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师17春《学前儿童社会教育基础》在线作业答案
华师17春《学前儿童社会教育基础》在线作业一、单选题:
1.下列哪一种情况更有利于激发幼儿的亲社会行为( ) (满分:2)
A. 父母的榜样
B. 游戏
C. 助人观念的灌输
D. 自我强化
2.真正做到减少和制止儿童的攻击性行为,父母应做到( ) (满分:2)
A. 耐心仔细的听孩子讲话,并对其作出反应
B. 对孩子进行行为控制
C. 压制孩子的不良行为
D. 培养孩子的自尊心
3.目前心理学界比较普遍认为( )是依恋关系形成的决定因素 (满分:2)
A. 儿童
B. 气质类型
C. 母亲
D. 教养方式
4.以下不属于艺术与儿童之间的共同特征是( ) (满分:2)
A. 形象性
B. 情感性
C. 愉悦性
D. 审美性
5.造型艺术中最主要的一种艺术形式是( ) (满分:2)
A. 绘画
B. 雕塑
C. 工艺美术
D. 建筑艺术
6.下列哪一项不属于反抗性依恋儿童的母亲的特点( ) (满分:2)
A. 对儿童有兴趣
B. 有时不能正确理解儿童的信号
C. 对儿童行为方式不稳定
D. 感情冷淡
7.下列哪一项不属于儿童攻击性行为的负面影响( ) (满分:2)
A. 对儿童的个体的健康发展不利
B. 阻碍儿童社会性的发展
C. 影响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的实施
D. 阻碍儿童安全依恋的形成
8.婴儿可以用微笑、啼哭、咿呀作语以及身体动作等发起与母亲的社会交往活动,这种母婴之间亲密的情感联结被称为( ) (满分:2)
A. 亲子关系
B. 依恋
C. 母婴依恋
D. 印刻
9.从表现形式上雕塑可分为( )。 (满分:2)
A. 雕、塑
B. 纪念性雕塑、建筑性雕塑等
C. 圆雕、浮雕
D. 石雕、木雕、玉雕
10.一个儿童欣赏完齐白石画的虾后,对老师说:“看到这幅画,我好象看见了真的虾,会动会跳。”这主要是幼儿的( )在起作用。 (满分:2)
A. 美的感受力
B. 美的表现力
C. 美的创造力
D. 审美兴趣
11.学前儿童美术教育在本质上是一种( ) (满分:2)
A. 美术知识教育
B. 美术技能教育
C. 美术知识和美术技能教育
D. 审美教育
12.亲社会行为是一种常见的社会行为,它是个体( )发展的一个重要指标 (满分:2)
A. 社会性
B. 社会化
C. 道德品质
D. 认知
13.下列哪一项不属于幼儿攻击性行为的控制( ) (满分:2)
A. 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
B. 提高幼儿的认知水平
C. 增强幼儿的自信心
D. 给予榜样示范
14.关于学前儿童手工发展阶段的基本形状期的描述,正确的是( )。 (满分:2)
A. 儿童由无目的的动作到呈现出有意图的尝试
B. 手工活动没有明确的目的
C. 只是一种纯粹的玩耍活动,不能正确使用手工工具和材料
D. 会借助辅助工具表现所制作物体的细节、特征
15.下列哪一项不属于儿童攻击性行为形成的影响因素( ) (满分:2)
A. 生物因素
B. 家庭的影响
C. 活动方式的影响
D. 电视
16.柏特、罗文菲尔德等人认为,儿童涂鸦产生的原因是( ) (满分:2)
A. 为了得到成人的关注而产生的一种反抗和报复行动
B. 为了获得肌肉运动所产生的满足与快感
C. 起因于模仿
D. 为了训练手、眼的协调
17.艺术起源理论“模仿论”代表人物是 (满分:2)
A. 亚里士多德
B. 希勒
C. 斯宾塞
D. 泰勒
18.幼儿自信心的结构主要包括自我评价,自我表现,独立性和( ) (满分:2)
A. 积极性
B. 主动性
C. 主观体验
D. 恰当性
19.儿童画发展阶段中的涂鸦期开始于儿童( )。 (满分:2)
A. 4岁左右
B. 3岁左右
C. 2岁左右
D. 1岁半左右
20.下列哪一种情况会增加幼儿的攻击性行为( ) (满分:2)
A. 玩具数量不足
B. 同伴的交往
C. 幼儿认知水平搞
D. 幼儿了解攻击性行为的后果
21.儿童对母亲在身边或不在身边都无所谓,母亲离开时,他们没有特别紧张,母亲回来时,他们也往往不理会,这类幼儿属于( ) (满分:2)
A. 安全性依恋
B. 回避性依恋
C. 反抗性依恋
D. 依恋障碍
22.下列哪一项不是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影响因素( ) (满分:2)
A. 依恋
B. 角色采择
C. 移情的作用
D. 父母的抚养方式
23.在学前儿童美术教学中压制儿童的创造活力,强调技能技巧的重复训练,按确定的计划,固定的模式、步骤让学前儿童摹仿教师的范本,这种指导思想是( ) (满分:2)
A. 灌输法
B. 园丁法
C. 讲授法
D. 对话法
24.自我意识不包括下列哪一项( ) (满分:2)
A. 自我体验
B. 自我评价
C. 自我认识
D. 自我控制
25.3岁以前儿童的依恋对象主要是母亲,3岁以后随着儿童进入幼儿园,儿童把依恋对象逐渐从父母身上转移到老师和同伴身上,可以说,3-6岁儿童依恋行为的发展是其( )发展的重要环节。 (满分:2)
A. 社会性
B. 社会化
C. 情感
D. 安全性
26.下列哪一项不属于幼儿社会性发展的特点( ) (满分:2)
A. 整体——系统性
B. 社会制约性
C. 统一性
D. 能动性
27.儿童画从记忆画、想象画转向自然描绘阶段,这种特征出现于( )。 (满分:2)
A. 概念画期
B. 错画期
C. 图式期
D. 写实期
28.下列哪一项不属于电视对幼儿攻击性行为方面的影响( ) (满分:2)
A. 群体影响
B. 教给儿童攻击性行为方式
C. 使儿童放松了对攻击性行为的抑制
D. 降低了儿童对暴力的敏感性
29.根据刘金花的研究结果,儿童自我意识产生在( )个月之后。 (满分:2)
A. 20
B. 21
C. 22
D. 23
30.下列哪一项不属于幼儿自我控制的发生和发展( ) (满分:2)
A. 对身体的控制
B. 对动作和运动的控制
C. 对认知活动的控制
D. 对情绪情感的控制
31.幼儿自信心在( )年龄组发展最快 (满分:2)
A. 3至4岁
B. 4至5岁
C. 5至6岁
D. 6至7岁
32.儿童画发展阶段中的写实期,大约发生在儿童( )。 (满分:2)
A. 3岁—4岁左右
B. 4岁—5岁左右
C. 5岁—7岁左右
D. 8岁—14岁左右
33.“不是把摹写(临摹)作为成绩,而是把创造视为成绩”。这是对( )的描述。 (满分:2)
A. 自由画教育
B. 命题画教育
C. 中国画教育
D. 西洋画教育
34.在特定文化中,儿童获得适合于某一性别(男性或女性)价值观、动机和行为的过程,被称为( ) (满分:2)
A. 性别化
B. 性别角色
C. 性别差异
D. 性别角色标准
35.粘贴、剪贴、撕贴、剪纸等形式属于( )。 (满分:2)
A. 实用性手工活动
B. 科技性手工活动
C. 平面手工活动
D. 立体手工活动
36.研究表明,母子之间良好的依恋关系的建立,有助于儿童( ) (满分:2)
A. 自尊心的形成
B. 自我概念的形成
C. 自信心的形成
D. 自我控制的形成
37.以常规和训练摹仿技能为特点,将大量感悟、直觉、创新精神排除在外的美术教育方法是( )。 (满分:2)
A. 作品临摹法
B. 情景观察法
C. 语言描述法
D. 联想迁移法
38.学前儿童手工活动——折的基本技能中,一切折法的基础是( )。 (满分:2)
A. 对边折、对角折
B. 双正方折、双三角折
C. 集中一角折、集中一边折
D. 四角向中心折、组合折
39.下列哪一项不属于幼儿自信心的影响因素( ) (满分:2)
A. 体验的作用
B. 家庭因素
C. 幼儿园教育
D. 自我认识
40.特定社会对男性和女性社会成员所期待的适当行为的总和,被称为( ) (满分:2)
A. 性别化
B. 性别角色
C. 性别差异
D. 性别标准
三、判断题:
1.婴儿的社会性行为最初发生在与父母的交往中。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2.娱乐功能是音乐的唯一功能。( )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3.同情和助人属于亲社会行为。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4.3岁前是儿童道德和道德感萌芽的时期。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5.教师在评价幼儿绘画作品是应经常使用“像”与“不像”这种词语。( )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6.母婴之间相互交际的最初工具是表情而不是语言。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7.良好的亲子关系是满足孩子生存的基本条件。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8.学前儿童社会教育在目标上存在重理性灌输、轻情感体验的弊端。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9.谈话法是指教师以口头语言对社会教育内容进行系统和生动的解释。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0.3-4岁的幼儿,感觉音乐和表现音乐的能力有了更进一步的发展,多数孩子能准确地唱一些简单的歌曲了 ( )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7春刚出来就有作业答案了,回复下载,感谢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