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鹏答案 发表于 2017-4-22 17:00:13

华师17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在线作业答案

华师17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在线作业

一、单选题:
1.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主要方面是(    )          (满分:2)
    A. 劳动过程
    B. 价值增殖过程
    C. 价值形成过程
    D. 价值实现过程
2.“一千个人就有一千个不同的哈姆雷特”,这说明了(    )          (满分:2)
    A. 哈姆雷特会在不同人的头脑中显现不同形状
    B. 人的个体差异性
    C. 人的意识的个体差异性
    D. 人的意识的能动性
3.上层建筑对社会发展的作用性质取决于它(    )          (满分:2)
    A. 是否符合经济基础的要求
    B. 是否符合统治阶级的愿望
    C. 是否推动经济基础的发展
    D. 所服务的经济基础的性质
4.资本主义生产的实质是(    )          (满分:2)
    A. 社会化大生产
    B. 国际化大生产
    C. 剩余价值生产
    D. 现代商品生产
5.哲学基本问题是(    )。          (满分:2)
    A.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B. 认识和实践的关系
    C. 精神与物质何者是世界的本原的问题
    D.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
6.科学社会主义的核心内容是(    )          (满分:2)
    A. 无产阶级专政和社会主义民主
    B. 唯物史观
    C. 无产阶级专政
    D. 国家政权
7.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是(    )          (满分:2)
    A. 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B. 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C. 市场经济为主体,多种经济调节形式并存
    D. 宏观调控为主体,多种经济调控方式并存
8.土地的价格(    )。          (满分:2)
    A. 是资本化的地租
    B. 与地租成反比
    C. 与存款利息率成正比
    D. 随着技术进步而不断地下降
9.任何科学理论都不是终极真理,而是在实践中不断发展的。这说明(    )          (满分:2)
    A. 真理具有客观性
    B. 真理具有绝对性
    C. 真理具有相对性
    D. 真理具有全面性
10.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根本区别在于(    )          (满分:2)
    A. 感性认识包含错误,理性认识则完全正确
    B. 感性认识反映事物的现象,理性认识则反映事物的本质
    C. 感性认识来源于社会实践,理性认识则来源于抽象思维
    D. 感性认识产生于日常生活,理性认识则产生于科学实验
11.资产阶级思想意识形态的核心是(    )          (满分:2)
    A. 民主自由
    B. 提倡人本主义
    C. 反对封建束缚
    D. 利己主义
12.资本有机构成是指(    )。          (满分:2)
    A. 反映生产资料和劳动力比例关系的资本技术构成
    B. 反映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比例关系的资本价值构成
    C. 以技术构成为基础并反映其变化的资本价值构成
    D. 以价值构成为基础并反映其变化的资本技术构成
13.垄断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趋势是(    )。          (满分:2)
    A. 市场经济取代计划经济
    B. 社会主义公有制取代资本主义私有制
    C. 社会主义在全世界同时实现
    D. 缓和与消除资本主义基本矛盾
14.现代资本主义的经济实质和重要经济基础是(    )          (满分:2)
    A. 垄断
    B. 剥削
    C. 国家 调节
    D. 对外掠夺
15.商品的价值量是由(    )。          (满分:2)
    A. 生产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决定
    B. 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
    C. 商品的供求关系决定
    D. 商品的效用决定
16.事物发展的动力是(  )          (满分:2)
    A. 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单独性起作用
    B.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同时起作用
    C. 矛盾的同一性
    D. 矛盾的斗争性
17.矛盾的基本属性是(    )。          (满分:2)
    A. 普遍性和特殊性
    B. 斗争性和同一性
    C. 绝对性和相对性
    D. 变动性和稳定性
18.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本质上体现了(    )          (满分:2)
    A. 人与自然的关系
    B. 人与物的关系
    C. 人与人的关系
    D. 物与物的关系
19.一个完整的认识过程是(    )。          (满分:2)
    A. 感性认识——理性认识——感性认识
    B. 实践——认识——实践
    C. 感觉——知觉——表象
    D. 概念——判断——推理
20.区分各种经济时代的客观物质标志是(    )          (满分:2)
    A. 科学技术的进步
    B. 社会财富的多寡
    C. 生产方式的性质
    D. 生产工具的进步
21.偶然性是指(    )。          (满分:2)
    A. 事物发展中合乎规律的趋势
    B. 事物发展中居于支配地位
    决定事物发展前途和方向的趋势
    C. 客观事物中不确定的趋势
    D. 客观事物中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趋势
22.划分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的根本标准是(    )          (满分:2)
    A. 是否承认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B. 是否承认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C. 是否承认社会发展具有规律性
    D. 是否承认阶级和阶级斗争
23.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是(    )。          (满分:2)
    A. 人和自然界、人和人之间的矛盾
    B. 个人和社会、自然界和社会之间的矛盾
    C. 先进和落后、正确和错误之间的矛盾
    D.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
24.马克思主义产生于(    )。          (满分:2)
    A. 19世纪20年代
    B. 19世纪30年代
    C. 19世纪40年代
    D. 19世纪50年代
25.判断一种观点对错的依据是(    )。          (满分:2)
    A. 伟人之言
    B. 吾人之心
    C. 众人意见
    D. 社会实践
26.资本家获得相对剩余价值是(    )          (满分:2)
    A. 工作日绝对延长的结果
    B. 工人工资低于劳动力价值的结果
    C. 劳动力供过于求的结果
    D. 技术进步和生产率提高的结果
27.哲学上两大对立的基本派别是(    )          (满分:2)
    A. 辩证法和形而上学
    B.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C. 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D. 一元论和二元论
28.历史人物分为杰出人物和反动人物。杰出人物是指(    )          (满分:2)
    A. 无产阶级的伟大政治家和思想家
    B. 历史上被剥削阶级的革命领袖
    C. 上升时期的剥削阶级的先进代表
    D. 对历史发展起促进作用的伟大人物
29.一切唯心主义的共同观点是(    )。          (满分:2)
    A. 都认为世界是主观精神的产物
    B. 都认为世界是客观精神的产物
    C. 都认为精神第一性、物质第二性
    D. 都认为世界是静止不变的
30.国家就其起源来说,它是(    )。          (满分:2)
    A. 暴力掠夺的产物
    B. 社会契约的产物
    C. 产品分配不公的产物
    D. 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
31.马克思主义认为,消灭“三大差别”的关键在于(    )          (满分:2)
    A. 消灭工业与农业的差别
    B. 消灭城市与乡村的差别
    C. 消灭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差别
    D. 消灭利益差别
32.级差地租产生的原因是(    )。          (满分:2)
    A. 土地私有权的垄断
    B. 土地的资本主义经营垄断
    C. 土地的有限性
    D. 土地的等级差别
33.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是(    )。          (满分:2)
    A. 对立统一的观点
    B. 否定之否定的观点
    C. 联系和发展的观点
    D. 量变和质变的观点
34.民主的根本性质最终取决于(    )          (满分:2)
    A. 由谁来进行统治
    B. 其经济基础的性质
    C. 统治阶级如何来进行统治
    D. 是不是全民的民主
35.必然王国和自由王国是社会发展的(    )          (满分:2)
    A. 两种不同的道路
    B. 两种不同的状态
    C. 两种不同的方式
    D. 两种不同的结果
36.“每一个社会时代都需要有自己的伟大人物,如果没有这样的人物,它就要把他们创造出来。”这种观点(    )。          (满分:2)
    A. 正确说明了杰出人物的产生和作用
    B. 属于英雄创造历史的唯心史观
    C. 否认了人民群众是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
    D. 违背了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37.有些同志在工作中单纯凭自己的经验办事,轻视理论的指导作用。他们在认识论上犯了(    )。          (满分:2)
    A. 类似唯心主义先验论的错误
    B. 类似唯理论的错误
    C. 类似客观唯心主义的错误
    D. 类似经验论的错误
38.人类社会和自煞界对立统一的基础是(    )          (满分:2)
    A. 地理环境
    B. 劳动
    C. 人口的生产和再生产
    D. 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
39.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大体上可分为(    )。          (满分:2)
    A. 私人垄断资本主义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两个阶段
    B. 私人垄断资本主义和一般垄断资本主义两个阶段
    C. 资本主义国内垄断和资本主义国际垄断两个阶段
    D. 资本主义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两个阶段
40.在马克思主义的组成部分中,(    )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最深刻、最全面、最详细的证明和运用          (满分:2)
    A. 马克思主义哲学
    B.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C. 科学社会主义
    D. 马克思主义政治学
二、多选题:
1.马克思主义的特征是(    )。          (满分:2)
    A. 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B. 理论与实践的统一
    C. 统一性与多样性的统一
    D. 批判继承和创造发展的统一
2.剩余价值率与利润率的相互关系是(    )。          (满分:2)
    A. 利润率是剩余价值率的转化形式
    B. 剩余价值率是利润率的转化形式
    C. 剩余价值率决定利润率
    D. 利润率决定剩余价值率
3.下列各对矛盾属于社会基本矛盾的有(    )。          (满分:2)
    A. 个人与社会之间的矛盾
    B. 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
    C.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
    D.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
4.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在共产主义社会将要消失的“三大差别”有(    )          (满分:2)
    A. 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差别
    B. 工业和农业的差别
    C. 城市与乡村的差别
    D. 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差别
5.共产主义社会的特征包括(    )          (满分:2)
    A. 社会财富极大丰富,消费品按需分配
    B. 社会财富极大丰富,消费品按劳分配
    C. 社会关系高度和谐,人们的精神境界极大提高
    D. 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6.下列属于矛盾的特殊性的有(    )。          (满分:2)
    A. 矛盾的性质是特殊的
    B. 矛盾及其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是特殊的
    C. 矛盾解决的形式是特殊的
    D. 矛盾存在与一切事物发展过程中
7.货币转化为资本既在流通领域中进行,又不在流通领域中进行,是因为(    )。          (满分:2)
    A. 在流通中能低价购买生产资料
    B. 在流通中能购买特殊商品劳动力
    C. 在生产领域中劳动力的使用能创造出比自身价值更大的价值
    D. 通过流通领域能实现商品的价值和剩余价值
8.马克思认为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对这一命题的正确理解是(    )。          (满分:2)
    A. 要从社会关系的存在中来把握人的本质
    B. 要全面完整地理解作为人的本质的社会关系的总和
    C. 人的本质总是随着一定的具体历史条件下社会关系的改变而改变
    D. 生产关系是其中最基本的社会关系
9.社会主义民主是(    )          (满分:2)
    A. 社会主义的国家制度
    B. 人类社会最高类型的民主
    C. 绝大多数人的民主
    D. 目的和手段的统一
10.人类活动的两个基本原则是(    )          (满分:2)
    A. 真理原则
    B. 价值原则
    C. 效率原则
    D. 公平原则

fdkp4351 发表于 2017-5-9 09:48:41

在做作业,求解题参考资料。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华师17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在线作业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