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答案 发表于 2017-4-2 09:50:35

重庆大学网院法学概论 ( 第3次 )作业答案

第3次作业
一、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24分,共 6 小题,每小题 4 分)
1. 两审终审制
2. 政治避难
3. 股份有限公司
4. 劳动合同
5. 紧急避险
6. 依法治国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24分,共 6 小题,每小题 4 分)
1. 简述夫妻财产制度。
2. 简述有限责任公司设立的重要条件
3. 民事共同诉讼的概念及其种类
4. 简述紧急避险的必备条件。
5. 简述税法的构成要素。
6. 物权的民法保护方法。

三、案例分析题(本大题共28分,共 4 小题,每小题 7 分)
1. 王某,25岁,于2004年12月20日潜入某市棉花仓库,意欲搞点棉花回家缝制棉衣。不料,该棉花全都被打捆万百余斤的大包,王某见搬不动,就掏出随身携带的打火机,想烧断捆绳后搞几包小包棉花回家,结果在烧棉花捆绳时引发了棉花仓库起火,将该棉花仓库的棉花全部烧光。请问:⑴王某的行为是否构成犯罪?为什么? ⑵王某的行为触犯了哪几个罪名?为什么?
2. 某日,甲带刀要去杀乙,走到半路又打消了杀人的念头.实际上那天乙在外地出差,根本不在家,甲即使到了乙家也不可能杀乙. 问:甲的行为应如何认定?为什么?
3. 张、王二人持供销社水产专用发票到某水库购买鱼苗。购得鱼苗后,张、王二人委托个体运输户李某用船将鱼苗运回供销社。李某承运鱼苗的船超载翻船。后来,水库负责人到供销社催讨鱼苗款,供销社经理以张王二人非供销社职工为由,拒绝付款。问:本案涉及哪几个法律关系?
4. 甲晚上下班回家,路上两个喝醉的年轻人无故向甲滋事,并向甲动武,甲躲避再三,被迫还手,双方扭打在一起。此时,便衣警察孙某路过,见状抓住甲的右肩,但未及时表明其公安人员的身份。甲误以为孙是对方的帮手便用随身携带的水果刀刺孙一刀后逃走。问题:对甲的行为应如何认定和处理?为什么?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4分,共 4 小题,每小题 6 分)
1. 试述民事诉讼和行政诉讼的特有原则。
2. 试述国家行政与一般行政的区别。
3. 试述民法的基本原则及其关系。
4. 为什么说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重庆大学网院法学概论 ( 第3次 )作业答案