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大17春《控制工程基础》在线作业一二满分答案
吉大17春《控制工程基础》在线作业一一、单选题:
1.控制论的中心思想是( )。 (满分:4)
A. 一门即与技术科学又与基础科学紧密联系的边缘科学
B. 通过信息的传递、加工处理和反馈来进行控制
C. 抓住一切通讯和控制系统所共有的特点
D. 对生产力的发展、生产率的提高具有重大影响
2.对于二阶系统的超调量Mp,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满分:4)
A. 只与阻尼比有关
B. 只与自然频率有关
C. 与阻尼比无关
D. 是一个定值
3.当系统的输入和输出已知时,求系统结构与参数的问题,称为( )。 (满分:4)
A. 最优控制
B. 系统辨识
C. 系统校正
D. 正适应控制
4.设单位反馈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G(s)=K/s(s+1)(s+2),则系统稳定时的开环增益K值的范围是( )。 (满分:4)
A. 0<K<2
B. K>6
C. 1<K<2
D. 0<K<6
5.已知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100/S2(0.1S+1)(5S+4),则系统的开环增益以及型次为( )。 (满分:4)
A. 25,Ⅱ型
B. 100,Ⅱ型
C. 100,Ⅰ型
D. 25,O型
6.反馈控制系统是指系统中有( )。 (满分:4)
A. 反馈回路
B. 惯性环节
C. 积分环节
D. PID调节器
7.若F(s)=10/s(s+2),则t趋向于无穷时,f(t)=( )。 (满分:4)
A. ∞
B. 0
C. 5
D. 10
8.利用乃奎斯特稳定性判据判断系统的稳定性时,Z=P-N中的Z表示意义为( )。 (满分:4)
A. 开环传递函数零点在S左半平面的个数
B. 开环传递函数零点在S右半平面的个数
C. 闭环传递函数零点在S右半平面的个数
D. 闭环特征方程的根在S右半平面的个数
9.若要增大系统的稳定裕量,又不降低系统的响应速度和精度,通常可以采用( )。 (满分:4)
A. 相位滞后校正
B. 提高增益
C. 相位超前校正
D. 顺馈校正
10.系统对单位斜坡函数输入R(s)=1/s2的稳态误差为( )。 (满分:4)
A. 位置误差
B. 速度误差
C. 加速度误差
D. 系统误差
11.作为控制系统,一般( )。 (满分:4)
A. 开环不振荡
B. 闭环不振荡
C. 开环一定振荡
D. 闭环一定振荡
12.若系统传递函数G(s)的所有零点和极点均在S平面的( )时,则该系统称为最小相位系统。 (满分:4)
A. 上半平面
B. 下半平面
C. 左半平面
D. 右半平面
13.一阶系统K/(1+Ts)的单位脉冲响应曲线在t=0处的斜率为( )。 (满分:4)
A. K/T
B. KT
C. -K/T2
D. K/T2
14.单位反馈控制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G(s)=4/s(s+5) ,则系统在r(t)=2t输入作用下,其稳态误差为( )。 (满分:4)
A. 10/4
B. 5/4
C. 4/5
D. 0
二、多选题:
1.一般对机械工程系统有三方面的性能要求,即( )。 (满分:4)
A. 最简性
B. 稳定性
C. 准确性
D. 灵敏性
2.二阶系统在阶跃信号作用下,其调整时间ts与( )有关。 (满分:4)
A. 阻尼比
B. 误差带
C. 分贝线
D. 无阻尼固有频率
3.某系统的传递函数为G(s)=(s+7)(s-2)/(4s+1)(s-3),其零、极点是( )。 (满分:4)
A. 零点s=-7
B. 零点s=2
C. 极点s=-0.25
D. 极点s=3
4.一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3(s+2)/s(2s+3)(s+5),则系统的开环增益和型次为( )。 (满分:4)
A. 开环增益为0.4
B. 型次为Ⅰ
C. 开环增益为3
D. 型次为Ⅱ
5.在闭环控制系统中,通过增大开环增益K可使( )。 (满分:4)
A. 系统的精度提高
B. 系统稳定性提高
C. 系统的精度下降
D. 系统稳定性下降
三、判断题:
1.在单输入-单输出系统的瞬态响应分析或频率响应分析中,采用的数学模型是传递函数,在现代控制理论中,数学模型则采用状态空间表达式。 (满分:4)
A. 错误
B. 正确
2.系统在扰动作用下的稳态误差,反映了系统的抗干扰能力。 (满分:4)
A. 错误
B. 正确
3.对于线性系统,当在其输入端加一个正弦信号时,输出端得到的稳态响应的幅值、相位和频率都要改变。 (满分:4)
A. 错误
B. 正确
4.信息传递是指信息在系统及过程中以某种关系动态地传递,或称转换,如机床加工工艺系统。 (满分:4)
A. 错误
B. 正确
5.一切能表达一定含义的信号、密码、情报均为信息。 (满分:4)
A. 错误
B. 正确
6.当时间趋于无穷大时,系统的输出称为稳态响应。 (满分:4)
A. 错误
B. 正确
吉大17春学期《控制工程基础》在线作业二
一、单选题:
1.下面因素中,与系统稳态误差无关的是( )。 (满分:4)
A. 系统的类型
B. 开环增益
C. 输入信号
D. 开环传递函数中的时间常数
2.串联相位滞后校正通常用于( )。 (满分:4)
A. 提高系统的快速性
B. 提高系统的稳态精度
C. 减少系统的阻尼
D. 减少系统的固有频率
3.设系统的特征方程为D(s)=s3+14s2+40s+40τ=0,则此系统稳定的τ值范围为( )。 (满分:4)
A. τ>0
B. 0<τ<14
C. τ>14
D. τ<0
4.一阶系统的传递函数为15/(4s+5),则系统的增益K和时间常数T依次为( )。 (满分:4)
A. 3.75,1.25
B. 3,0.8
C. 0.8
3
D. 1.25
3.75
5.二次欠阻尼系统的性能指标:上升时间、峰值时间和调整时间,反映了系统的( )。 (满分:4)
A. 稳定性
B. 响应的快速性
C. 精度
D. 相对稳定性
6.二阶系统的传递函数为G(s)=3/(4s2+s+100),其无阻尼固有频率ωn是( )。 (满分:4)
A. 10
B. 5
C. 2.5
D. 25
7.下列串联校正装置的传递函数中,能在频率ωc=4处提供最大相位超前角的是( )。 (满分:4)
A.(4s+1)/(s+1)
B.(s+1)/(4s+1)
C.(0.1s+1)/(0.625s+1)
D.(0.625s+1)/(0.1s+1)
8.反馈控制系统是指系统中有( )。 (满分:4)
A. 反馈回路
B. 惯性环节
C. 积分环节
D. PID调节器
9.作为控制系统,一般( )。 (满分:4)
A. 开环不振荡
B. 闭环不振荡
C. 开环一定振荡
D. 闭环一定振荡
10.当系统的输入和输出已知时,求系统结构与参数的问题,称为( )。 (满分:4)
A. 最优控制
B. 系统辨识
C. 系统校正
D. 正适应控制
11.当系统已定,并且输入已知时,求出系统的输出并通过输出来研究系统本身的有关问题称为( )。 (满分:4)
A. 最优控制
B. 系统辨识
C. 系统分析
D. 自适应控制
12.幅相频率特性曲线与对数频率特性曲线的关系是( )。 (满分:4)
A. 幅相频率特性曲线上的单位圆相当于对数频率特性曲线上的-20分贝线
B. 幅相频率特性曲线上的单位圆相当于对数频率特性曲线上的+20分贝线
C. 幅相频率特性曲线上的单位圆相当于对数频率特性曲线上的零分贝线
D. 幅相频率特性曲线上的单位圆相当于对数频率特性曲线上的+1分贝线
13.对于二阶系统的超调量Mp,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满分:4)
A. 只与阻尼比有关
B. 只与自然频率有关
C. 与阻尼比无关
D. 是一个定值
14.单位反馈控制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G(s)=4/s(s+5) ,则系统在r(t)=2t输入作用下,其稳态误差为( )。 (满分:4)
A. 10/4
B. 5/4
C. 4/5
D. 0
二、多选题:
1.一般对机械工程系统有三方面的性能要求,即( )。 (满分:4)
A. 最简性
B. 稳定性
C. 准确性
D. 灵敏性
2.系统的稳态误差与系统开环传递函数的( )有关。 (满分:4)
A. 增益
B. 型次
C. 输入信号
D. 输出信号
3.已知单位反馈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K/s(7s+1),则该系统有( )。 (满分:4)
A. Ⅰ型系统
B. Ⅱ型系统
C. 系统单位阶跃响应稳态值为1
D. 以上均正确
4.在闭环控制系统中,通过增大开环增益K可使( )。 (满分:4)
A. 系统的精度提高
B. 系统稳定性提高
C. 系统的精度下降
D. 系统稳定性下降
5.一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3(s+2)/s(2s+3)(s+5),则系统的开环增益和型次为( )。 (满分:4)
A. 开环增益为0.4
B. 型次为Ⅰ
C. 开环增益为3
D. 型次为Ⅱ
三、判断题:
1.顺馈校正的特点是在干扰引起误差之后对它进行近似补偿。 (满分:4)
A. 错误
B. 正确
2.信息传递是指信息在系统及过程中以某种关系动态地传递,或称转换,如机床加工工艺系统。 (满分:4)
A. 错误
B. 正确
3.极坐标图(Nyquist图)与对数坐标图(Bode图)之间对应关系为:极坐标图上的单位圆对应于Bode图上的-180°线;极坐标图上的负实轴对应于Bode图上的0分贝线。 (满分:4)
A. 错误
B. 正确
4.当时间趋于无穷大时,系统的输出称为稳态响应。 (满分:4)
A. 错误
B. 正确
5.对于线性系统,当在其输入端加一个正弦信号时,输出端得到的稳态响应的幅值、相位和频率都要改变。 (满分:4)
A. 错误
B. 正确
6.系统的稳态响应反映了系统的动态性能,而瞬态响应反映了系统的精确程度。 (满分:4)
A. 错误
B. 正确
在做作业,求解题参考资料。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