教育社会学意味着一系列问题:教育社会学研究什么、如何研究、其基本假设、特定的解释方式、与其他相关学科的关系等问题。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0.在选择了合适的课题之后,研究者需要把课题中的概念变成可以测量的变量,把变量之间的关系变成可以检验的命题。这一工作就是“课题的操作化”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1.从现代性与传统性的互动关系来划分,国家现代化可分为内源性现代化和外源性现代化(    )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2.动机理论是对社会化理论的反动, 强调教育的作用与其说是社会化, 不如说是选择、分类和分配,强调的是,教育是一种个体社会地位的竞争机制。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3.分组形态空间构成,更有利于教师的系统讲授,有利于控制学生的课堂行为(    )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4.过分社会化是指个人接受与社会主流文化相对立、相冲突的亚文化的过程,这是对社会化目标的背离(    )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5.整体观和有机观是教育社会学研究的主要思路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6.唯物辩证法是教育社会学研究的方法论基础,强调从实际出发、用联系的、辨证的和发展的观点研究教育。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7.过分社会化是指个人接受与社会主流文化相对立、相冲突的亚文化的过程,这是对社会化目标的背离(    )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8.教师角色社会化是指某些人成为教师职业的成员,并逐步担当起合格教师角色的过程。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9.互动性重要他人是学生在日常交往中过程中认同的重要他人(    )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20.教育公平是教育平等的另一种表述(    )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福师《教育社会学》在线作业二

一、单选题:
1.美国、加拿大、联邦德国、(    )等属于地方分权的政治结构          (满分:2)
    A. 中国
    B. 日本
    C. 俄罗斯
    D. 澳大利亚
2.(    )作为国家社会控制的产物,依赖于两种基本机制:一是显性控制机制二是隐性控制机制。          (满分:2)
    A. 教育
    B. 文化
    C. 课程
    D. 认知
3.学校主要成员(    )和学生是两大类身份不同、 地位不同的群体,在社会学特征上几乎完全相对          (满分:2)
    A. 教辅人员
    B. 教师
    C. 校长
    D. 教育行政人员
4.教育功能的失调一般发生在教育制度生命周期的第四个阶段,即(    )          (满分:2)
    A. 群体化形成阶段
    B. 成熟阶段
    C. 形式主义阶段
    D. 瓦解阶段
5.(    )可将课堂控制分为硬控制和软控制          (满分:2)
    A. 按控制的层次分
    B. 按控制的手段分
    C. 按控制的实现途径分
    D. 按控制方式分
6.(    )是教育社会学中使用最普遍的定量研究方法          (满分:2)
    A. 调查法
    B. 现场法
    C. 隐蔽法
    D. 人种学研究
7.(    )可将课堂控制分为硬控制和软控制          (满分:2)
    A. 按控制的层次分
    B. 按控制的手段分
    C. 按控制的实现途径分
    D. 按控制方式分
8.(    )是教育社会学中使用最普遍的定量研究方法          (满分:2)
    A. 调查法
    B. 现场法
    C. 隐蔽法
    D. 人种学研究
9.(    )强调研究者与被研究者在时空上完全隔离开来,不存在互动的一种研究方法          (满分:2)
    A. 调查法
    B. 现场法
    C. 隐蔽法
    D. 人种学研究
10.(    )犯罪学家西塞?朗姆布罗索认为犯罪、越轨是因遗传而在生物学上变态的结果,会在面部特征上有所显露          (满分:2)
    A. 意大利
    B. 德国
    C. 英国
    D. 美国
11.学校主要成员(    )和学生是两大类身份不同、 地位不同的群体,在社会学特征上几乎完全相对          (满分:2)
    A. 教辅人员
    B. 教师
    C. 校长
    D. 教育行政人员
12.(    )是教育制度所必须的物质要素,也是变化最快的要素          (满分:2)
    A. 教育规范系统
    B. 教育设备
    C. 象征的标识
    D. 教育组织和人事系统
13.(    )教育是最具体、也是最持久的可持续发展教育内容。其目的是使受教育者理解人类活动与生态环境的相互关系,使他们获得参与环境问题解决、管理环境质量的知识、态度和技能          (满分:2)
    A. 责任感
    B. 环境
    C. 人口
    D. 国际理解
14.德国社会学家(    )首创了社会分层理论,这一理论的核心是划分社会层次的三重标准:财富——经济标准;权力——政治标准;声望——文化标准          (满分:2)
    A. 恩格斯
    B. 涂尔干
    C. 韦伯
    D. 马克思
15.(    )教育规范可分为行为规范、道德规范等          (满分:2)
    A. 从作用对象上分
    B. 从涉及内容上分
    C. 从适用范围上分
    D. 从方法上分
16.(    )强调的是教育制度本身就是一种观念,是用现代的词汇使现代社会的本质、人员组织和知识合理化。现代教育制度不仅培养和分配学生,还直接影响社会          (满分:2)
    A. 合法化理论
    B. 社会化理论
    C. 分配理论
    D. 个性化理论
17.(    )是指一个社会成员或社会群众,从一个社会阶级或阶层转到另一个社会阶级或阶层的位置移动          (满分:2)
    A. 人口流动
    B. 社会流动
    C. 人才流动
    D. 社会迁移
18.(    )的“认知发展理论”描述了儿童在不同的认知发展阶段是如何思考、用什么工具获得知识等问题          (满分:2)
    A. 皮亚杰
    B. 弗洛伊德
    C. 米德
    D. 埃里克森
19.社会问题的实质是(    ),包括社会结构、社会制度、社会控制、社会功能、社会活动、社会关系、社会心理、社会观念等方面。          (满分:2)
    A. 社会失调
    B. 行为失调
    C. 文化失调
    D. 政治失调
20.(    )是教育制度所具有的文化要素。例如,校徽、校旗、校服等象征着学校的性质、地位和功能          (满分:2)
    A. 教育规范系统
    B. 教育设备
    C. 象征的标识
    D. 教育组织和人事系统
二、多选题:
1.教育功能研究的三种途径是(    )          (满分:2)
    A. 价值分析途径
    B. 逻辑分析途径
    C. 事实分析途径
    D. 系统分析途径
2.学校文化的结构通常涉及三个层面(    )          (满分:2)
    A. 文化
    B. 观念
    C. 制度
    D. 文化
3.教师社会地位的判断与衡量包括(    )          (满分:2)
    A. 主观判断
    B. 客观判断
    C. 社会研究
    D. 自然研究
4.根据教育制度是否满足社会和个体需要,可将教育功能分为(    )          (满分:2)
    A. 整合功能
    B. 限制功能
    C. 导向功能
    D. 传递功能
5.美国社会学家帕森斯根据组织的功能目标将组织分为三类(    )          (满分:2)
    A. 生产组织
    B. 整合组织
    C. 政治组织
    D. 公益组织
6.在不同的经济结构类型的社会中,(    )等都呈现出很大的差异          (满分:2)
    A. 教育对象
    B. 教育内容
    C. 学校组织
    D. 教育功能
7.教育社会学的学科方法论主要是指教育的社会学研究范式,至少可以从以下三个角度进行划分(    )          (满分:2)
    A. 依据经验
    B. 依据方法
    C. 依据研究角度
    D. 依据理论或学派
8.教师角色社会化的主要内容包括(    )。          (满分:2)
    A. 内化教师的职业价值
    B. 获取教师职业手段
    C. 认同教师职业规范
    D. 形成教师职业性格
9.在不同的经济结构类型的社会中,(    )等都呈现出很大的差异          (满分:2)
    A. 教育对象
    B. 教育内容
    C. 学校组织
    D. 教育功能
10.科恩认为,近几十年中有三种学生亚文化几乎在美国高中都有所表现,即(    )。          (满分:2)
    A. 学术亚文化
    B. 娱乐亚文化
    C. 违规亚文化
    D. 法律仪式
三、判断题:
1.相互关系说流行于19世纪末与20世纪处,主要代表人物有法国的涂尔干、美国的佩恩等,认为教育的功能在于使人社会化。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2.教育规范的作用是自律与协调(    )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3.美国公众对学校的关注主要集中在缺乏纪律、缺乏适当的财政支持、难以吸收合格的新教师、课程问题、教学质量过低、人满为患等问题(    )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4.中国是赶超型现代化,是在国家领导下自上而下的、自觉定向的进程。其难点在于如何把握机遇和如何面对挑战的问题。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5.分组形态空间构成,更有利于教师的系统讲授,有利于控制学生的课堂行为(    )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6.教育的互动理论主要源于社会学、社会心理学中的“互动论”,米德是互动论的创始者。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7.学校作为一个社会组织,由最基本的两类角色群体组成:作为社会代表者的教师角色群体;作为社会未来成员的学生角色群体。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8.社会声望的高低也与受教育程度呈现负相关(    )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9.在选择了合适的课题之后,研究者需要把课题中的概念变成可以测量的变量,把变量之间的关系变成可以检验的命题。这一工作就是“课题的操作化”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0.教育的过程本质就是一个学习的过程,包括对学校生活的适应,尤其是班集体生活,对社会生活的适应,以及学生对自己的三个最重要的社会生活环境:家庭、学校、同辈群体环境之间的调适。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1.从现代性与传统性的互动关系来划分,国家现代化可分为内源性现代化和外源性现代化(    )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2.教育具有周期短、见效慢等特点,因此,教育必须具有超前性,即超于经济的发展,但从现实看,这一发展是有困难的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3.社会变迁是社会现象在不同的时间上失去其原来面貌的变动,是一种社会过程。它包括较小的局部变迁或较大是整体变迁;有进步的或倒退的变迁;有进化的或革命的变迁;有暂时的或永久的变迁;也有自发的或有计划的变迁等。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4.与定量研究相比,定性研究更接近自然科学的方法。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5.泰勒确立了课程编制的四个基本步骤: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    )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6.教育社会学与学校教育是社会研究与应用研究的关系,社会研究的目的在于,为直接的实际问题提供答案。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7.班级的正式结构主要取决于班级中共同相处的个人观念、 个人需求、个体行为等方面(    )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8.动机理论是对社会化理论的反动, 强调教育的作用与其说是社会化, 不如说是选择、分类和分配,强调的是,教育是一种个体社会地位的竞争机制。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9.教师的社会形象是社会公众对教师职业特征的基本认识和价值判断,这是一种公众形象。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20.非教学人员对教学、行政、科研方面的干预,随着其年限的延长、数量的增加呈现上升趋势。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跳麻麻 发表于 2017-4-28 20:54:04

17春刚出来就有作业答案了,回复下载,感谢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福师17春《教育社会学》在线作业一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