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老师 发表于 2017-4-11 13:48:39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复习题答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复习题1、辩证唯物主义认为,运动和静止的关系是()A.动者恒动,静者恒静      B.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C.运动和静止都是绝对的    D.静止和运动都是相对的 2、“机不可失,失不再来”可以说明( )A.时间的连续性      B. 空间的三维性 C.物质的客观性      D. 时间的一维性 3、有一则箴言:“在溪水和岩石的斗争中,胜利的总是溪水,不是因为力量,而是因为坚持。”“坚持就是胜利”的哲理在于()A.必然性通过偶然性开辟道路   B.肯定中包含着否定的因素C.量变必然引起质变             D.有其因必有其果 4、黑格尔认为,割下来的手就失去了它的独立存在的地位,这种观点表明()A、整体是部分之和             B、整体大于部分的总和C、整体决定部分               D、整体和部分相互依存5、下列说法中属于矛盾的同一性含义的是( )A.矛盾双方相互排斥和否定    B.矛盾双方相互依存和转化C.矛盾双方相互对立和斗争    D.矛盾双方相互离异和冲突 6、主要矛盾和矛盾主要方面原理要求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坚持()A、两点论B、均衡论C、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D、一点论 7、恩格斯说:“人的智力是按照人如何学会改变自然界而发展的”。这说明()A.人的智力为自然界立法      B.自然界是人的智力发展的现实基础C.实践锻炼和提高了主体的认识能力D.自然界的改变决定了认识能力的改变 8、“真理可以变成谬误,谬误也可以变成真理”,这是因为()A.真理和谬误没有确定的界限B.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有一定的适用范围C.真理和谬误的区别具有主观随意性D.真理本身具有阶级性 9、我国的国民经济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而得到了迅速的发展,这说明()A、生产关系的任何变化都会促进生产力的发展B、生产关系的变化决定着生产力的发展C、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D、有时生产关系对生产力也具有决定作用 10、商品交换的原则是()A公平原则B平等原则C等价原则D赢利原则 11、商品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的关系是(    )A.劳动生产率提高时价值量不变    B.劳动生产率降低时价值量不变C.价值量同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D.价值量同劳动生产率正比 12、社会主义由空想变为科学的标志性著作是()A.《资本论》B.《德意志意识形态》C.《共产党宣言》D.《反杜林论》 13、面对当代严重的环境问题,正确的态度应该是()A、保持科学技术和物质生产的低速发展B、着重追求眼前的物质利益,迅速地索取自然资源C、反朴归真,重过古代田园诗般的生活D、把发展科学技术与生产力和保护生态环境有机地统一起来 14、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的最突出的表现是()A.社会意识的发展变化有自己的历史继承性    B.社会意识的发展变化与社会存在的发展变化具有不完全同步性C.社会意识的发展水平与社会经济的发展水平具有不完全平衡性D.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有反作用 15、关于国家,下列选项错误的是()A.国家是阶级统治的暴力工具B.国家不是永恒的,它只是一种存在于特定的历史阶段的历史现象C.国家是阶级社会中才存在的阶级现象D.国家本质上是社会公共事务管理机构 16.哲学的基本问题是()A.社会和自然的关系问题   B.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C.政治和经济的关系问题   D.理论和实践的关系问题 17.“存在就是被感知”是()A.机械唯物主义观点    B.客观唯心主义观点C.朴素唯物主义观点    D.主观唯心主义观点 18.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它的()A.实物性            B.可知性C.客观实在性      D.运动的绝对性 19.“机不可失,失不再来”可以说明( )A.时间的连续性      B. 空间的三维性 C.物质的客观性      D. 时间的一维性 20.哲学上的二元论是()A.唯物主义的一种形式B.唯心主义的一种形式C.超越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独立派别D.主张物质和精神是两个相互独立的世界本原的哲学 21.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A.事物发展的动力的源泉    B.事物发展的状态和过程C.事物发展的方向和道路    D.事物发展的两种趋向 22.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A.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          B.主要矛盾决定的C.矛盾的普遍性决定的            D.矛盾的同一性决定的 23.矛盾斗争的基本形式是( )A.教育和惩罚       B.民主和专政C.对抗和非对抗   D.同一性和斗争性 24.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是()A. 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B.运动和静止的关系C. 抽象和具体的关系      D.共性和个性的关系 25.下列说法中属于矛盾的同一性含义的是( )A.矛盾双方相互排斥和否定    B.矛盾双方相互依存和转化C.矛盾双方相互对立和斗争    D.矛盾双方相互离异和冲突 26、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是()A.16世纪欧洲空想社会主义思潮B.19世纪初欧洲空想社会主义理论C.18世纪法国唯物主义和无神论    D.18-19世纪德国古典哲学 27、“存在就是被感知”是()A.机械唯物主义观点    B.客观唯心主义观点C.朴素唯物主义观点    D.主观唯心主义观点 28、联系的内容和形式多种多样,不同的联系在事物发展过程中的作用不同,其中决定着事物的基本性质和发展趋势的联系是()A事物的外部联系    B.事物的直接联系C事物的主要联系   D.事物内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 29、在实际工作中,要注意掌握分寸,防止“过”或“不及”,其关键在于()A.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    B.确定事物的质C.认识事物的量          D.把握事物的度 30、对不可知论最有力的驳斥是( )A.客观真理      B.客观事实C.客观规律      D.社会实践 31、“人的智力是按照人如何学会改造自然界而发展的。”这句话说明()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B.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C.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D.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标准 32、坚持实践标准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的统一,其意义在于 ()A 既坚持重点又抓住两点B 把真理原则与价值原则相统一C 坚持科学性与革命性相统一D 既可防止唯心主义的随意性,又可避免形而上学的绝对化 33、概念、判断、推理三种形式属于()A.感性认识的范畴      B.理性认识的范畴C.认识的基本形式      D.认识的基本方法 34、商品经济产生和存在的决定性条件是(    )A.社会分工                     B.机器的出现C.生产资料和产品属于不同所有者   D.货币的使用 35、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A.劳动过程和价值形成过程的统一B.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C.劳动过程和劳动力价值创造过程的统一D.劳动过程和旧价值转移过程的统一 36、古典政治经济学的缺陷在于(    )A.研究局限于流通领域    B.研究局限于农业生产C.没有形成劳动创造价值的理论    D.没有形成劳动二重性理论 37、金融寡头在经济上的统治主要是通过(    )实现的A.参与制B.个人联合C.建立政策研究咨询机构对政府施加影响D.掌握舆论工具控制新闻媒介 38、关于国家,下列选项错误的是()A.国家是阶级统治的暴力工具B.国家不是永恒的,它只是一种存在于特定的历史阶段的历史现象C.国家是阶级社会中才存在的阶级现象D.国家本质上是社会公共事务管理机构 39、历史上有许多经济落后的国家在某些思想领域超过了经济先进的国家,这说明()A、社会存在并不决定社会意识                        B、社会意识并不反映社会存在C、社会意识的变化和社会存在的变化具有不完全同步性D、社会意识反映社会存在是间接的 40、英雄史观的理论出发点是()A、人是社会活动的主体             B、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 C、社会意识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D、社会运动是受偶然性支配的 二、简答题1、简述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以及它们的基本形态或形式。答案参见教材P25-26 2、结合《渔夫的誓言》的案例分析运动和静止的主要关系。答案参见教材P27 3、简述哲学物质范畴与自然科学物质结构理论的关系。答案参见教材P25—26 4、有一天,鲁国城郊飞来一只罕见的海鸟。猎人们知道鲁侯喜欢养鸟,就捉住海鸟,献给他。鲁侯惟恐海鸟死去,就把它当成贵宾,供养在庙堂里,下令高级厨师每天给海鸟准备丰盛的酒席,叫乐队演奏高雅的乐曲,让海鸟欣赏优美的歌舞。可是那只海鸟却被吓得神魂颠倒,连一点东西也不敢吃,一滴水也不敢喝,三天后就活活饿死了。结合材料,说明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的关系。答案参见教材P31—32 5、运用事物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相统一的原理,阐明怎样正确对待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答案参见教材P45—46以及P147 6、赵翼《诗论》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发展的观点解释上述诗歌。答案参见教材P38—40三、论述题7、试述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中国共产党的思想路线的理论基础。答案参见教材P149 8、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处在一个动荡飘摇的时代,戊戌变法、辛亥革命的相继失败,让中国的有志青年陷入迷茫。实践的不成功,让人们转而寻找更合适中国的道路。俄国十一月革命后,马克思主义传到中国,为中国的将来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模式。实践是认识的来源,中国人经过数次失败后,得出结论“只有马克思主义才能救中国”。中共成立后,由于对中国国情本身的认识不全面,造成在国共合作中中共处于被动的局面,以至最后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失败。虽然说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失败主要是因为国民党内部的右派反共势力排斥异己,单方面破坏国共合作造成的,但是我们不能否认,中共错误的认识阻碍了实践的顺利发展。根据材料分析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答案参见教材P53—54 9、为什么说资本主义政治制度本质上是资产阶级对民众进行政治统治的手段?答案参见教材P77—78 10、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资本主义国家经历了第三次科学技术革命,电子计算机、数控机床等自动化装置在生产中得到比较普遍的应用,机器大工业发展到自动化阶段。生产自动化的主要表现:一是工业机器人的开发和利用,用机器操纵机器,代替了工人大量的体力劳动和部分的脑力劳动;二是自动化生产线的广泛使用,直接从事生产操作的工人大大减少,甚至出现了少数的所谓“无人工厂”。资产阶级经济学家根据这些情况,指出技术和科学“成为独立的剩余价值源泉”,并且认为:“马克思的剩余价值学说已不适用于现代资本主义了。”这种看法正确么,为什么?答案参见教材P75-76 11、如何理解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趋势与当代资本主义新发展之间的关系?答案参见教材P84—87 12、微软公司是20世纪90年代对美国新经济有重要贡献的成功企业,但微软仍遭遇垄断案。1994年7月,美国政府与微软达成一项协议,即不再要求计算机制造商将其视窗操作系统作为必备原件安装。但在1995年11月因与对手网景公司划分浏览器市场遭到拒绝,微软便要求安装视窗操作系统必须同时安装其“探索者”浏览器。1997年10月,微软实施将浏览器与视窗操作系统捆绑出售。捆绑销售使微软市场份额大增,从原有的3%~4%的市场份额上升至50%以上的市场占有率。为此,美国反托拉斯部门与微软公司开始了漫长的诉讼之路。2000年6月,地方法院法官判决微软公司分解为两个独立公司。政府拆分微软行为在于保护市场竞争。微软不服又提出上诉。其结果微软虽未被拆分,但上诉法院确认微软的市场垄断事实,违反了美国的反托拉斯法。什么叫垄断?试述资本主义从自由竞争发展到垄断资本主义的历史过程。答案参见教材P82-84 13、论述物质资料生产方式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性力量的基本原理及其对我国正确认识与处理环境问题和人口问题,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指导意义。答案参见教材P97-100 14、歌曲:《国家》节选一玉口中国一瓦顶成家 都说国很大其实一个家 一心装满国一手撑起家 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 在世界的国在天地的家 有了强的国才有富的家国的家住在心里家的国以和矗立 国是荣誉的毅力家是幸福的洋溢 国的每一寸土地家的每一个足迹 国与家连在一起创造地球的奇迹根据所学知识,阐述国家这一政治现象的起源与特征。答案参见教材P105-107 15、论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原理及其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意义。答案参见教材P121-12316、战国初期,秦国井田制瓦解、土地私有制产生和赋税改革,都晚于其余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落后于齐、楚、燕、赵、魏、韩六个大国。为了增强秦国实力,在诸侯国的争霸中处于有利地位和不被别国吞并,秦孝公引进人才,变法图强。商鞅自魏国入秦,并提出了废井田、重农桑、奖军功、实行统一度量衡和建立县制等一整套变法求新的发展策略,深得秦孝公的信任,任他为左庶长。在公元前356年和公元前350年间,他先后两次实行以“废井田、开阡陌,实行郡县制,奖励耕织和战斗,实行连坐之法”为主要内容的变法。经过商鞅变法,秦国的经济得到发展,军队战斗力不断加强,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试论改革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答案参见教材P119-120 一,单选答案BDCDB,CCBCC,CCDDD,BDCDD,AACDB,DDDDD,BDBCB,DADCB 说明:部分简答题和论述题在课后练习题和练习题答案中也有简要答案要点,可以结合阅读和理解。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复习题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