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师17春《教育心理学》在线作业一二答案
福师17春《教育心理学》在线作业一一、单选题:
1.有的心理学家把学生在课堂上表现为破坏课堂秩序、不遵守纪律和不道德等行为归纳为( )。 (满分:2)
A. 自律障碍行为
B. 冲动性的问题行为
C. 扰乱性的问题行为
D. 多动性的问题行为
2.合作学习也是一种教学策略,它的特征是以学生的主动合作学习的方式代替( )。 (满分:2)
A. 独立完成作业
B. 家庭作业
C. 教师的主导教学
D. 个别课堂练习
3.对于人类被试而言,( )原则是心理学研究中的一个道德原则。 (满分:2)
A. 系统性
B. 教育性
C. 客观性
D. 整体性
4.( )指在研究心理现象时应把人的心理作为一个开放的、动态的、整体的系统而加以综合考虑,这样才更有可能把握各种心理现象之间的本质及它们的必然联系。 (满分:2)
A. 客观性原则
B. 系统性原则
C. 教育性原则
D. 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5.举一反三、闻一知十、触类旁通属于哪种迁移?( ) (满分:2)
A. 逆向性迁移
B. 顺应迁移
C. 重组性迁移
D. 同化性迁移
6.斯金纳认为人的行为主要是由( )条件反射构成的。 (满分:2)
A. 刺激性
B. 应答性
C. 操作性
D. 感知性
7.埃里克森人格发展理论中,( )阶段开始,儿童喜欢尝试探索环境,自己的活动范围逐渐扩展到家庭之外。 (满分:2)
A. 信任对怀疑
B. 自主对羞怯
C. 主动感对内疚感
D. 勤奋感对自卑感
8.经验类化理论强调以下哪种因素在学习迁移中的作用?( ) (满分:2)
A. 概括化的原理
B. 心理官能的发展
C. 两种任务的共同要素
D. 对各要素间整体关系的理解
9.掌握学习(Mastery Learning)是由美国当代著名教育心理学家( )提出的一种确保所有学生都能达到一定学习水平的教学模式。 (满分:2)
A. 布鲁纳
B. 布卢姆
C. 维果斯基
D. 斯金纳
10.认为只有当学习情境和迁移测验情况存在共同成分时,一种学习才能影响到另一种学习的迁移学说是( )。 (满分:2)
A. 形式训练说
B. 相同元素说
C. 概括化理论
D. 关系转换说
二、多选题:
1.根据学习动机的动力来源,可以将学习动机分为( )。 (满分:2)
A. 近景的直接性动机
B. 远景的间接性动机
C. 内部学习动机
D. 外部学习动机
2.奥苏贝尔的教学原则包括( )。 (满分:2)
A. 逐渐分化原则
B. 序列组织原则
C. 巩固原则
D. 先行组织者策略
E. 整合协调原则
3.维果斯基认为由低级机能向高级机能的发展主要的表现包括( )。 (满分:2)
A. 随意机能的不断发展
B. 抽象一概括机能的提高
C. 各种心理机能之间的关系不断变化、重组,形成间接的、以符号为中介的心理结构
D. 心理活动的个性化
4.影响品德形成发展的外部因素包括( )。 (满分:2)
A. 家庭环境
B. 学校集体
C. 个人交往
D. 社会化
5.根据知识本身的存在形式和复杂程度,知识学习分为( )。 (满分:2)
A. 符号学习
B. 概念学习
C. 命题学习
D. 并列结合学习
6.根据课堂纪律形成的原因,可以将课堂纪律分为( )。 (满分:2)
A. 教师促成的纪律
B. 集体促成的纪律
C. 任务促成的纪律
D. 自我促成的纪律
7.凯利(G. Kelly)认为,无论采用何种评估方法,有效的心理评估的基本要点都应包括( )。 (满分:2)
A. 当事人的现有状况及问题所在
B. 当事人以什么样的构念来看这个世界
C. 当事人所处的环境中诸因素对他有何影响
D. 辅导教师的基本构念如何
E. 辅导教师应怎样处理眼前的问题
8.一般认为,动机具有以下几种功能?( ) (满分:2)
A. 选择功能
B. 激活功能
C. 指向功能
D. 强化功能
9.当今,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有( )。 (满分:2)
A. 操作观
B. 知识观
C. 学习观
D. 学生观
10.动机是直接推动有机体活动以满足某种需要的内部状态为的直接原因和内部动力。动力是由( )组成。 (满分:2)
A. 内驱力
B. 需要
C. 诱因
D. 期望
11.问题解决能力培养的措施包括( )。 (满分:2)
A. 训练逻辑推理能力
B. 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
C. 扩大知识面
D. 注意掌握好的问题解决策略
12.桑代克认为,学习遵循重要的学习原则包括( )。 (满分:2)
A. 准备律
B. 练习律
C. 效果律
D. 联想律
13.马西亚(James Marcia)等人研究发现,个体面临冲突和选择的时候会产生的可能的情况包括( )。 (满分:2)
A. 获得角色同一性
B. 同一性拒斥
C. 同一性迷乱
D. 同一性延迟
14.按照创造力本身从萌芽到形成的过程,海纳特(Heinelt)将创造力分为( )。 (满分:2)
A. 前创造力
B. 潜创造力
C. 普通创造力
D. 真创造力
15.教育心理学的发展趋势有( ) (满分:2)
A. 转变教学观念,关注教与学两方面的心理问题,教学心理学兴起
B. 关注影响教育的社会心理因素
C. 注重实际教学中各种策略和元认知的研究
D. 年龄特点、个别差异、测量以及个别化教学研究继续受到重视
16.以下属于桑代克的尝试-错误学习基本规律的是( )。 (满分:2)
A. 效果律
B. 练习律
C. 反省律
D. 准备律
17.皮亚杰把人的发展分为( )。 (满分:2)
A. 感知运动阶段
B. 前运算阶段
C. 具体运算阶段
D. 形式运算阶段
18.教学方法是教学的基本要素之一,在学校教育中,( )属于教师常用的教学方法。 (满分:2)
A. 讲解法
B. 演示法
C. 讨论法
D. 游戏
19.强化程序可分为( ) (满分:2)
A. 积极强化
B. 连续强化
C. 断续强化
D. 消极强化
20.发散思维的最主要特征是( )。 (满分:2)
A. 独创性
B. 灵活性
C. 流畅性
D. 变通性
21.以下属于操作技能形成阶段的有( )。 (满分:2)
A. 操作定向
B. 操作模仿
C. 操作整合
D. 操作熟练
22.元认知知识是对有效完成任务所需的技能、策略及其来源的意识,它包括( )。 (满分:2)
A. 对个人作为学习者的认识
B. 对任务的认识
C. 对有关学习策略及其使用方面的认识
D. 元认知监控
三、判断题:
1.元学习能力的核心是自我认识。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2.瞬时记忆的贮存时间大约为0.25~2秒,短时记忆的保持时间大约为5秒到2分钟,尝试记忆的保存时间从1分钟以上到许多年甚至终身。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3.教育心理学是一门理论性和应用性兼备的学科,并以理论为主。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4.不再刻板地恪守规则,并且常常由于规则与事实的不符而违反规则或违抗师长,这种反应属于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中的形式运算阶段。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5.学习策略作为一个完整的概念,是在布鲁姆1956年提出“认知策略”以后出现的。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6.学习动机是指直接推动学生进行学习的一种内部动力,是激励和指引学生进行学习的一种需要。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7.程序性知识是关于世界的事实性知识,主要用来回答事物是什么、为什么的问题。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8.泽尔尼克等人(Zelniker,1974) 研究8-11岁之间被标为“冲动性”的男孩子。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9.高二年级是品德发展的关键期。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0.广义的教育一般是指学校教育,它是根据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需要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及年龄特征,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培养人才的过程。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1.系统性原则是指教育心理学研究要贯彻实事求是的精神,即根据教育心理现象的本来面貌来研究其本质、规律与机制,采取实事求是的态度,遵循客观性原则是进行科学研究的前提条件。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2.格式塔和桑代克之间的明显对立在于顿悟和试误。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3.只要创造出新奇独特的产品或特性,都应该属于创造性。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4.复述策略属于问题解决策略。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5.60年代掀起了一股人本主义思潮,布鲁纳提出了“以学生为中心”的主张,认为教师只是一个“方便学习的人”。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6.1868年,俄国教育家卡列杰夫出版了《人是教育的对象》,对当时的心理学发展成果进行了总结,乌申斯基因此被称为“俄罗斯教育心理学的奠基人”。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7.在条件反射形成之前,并不引起预期的、需要学习的反应刺激是条件刺激。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8.精制策略是为了在工作记忆中保持信息而对信息进行反复组织的策略。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福师《教育心理学》在线作业二
一、单选题:
1.教学目标是预期学生通过教学活动获得的( )。 (满分:2)
A. 思维品质
B. 学习结果
C. 学习内容
D. 知识技能
2.维果斯基提出的( )是指两个邻近发展阶段间的过渡状态,他认为教学应走在儿童发展的前面。 (满分:2)
A. 文化历史发展理论
B. 内化学说
C. 心理发展观
D. 最近发展区
3.桑代克等人通过对知觉、注意、记忆和运动动作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实验,结果发现两情境中有共同成分时可以产生迁移,此种迁移学说属于是( )。 (满分:2)
A. 形式训练说
B. 共同要素说
C. 经验类化理论
D. 关系转换理论
4.认为迁移的可能性取决于在记忆搜寻过程中遇到相关信息或技能的可能性的迁移理论是( )。 (满分:2)
A. 能力说
B. 布鲁纳论迁移
C. 奥苏贝尔论迁移
D. 认知迁移理论
5.皮亚杰认为应多做事实性的技能性的训练的儿童应该属于( )。 (满分:2)
A. 感知运动阶段
B. 前运算阶段
C. 具体运算阶段
D. 形式运算阶段
6.( )即一种要求了解和理解的需要,要求掌握知识的需要,以及系统地阐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需要。 (满分:2)
A. 认知内驱力
B. 自我提高内驱力
C. 附属内驱力
D. 社会影响内驱力
7.在社会化发展理论中( )阶段儿童的活动范围逐渐超出家庭的圈子,儿童开始追求出于自我利益和动机的活动。 (满分:2)
A. 信任对怀疑
B. 自主对羞怯
C. 主动感对内疚感
D. 勤奋感对自卑感
8.( ) 于1913年首先打出行为主义心理学的旗帜。是美国第一个将巴氏的研究结果作为学习理论的基础的人。 (满分:2)
A. 巴甫洛夫
B. 桑代克
C. 华生
D. 斯金纳
9.掌握学习(Mastery Learning)是由美国当代著名教育心理学家( )提出的一种确保所有学生都能达到一定学习水平的教学模式。 (满分:2)
A. 布鲁纳
B. 布卢姆
C. 维果斯基
D. 斯金纳
10.在哪个阶段,学生的伦理道德开始形成但又具有两级分化的特点?( ) (满分:2)
A. 学前阶段
B. 小学阶段
C. 初中阶段
D. 高中阶段
二、多选题:
1.外部强化可激发人的外在动机行为,运用外部强化影响人的形式包括( )。 (满分:2)
A. 奖赏训练
B. 取消训练
C. 惩罚训练
D. 回避训练
2.凯利(G. Kelly)认为,无论采用何种评估方法,有效的心理评估的基本要点都应包括( )。 (满分:2)
A. 当事人的现有状况及问题所在
B. 当事人以什么样的构念来看这个世界
C. 当事人所处的环境中诸因素对他有何影响
D. 辅导教师的基本构念如何
E. 辅导教师应怎样处理眼前的问题
3.动机的作用主要表现在( )。 (满分:2)
A. 激发行为
B. 行为定向
C. 记忆行为
D. 维持行为
4.强化程序可分为( ) (满分:2)
A. 积极强化
B. 连续强化
C. 断续强化
D. 消极强化
5.当今,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有( )。 (满分:2)
A. 操作观
B. 知识观
C. 学习观
D. 学生观
6.布鲁纳在1966年出版的《教学论》中指出发现学习的作用表现在( )。 (满分:2)
A. 提高智力的潜力
B. 使外部奖赏向内部动机转移
C. 学会将来作出发现的最优方法和策略
D. 帮助信息的保持和检索
7.动机是直接推动有机体活动以满足某种需要的内部状态为的直接原因和内部动力。动力是由( )组成。 (满分:2)
A. 内驱力
B. 需要
C. 诱因
D. 期望
8.从问题的性质来看,可以将问题分为( )。 (满分:2)
A. 抽象问题
B. 归纳结构问题
C. 转换问题
D. 排列问题
9.以下属于操作技能形成阶段的有( )。 (满分:2)
A. 操作定向
B. 操作模仿
C. 操作整合
D. 操作熟练
10.巴普洛夫的经典性条件反射中,有哪些基本规律?( ) (满分:2)
A. 消退
B. 惩罚
C. 获得与消退
D. 刺激泛化与分化
11.教育心理学中的描述性研究方法主要包括( )等研究法。 (满分:2)
A. 观察法
B. 调查法
C. 个案研究法
D. 教育经验总结法
E. 实验法
12.学生群体对个体的活动室产生促进作用还是阻碍作用,取决于( )。 (满分:2)
A. 活动的难易
B. 竞赛动机的激发
C. 被他人评价的意识
D. 注意的干扰
13.根据知识本身的存在形式和复杂程度,知识学习分为( )。 (满分:2)
A. 符号学习
B. 概念学习
C. 命题学习
D. 并列结合学习
14.品德不良的主要特征包括( )。 (满分:2)
A. 认识特征
B. 情感特征
C. 意志特征
D. 动机特征
E. 行为特征
15.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包括( )。 (满分:2)
A. 定势
B. 问题情境
C. 功能固着
D. 知识经验
16.马西亚(James Marcia)等人研究发现,个体面临冲突和选择的时候会产生的可能的情况包括( )。 (满分:2)
A. 获得角色同一性
B. 同一性拒斥
C. 同一性迷乱
D. 同一性延迟
17.周建达、林崇德(1994)将教师所面临的人际冲突情境分为( )。 (满分:2)
A. 教师与学生的冲突
B. 教师与学校的冲突
C. 教师与教师的冲突
D. 教师与家长的冲突
18.奥苏贝尔将学习动机划分为( )。 (满分:2)
A. 认知内驱力
B. 自我提高内驱力
C. 外部动机
D. 附属内驱力
19.以下属于桑代克的尝试-错误学习基本规律的是( )。 (满分:2)
A. 效果律
B. 练习律
C. 反省律
D. 准备律
20.一般认为,态度与品德的形成过程要经历的阶段为( )。 (满分:2)
A. 依从
B. 顺从
C. 认同
D. 内化
21.教育心理学研究的基本原则有( ) (满分:2)
A. 客观性原则
B. 系统性原则
C. 教育性原则
D. 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22.阿特金森认为,个体的成就动机分为( )。 (满分:2)
A. 力求成功动机
B. 激发动机
C. 避免失败动机
D. 维持行为动机
三、判断题:
1.泽尔尼克等人(Zelniker,1974) 研究8-11岁之间被标为“冲动性”的男孩子。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2.在条件反射形成之前,并不引起预期的、需要学习的反应刺激是条件刺激。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3.教育心理学的学科性质从学科范畴看,它既是一门理论性学科(具有基础性),又是一门应用性较强的学科(具有实践指导性)。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4.1868年,俄国教育家卡列杰夫出版了《人是教育的对象》,对当时的心理学发展成果进行了总结,乌申斯基因此被称为“俄罗斯教育心理学的奠基人”。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5.程序性知识是关于世界的事实性知识,主要用来回答事物是什么、为什么的问题。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6.维列鲁学派的代表人物是皮亚杰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7.不再刻板地恪守规则,并且常常由于规则与事实的不符而违反规则或违抗师长,这种反应属于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中的形式运算阶段。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8.美国1913—1914年出版的华生的三卷本《教育心理学》。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9.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心理评估,只能采用标准化的方法,不能采用非标准化的方法。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0.广义的教育一般是指学校教育,它是根据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需要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及年龄特征,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培养人才的过程。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1.在教学领域里,个体的成就动机也是因材施教必须考虑的重要因素之一。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2.学习策略作为一个完整的概念,是在布鲁姆1956年提出“认知策略”以后出现的。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3.影响人的发展的主要因素可分为两个大的方面:遗传和环境。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4.个案研究是通过直接观察教育教学过程并记录下个体某种心理活动的表现或行为变化,从而了解学生的心理的方法。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5.苛勒于1913年至1917年用黑猩猩做了一系列试验,证明了黑猩猩的学习是一种尝试错误。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6.只要创造出新奇独特的产品或特性,都应该属于创造性。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7.习得无助感的概念最初是由塞利格曼等人(M. E. P. Seligman, 1975)提出的。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8.组织策略的目的在于建构新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是将分散的、孤立的知识集合成一个整体并表示出它们之间关系的方法。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