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大学网院统计学第3次作业答案
重庆大学网院统计学第3次作业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40分,共 20 小题,每小题 2 分)
1. 要了解全国的人口情况,则总体单位是()。 A. 每个省的人口 B. 每一户 C. 每个人 D. 全国总人口
2. 如果相关系数为0,表明两个变量之间( ) A. 相关程度很低 B. 不存在任何关系 C. 不存在线性相关关系 D. 存在非线性相关关系
3. 指数按其反映的内容不同可分为( ) A. 数量指数和质量指数 B. 个体指数和综合指数 C. 简单指数和加权指数 D. 定基指数和环比指数
4. 统计表明,2004年5月全国市场销售额增幅继续提高,社会消费零售总额为3052.6亿元,该指标属于( ) A. 总量指标 B. 平均指标 C. 相对指标 D. 变异指标
5. 在组距数列中,如果每组的次数都增加10个单位,而组中值不变,则均值( )。 A. 不变 B. 上升 C. 增加10个单位 D. 无法判断其增减
6. 书籍某分组数列最后一组是500以上,该组频数为10,又知其相邻组为400-450,则最后一组的频数密度为( ) A. 0.2 B. 0.3 C. 0.4D. 0.5
7. 统计指数最早起源于( ) A. 股票指数 B. 物价指数 C. 气象指数 D. 生产指数
8. ( )是某一时期各期环比发展速度的序时平均数。 A. 发展水平 B. 平均增长速度 C. 平均发展速度D. 增长水平
9. 用剩余法测定循环波动时,所得循环值( ) A. 受长期趋势影响较大 B. 受季节变动影响较大 C. 受不规则波动影响较大 D. 消除了长期趋势、季节变动和不规则变动的影响
10. 在计算加权综合指数时,指数中分子和分母的权数必须是( ) A. 不同时期的 B. 同一时期的 C. 基期的 D. 报告期的
11. 计算结构相对指标时,总体各部分数值与总体数值对比求得的比重之和( ) A. 小于100% B. 大于100% C. 等于100%D. 小于或大于100%
12. 社会经济统计的研究对象是( )。 A. 抽象的数量关系B. 社会经济现象的规律性 C. 社会经济现象的数量特征和数量关系 D. 社会经济统计认识过程的规律和方法
13. 在分组时,若有某单位的变量值正好等于相邻组的下限时,一般应将其归在( )。 A. 上限所在组 B. 下限所在组 C. 任意一组均可D. 另设新组
14. 社会经济统计中的常用的统计基础分析方法是( )。 A. 指数分析法 B. 分组分析法 C. 相关与回归分析法 D. 抽样推断法
15. 在一定的抽样平均误差条件下( ) A. 扩大极限误差范围,可以提高推断的可靠程度 B. 扩大极限误差范围,会降低推断的可靠程度 C. 缩小极限误差范围,可以提高推断的可靠程度 D. 缩小极限误差范围,不改变推断的可靠程度
16. 总量指标数值的大小( ) A. 随总体范围扩大而增大B. 随总体范围扩大而减少 C. 随总体范围缩小而增大 D. 与总体范围大小无关
17. 某企业1991年的产值比1990年增长13%,1992年比1991年增长11%,1993年比1992年增长12%,求该企业三年来产值的平均增长速度应采用( )计算。 A. 算术平均数 B. 调和平均数 C. 几何平均数D. 还应有其它条件才能决定
18. 在重复的简单随机抽样中,若已知F(t)=95%,Δx=9.60,n=25,N=300,则( ) A.t=1.96 B. t= 2 C. μx= 4.80 D. σ =24
19. 某城市工业企业未安装设备普查,总体单位是( )。 A. 工业企业全部未安装设备 B. 工业企业每一台未安装设备 C. 每个工业企业的未安装设备 D. 每一个工业企业
20. 对不同年份的产品单位成本(元)配合的直线趋势方程为 file:///C:/Users/ADMINI~1/AppData/Local/Temp/msohtmlclip1/01/clip_image002.jpg=85-2.5t , b= -2.5 表示() A. 时间每增加 1 年单位成本平均增加 2.5 元 B. 时间每增加 1 年单位成本增加总额为 2.5 元 C. 时间每增加 1 年单位成本平均下降 2.5 元 D. 单位成本每下降 1 元平均需要 2.5 年时间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分,共 5 小题,每小题 4 分)
1. 相关系数与回归系数的关系有( )。 A. 回归系数大于零则相关系数大于零 B. 回归系数小于零则相关系数小于零 C. 回归系数大于零则相关系数小于零 D. 回归系数小于零则相关系数大于零 E. 回归系数等于零则相关系数等于零
2. 构成频数分布表的基本要素是( )。 A. 各组的组别B. 组中值 C. 组距 D. 组限 E. 分配在各组的次数
3. 参数估计和假设检验是统计推断的两个组成部分,它们的相同点在于( ) A. 都是利用样本信息对总体进行某种推断 B. 在同一个实例中采用相同的统计量 C. 都有两个拒绝域 D. 都要计算检验统计量的值 E. 要确定显著性水平α
4. 确定抽样数目的影响因素主要有( ) A. 总体中各单位之间标志变异的程度 B. 允许抽样误差的大小 C. 抽样的把握程度 D. 采取抽样的方法 E. 抽样的工具
5. 在组距数列中,均值大小不仅受组中值大小的影响,也受权数的影响,因此( ) A. 当组中值较大且权数较大时,均值接近组中值大的一方 B. 当组中值较小且权数较小时,均值接近组中值小的一方 C. 当组中值较大而权数较小时,均值接近组中值大的一方 D. 当组中值较小而权数较大时,均值接近组中值小的一方 E. 当各组的权数相同时,权数对均值的大小没有影响
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10分,共 2 小题,每小题 5 分)
1. 时间数列
2. 统计指标
四、计算题(本大题共10分,共 1 小题,每小题 10 分)
现有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和人口资料如下:file:///C:/Users/ADMINI~1/AppData/Local/Temp/msohtmlclip1/01/clip_image004.jpg 要求(1) 计算近两年各产业国内生产总值比例相对数(2) 计算1998年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国内生产总值比率相对数;(3) 计算1998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4)计算1998年国内生产总值发展速度
五、问答题(本大题共20分,共 2 小题,每小题 10 分)
1. 简述相关关系的主要分类。
2. 简述均值的含义和其在统计学中的地位?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