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师17春《旅游资源学》在线作业一二答案
福师17春《旅游资源学》在线作业一一、单选题:
1.旅游环境容量是指( ) (满分:2)
A. 旅游地的生态容量
B. 旅游地最大容人量
C. 生态环境承受能力
D. 生态环境不退化的接待得旅游人数
2.( )系因山崩、火山熔岩、泥石流等堵塞河道而形成。 (满分:2)
A. 侵蚀湖
B. 火口湖
C. 构造湖
D. 堰塞湖
3.“花中四雅”指的是( ) (满分:2)
A. 菊花、兰花、水仙、菖蒲
B. 兰花、菊花、水仙、牡丹
C. 水仙、菖蒲、桃花、梅花
D. 梅花、兰花、水仙、菊花
4.中国最早出现的城市公用园林是( )。 (满分:2)
A. 圆明园
B. 华清宫
C. 寿山艮岳
D. 曲江芙蓉园
5.“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是哪个民族的民居写照( )。 (满分:2)
A. 白族
B. 傣族
C. 纳西族
D. 彝族
6.西岳华山最能体现的旅游属性是( ) (满分:2)
A. 险峻美
B. 幽静美
C. 奇特美
D. 雄伟美
7.水温在45——60摄氏度的泉属于( ) (满分:2)
A. 冷泉
B. 温泉
C. 热泉
D. 沸泉
8.海拔高度在5000——7000米的山地是( ) (满分:2)
A. 低山
B. 中山
C. 高山
D. 极地高山
9.在五岳中,形态如飞的是( )。 (满分:2)
A. 衡山
B. 嵩山
C. 华山
D. 恒山
10.综合自然景观类旅游资源的特质明显,以下不属于该类型资源描述的是( ) (满分:2)
A. 资源类型的综合性
B. 高投资高回报率
C. 表现形式的多样性
D. 对游客的较强吸引力
11.中国第一个自然保护区是( ) (满分:2)
A. 四川卧龙
B. 黑龙江扎龙
C. 广东鼎湖山
D. 湖北神农架
12.以下中草药植物属我国名贵药材的是( ) (满分:2)
A. 当归
B. 天麻
C. 三七
D. 枸杞
13.以丹霞地貌为代表的地质公园为( )。 (满分:2)
A. 江西龙虎山
B. 江西庐山
C. 云南石林
D. 四川龙门山
14.从旅游角度来讲,海拔( )山地旅游价值最高 (满分:2)
A. 100-500米
B. 500-2000米
C. 1000-3500米
D. 3500米以上
15.下列选项中不是苏州四大名园( ) (满分:2)
A. 沧浪亭
B. 狮子林
C. 拙政园
D. 清晖园
16.以下地名中,不属于中国三大瓷都的是( ) (满分:2)
A. 福建德化
B. 江西景德镇
C. 湖南醴陵
D. 河北唐山
17.下列屋顶级别最高的是( ) (满分:2)
A. 歇山顶
B. 悬山顶
C. 庑殿顶
D. 硬山顶
18.生态旅游是一种以( )为资源的旅游活动 (满分:2)
A. 自然环境
B. 人文环境
C. 森林环境
D. 气候条件
19.下列不属于佛教的基本教义中“四谛”的事( ) (满分:2)
A. 苦
B. 集
C. 灭
D. 缘
20.中国佛教石窟发展的鼎盛时期是( ) (满分:2)
A. 1——3世纪
B. 3——5世纪
C. 5——8世纪
D. 8——12世纪
二、多选题:
1.下列属于皇家园林的有( ) (满分:2)
A. 避暑山庄
B. 颐和园
C. 拙政园
D. 王府花园
2.世界三大宗教是( ) (满分:2)
A. 佛教
B. 基督教
C. 道教
D. 伊斯兰教
3.八百里洞庭,风光不再,原因是( ) (满分:2)
A. 围湖造田
B. 湖区乱砍乱伐
C. 长江上游水土流失严重
D. 人们对湖区缺乏保护意识
4.自然界中的岩石按成因可分为( ) (满分:2)
A. 沙页岩
B. 岩浆岩
C. 变质岩
D. 沉积岩
5.下列属于我国四大佛教名山的是( ) (满分:2)
A. 山西五台山
B. 江西龙虎山
C. 安徽九华山
D. 安徽齐云山
6.根据旅游区的开发利用的程度,可将旅游区划分为( ) (满分:2)
A. 自然景观旅游区
B. 人文景观旅游区
C. 深度开发旅游区
D. 轻度开发旅游区
7.有关地质地貌与旅游的关系表述错误的是有( ) (满分:2)
A. 地质地貌条件是自然景观存在的前提
B. 地质地貌可以单独构景
C. 通过地质地貌配景可以增加景区美感
D. 地质地貌是自然旅游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
8.生物旅游资源具有的功能是( )。 (满分:2)
A. 构景
B. 成景
C. 隔景
D. 分景
9.按照功能划分,旅游资源的类型有( ) (满分:2)
A. 观光游览型
B. 参与型
C. 购物型
D. 保健休疗型
10.生物旅游资源的特点是( ) (满分:2)
A. 可持续性
B. 季节性
C. 寓意性
D. 多功能性
11.旅游资源的“险”美是指( ) (满分:2)
A. 形态陡峭
B. 气势险峻
C. 坡度大
D. 山脊高而窄
12.旅游资源审美因素包括( ) (满分:2)
A. 情感
B. 知觉
C. 思维
D. 情绪
13.旅游资源调查的主要原则有( ) (满分:2)
A. 双重身份原则
B. 真实可靠原则
C. 创造性原则
D. 筛选性原则
14.旅游资源按资源特征和游客体验可以分为( ) (满分:2)
A. 客源导向型
B. 资源导向型
C. 混合型
D. 体验型
15.旅游地形象定位方法包括( ) (满分:2)
A. 领先优势定位
B. 比附定位
C. 名人效应定位
D. 品牌定位
三、判断题:
1.游览线路应有鲜明的阶段性和空间序列变化的节奏感,由起景开始、发展,到高潮、结束,逐渐引人入胜。( )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2.唐代以后形成了以大雄宝殿为中心的佛寺结构。( )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3.旅游资源评价的内容包括旅游资源的性质,结构,规模,组会和分布等。( )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4.岩浆上升到地壳一定位置停下来,冷凝后形成的岩石称为侵入岩 。( )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5.可园、梁园、余荫山房、宝墨园并称为岭南四大园林。( )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6.基部相连,呈簇状的石灰岩山峰被称为峰丛。( )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7.旅游资源调查基本内容是旅游资源区的环境条件和调查区旅游资源状况。( )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8.早期道教的两大派别是天师道和太平道。( )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9.游客在游览故宫时,只要兴致一来,就可以与文物来个亲密的接触。( )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0.风景河段的选择依据是水质和河岸景色。( )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1.黄山四奇是指石奇、松奇、云奇、日奇。( )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2.旅游资源的定量评价方法包括技术单因子评价和层次分析法 。( )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3.旅游资源破坏因素主要包括自然衰败和建设性破坏。 ( )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4.中国古代雕塑强调“随石附型”、尊重自然、、崇尚自然的雕塑美学观念和原则,其中建于四川大足石刻就是我国历史上唐代雕塑艺术的代表。( )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5.中国七大古都是北京、西安、南京、洛阳、开封、杭州、咸阳。( )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福师《旅游资源学》在线作业二
一、单选题:
1.以下地名中,不属于中国三大瓷都的是( ) (满分:2)
A. 福建德化
B. 江西景德镇
C. 湖南醴陵
D. 河北唐山
2.原始社会文化发现数量最多的是( ) (满分:2)
A. 石器
B. 陶器
C. 青铜器
D. 玉器
3.剥蚀作用中最常见最强烈的是( ) (满分:2)
A. 风蚀
B. 水蚀
C. 冰蚀
D. 海蚀
4.( )系因山崩、火山熔岩、泥石流等堵塞河道而形成。 (满分:2)
A. 侵蚀湖
B. 火口湖
C. 构造湖
D. 堰塞湖
5.旅游资源从广义上讲是( ) (满分:2)
A. 待开发的资源
B. 具有吸引力的客体
C. 无限的系统
D. 以上均不对
6.水温在45——60摄氏度的泉属于( ) (满分:2)
A. 冷泉
B. 温泉
C. 热泉
D. 沸泉
7.下列不属于佛教的基本教义中“四谛”的事( ) (满分:2)
A. 苦
B. 集
C. 灭
D. 缘
8.目前我国保存较完整的城墙不包括是( ) (满分:2)
A. 南京城
B. 郑州商城
C. 平遥城
D. 湖北江陵城
9.秦汉时形成的墓葬建制是( ) (满分:2)
A. 大封大树
B. 覆斗方上
C. 因山为陵
D. 宝城宝顶
10.以下汉族节日中吃月饼的节日( ) (满分:2)
A. 中秋节
B. 端午节
C. 元宵节
D. 重阳节
11.在五岳中,形态如飞的是( )。 (满分:2)
A. 衡山
B. 嵩山
C. 华山
D. 恒山
12.旅游环境容量是指( ) (满分:2)
A. 旅游地的生态容量
B. 旅游地最大容人量
C. 生态环境承受能力
D. 生态环境不退化的接待得旅游人数
13.植物中的“岁寒三友”是指( ) (满分:2)
A. 松、竹、柏
B. 松、兰、菊
C. 梅、竹、松
D. 菊、柏、松
14.西岳华山最能体现的旅游属性是( ) (满分:2)
A. 险峻美
B. 幽静美
C. 奇特美
D. 雄伟美
15.世界十大名果中有“超级水果”之誉的是( ) (满分:2)
A. 西瓜
B. 中华猕猴桃
C. 荔枝
D. 葡萄
16.中国第一个自然保护区是( ) (满分:2)
A. 四川卧龙
B. 黑龙江扎龙
C. 广东鼎湖山
D. 湖北神农架
17.道教宫观建筑不包括( ) (满分:2)
A. 神殿
B. 膳堂
C. 园林
D. 法堂
18.海拔高度在5000——7000米的山地是( ) (满分:2)
A. 低山
B. 中山
C. 高山
D. 极地高山
19.园林构景手法很多,其中将园林划分为若干空间使之能获得园中有园、景中有景的构景手法称之为( ) (满分:2)
A. 借景
B. 夹景
C. 对景
D. 分景
20.两分法是一种常用的旅游资源的分类方法,该分类方法的依据是( ) (满分:2)
A. 旅游资源的基本成因
B. 旅游资源的属性
C. 旅游资源的性质
D. 旅游资源的成因及相关属性
二、多选题:
1.可持续性旅游发展的实质是( )。 (满分:2)
A. 旅游与自然,人类生存环境协调
B. 旅游发展不能破坏这种平衡性
C. 以旅游促发展
D. 以发展促旅游
2.旅游资源调查的主要原则有( ) (满分:2)
A. 双重身份原则
B. 真实可靠原则
C. 创造性原则
D. 筛选性原则
3.以下文化类型属于黄河流域的有( ) (满分:2)
A. 大溪文化
B. 河姆渡文化
C. 仰韶文化
D. 龙山文化
4.以下属于民俗旅游文化的特征是( ) (满分:2)
A. 地域性
B. 时代性
C. 不可继承性
D. 传承性
5.自然生态旅游资源包括( ) (满分:2)
A. 地质景观旅游资源
B. 地貌景观旅游资源
C. 水域景观旅游资源
D. 生物景观旅游资源
6.按照功能划分,旅游资源的类型有( ) (满分:2)
A. 观光游览型
B. 参与型
C. 购物型
D. 保健休疗型
7.“三三六”评价法中所指的三大价值包括( ) (满分:2)
A. 历史文化价值
B. 艺术文化价值
C. 科学考察价值
D. 美术观赏价值
8.青海湖等旅游景区以电瓶车的往返穿梭,给游人游览的方便,从而明令禁止其他机动车的进入,其目的何在( ) (满分:2)
A. 防止交通阻塞
B. 利于景区的环境保护
C. 给游人更好的游览环境
D. 是崇尚文明旅游的发展趋势
9.文化艺术旅游景观资源包括( )。 (满分:2)
A. 文化艺术节
B. 地方戏曲
C. 地方曲艺杂技
D. 民间艺术
10.世界三大宗教是( ) (满分:2)
A. 佛教
B. 基督教
C. 道教
D. 伊斯兰教
11.下列属于我国四大佛教名山的是( ) (满分:2)
A. 山西五台山
B. 江西龙虎山
C. 安徽九华山
D. 安徽齐云山
12.旅游资源的“险”美是指( ) (满分:2)
A. 形态陡峭
B. 气势险峻
C. 坡度大
D. 山脊高而窄
13.下列属于皇家园林的有( ) (满分:2)
A. 避暑山庄
B. 颐和园
C. 拙政园
D. 王府花园
14.生物旅游资源具有的功能是( )。 (满分:2)
A. 构景
B. 成景
C. 隔景
D. 分景
15.下列山体与其名峰对应正确的是( ) (满分:2)
A. 华山的南峰
B. 九华山的天台峰
C. 黄山的莲花峰
D. 峨眉山的万佛顶
三、判断题:
1.旅游资源评价的内容包括旅游资源的性质,结构,规模,组会和分布等。( )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2.唐代以后形成了以大雄宝殿为中心的佛寺结构。( )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3.对于区域空间范围大 , 旅游资源种类多 , 制约因素多的旅游区来说 , 旅游综合评价一般采取定量分析的方法。( )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4.中国古代雕塑强调“随石附型”、尊重自然、、崇尚自然的雕塑美学观念和原则,其中建于四川大足石刻就是我国历史上唐代雕塑艺术的代表。( )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5.旅游资源破坏因素主要包括自然衰败和建设性破坏。 ( )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6.旅游资源价值评价是对旅游资源自身品质和丰优程度的评价。( )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7.江河的旅游价值主要体现在中下游河段,入长江,黄河等。( )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8.“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是用来形容由于垂直地带性所形成的景观特征。( )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9.游览线路应有鲜明的阶段性和空间序列变化的节奏感,由起景开始、发展,到高潮、结束,逐渐引人入胜。( )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0.人们对气候舒适度的要求, 以舒适指数为主, 风效指数为辅。( )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1.可园、梁园、余荫山房、宝墨园并称为岭南四大园林。( )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2.青海省饿青海湖和云南省的滇池都属于堰塞湖。( )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3.旅游资源的定量评价方法包括技术单因子评价和层次分析法 。( )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4.游客在游览故宫时,只要兴致一来,就可以与文物来个亲密的接触。( )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5.宝光是某些山岳中一种特有的自然现象,其中武当山宝光久负盛名。( )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