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师17春《政治经济学原理原著》在线作业一二答案
福师《政治经济学原理原著》在线作业一一、单选题:
1.资本循环的三种职能形式是( ) (满分:2)
A. 产业资本、商业资本、借贷资本
B. 固定资本、流动资本、生产资本
C. 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
D. 不变资本、可变资本、流通资本
2.通货膨胀是( ) (满分:2)
A. 任何形式的货币流通情况下都可能发生的现象
B. 伴随商品生产一同出现的现象
C. 金属货币流通条件下特有的现象
D. 纸币发行数量超过了流通所需要的货币量而产生的现象
3.超额利润是个别生产价格低于社会生产价格的差额,它反映的是( ) (满分:2)
A. 不同部门资本家之间的关系
B. 同一部门内部不同企业资本家之间的关系
C. 产业部门和商业部门资本家之间的关系
D. 职能资本家和非职能资本家之间的关系
4.资本主义级差地租产生的原因是( ) (满分:2)
A. 土地的资本主义私有制
B. 农业工人提供了剩余劳动
C. 农业工人工资低于其它部门
D. 土地的资本主义垄断经营
5.资本主义工资之所以掩盖了剥削,是由于它( ) (满分:2)
A. 表现为劳动的价格
B. 是劳动力的价值
C. 是劳动者必要劳动创造的价值
D. 是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的转化形式
6.在同一劳动时间内,由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生产出的商品数量和单位价值量都发生了变化,这种变化是( ) (满分:2)
A. 商品数量减少,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不变
B. 商品数量增加,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不变
C. 商品数量减少,单位商品的价值量增大
D. 商品数量增加,单位商品的价值量减少
7.自由竞争和生产集中的关系是( ) (满分:2)
A. 自由竞争引起生产集中
B. 生产集中引起自由竞争
C. 自由竞争限制了生产集中
D. 生产集中消灭了自由竞争
8.超额利润是个别生产价格低于社会生产价格的差额,它反映的是( ) (满分:2)
A. 不同部门资本家之间的关系
B. 同一部门内部不同企业资本家之间的关系
C. 产业部门和商业部门资本家之间的关系
D. 职能资本家和非职能资本家之间的关系
9.在同一劳动时间内,由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生产出的商品数量和单位价值量都发生了变化,这种变化是( ) (满分:2)
A. 商品数量减少,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不变
B. 商品数量增加,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不变
C. 商品数量减少,单位商品的价值量增大
D. 商品数量增加,单位商品的价值量减少
10.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的基本实现条件是( ) (满分:2)
A. Ⅰ(v+m)=Ⅱc
B. Ⅰ(v+m)>Ⅱc
C. Ⅰ(v+m)<Ⅱc
D. Ⅰ(c+v)=Ⅱm
11.转变政府职能的根本途径是( ) (满分:2)
A. 加强宏观调控
B. 完善市场体系
C. 实行政企业分开
D. 转换企业经营机制
12.按照我国对国民经济三次产业的划分,属于第二产业的是( ) (满分:2)
A. 工业、建筑业
B. 农业
C. 商业
D. 服务业
13.资本主义工资之所以掩盖了剥削,是由于它( ) (满分:2)
A. 表现为劳动的价格
B. 是劳动力的价值
C. 是劳动者必要劳动创造的价值
D. 是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的转化形式
14.资本主义工资的本质是( ) (满分:2)
A. 工人的劳动报酬
B. 工人的劳动价格
C. 工人根据自己提供的劳动量参与分配形式
D. 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
15.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非公有制经济是( ) (满分:2)
A. 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补充
B.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C. 具有公有性质经济
D. 逐步向公有制过渡的经济
16.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 ) (满分:2)
A. 劳动过程和价值形成过程的统一
B. 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
C. 价值形成过程和使用价值生产过程的统一
D. 物质资料再生产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再生产的统一
17.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的基本实现条件是( ) (满分:2)
A. Ⅰ(v+m)=Ⅱc
B. Ⅰ(v+m)>Ⅱc
C. Ⅰ(v+m)<Ⅱc
D. Ⅰ(c+v)=Ⅱm
18.商业资本所获得的利润相当于( ) (满分:2)
A. 超额利润
B. 平均利润
C. 企业利润
D. 创业利润
19.商品经济产生和存在的条件( ) (满分:2)
A. 自然经济的存在和发展
B. 社会化大生产和资本主义私有制
C. 社会化大生产和社会主义公有制
D. 社会分工和生产资料及产品属于不同所有者
20.资本区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根据,是根据资本不同部分( ) (满分:2)
A. 价值周转方式的不同
B. 在剩余价值生产过程中的不同作用
C. 在使用价值生产中所起的不同作用
D. 周转速度的不同
二、多选题:
1.我国当前要使产业结构合理化和优化的途径或方针是( ) (满分:2)
A. 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
B. 加快基础设施和基础工业的建设
C. 积极发展第一产业
D. 积极发展第二产业
E. 积极发展第三产业
2.价格标准是( ) (满分:2)
A. 货币的职能之一
B. 为了实现货币的价值尺度职能而规定的货币单位及其等分
C. 价值的货币表现
D. 用来衡量货币本身的数量
E. 由国家以法律规定的
3.价值与交换价值的关系是 (满分:2)
A. 价值是交换价值的内容和基础
B. 交换价值是价值的内容和基础
C. 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
D. 价值上交换价值的表现形式
4.随着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 ) (满分:2)
A. 价值便转化为生产价格
B. 全社会的平均利润总额与剩余价值总额不相等
C. 有些部门获得的利润高于本部门生产的剩余价值
D. 有些部门获得的利润低于本部门生产的剩余价值
E. 生产价格的变动不再以价值的变动为基础
5.生产工具在生产力中起主导作用,是因为( ) (满分:2)
A. 它是人的智力和劳动技巧的结晶
B. 是人类劳动器官的延长和加强
C. 是人类控制自然能力的尺度
D. 是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物质标志
6.决定社会总劳动在各部门分配的主要因素是 (满分:2)
A. 社会的需求结构
B. 社会消费结构
C. 物质财富的生产条件
D. 物质财富的分配方式
7.宏观调控的目标是( ) (满分:2)
A. 促进经济增长
B. 增加就业
C. 保持国际收支平衡
D. 稳定物价
E. 消灭经济危机
8.劳动力商品产生的条件是( ) (满分:2)
A. 劳动者有人身自由
B. 劳动者没有生产资料的生活资料值
C. 社会分工
D. 私有制
9.农场的劳动资料包括( ) (满分:2)
A. 土地
B. 种籽
C. 仓库
D. 农机
10.个别劳动生产率提高会导致( ) (满分:2)
A. 单位商品价值量提高
B. 企业商品价值总量增加
C. 单位商品价值量不变
D. 单位商品价值量减少
三、判断题:
1.级差地租Ⅰ是由于农业比工业的资本有机构成低,土地的资本主义经营垄断,在同一块土地上连续投资的劳动生产率不同土地的地理位置差别,土地的肥沃程度不同等条件下产生的。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2.在资本主义社会,社会总产品的物质替换和价值补偿,实际上就是剩余价值的实现条件。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3.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源是生产相对过剩。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4.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成反比,而与体现在商品中的社会必要劳动量成正比。( )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5.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是生产绝对过剩。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6.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的分配原则,是对一切剥削制度的否定。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7.由于价格有时与价值不一致,所以价值规律有时不成立。( )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8.资本家把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就叫做资本积累。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9.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 )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0.宏观经济政策主要包括财政政策、货币政策、收入政策和产业政策。( )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1.抽象劳动形成商品的价值。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2.在我国经济运行中,计划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 )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3.简单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是: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的矛盾。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4.土地价格是土地价值的货币表现。( )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5.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改变,就是要由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为外延扩大再生产的方式。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6.具体劳动创造商品的使用价值。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7.价值尺度是包含一定重量贵金属的货币计量单位及其等分。( )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8.现代企业制度的形式是多样的,公司制是现代企业制度的主要形式。( )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9.平均利润反映的是同一部门内部不同企业资本家之间的竞争关系。( )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20.资本主义工资是劳动力价值或价格的转化形式,其本质是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福师《政治经济学原理原著》在线作业二
一、单选题:
1.个别劳动的社会性质,通过( ) (满分:2)
A. 商品的有用性来体现
B. 商品的广告传播来体现
C. 商品的交换来体现
D. 商品质量的鉴定来体现
2.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非公有制经济是( ) (满分:2)
A. 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补充
B.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C. 具有公有性质经济
D. 逐步向公有制过渡的经济
3.区分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依据是( ) (满分:2)
A. 它们的价值周转方式不同
B. 它们在价值增殖过程中的作用不同
C. 它们在生产使用价值过程中的作用不同
D. 它们在流通中采取的形态不同
4.支配和推动社会经济发展和经济制度变革的规律是( ) (满分:2)
A. 价值规律
B. 社会基本经济规律
C. A剩余价值规律
D. 生产关系必须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规律
5.绝对剩余价值的产生是( ) (满分:2)
A. 个别企业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结果
B. 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的结果
C. 工人必要劳动时间不变,延长工作日的结果
D. 工人工作日不变,缩短工人必要劳动时间
6.在下列生产要素中既属于不变资本又属于固定资本的是( ) (满分:2)
A. 厂房、设备
B. 原料
C. 燃料
D. 劳动力
7.通货膨胀是( ) (满分:2)
A. 任何形式的货币流通情况下都可能发生的现象
B. 伴随商品生产一同出现的现象
C. 金属货币流通条件下特有的现象
D. 纸币发行数量超过了流通所需要的货币量而产生的现象
8.为增强社会主义企业活力,必须处理好( ) (满分:2)
A. 国家和企业、企业和职工的关系
B. 中央和地方的关系
C. 条条和块块的关系
D. 部门和部门的关系
9.个别劳动的社会性质,通过( ) (满分:2)
A. 商品的有用性来体现
B. 商品的广告传播来体现
C. 商品的交换来体现
D. 商品质量的鉴定来体现
10.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的基本实现条件是( ) (满分:2)
A. Ⅰ(v+m)=Ⅱc
B. Ⅰ(v+m)>Ⅱc
C. Ⅰ(v+m)<Ⅱc
D. Ⅰ(c+v)=Ⅱm
11.资本主义级差地租产生的原因是( ) (满分:2)
A. 土地的资本主义私有制
B. 农业工人提供了剩余劳动
C. 农业工人工资低于其它部门
D. 土地的资本主义垄断经营
1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机制( ) (满分:2)
A. 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
B. 能确保经济总量的平衡
C. 可实现经济的平衡
D. 可保障社会公平
13.资本循环的三种职能形式是( ) (满分:2)
A. 产业资本、商业资本、借贷资本
B. 固定资本、流动资本、生产资本
C. 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
D. 不变资本、可变资本、流通资本
14.相对剩余价值的获得是( ) (满分:2)
A. 个别企业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结果
B. 一个生产部门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结果
C. 整个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的结果
D. 企业劳动生产率高于部门平均劳动生产率的结果
15.资本总公式的矛盾是指( ) (满分:2)
A. 生产社会化与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
B. 形式上的等价交换掩盖了事实上的剥削
C. 资本流通中等价交换与价值增殖的矛盾
D. 剩余价值既在流通中产生又不在流通中产生
16.资本总公式的矛盾是指( ) (满分:2)
A. 生产社会化与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
B. 形式上的等价交换掩盖了事实上的剥削
C. 资本流通中等价交换与价值增殖的矛盾
D. 剩余价值既在流通中产生又不在流通中产生
17.公有制经济的实现形式( ) (满分:2)
A. 不应当多样化
B. 只能是单一的
C. 可以也应当多样化
D. 完全是自由的
18.在同一劳动时间内,由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生产出的商品数量和单位价值量都发生了变化,这种变化是( ) (满分:2)
A. 商品数量减少,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不变
B. 商品数量增加,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不变
C. 商品数量减少,单位商品的价值量增大
D. 商品数量增加,单位商品的价值量减少
19.资本主义银行利润的最终来源是( ) (满分:2)
A. 存款利息低于贷款利息的差额
B. 存款利息高于贷款利息的差额
C. 银行雇员创造的剩余价值
D. 产业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
20.生产关系的四个环节中,起决定作用的环节是 (满分:2)
A. 生产
B. 分配
C. 交换
D. 消费
二、多选题:
1.社会生产总过程包括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四个环节,其中( ) (满分:2)
A. 生产是起点,消费是终点
B. 分配和交换是连接生产和消费的中间环节
C. 交换决定生产,分配决定消费
D. 分配、交换和消费对生产也有反作用
E. 生产是起决定作用的环节
2.与商品经济相对应的概念( ) (满分:2)
A. 产品经济
B. 自然经济
C. 计划经济
D. 市场经济
3.在垄断资本主义阶段,资本主义经济存在迅速发展趋势的原因有 (满分:2)
A. 生产力自身发展规律的作用
B. 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消失的结果
C. 竞争仍然存在,竞争促使垄断组织关心技术进步
D. 资本主义国家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进行局部调整,为生产力发展提供可能
4.垄断利润是( ) (满分:2)
A. 垄断资本家货借其垄断地位而获得的
B. 大大超过平均利润的高额利润
C. 通过垄断自由竞争而获得的平均利润
D. 通过垄断价格实规的
E. 由垄断组织先进的技术设备带来的
5.资本的有机构成就是( ) (满分:2)
A. 资本的技术构成
B. 资本的价值构成
C. 资本的物质构成
D. 由资本的技术构成所决定并反映资本技术构成变化的资本价值构成
E. 可用公式C,V来表示
6.社会生产总过程包括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四个环节,其中( ) (满分:2)
A. 生产是起点,消费是终点
B. 分配和交换是连接生产和消费的中间环节
C. 交换决定生产,分配决定消费
D. 分配、交换和消费对生产也有反作用
E. 生产是起决定作用的环节
7.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 (满分:2)
A. 是指现代市场经济
B. 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其他方式为补充,兼顾效率和公平
C. 市场机制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
D. 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
8.劳动力商品产生的条件是( ) (满分:2)
A. 劳动者有人身自由
B. 劳动者没有生产资料的生活资料值
C. 社会分工
D. 私有制
9.决定社会总劳动在各部门分配的主要因素是 (满分:2)
A. 社会的需求结构
B. 社会消费结构
C. 物质财富的生产条件
D. 物质财富的分配方式
10.个别劳动生产率提高会导致( ) (满分:2)
A. 单位商品价值量提高
B. 企业商品价值总量增加
C. 单位商品价值量不变
D. 单位商品价值量减少
三、判断题:
1.我国实施社会保障的基本目标是实现共同富裕。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2.公有制的实现形式只能是公有独资企业。( )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3.资本的周转速度与周转次数成反比与周转时间成正比。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4.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5.级差地租产生的条件,是土地优劣和肥沃程度的不同。( )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6.社会生产过程中起决定性作用的环节是交换。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7.平均利润反映的是同一部门内部不同企业资本家之间的竞争关系。( )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8.国际分工的发展是生产和资本国际化的基础。( )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9.现代企业制度的形式是多样的,公司制是现代企业制度的主要形式。( )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0.宏观经济政策主要包括财政政策、货币政策、收入政策和产业政策。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1.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私人垄断资本和国家政权相结合的垄断资本主义。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主要有生产资料市场、消费品市场、生产要素市场等构成。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3.资本是能够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资本的本质不是物,而是在物的外壳掩盖下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4.经济体制就是企业的经营管理形式。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5.固定资本的磨损分有形磨损和无形磨损两种。( )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6.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决定性条件是:生产资料成为商品。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7.简单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是: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的矛盾。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8.劳动力与劳动没有区别。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9.股票反映的是债权债务关系。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20.资本家把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就叫做资本积累。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