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大17春《机电控制系统分析与设计》在线作业一二答案
吉大17春《机电控制系统分析与设计》在线作业一一、单选题:
1.设ωc为幅值穿越(交界)频率,φ(ωc)为开环频率特性幅值为1时的相位角,则相位裕度为( )。 (满分:4)
A. 180°-φ(ωc)
B. φ(ωc)
C. 180°+φ(ωc)
D. 90°+φ(ωc)
2.某环节的传递函数为G(s)=Ts+1,它是( )。 (满分:4)
A. 积分环节
B. 微分环节
C. 一阶积分环节
D. 一阶微分环节
3.下列串联校正装置的传递函数中,能在频率ωc=4处提供最大相位超前角的是( )。 (满分:4)
A.(4s+1)/(s+1)
B.(s+1)/(4s+1)
C.(0.1s+1)/(0.625s+1)
D.(0.625s+1)/(0.1s+1)
4.一阶系统的传递函数为15/(4s+5),则系统的增益K和时间常数T依次为( )。 (满分:4)
A. 3.75,1.25
B. 3,0.8
C. 0.8
3
D. 1.25
3.75
5.反馈控制系统是指系统中有( )。 (满分:4)
A. 反馈回路
B. 惯性环节
C. 积分环节
D. PID调节器
6.二次欠阻尼系统的性能指标:上升时间、峰值时间和调整时间,反映了系统的( )。 (满分:4)
A. 稳定性
B. 响应的快速性
C. 精度
D. 相对稳定性
7.系统对单位斜坡函数输入R(s)=1/s2的稳态误差为( )。 (满分:4)
A. 位置误差
B. 速度误差
C. 加速度误差
D. 系统误差
8.对于二阶系统的超调量Mp,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满分:4)
A. 只与阻尼比有关
B. 只与自然频率有关
C. 与阻尼比无关
D. 是一个定值
9.在对控制系统稳态精度无明确要求时,为提高系统的稳定性,最方便的是( )。 (满分:4)
A. 减小增益
B. 超前校正
C. 滞后校正
D. 滞后-超前
10.通过测量输出量,产生一个与输出信号存在确定函数比例关系值的元件称为( )。 (满分:4)
A. 比较元件
B. 给定元件
C. 反馈元件
D. 放大元件
二、多选题:
1.二阶系统在阶跃信号作用下,其调整时间ts与( )有关。 (满分:4)
A. 阻尼比
B. 误差带
C. 分贝线
D. 无阻尼固有频率
2.机电一体化的高性能包括( )。 (满分:4)
A. 高速度
B. 高精度
C. 高效率
D. 高可靠性
3.机电一体化机械系统的主要机构有( ) (满分:4)
A. 传动机构
B. 导向机构
C. 执行机构
D. 机座
4.在闭环控制系统中,通过增大开环增益K可使( )。 (满分:4)
A. 系统的精度提高
B. 系统稳定性提高
C. 系统的精度下降
D. 系统稳定性下降
5.对控制系统的基本要求有( )。 (满分:4)
A. 准确性
B. 快速性
C. 随机性
D. 稳定性
6.在自动控制系统中,伺服电机通常用于控制系统的( )。 (满分:4)
A. 开环控制
B. 全闭环控制
C. 半闭环控制
D. 以上都正确
7.某系统的传递函数为G(s)=(s+7)(s-2)/(4s+1)(s-3),其零、极点是( )。 (满分:4)
A. 零点s=-7
B. 零点s=2
C. 极点s=-0.25
D. 极点s=3
8.机电一体化系统各要素之间必须遵循的四大原则是( )。 (满分:4)
A. 接口耦合
B. 物质流动
C. 信息控制
D. 能量转换
9.机电一体化系统中接口对于信号的作用是( )。 (满分:4)
A. 隔离
B. 缩小
C. 滤波
D. 速度匹配
10.机电一体化系统的发展主要表现在( )。 (满分:4)
A. 模块化
B. 智能化
C. 绿色化
D. 微型化
三、判断题:
1.机电一体化系统中机械传动设计往往采用“负载角加速度最大原则”。 (满分:4)
A. 错误
B. 正确
2.一切能表达一定含义的信号、密码、情报均为信息。 (满分:4)
A. 错误
B. 正确
3.研究系统的动态品质与特性时,通常用末端描述法和内部描述法。 (满分:4)
A. 错误
B. 正确
4.对于线性系统,当在其输入端加一个正弦信号时,输出端得到的稳态响应的幅值、相位和频率都要改变。 (满分:4)
A. 错误
B. 正确
5.系统在扰动作用下的稳态误差,反映了系统的抗干扰能力。 (满分:4)
A. 错误
B. 正确
吉大17春学期《机电控制系统分析与设计》在线作业二
一、单选题:
1.一阶系统K/(1+Ts)的单位脉冲响应曲线在t=0处的斜率为( )。 (满分:4)
A. K/T
B. KT
C. -K/T2
D. K/T2
2.一阶系统的传递函数为15/(4s+5),则系统的增益K和时间常数T依次为( )。 (满分:4)
A. 3.75,1.25
B. 3,0.8
C. 0.8
3
D. 1.25
3.75
3.设单位反馈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G(s)=K/s(s+1)(s+2),则系统稳定时的开环增益K值的范围是( )。 (满分:4)
A. 0<K<2
B. K>6
C. 1<K<2
D. 0<K<6
4.当系统的输入和输出已知时,求系统结构与参数的问题,称为( )。 (满分:4)
A. 最优控制
B. 系统辨识
C. 系统校正
D. 正适应控制
5.串联相位滞后校正通常用于( )。 (满分:4)
A. 提高系统的快速性
B. 提高系统的稳态精度
C. 减少系统的阻尼
D. 减少系统的固有频率
6.若F(s)=10/s(s+2),则t趋向于无穷时,f(t)=( )。 (满分:4)
A. ∞
B. 0
C. 5
D. 10
7.通过测量输出量,产生一个与输出信号存在确定函数比例关系值的元件称为( )。 (满分:4)
A. 比较元件
B. 给定元件
C. 反馈元件
D. 放大元件
8.最小相位的开环增益越大,其( )。 (满分:4)
A. 振荡次数越多
B. 稳定裕量越大
C. 相位变化越小
D. 稳态误差越小
9.下面因素中,与系统稳态误差无关的是( )。 (满分:4)
A. 系统的类型
B. 开环增益
C. 输入信号
D. 开环传递函数中的时间常数
10.开环控制系统的特征是没有( )。 (满分:4)
A. 执行环节
B. 给定环节
C. 反馈环节
D. 放大环节
二、多选题:
1.机电一体化的高性能包括( )。 (满分:4)
A. 高速度
B. 高精度
C. 高效率
D. 高可靠性
2.自动控制系统的两种基本控制方式为( )。 (满分:4)
A. 开环控制
B. 闭环控制
C. 比例控制
D. 积分控制
3.机电一体化系统的发展主要表现在( )。 (满分:4)
A. 模块化
B. 智能化
C. 绿色化
D. 微型化
4.自动控制系统按给定信号可分为( )。 (满分:4)
A. 恒值控制系统
B. 随动控制系统
C. 程序控制系统
D. 闭环控制系统
5.自动控制系统按信号类型可分为( )。 (满分:4)
A. 线性系统
B. 非线性系统
C. 连续系统
D. 离散系统
6.机电一体化系统的发展主要表现在( )。 (满分:4)
A. 模块化
B. 智能化
C. 绿色化
D. 微型化
7.机电一体化系统中的传动类型( )。 (满分:4)
A. 齿轮传动
B. 螺旋传动
C. 滑动摩擦导轨
D. 传送带
8.工程系统中常用的校正方案有( )。 (满分:4)
A. 串联校正
B. 并联校正
C. PID校正
D. 系统校正
9.机电一体化系统中接口对于信号的作用是( )。 (满分:4)
A. 隔离
B. 缩小
C. 滤波
D. 速度匹配
10.与滑动摩擦导轨相比,滚动摩擦导轨的特点是( )。 (满分:4)
A. 摩擦系数小
B. 定位精度高
C. 结构复杂
D. 磨损较小
三、判断题:
1.系统在扰动作用下的稳态误差,反映了系统的抗干扰能力。 (满分:4)
A. 错误
B. 正确
2.一切能表达一定含义的信号、密码、情报均为信息。 (满分:4)
A. 错误
B. 正确
3.“系统”是指具有特定功能的、相互间具有有机联系的许多要素构成的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满分:4)
A. 错误
B. 正确
4.机电一体化技术其实就是自动控制技术。 (满分:4)
A. 错误
B. 正确
5.伺服系统不是自动控制系统。 (满分:4)
A. 错误
B. 正确
17春刚出来就有作业答案了,回复下载,感谢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